搜索

33574

主题

邯郸

披荆斩棘探新路,景区连穿走七步

[复制链接] 查看:13609 | 回复:45
发表于 2011-11-2 09:59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只看本帖大图
本帖最后由 涩狼行者 于 2011-11-2 11:05 编辑

    马虎寨、七步沟、奇峡谷、佛指峰,这是位于太行山武安市境内的四大景区。作为单个景区,当地大部分驴友都去过。但将这四大景区串联起来进行穿越,似乎不曾有人尝试过。

    10月29日,富有激情、独具创意、勇于探索的太行兄弟们,又成功闯出了一条穿越新线,而且是强线:从邯郸武安市的木作村进山,经过多次山岭横切和荆棘丛林穿越,先后抵达马虎寨、七步沟、奇峡谷、佛指峰四大景区,最后由奇峡谷下撤。


披荆斩棘探新路,景区连穿走七步

披荆斩棘探新路,景区连穿走七步

9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11-2 10:02 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涩狼行者 于 2011-11-2 10:02 编辑

    驴界有句名言:为什么要去登山,因为山在那里。千仞绝壁、高高耸立、颇具传奇色彩的马虎寨,他就在那里。

    马武寨,位于武安市太行腹地白云川的顶端。相传,汉代王莽篡位后,天下大乱,各地英雄豪杰纷纷起义。其中东汉大将马武,到此山安营扎寨,聚集人马,积粮屯兵,武装割据长达8年之久,故名马虎寨。抗日战争时期,我八路军三八五旅十三团,在此寨安营驻扎,开荒种田,生产自救。当年八路军开荒种田时,曾出土汉代兵器(板斧、箭头之类),而今还在民间收藏。

    马武寨不长荆木。刘秀到此寨与马武会师后,兵马日益壮大,兵多将广,粮草充裕,名震天下。武装割据8年后,见时机成熟,决定起兵离寨,直奔长安,讨伐王莽。起兵离寨时,大批金银财宝,不便携带,决定就地掩埋。军师邓禹规划了藏宝线路图,为便于日后取宝,邓禹问刘秀:“日后取宝用什么东西作标记?”刘秀曰:“用荆木作为标记”。邓禹问:“满山都是荆木,用哪一棵作为标记?”刘秀答:“藏宝地带荆木全部取消,只留一棵作为取宝标记”。邓禹掐指一算,此宝当代取之不得,遂在东寨门悬崖处留诗一首:“上一口,下一口,金银财宝七八斗。若要财宝重现世,闹翻九江十八口。荆木为记”。满山遍野全是生长荆木的各山寨,唯独马武寨一带难寻一棵荆木。后来历朝历代名人,曾破解邓禹留诗,进寨寻宝,但毫无收获。当地百姓上寨游玩,有意无意要寻找荆木,竟无一人发现。据传,民国九年,当地村民郭亮上寨打柴,曾发现一棵荆木,随即在荆木根垒石为记,准备回家取镐,刨木取宝,结果石头还在,荆木却不翼而飞。

    红旗打头,黑旗收尾,一队人马向马武寨进发。


披荆斩棘探新路,景区连穿走七步


披荆斩棘探新路,景区连穿走七步


披荆斩棘探新路,景区连穿走七步

发表于 2011-11-2 10:03 3 只看该作者
VIP坐席 观看大作 好壮观的说
发表于 2011-11-2 10:05 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涩狼行者 于 2011-11-2 10:06 编辑

    武安当地人一般把比较突兀的山峰称为垴,如:白菜垴、黄土垴、地垴等;山峰上有开阔地的称为寨,如:青崖寨、南寨、马武寨等。

    马武寨就属这样一个奇特的峰寨。从山下看,其紫锷凌厉,拔地而起,壁立如刃,高不可攀。沿唯一一条铁门关口登顶之后,竟是方圆百亩的平地,上面古树挺拔,大片松涛阵阵,山风习习,绵延太行尽收眼底。

    美中不足,锤领队没把准备好的绳索放进包里,让偶滴绳索下悬崖的愿望为之破灭。

披荆斩棘探新路,景区连穿走七步


披荆斩棘探新路,景区连穿走七步


披荆斩棘探新路,景区连穿走七步


发表于 2011-11-2 10:08 5 只看该作者
[attach]19443135[/attach]披荆斩棘探新路,景区连穿走七步

披荆斩棘探新路,景区连穿走七步
发表于 2011-11-2 10:11 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涩狼行者 于 2011-11-2 10:11 编辑

