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4900

主题

藏族的狩猎生活

[复制链接] 查看:21045 | 回复:17
发表于 2008-3-14 18:20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藏族的狩猎生活

 

  斗
  在海拔四、五千米的高山上,你会在那些怪石嶙峋的石峰间,看到狼的踪迹;在背风向阳的山洼里,你会看到那些吃饱喝足了的狼群,围在一起嬉戏玩耍;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寒夜,你会看到一双双闪着萤光的狼眼。高原上的狼,体大、毛长,象小狮子一样。它既有同族中共有的狼性,又特别适应高寒地区寒冷、缺氧和气候多变的自然环境。正因为高原上狼多,其繁殖速度也显得特别快。小狼三岁开始下崽。每窝少则三、四只,多则七、八只。这样大量繁殖的结果,使狼崽日益严重,搅得人畜不得安宁。千百年来,大灰狼一直是牧人的世敌。在牧人的心目中,它早已声名狼藉了。
  狼的盘中佳淆,除一些弱小的野生动物外,主要是藏羊、牦牛和马子。狼在捕食这些家畜时,凶相毕露,动作十分敏捷。往往乘其不备,猛扑上去,首先咬断其喉管和动脉血管,接着拼命吸血,使牲畜失去抵抗力,迅速死亡。一只狼蹿进羊圈,一夜能咬死数十只羊。而实际上它顶多只能吃上一只。可见狼对牲畜的危害之大了。狼平时捕食的家畜主要是羊。因羊只体小、怯懦、易捕。尤其是那些小羊羔,更是它们反掌易得的猎物。一老牧民讲过这样一件事:某日,他在山上挡羊,突遭暴风雪袭击,羊群惊散,四处奔跑。正当他忙于拦堵羊群时,一条狼猛扑过来,叼起一只羊羔,拔腿就跑。老牧民风趣地说:这简直是乘人之危,趁火打劫嘛!对于牦牛和马子这样的庞然大物,狼在单个活动时,还不敢轻易下手。尤其是牦牛,遇狼后,四蹄叉开,怒目圆睁,支起两只尖利的犄角,憋满牛劲,摆出一副决斗的架势,单个活动的狼,往往见状大惊,不敢近前,有时相恃半天,只得作罢。到了冬季,由于草原上的灰兔、哈拉和秃尾巴老鼠这些小动物,有的冬眠,有的钻到洞里很少出来,狼单个捕食遇到了困难,往往采取集体行动。少者三、五只,多则二、三十只,成群结队,横行无忌。遇到牛、马这些大畜,常群起而攻之。有时,十多只狼围捕一头牦牛,不到两个小时,就会把一头四、五百斤重的大牦牛吃的只剩下一堆骨头。特别是在风雪交加的寒天里,狼群于饥寒交迫之中,常不顾一切地向牛羊袭击。有时甚至伤人。某次,几个猎人结伴到偏远的山区打猎,睡至半夜,发觉狼群轮番向帐房冲击。一猎人抓起猎枪,迷迷糊糊地朝狼群打了两枪。次日,在距帐房不远的地方,竟发现一只老狼被击倒在地。由于狼的不断搔扰,牧人经常为狼害而提心吊胆。他们外出放牧,必要带上牧犬。平时,大多还要在帐内备些鞭炮。一旦夜里遇狼袭击,就鸣放鞭炮对其进行恐吓。高原上的狼,的确成了牧人的一大害。笔者曾看到一份调查材料:位于玉树西部的治多县,一九七四年到一九七七年四年间,仅狼害损失牲畜即达七千一百八十八头(只),每年平均狼害损失畜一千七百七十多头(只)。这个数字确实是惊人的。从中也可以看出当地狼害之严重了。
  牧人长期与狼打交道,熟知狼的本性,总结出了许多打狼的办法。挖陷井、设套子、理踩夹、下毒饵、掏狼窝、枪击等,凡是狩猎中能用的办法,几乎都用到狼身上了。这些被恶狼逼出来的办法,也确实逼得狼处处留神,时时提心吊胆。而且经常落入牧人设置的圈套之中,亡命于牧人的枪弹之下。
  牧人非常精于用踩夹捕狼。某一只狼头天晚上进圈吃了羊,第二天晚上准会再来。他们根据狼记吃不记打这一特性,在狼头天晚上进圈和吃羊的地方埋上踩夹,十有八九能将期生擒。狼的活动也有其一定规律。通常情况下,狼总是在阳坡上吃肉,到阴坡上睡觉,经常于深更半夜往返二、三十里路。牧人根据狼的这一活动规律,在其往返路上埋设踩夹,也常常能把它夹住。根据牧人的经验,用踩夹捕狼,不但效率高,而且简便易行。只要瞅准地方,把夹子下好后,定期去察看一下就行了。
