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55993

主题

单车技术

自行车爬坡能力训练

[复制链接] 查看:26949 | 回复:9
发表于 2011-11-16 17:12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初接触自行车运动的车友,并不建议用爬坡来训练腿肌,  要已有一定基础后才可进行;也就是说,如果本来就不常骑车,双腿力量不足,那么爬坡绝对不会是个训练腿力的好方法,因为在肌肉变有力之前,恐怕膝盖就已经先受伤了。正确的方式应该是在平地进行有氧骑乘,只要常骑就能渐进训练双腿肌力,然后再尝试爬坡才不会对膝盖造成伤害。
       本篇《爬坡入门》的重点不在于如何让车友获得比赛冠军,而是要如何在骑车爬坡中,更安全的得到乐趣。所以主要强调两个重点:
一、双腿肌力与心肺功能应是在平地进行训练。
二、骑车攀登高山是在充分准备后才做的挑战
       爬坡保健篇
骑车爬坡首重双膝
   
       很多车友都有膝盖的毛病,针对骑车爬坡,骨科医生认为,如果车友本身膝盖已经不好,曾有相关病史,骑车爬坡不见得是项适合的运动,爬长坡、陡坡都不建议,最好的运动还是骑平路就好。
尽量减少对膝盖的压力
   
       骑车和走路一样,只要是上坡,就会对膝盖产生较大的压力,尤其若是爬长坡、陡坡,对膝盖更是相当大的负荷,所以初接触自行车运动的车友,想用爬坡来训练双腿肌力是不正确的;平路骑乘、轻微的缓坡可渐进训练大腿股四头肌,当股四头肌越强壮,对于膝盖就会有支撑力量,能保护膝盖减少伤害。
     
       此外,膝盖的压力主要来自于膝盖弯曲的程度,当自行车的座垫偏低,踩踏时双腿弯曲角度太大,除了踩踏费力,对膝盖也会产生较大的压力。
至于膝盖为什么会痛,其实每个人的身体结构不同,无法一概而论。像是女性较多X型腿,也就是内八,本身大腿外侧的肌肉就较紧,若踩得用力或Cleat卡得紧,则骼骨束就容易疼痛,平时可做简单的拉筋使之放松。如果是髌骨外翻,也是大腿外侧的肌肉会比较紧,髂骨束同样容易疼痛。解决的方法是将座垫调高一些,减少膝盖的压力;踩踏时两腿与车架尽量平行,负担就会较小。
     
       至于有许多车友会使用护膝,医生认为,以髌骨外翻来说,就连手术都不太容易矫正,仅凭护膝很难有效果;穿戴护膝在骑乘中长时间踩踏,也会造成与皮肤的磨擦,并且持续的束缚,也会减缓肌肉反应时间,长期下来对肌肉并不好,可能会对护膝产生依赖。每个车友的身体结构、柔软度、运动习惯都不同,所以若是出现膝盖疼痛的问题,最好还是洽询医师对症下药较好。

爬坡使小腿肌肉粗壮
   
       很多女性车友都会担心,骑车爬坡会使得小腿肌肉变得粗壮,但实际观察公路车选手却可以发现,他们的小腿并不壮,甚至比一般人还纤细。小腿会变得粗壮,是因为重踩,使得肌肉紧绷,所以只要能尽量轻踩,肌肉的疲劳就会恢复得较快。骑车前与骑车后都应暖身、拉筋,如果骑完后再按摩一下肌肉,更能加速肌肉恢复柔软度,就不容易僵硬。
     另外座垫位置也会影响,如果将座垫往前调,股四头肌用到的力量会比较多;如果往后调,则小腿的力量较多,所以担心小腿肌肉粗壮,也应避免将座垫调得太低及太后。

骑车爬坡的保健
     
       想要骑车上山,还得先要提升肺活量,游泳、跑步与扩胸都是很好的辅助运动,一定要经过平地的训练,有足够的耐力之后才尝试爬坡。此外,我做上肢的运动,以及做柔软操、瑜珈等运动,可以提升自己的柔软度,在骑乘自行车尤其是公路车时,操控的能力会更佳。
     
       须特别注意的是,在挑战高山骑乘前,应该在出发前的一段时间就要固定运动、训练,让身体保持在比较好的状态,千万不可一时兴起,让平时没在动的身体,一下子面对强度极大的运动,那就一定会造成伤害。保持固定运动的习惯,勿操之过急,勿勉强自己的身体,才能骑得快乐又健康。

爬坡技巧篇
挑战高山的入门技巧
     
       挑战高山难不难?要想得到好成绩不容易,不过若以单纯挑战自我,则并不困难,只要有技巧、有计划,一般车友都能顺利征服高山;首先就针对刚入门想要挑战骑乘高山的骑士。
有氧运动增强肌力与心肺
     
       对于骑车爬坡经验不多的车友而言,最大的恐惧多是:“腿力不够爬得上去吗?”大家都会把焦点集中在腿力上,不过就单车志采访多位教练,都不约而同认为:心肺功能更重要!
     