    马武寨上虽不长荆木,可寨下尽是荆棘灌木丛林。从马武寨到七步沟,需披荆斩棘横穿700米,锤领队谓之“七步”!合着锤领队个子不高,步子倒不小,一步跨度竟达100米之巨。

    锤领队在荆棘林中陡手斩棘,愣是杀出一条“血路”来。荆棘丛林中开路艰难,偶未能掏出笨重的相机。穿出丛林后,锤领队一再向大家展示其伤痕累累的“狼爪”。被人包扎完毕,锤领队还饶有兴趣地说,马武寨挺有驼梁的感觉噻。

披荆斩棘探新路,景区连穿走七步


披荆斩棘探新路,景区连穿走七步


披荆斩棘探新路,景区连穿走七步

发表于 2011-11-2 10:12 7 只看该作者
披荆斩棘探新路,景区连穿走七步

披荆斩棘探新路,景区连穿走七步
发表于 2011-11-2 10:13 8 只看该作者
披荆斩棘探新路,景区连穿走七步

披荆斩棘探新路,景区连穿走七步

披荆斩棘探新路,景区连穿走七步
发表于 2011-11-2 10:14 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涩狼行者 于 2011-11-2 11:33 编辑

    披荆斩棘走“七步”后,到达真正的七步沟。七步沟景区是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佛教圣地,这里周围群山环抱,林木葱茸,绝壁飞岩,山荫苍潇。罗汉洞的和尚烧大腿煮青石、隐士塔的大明皇帝隐居修炼、七步沟的来历等人文传说不胜枚举。这里五步一小沟,七步一大沟,有大沟七十二道、小沟多似牛毛之说。

    根据隐士塔碑文记载,七步沟原名“漆铺沟”,因该地盛产漆树而得名。漆铺沟易名七步沟,还有一个民间传说。大致是说一个南方的风水先生发现此地是一个风水宝地,将先人遗骨埋在此,期待自己能时来运转,子孙后代当官发财,光宗耀祖。不料,这一切被放牛娃看见并偷梁换柱换成了放牛娃先人的遗骨。三十多年过去了,风水先生发现不对劲又找回来,发现被人掉包,愤怒之极,一箭把人头山的一颗人头射掉了,三颗人头的人头山也就变成了现在的两个人头了。

    风水先生为把风水破坏掉,又忽悠放牛娃把洞挖开,将先人的遗骨重新安放,他家就会世世代代出三担六斗芝麻粒多的官。贪心的放牛娃听了他的话,就去挖坟。可当年风水先生作记号栽下的桑树已长成参天大树,树根已把木匣紧紧锁死。放牛娃就让人将树根砍断,可是白天砍,晚上又长了出来。于是白天、晚上不停地砍,树根终于被砍断,但就在树根砍断的一瞬间,却意外地喷出了鲜血,鲜血溅出去有七步之远。后来,“漆铺沟”就改称为现在的“七步沟”了。

   从正在大兴土木、修建缆车的垭口望去,南天门旁边的人头山,果然只有两颗“人头”。头虽断,但脖子依稀还在。

披荆斩棘探新路,景区连穿走七步


披荆斩棘探新路,景区连穿走七步


披荆斩棘探新路,景区连穿走七步

发表于 2011-11-2 10:18 1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涩狼行者 于 2011-11-2 10:19 编辑

    穿过七步沟著名的野猪林,再穿过一步一百米的荆棘丛林之后,就是奇峡谷景区了。奇峡谷位于武安市管陶乡渠沟村。相传宋太祖赵匡胤千里送京娘路宿此村,因此原名“宿沟”,六十年代由杨兰春编剧的《朝阳沟》中“从东山到西山”原型地东山即为该村,又改村名为“东山”,现改称“渠沟”。

    该景区处于太行山隆起与华北平原沉降带的接触部,构造较为复杂,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景区内保持原始自然风貌,其秀峰幽谷,山峦叠嶂,气势巍峨,景色宜人,犹如一幅秀丽的画卷,加上美妙的传说故事,让偶回味无穷。

披荆斩棘探新路,景区连穿走七步


披荆斩棘探新路,景区连穿走七步


披荆斩棘探新路,景区连穿走七步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