  掏狼窝,抓狼崽,也是牧人常用的办法。母狼下崽后,公狼经常外出打食。每当这时,牧人常跟踪公狼寻窝;即使不遇公狼,循着蹄印也能把狼窝找到。狼窝一般都在偏僻而险峻的高山石洞里。牧人每掏一窝狼崽,往往爬山攀崖,担受许多的风险,但他们个个都乐于此道。一牧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次,他从一狼窝里掏起了四只狼崽,老狼用其灵敏的嗅觉,一直追寻到帐房跟前。由于母狼十分溺爱自己的孩子,它把失去孩子的仇恨全部发泄到人畜身上。见羊咬羊,遇牛咬牛,疯狂地进行报复。而且彻夜嚎叫,搅得人畜不安;为了除掉这只老狼,他用针把一只狼崽眼睛扎瞎,第二天重新放进狼窝,然后在狼窝附近埋伏下来。当老狼嗅着狼崽的气味返回狼窝时,他举枪射击,一举打死了这只老狼。抓住老狼喜欢幼崽这一特性,牧人常以捉到的狼崽引诱老狼。有时把老狼诱到埋有踩夹的地方,使其上夹;有时将其诱到射程之内,开枪打死。这样,常常会得到双份的收获。
  在没有猎枪和其它猎具的情况下,牧人还常以快马追捕恶狼,逼其走途无路,束手就擒。狼捕到羊只后,常常狼吞虎咽,一次能吃掉一只绵羊。其实,它吃到胃里后,并没有消化,只是暂时储存起来,回到住地后,再一块一块地住外吐,或喂幼崽,或埋入地下以备后用。因此,牧人遇狼吃羊时,并不急忙追打。往往等它把肚子吃得象装满炒面的羊皮袋时,再乘其不备,策马追捕。这时,狼因胃里储肉过多,负担过重,跑又跑不快,吐又吐不及,马子很快即可追上。追到跟前后,牧人把套索对准狼头一抛,十有八九能套到狼脖子上。平时,狼看起来十分凶猛,但在特定的条件下,它会变得十分胆小怯懦。一次,一牧人骑着快马,对一只老狼穷追不舍。当将其追得精疲力尽时,它一头扎进一个一尺多深的小土洞里,大半个身子露在外面。人马追到跟前,它也不动一下,硬等着牧人用绳子去捆,真可谓钻头不顾尾了。牧人说,狼若真的钻进山洞里,会变得更加胆小。见人进洞,吓得浑身哆嗦,以致束手被擒。
  有关牧人斗狼的故事,在高原上随处可以听到。狼害虽然还不时发生,但牧人捕狼的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地方政府对牧人的打狼活动十分重视。早在六十年代以前,青海省有关部门就制定了打一只狼,奖一只羊,狼皮归已的制度。文革后又重申了这一制度。牧民只要打死一只狼,把狼尾巴割下来,拿到队里即可换一只羊,而且还落了一张狼皮,这是一举三得的事。因此,牧人都乐于打狼,狼也越来越成为众矢之的了。在人畜稍为集中的地区,狼群明显地减少了。它们或昼伏夜出,或躲到偏远的山沟里,轻易不敢露面。尤其是那些屡遭恐吓和追打而侥幸留下性命的老狼,常常望羊兴叹,显得狼狈不堪
下套设夹的猎艺
  下套子和埋踩夹,是最简易的两种狩猎方法,也是牧人使用最普遍的狩猎方法。历史以来,由于高原的猎物随处可见,牧民男子大都养成了亦牧亦猎的习惯,而且也备有套子和踩夹。他们外出放牧,常随身携带这些猎具,选准猎场,布好猎具,过几天察看一次,既不影响放牧牛羊,也不时有猎物所获,同时也给生活增添了乐趣。
  当地牧人所用的套子,多用铁丝或铅丝制成。他们先把数股两米左右的铁丝或铅丝拧成绳,在一端做好一个滑动环,再把另一端从滑动环中穿过,即形成了一个活套。套绳的粗细、质量及套扣的大小,通常视猎物的大小而定。下套时,通常把套扣垂直设置在猎物的必经之地,并加以伪装。套绳末端固定在附近的树干或木桩上;没有固定物的地方,则在套绳末端固定一木撅,然后再将其打入地下即可。套绳的长短、套扣的位置及套扣距地面的距离,也要根据所猎动物的大小。活动规律等具体情况而定。用这种活套猎捕狼、狐、麝、扫雪、哈拉等中小型动物极为有效。一旦其头部误入活套,即会被牢牢地套住,越想挣脱,套的越紧,最后只好等猎人来活捉了。