       高山骑乘主要是距离长,坡度却不见得比自家附近的山坡陡,所以若是能在平时就找山路做渐进的训练,脚力又怎么会不足以骑上高山;反而是爬坡时,心跳会长时间维持在高频率,若没有训练就会无法承受。
   
       所以想要挑战高山,平时应着重在进行有氧的骑乘训练,增加自己的肌力与心肺功能;在不方便骑车的时候,也可路跑、踩训练台,并用心跳表自我管理心率。
   
       大家一定都听过运动333,只要每周运动3次,每次运动30分钟,每分钟心跳数130下,就能渐进提升体能与心肺功能;当然想要获得更大的进步,就必须投入更多时间,做更大量的运动,拉长骑车的时间与距离。只要心肺功能提升之后,爬坡时将齿比放轻,不要在乎速度,就会发现,只要心肺功能足以应付,爬坡就不成问题,腿力不足的问题就交给变速系统吧!

上坡忌重踩  应维持回转速
      
       骑乘上坡,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能重踩;一般车友都会习惯使用太重的齿比,回转速太低,靠双腿硬踩自然是相当吃力。爬坡时有些人会认为踩得越重越厉害,当然年轻人脚力够,即使踩得很重也能踩上去,但其实对膝盖组织软骨却是一种伤害!骑车是为了健康,如果为了骑车而损伤了膝盖,岂不是很划不来?
     
       正确的上坡骑乘,应把齿比放轻,要靠踩踏的回转速来应付上坡;不过由于每个人的脚力、年龄和体能不同,面对的坡度也不同,所以没有一定正确的齿比,应以自己能踩得动、不会觉得拖重或是需要站起来踩,又不会空转、有一点速度为准,如果在骑乘中觉得越踩越重、越踩越慢,转速没有了,必须靠脚力硬踩,那就是齿比已经太重,须变速到更轻的齿比。
     
       有心训练的话,可以要求自己在爬坡路段将齿比放轻,尝试变速,在腿力能负荷的情形下让自己保持70以上的回转速(RPM);要固定在70的回转速,就是为了预防自己不会踩得过重。且回转速高一点,可以使每一脚踩下的功率提升,流失的体力也较低;虽然刚开始会觉得保持回转速会更喘、更辛苦,但只要长时间训练,习惯这样的强度后就能感受到爬坡的能力加强。
      
       另外像是站起来抽车踩踏,基本上是用在比赛中攻击、冲刺、拉开与对手的距离,虽然看起来很帅气,但若对于以玩骑为目标的骑士而言,不需要让自己维持在攻击状态,所以不建议站起来抽车;如果是因为踩不动所以只好站起来踩,那同样是踩得太重了,请立即变速换到更轻的齿比。

下坡骑乘着重安全
      有上坡就一定会有下坡,如果是登高山,建议是想办法接驳,不要再骑下山,因为事故通常都发生在下坡时。如果不得已须骑车下山,骑乘公路车应握下把位,刹车会比较有力,操控也比较稳。骑乘登山车时上臂应略弯曲,让双臂作为上半身的缓冲,遇坑洞或凸起特时能避免失控。
     下坡转弯时最容易发生意外,须提早将车速放慢,最好能降低到时速20公里以下。勿走道路外侧边缘,应尽量靠内侧,以免因为离心力或辗到碎石、沙土、标线造成打滑摔出道路外;但也不能太靠内侧越过中线,以免对面来车闪避不及。
     左转时由于左侧会压向地面,所以左脚与踏板应踩在大齿盘12点钟位置,右脚在6点钟位置,以免踏板击地造成失控;且重心须压在右脚,以保持车身的平衡。右转时则右脚在12点钟位置,左脚在6点钟位置,重心须压在左脚。

爬坡效能篇

入门骑士改善爬坡效能
       除了上述一定要遵循的爬坡技巧外,对于刚入门想要爬坡的骑士,还有哪些方法是比较简单而有效,能增加爬坡效能的方法呢?
控制体重与生活习惯
      想要爬坡更轻松,最快的方法就是控制自己的体重,甚至减重,毕竟体重越重,爬坡自然越吃亏,且人的体重减1公斤,比车重要减1公斤,来得容易又有效果,是最具经济效益的方法。生活作息正常规律,也能让身体保持在最佳状态;对于有抽烟习惯的人来说,戒烟能使肺活量增加,爬坡当然就会更轻松。