  牧人所用的踩夹,多由弓形铁环、钢簧板、铁跳棍、踏板、铁链等几部分组成。埋设踩夹时,通常先在选好的猎场挖一浅坑,将张开的踩夹埋于坑内,固定好铁链末端的铁楔子,然后封好土坑,加以伪装。猎物一旦踩上踏板,铁跳棍便迅速移动,弓形铁环猛力合拢,即可把猎物的腿死死夹住。踩夹除猎捕狼、狐、麝等中型动物外,也能猎捕豹子、猞猁、野鹿、野驴等大型动物。弓形铁环的夹力特别大,据说能把豹子腿夹断。牧人猎捕大型猛兽,除用枪击外,主要靠踩夹这种猎具。
  藏家猎人的经验,要捕捉猎物,掌握好下套子和埋踩夹的技术固然重要,但关键还是要选好猎场。而要选好猎场,首先必须掌握所猎动物的生活规律及生态习性。如雪豹、金钱豹、獐子、藏狐、草猫、藏羚羊等,有的有自己固定的巢穴,有的有临时栖息处。下套子或埋踩夹时,必须把它们的住地搞清楚。在住地布设机关,必能将其生擒。狼、狐、麝、雪豹等,外出觅食或饮水时,大都有固定的行走路线。在其必经之路上下套子或埋踩夹,也能使它们落入圈套。尤其是獐子,一旦选中饮食栖息地后,几乎终身不变。不但饮水、采食常走一条路,连擦痒也多固定在某几根树干或某几个树墩上,这也是獐子常遭猎人暗算的一个原因。对于狐狸这种狡猾的动物,牧人也有对付它们的办法。在狐狸经常活动的地方,牧人头两次往往只放诱饵,不设猎具,使它确认放诱饵的地方没有猎人的阴谋而放心大胆地再次来吃时,牧人便于第三次设下猎具,使其终因为嘴而丧命。
  牧人选择猎场时,还非常善于辨别兽踪和兽粪。在野兽必经之地下套子或埋踩夹,跟踪寻找兽洞等,他们常常利用这些经验。有经验的牧人在对各种野兽的长期观察中,不但能从杂乱的蹄印和各种粪便中准确地判明走过的是什么兽,还能从中判定它们的大小、轻重、雌雄以及走过的时间。豹子蹄印与猞猁和草猫的蹄印均呈圆形。而豹子的蹄印比猞猁的蹄印稍大,比草猫的蹄印要大得多,他们一看便能区分开来。雪豹、狐狸、石貂雪天外出觅食时,长尾拖在地上来回摆动,用以消除自己留下的踪迹。但牧人很快就能从扫过的痕迹中把它们分辨出来。然后跟踪追迹,布设圈套,很容易将其活捉。
  金代诗人秦略有一首《麝香》诗:山麝逃风远谷藏,一山行过四山香。脐堂自养千均弩,枉怨虞人鼻孔长。此诗虽是借山麝比喻当时士大夫遭受迫害之苦的,但也的确道出了麝香的名贵。藏家牧人对麝香十分崇拜。在他们狩猎的所有兽类中,麝香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最高,也是他们时时渴望猎取的动物。在他们平时的套猎和夹猎中,用于麝的也最多。正因如此,他们捕麝的经验也非常丰富。如掌握麝的活动规律,辨别麝蹭痒的油桩,从麝的粪便中区分公母等。因此,他们很少误杀母麝。即使对那些未成年的雄麝,也很少误杀,高原麝的家族所以长期遭受捕杀而不败,这恐怕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
  由于藏家牧人喜欢在山野里下套子和埋踩夹,以致经常发生一些有趣的故事。当牧人与你谈起这些趣闻时,常会使你捧腹大笑。一牧人在山上埋设了十多个踩夹,光诱饵就用去了大半只羊,满指望多获取些猎物。谁知这些羊肉都被一只饥饿的哈熊吃掉了,连踩夹也被带走了一大半。这叫偷鸡不着蚀把米。另有一老牧民,头天在山上埋了六、七个踩夹,次日其子赶羊上山时忘了交待,致使三只羊误踏踩夹。儿子赶着瘸腿羊回到家里,大骂埋踩夹者坏了良心。老牧民问明情况,哭笑不得。这叫自埋踩夹伤自家羊。有时,当收人去察看套子时,会发现套子紧紧地套住狐狸尾巴。你当是怎么回事?原来这狐狸生性奸诈,想吃诱饵又怕落入圈套,常先用尾巴在诱饵及其周围扫几下,不想这一扫竟被套住了尾巴。类似这样的奇闻轶事,牧民们几乎人人都能讲几件。作为茶余饭后的笑料,倒是满有意思的。
  在牧人所用的套具中,除金属丝套外,常见的还有马尾套。这中套子系用马尾毛制成,主要用于套捕雪鸡、马鸡、尕拉鸡一类野禽。牧人套捕时,通常在野禽经常活动的地方固定数根长绳,把二至三根马尾合成的马尾绳挽成活套,一个挨一个地绑在绳子上。然后在活套周围撒上青稞、小麦或曲拉。野禽啄食时,头部伸入活套,即可被套住。有时,牧人把套扣固定好后,故意把野禽往套扣跟前撵,诱其尽快落入圈套。尤其是尕拉鸡,最容易上当。它们成群结队地飞到套扣跟前,争先恐后地啄食地上的食物。有的被套住了腿,有的被套住了头。当它们发现自己落入圈套后,开始还挣扎一阵儿,但越争扎套的越紧,于是就不顾一切地大吃起来。当把地上的食物吃完后,想走也走不了时,这才傻了眼。牧人使用这种方法,有时一次能套数十只尕拉鸡,其收获是相当可观的。
诱捕石貂
  高原出产的各种毛皮中,要属猞猁皮和扫雪皮最为珍贵。猞猁皮毛密、绒厚、耐磨、无异味,而且斑纹美观,历来受到人们的青睐。但按照当地牧人的说法,猞猁皮虽好,却仍有赶不上扫雪皮的地方。扫雪皮不但美观大方,保暖御寒,而且异常轻便。穿上一件扫雪皮大衣,即如同裹了一层轻纱。既不会受冷冻之苦,又无任何臃肿不适之感。在高原中,你会经常看到牧人提着扫雪皮在出售。过去,每张扫雪皮不过十几元。近些年猛增到数十元,有时可达上百元。成了皮毛市场上的热门货,可见人们是多么喜欢它。
  当地牧人所说的扫雪,有人也叫岩獭。动物学上则称其石貂。常见的石貂,体长不到五十厘米,通身披满深褐色或棕褐色长毛。喉部布有白色或茧黄色环形斑纹,样子十分讨人喜欢。但更漂亮的还是那条粗大的尾巴。有的尾长达三十厘米,蓬蓬松松,美观大方,象把小扫帚一样。石貂毛绒厚实而保暖性强,是一种十分珍贵的毛皮动物,也是当地猎民传统的狩猎兽。
  藏家牧人常说:獐子香好不易打,扫雪毛好不易抓。石貂长年生活在海拔三千至四千米的高山森林地区及河谷灌丛地带。那些险峰林立、断崖遍布的高大石山上,更是它们喜欢的栖息之处。据说石貂的视觉十分敏锐,而且警惕性很高。只要一有风吹草动,瞬息间便逃得不见踪影。石貂因长年生活在石山上,练就了一身攀高爬低的本领。据说,它能在九十度的陡壁上自由地爬来爬去,捕捉栖息在岩缝中的鸽子和麻雀,这是其它食肉动物望尘莫及的。石貂险要的生活环境,再加上它那一身特殊的本领,不但不易寻找,捕捉起来更是困难。同时,由于石貂系小型毛皮狩猎兽,还不易采取枪击的硬性猎捕办法。一张打烂了的石貂皮,不但会减少使用面积,其售价也往往比完好皮张减少许多。因此,猎民在捕捉石貂中,除下钢丝套子外,常用的办法是设诱洞诱其入内,然后生擒活捉。
  那是初冬的一天,头天夜里刚落了一场小雪,到处白茫茫的一片。举目望去,只见山顶和山腰间,到处堆积着乳白色的风化石。再加上乱石间的积雪,寒风中抖动的荒草,给人以阴森恐怖之感。猎人说,这座山上的石貂特别多。但平时要引它上钩也不容易。只有在这寒冷的雪天,趁它无处觅食之机,设洞诱捕效果最好。刚爬到山腰,就看到不远处的一片雪地上,一只石貂正在追捕一只野兔。石貂灵巧的身躯,飞快地向前跃进。那一条蓬松的长尾,不停地来回摆动,象扫帚扫雪一样,在地上留下了长长的雪印。据说,扫雪也正是因此而得名的。猎人见此情景,捡起一块石头,用力砸去。石貂撇下猎物,纵身跃过一块巨石,逃之夭夭了。猎人又来到一个避风向阳的石崖下面,捡了一堆风化石碎片,然后又用雪水和了一团泥巴,便开始垒砌诱洞。诱洞是循着乱石的缝隙垒砌的。洞口直径七厘米左右。但洞身垒的却很长,前后拐了四个弯,足有一米五。垒至末端,猎人放上诱饵,便把洞尾严严实实地封了起来。诱饵是用炒面、酥油、曲拉拌成的一团糌粑及两片羊肉。