减轻车重
       车子的重量减轻,对于爬坡一定有帮助,对于实力相当的两个人,车子轻一些的确会比较有利。但对于并非为竞赛而骑的入门者影响则有限,现在一般铝合金车架的自行车都不重,且铝合金耐用、刚性足,有利力量的传导,是入门者实用又实惠的选择。
登山车更换轮胎、前叉
      如果是骑乘登山车,轮胎的粗细影响很大,一般成车配备的巧克力胎,胎宽约在2.0寸,是用在Offroad,对于爬坡是很大的负担,应更换胎纹较平、胎宽较窄的轮胎,但建议还是要保持在胎宽1.25寸以上;如果更换细胎后,胎压会打得比较高,须注意轮圈的内衬带是否能耐高压。避震前叉只要能锁死即可,若无法锁死,爬坡下踩的力道会被避震所抵消,将会非常吃力。
选择公路车
      就字面上来看,要爬坡好像应该要选择登山车?不过以骑乘柏油公路来说,登山车除了在变速系统上,有较轻的齿比,对入门者较占优势外,相较起来,公路车在重量较轻、无避震对踩踏力量的损耗、窄胎减少磨擦力等条件上,还是比较适合公路爬坡。

骑乘姿势调整
       骑乘上坡时,将座垫稍往后移,能使踩踏更有力量。两腿应保持与车架平行,勿外八名内八踩踏,除了会浪费力气外,也容易造成大腿内、外侧的肌肉拉伤。
齿比选择性多一些
        对于以自我挑战为主的骑士来说,骑得上山比速度更重要,且几乎不会用到较重的齿比,所以在公路车的大齿盘应选择CT盘或3盘,虽然3盘一定会较重,但变速空间较大,即使骑得较慢,总还是比骑不动用推的快些。而登山车当然就建议要有27速,齿比的接续会较绵密,更容易应付爬坡。
使用卡鞋、卡踏
     不管是骑乘登山车或公路车,穿着卡鞋都能增加约30%的踩踏功率,可以说是增加力量输出最容易又有效的方法之一,不过应熟悉使用后才骑上山。骑乘高山常会有车友因车速太慢,造成定竿又来不及脱卡而摔倒的状况。
轮组的刚性要好
      轮组若能够轻量化当然很好,不过对入门者来说,刚性更为重要;轮组的刚性好可减少力量的损耗,若是爬完山后还得骑车下山,在转弯与遇到坑洞时也比较安全。
龙头高度调整
      平路时可调低一些,减少风阻;爬坡时因为必须搭配上半身出力,所以可以调高一些,上半身比较容易运动,脖子也不用趴得太低。
爬坡前的准备
     携带足够的配备,像维修、补胎工具、防雨配备、补给品、紧急医疗用品、行动电话、保暖衣物、前后车灯等,都应准备齐全,毕竟在外诸事不便,多一分准备就少一分意外。  再一次检查车子,尤其是刹车块和轮胎是否磨耗过度?还要将胎压打足,踩踏时的磨擦小会比较轻松,轮胎的变型小也比较不容易破胎。有心脏病或心血疾病、高山症患者,请谨慎斟酌自身体能状况与评估风险,并建议至少2人以上结伴同行较为安全。

骑乘中的注意事项
      刚出发时体力最好,很容易就会骑得太快,应要求自己保持适当的强度,不要赶,以自己能负荷为准,让心率维持在有氧状态,才能骑得长、骑得久,依照自己最舒服的节奏稳定的骑;如果有个实力相当的同伴一起骑最好,除了可以互相照应,还能边骑边聊天,比较不会操之过急,也容易忘记疲劳。
     连续上坡的踩踏,会使身体大量生热,又因为速度降低而少了风来降温,所以骑乘中要固定时间补给水份,每个小时提醒自己喝掉600CC的水,开始感觉渴就太慢了;食物也是一样,不能等到饿了才补给。乘骑前与乘骑中适时补充胺基酸,以减少抽筋的机会;若途中感觉已将要抽筋,就赶紧将强度降低、齿比放轻,若还是没有改善,就再把速度放慢,以不下车但能继续骑车为准。若已经开始轻微抽筋,则在抽筋处施压按摩;严重抽筋则须下车拉筋,走一段路让双脚慢慢恢复,尽量不要完全停下来,以免身体失温。
      接近中午阳光非常刺眼,建议戴上风镜,让视觉上有降温的效果,也减少眼睛的疲劳,以免造成晕眩。尽量不要蛇行上山,以免后方来车不及闪避;骑乘速度太慢时,先礼让后方来车超越.遇浓雾或下雨,及时收车,停止行动.