据说,诱饵放面食也行,放肉食也行,但一定要有香味,而且香味越大越好。因此,拌糌粑要多放酥油,牛羊肉以煮熟的为佳。这是利用其嗅觉灵敏的特点,诱其入洞的关键所在。由于石貂头小、腿短、腰软,同自己身躯一样大,甚至比自己身躯小得多的洞,它都能钻进去。但因其体躯较长,尤其是那条长长的尾巴,只要一钻进洞内,就再无法折回来了。诱洞所以要垒得长而窄小,且呈弯曲状,就是为了不给它以回身的余地。猎人将诱洞垒好后,又在洞口撒了一层细土面。然后站起身来,说:诱洞垒好后,每隔一两天察看一次。若发现洞口的细土上留有石貂蹄印,就说明它已进洞了。猎人说,通常情况下,一个猎人要在同一座山上垒砌好几个诱洞。每察看一次,多少都有些收获。
  猎人又领我来到附近的二个山腰里,察看他前几天设下的几个诱洞。在一诱洞前,果然发现洞口有一片杂乱的蹄印。猎人伏下身子,一边用手轻拍洞壁,一边细听里面的动静。然后从长洞中部打开,逐段往后拆。不一会儿,石貂的尾巴露了出来。猎人一手拖住貂尾往外拽,一手迅速抓住貂身。把石貂拖出洞后,用脚轻轻一踩,这只石貂叫了一声,就一命归天了。这时,猎人将石貂提到远离诱洞的地方,拔出藏刀,在其上下唇部位各割开一道口子,三下五除二就把一张貂皮退了下来。猎人笑道:石貂所以落到这般下场,都是为嘴伤身。接着他讲了这样一件事:一次,在一个诱洞里,竟捉住了两只石貂。前面的一只,临死前还美美地饱餐了一顿,倒也值得。而后面的一只,仅闻了闻香味,反而断送了性命,着实有点冤枉了。据猎人讲,在一个诱洞里捉住石貂后,只要不使其流血,将洞修复后,仍可继续使用。若是留下血迹,别的石貂闻到同类的血腥味,就不敢再进去了。所以,猎人捕捉洞内的石貂时,都特别小心。有的将其捉到洞外用木棍压死,有的事先在诱洞末端布一口袋,然后打开洞尾,让其钻入袋内,再设法弄死。石貂警惕性虽高,但总是难识猎人布下的迷魂阵。
  高原上,生活着许多石貂。当地牧人素有捕捉石貂的习惯。不但有许多捕貂能手,也摸索出了许多捕貂经验。因此,这里的石貂皮产量相当可观。历史以来,牧人猎取石貂皮,主要是用于出售。除少数牧人用石貂皮镶袍边外,很少看到有人穿石貂皮藏袍的。据说,石貂皮虽然轻便保暖,但在当地特殊的气候条件下,尤其在严冬季节里,它毕竟没有老羊皮优越性大。同时,石貂皮张幅小,价格贵,缝制一件,藏袍需数十张,也是一般人家享用不起的。至近些年,在东部州、县府所在的镇子上,有时可以看到穿石貂皮藏袍者。笔者曾遇一年轻姑娘,穿着一件用石貂皮制里、镶边的藏袍。那长年被老羊皮藏袍遮没的苗条身姿不仅充分显示了出来,而且走起路来轻飘飘的,美观大方,别有风韵。看来,藏家牧人也开始享用这种珍贵的毛皮了。
围剿地老鼠
  高原上的老鼠,多得叫人难以置信。老鼠本来是夜行性动物,而当地草滩上的老鼠,大都在光天化日之下活动。每天太阳出山后及落山之前,是草原鼠觅食时间,也是草原上老鼠最多的时候。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会看到它们遍地窜动的身影。听到它们那吱吱吱地叫声。这些老鼠不仅啃食牧草,传播疫病,还到处翻土打洞,把大片绿茵茵的草场变成黑土滩;黑土滩上,寸草不生,遇风扬尘。人畜不慎踏陷鼠洞,还会伤筋断骨,造成残废。因此,牧人无不对其切齿痛恨,把它同大灰狼一样视为世敌。
  草原上的老鼠,主要有高原鼠兔和高原鼢鼠。在动物学上,高原鼠兔又有许多种类。如达乌尔鼠兔、藏鼠兔等。但牧人则习惯地把它们概称为地老鼠。据动物学家考察,草原鼠所以成群结队,年年捕打而不见减少,主要是因其繁殖量太大。在适宜条件下,一只母鼠每年可产仔一至二次,每胎产仔六只左右。而当年出生的幼鼠亦可繁殖。与内地的家鼠和田鼠相比,其繁殖速度并不算太快。但由于它们的数量太多,一年的繁殖数目就相当惊人了。同时,这些地老鼠的食草量也特别大。据有关资料,一只成年鼠,平均每天采食青草七十七克。五十六只老鼠每天就要吃掉一只绵羊的牧草。而且,它们所采食的大多是牧草的嫩根、幼芽和鲜花。到了秋末冬初,它们还要大搞储备粮。除在洞口堆起草垛外,还要在仓库内储备许多干草。多的可达十余斤。在那一片连着一片的牧场上,一年之内不用细算被地老鼠抢去多少牧草,只看那星罗棋布的鼠洞就清楚了。
  牧人为保护草场,几乎年年都要对地老鼠进行几次大规模地围剿。比较有效的灭鼠方法,是采用化学药物大片灭杀。如用喷雾器喷洒药物,用化学药物拌饵料投于鼠洞周围等。过去,乡、队每年都要组织牧人,用这种方法进行一次灭鼠活动。用饵料灭鼠时,牧人一手提一个装满饵料的袋子,一手拿一勺,然后一字排开,齐头并进,遇鼠洞即往洞口放一勺饵料。牧人所用的饵料,大多是用燕麦、麸皮与磷化锌或氟乙酸胺以青油相拌而成。老鼠嗅到油香后,即会爬出洞来偷食,食后很快即可毙命。使用化学药物灭鼠,要求十分严格。不仅投放饵料或喷洒药物时每人必戴手套和口罩,以防中毒,在投放或喷洒过药物的牧场上,不到规定的时间,也严禁牧畜入内。灭鼠时间一般都在入冬以后。因冬季老鼠觅食困难,同时也容易选准洞口。一窝老鼠往往有数个洞口。到了冬季,在其居住的洞口周围,常有一圈因呼出的气体而凝结的白霜,一看便知。这样不仅节省时间,亦可避免浪费饵料,很容易使其落入圈套。
  历史以来,当地民间创造的灭鼠方法也很多。经常采取的大面积灭鼠方法有烟熏、水灌等。烟熏法,是在鼠洞口燃上湿牛粪,然后用火皮袋往洞里吹烟,把老鼠熏死在洞内。牧人进行大规模烟熏灭鼠时,其场面颇为壮观。在平展展的草滩上,飘绕的烟雾恰似夏日雨后田野弥漫的水蒸汽。人群、马匹、牦牛,在蒙蒙烟雾中游动,时隐时现,如同天仙神兽驾雾降临人间。草原鼠属高密度群居动物,洞穴的分布也比较均匀,每窝老鼠多达六、七只。一个牧民每天可熏数十窝。集中力量打一次歼灭战,其效果也是相当可观的。
  灌水结冻灭鼠,也是牧人常用的一种方法。冬春季节,他们将山沟里的流水直接引到鼠洞密布的草滩上,然后用石头或土块堵塞鼠洞,封洞后,洞内的老鼠即会因窒息而死亡。如遇个别逃出洞外的老鼠,当场打死即可。这种方法不仅能有效地消灾地老鼠,同时也灌溉了草原,是一举两得的事。

  平时,牧人还经常利用放牧间隙,对地老鼠进行零星扑打。有用弹弓打的,有用抛索打的,有用弓箭射的,也有用牧犬捕捉的,其方法多种多样。牧犬捕鼠的情景十分有趣。人常说:狗逮老鼠,多管闲事。而草原上的牧犬,尤其是那些经过训练的牧犬,似乎同主人一样,对地老鼠有着不共戴天的仇恨,遇鼠就捉,而且捕捉的效率也很高。不少随主人出牧的牧犬,除护牧外,也常把捕鼠作为自己的一一项任务。当它们看到鼠群后,三几下跃至跟前,又是跤,又是踩,一只只老鼠吓得失魂落魄,急忙往洞里钻。有的刚进洞口,就被牧犬用蹄子扒出窝来。那些来不及钻洞的老鼠,有的拼死往草滩远处跑,有的与牧犬兜圈子,有的则悄悄地躲到石块后面。牧犬追前追后,左蹿右跳,性急时还汪汪咬几声。在这样的强敌面前,鼠群不仅阵营大乱,而且每次的伤亡都十分惨重。牧犬捕鼠,必将其咬死才罢休。一条训练有素的牧犬,每天能捕上百只老鼠。因此,草原上的老鼠,遇牧犬如临大敌。远远看到牧犬,就东躲西藏,四散逃命。平时,鼠兔遇见人畜,常吱吱乱叫。逃入洞里后,往往再探出头来张望一阵儿。或干脆直起身子,站在洞口看热闹。而在此时,它们不但连大气不敢出一口,一头栽进洞里,半天之内,你休想看到它们的踪影,其恐犬之心,可想而知。
  草原上的地老鼠,既是最令人讨厌的动物,也是最胆小无能的动物。它们除经常遭到人类的围剿外,在草原上还有许多天敌。在金钱豹、猞猁、哈熊、兔狲、沙狐、藏狐以及大灰狼的食谱里。都有地老鼠这道菜。生活在草原上的秃鹫、兀鹫、胡兀鹫、游隼、草原雕等,更是天天以鼠肉为食。这些飞禽走兽,都是捕鼠能手,草原上有许多地老鼠,皆丧命于它们的锋齿利爪之下。从消灭地老鼠,保护草原植被这个意义上说,它们都应当记上一功。