骑乘结束的注意事项
     在骑乘中由于身体发热,但不管在途中或抵达终点,一旦停下后,体温便会迅速下降,所以即使再累,也不可躺下,以免身体失温.如果可以应立即更衣,并穿上保暖的衣物。
     下山,下滑时必须戴上手套,如果是连续几公里的下坡,刹车块的磨耗会很快,到后来会几乎没刹车,须特别小心

爬坡装备篇

针对竞赛选择公路车配件

       车架:以目前的车架材质来说,碳纤维材质可塑性高且重量轻,对爬坡而言,当然是重量越轻,负担就越小;现在有许多车架重量在1KG以内,对竞赛而言相当理想。不过碳纤材质的好坏、价格差异都很大,好的做成太空梭,差的可能做成水壶架,,叠层、胶合技术等都会影响;须能兼顾刚性和舒适,所以消费者应多做功课,才能在价钱与功能之间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
       轮组:各大厂都有推出低版(轮圈旁)的爬坡专用轮组,在能够承受骑士重量的前提下,辐条越少则重量越轻、风阻越小;但若登山后需要下坡,则不可选用碳纤维轮圈,以免因刹车过热造成危险。轮组的惯性佳能增加效率,尤其以陶瓷培林更能增加滑顺度、减少摩擦。
       轮胎:在轮组的结构中,越外围的重量越轻,对爬坡越有帮助;所以选择轻量化的轮胎,也能有效提升爬坡的效率。但必须注意的是,不管选用何种轮胎,还是要将胎压保持在原厂的建议值内,否则爆胎的风险会上升,且上到高山气压变低,内胎里的空气也可能会膨胀导致爆胎,所以胎压应比建议值小5%。建议使用管胎路感较佳,大刀+管胎,再打到160的气压,真的就犹如冰刀在冰面上滑过,顺滑而没有阻力。但仅适用于自由车场地,在一般路面上使用的爆胎机率会大增。
  
      飞轮:全钛合金飞轮量轻减重,且滑顺度高,能有效增加足踩踏回转,不过磨耗快,因此只建议在比赛中使用,平时应使用一般较重的不锈钢飞轮。训练时使用较重、较耐用的车和配备,一来减少磨耗,二来能增加训练的强度,在比赛时也更能感受到装备的差异。
      大齿盘曲柄组:50/34T的CT盘搭配,在长坡上使用很适合,但建议平时训练仍使用标准盘53/39T,比赛时再改用CT盘,能使比赛有更好的表现。曲柄越短,则踩踏时回转的半径越短,转速就会越高,适合上坡,但前提是骑士本身必须能踩到较高的回转速;而曲柄越长,则力臂越长,踩踏力量会较大,所以比较适合脚力不足的骑士。一般曲柄 长试约为165、167.5、170、172.5、175等几个尺寸。

      座垫:有些人会希望能尽量轻量化,但座垫在重量上的影响有限,所以建议以乘坐起来舒服比较重要。

      水壶架:一般比赛均建议携带两水壶,所以一定要再加装第二个水壶架。
      最大心跳值的计算
      车手的心肺功能影响爬坡甚大,即使腿力再好,如果超出心脏负荷,一样骑不动,所以爬坡过程中,必须随时注意自己的心跳值是否处在身体所能承受的范围内。一般计算个人的最大心跳值,都是用以下公式:220—年龄=最大心跳值
      例如以32岁的车手为例,其最大心跳就是220-32=188。这是统计大多数人所归纳出来的公式,多少会有误差,因此自由车炼金师徐瑞德教练也提供其量测最大心跳值的方法:首先正常上路骑车暖身后,再到训练台上,以20分钟来量测。前15分钟为热身阶段,保持在有氧运动的状态,接下来的4分钟则用8、9分力来踩踏,到了最后1分钟再全力冲刺,最后所测得的心跳数,即是较精准的个人最大心跳率。
@原文来自台湾《单车志》   全文有删节@
发表于 2011-11-16 17:40 2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发表于 2011-11-16 19:27 3 只看该作者
认真学习,喜欢找有坡的地方骑行
发表于 2011-11-16 20:38 4 只看该作者
很好,尤其是讲膝盖的几个地方,对年轻人特别有指导意义。
发表于 2011-11-16 20:39 5 只看该作者
受益匪浅!
发表于 2011-11-16 20:47 6 只看该作者
路过学习!
发表于 2011-11-16 20:58 7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看来我的认识有误,真的要多练习踏频。
发表于 2011-11-16 21:07 8 只看该作者
量力而行,不要硬撑,实在骑不动了,下来推也行。
发表于 2011-11-16 21:39 9 只看该作者
转帖请在标题中标注一下。
发表于 2011-11-16 21:56 10 只看该作者
学习一下~~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