猎熊打豹的勇士
  哈熊、豹子和野牦牛,是高原上体态最大而又异常凶猛的三种野兽。过去,在藏族猎民的狩猎活动中,对野牦牛猎捕的较少,而哈熊和豹子却一直是传统的狩猎兽。猎民在猎捕这两种猛兽中,除豹子有时使用踩夹外,主要依靠火枪和小口径步枪。用这种杀伤力很小的猎枪猎捕这样的庞然大物,没有一定胆量是不行的。但经常与它们打交道的猎手,个个都好象吃了熊心豹胆,不但敢于追踪猎捕,而且能很容易地将它们置于死地。
  草原上的哈熊,动物学上叫棕熊。大的体长近两米,体重可达二百公斤。腰圆腿粗,力大无比,是青藏高原上特有的野生动物。草原上的豹子,分金钱豹和雪豹两种。金钱豹因背部及腹侧毛色金黄并布满黑斑和黑环而得名。雪豹亦称草豹。通身披满灰白色长毛,因长年栖息于海拔三千米以上的高山雪域而得名。这两种豹子虽不象哈熊那样傻大黑粗,但十分机警、灵活,其凶猛程度远比哈熊要大得多。秉公而论,哈熊和豹子对人畜的危害并不象人们传说的那么可怕。哈熊是一种杂食性动物,平时主要以植物的嫩芽、嫩草、树根、果实为食,在极度饥饿时,也不过捕食些石羊、黄羊和哈拉一类的动物,很少伤人害畜。金钱豹平时以马鹿、白唇鹿、黄羊等野生动物为食,饥饿时偶尔偷捕牛羊。人们不去惹它,它也很少主动向人进攻。雪豹长年生活在远离人寰的雪山上,主要以雪山动物为食,更妨害不着人的利益。猎人所以冒险猎捕这些猛兽,主要是因为它们浑身是宝。熊皮可做褥子,熊油。熊掌可食,而熊胆、熊骨又是名贵药材。猎捕一只哈熊,可卖一干多元。雪豹皮虽然比较便宜,但其骨骼有同虎骨近似的功效和药用价值。一架雪豹骨可卖千元以上。猎人猎捕金钱豹,主要是用它那美丽的毛皮镶袍边。由于金钱豹皮在藏区需求量很大,不但售价帛贵,也一直是紧俏货,这就注定了金钱豹的厄运。
  猎人长期与哈熊和豹子打交道,对它们的生态、生活习性规律了如指掌,这也是他们敢于措熊打豹的根本原因所在。哈熊视觉差,听觉迟钝,而嗅觉异常灵敏。若一枪打不倒它,它就会很快嗅出子弹飞来的方向和猎人隐蔽的位置,拼命向猎人冲去,疯狂地进行报复。因此,猎人在猎捕哈熊时,常选在逆风方向。这样不仅容易接近猎物,即使命不中目标,也便于脱身。由于猎人使用的猎枪杀伤力小,他们在猎捕哈熊时,常把射击距离缩得很短。有时近到二、三十米。一般情况下,猎人用带枪叉的猎枪射击,瞄得比较准,命中率也很高,一两枪即可把猎物打倒。但因射击距离太近,加之射击的又是活动目标,因打不到要害处而引起双方搏斗的事也时有发生。哈熊看起来又憨又笨,但与猎人搏斗时却颇有心计,有时它受伤后装死躺下,当猎人走到跟前时,猛然跳起,噢晤噢晤地叫着与猎人搏斗。有时它把猎人摔倒在地,一屁股压在猎人身上,非把猎人折腾得半死不活不肯离云。此时,如猎人稍有反抗,它就会用巴掌打、舌头舔。那厚厚的熊掌,能把人打得半死;那带刺的长舌,能把人的半边脸舔去。但是,有经验的猎人从不上它的当。他们根据哈熊不食人尸的特性,每遇哈熊扑来,常以其骗人之法给其制造假象,即迅速爬在地上装死。每当这时,哈熊在猎人身上嗅一阵儿,确认猎人已经了,便扬长而去。同时,哈熊奔跑时,往往上坡跑得快,遇到下坡则直接往下滚。加之其体躯笨拙,视觉较差,转起弯来又十分费力。故猎人每遇哈熊追,一方面专往坡下跑,一方面就与它兜圈子,待把哈熊折腾得晕头转向时,再乘机脱身,重新寻找机会猎捕。在高原上,有关猎人与哈熊搏斗的故事,经常可以听到。但很少听说有猎人遭熊伤害的事。有的猎人即使被哈熊抓住,他们也会很快地脱去皮袍,来个金蝉脱壳之计,最多舍去一件皮袍,自己即可安然脱身。
  比起哈熊来,草豹也好,金钱豹也好,在使用心计上倒差得远了。在藏家猎人眼里,豹子是性情暴躁,行动鲁莽,有勇无谋的家伙。豹子遇猎人枪击,只要不即刻丧命,便会不顾一切地向猎人扑去,看起来张牙舞爪,气势汹汹。但猎人都清楚,烈豹三扑,扑不着便乱了方寸,此时很容易被制服。有时,猎人只要抓住它某一个要害部位,它也就无能为力了。在猎人捕获的豹子中,有不少是用刀子砍死,或石头砸死的。有关猎人与豹子搏斗的故事,在高原上也经常可以听到。豹子和狼一样,都是铜头麻杆腰。猎人只要打断它的腰,也就能将其生擒。据说,一猎人在与一金钱豹搏斗中,乘机骑到豹背上,用力往下蹲了几下,豹子的腰被压断,这只豹子也就乖乖地被捉了。在澜沧江源头的杂多原上,曾发生过这样一件惊心动魄的事:一只受伤的金钱豹,扑到一猎人身上,前爪紧抓猎人双肩。眼看那血盆大口就要向猎人头部咬去,猎人猛抬右肩,用力顶住豹子的下颌,左臂死死地抱住豹子的脖子。然后利用山坡的有利地形,扭住豹子向山下滚去。滚到山脚,翻身骑到豹背上,顺手捡起一块石头,猛砸豹头,这只不可一世的金钱豹,就这样断送了性命。通常情况下,豹子在受伤后或哺育幼崽期,性情特别凶猛,此间最好不要惹它。但不少藏家猎人却很少顾忌这些。他们不仅敢于猎捕成兽,还经常掏豹窝,捉豹崽。如无非凡的胆略,那是不可想象的。
  高原上生活着许多哈熊、雪豹和金钱豹。在东部的深山密林中,西部的雪山草地上,入夜后会经常看到蓝幽幽的豹眼在闪动,白天会随时遇到四处流浪的哈熊在觅食。对于草豹和金钱豹,除一些猎人常对它们进行追捕外,一般牧民大都能与它们和平相处。由于豹子大多是单个活动,而牧民也经常是单家独户的在野外放牧,相遇的机会较多。看来,双方都把对方的底细了解得清清楚楚,既不远,也不近,相互戒备,总是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如偶尔遇到豹子袭击牛羊,牧民或送它作食物,或设法将其赶走就行了。而哈熊就不同了。它虽然也经常单独活动,但胆子很大,常主动与人接近,寻衅闹事。长江第一漂壮士尧茂书,夜宿通天河畔。一哈熊爬进橡皮筏内,将其所带食物连吃带扔,折腾个精光,害得这位壮士躲在岩石后面,挨了大半夜的冻。类似这样的熊劫,顶多不过损失点食物罢了。而有些初到藏区的异族朋友,由于不了解哈熊的生态和生活习性,与哈熊遭遇后,既不敢与之搏斗,又不知如何躲避,往往不战自败,甚至因恐惧心理而发生悲剧。听牧民说,一汉民遇哈熊追,他自以为哈熊不会凫水,急忙跳进湖里。岂知哈熊个个都是游泳健将。追到湖里,将其按到水中,被活活淹死。在囊谦草原上,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新兵与班长外出放马。班长与一哈熊撕打起来,双方互相抓住对方的肩部,形成僵持局面。此时,如新兵对准哈熊要害部位捅一刺刀,班长即可解围。哈熊即使不死,也不致于再对班长造成威胁。但新兵一味害怕与哈熊接近。慌乱中朝哈熊后腰打了一枪。子弹穿过哈熊腰部,也射进了班长的心脏,使本来不该发生的悲剧,就这样发生了。
  过去,当地猎民对哈熊、雪豹和金钱豹的捕获量相当大,其毛皮和药用部分随处都能看到有人出售,而且售价也十分便宜。雪豹和金钱豹虽早已列入国家保护动物名单,但由于禁而不严,一直是事实上的狩猎兽。至近些年,雪豹和金钱豹被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连哈熊也列入了保护动物名单。加之各级政府三令五申,严禁猎捕,滥捕滥杀的现象显然少了。当地藏家牧人逐步认识到了这些珍稀动物的真正价值,很少再去考虑个人的经济收益了。有不少牧民,还能自觉地加以保护。哈熊、雪豹、金钱豹,同当地的其它珍禽异兽一样,可以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自由自在地生活了。
捕 水 獭
  如高原东部的三江源大河小溪中,不仅生活着众多的鱼类,也活跃着许多珍贵的皮毛动物水獭。水獭头小、尾长、肢短,体形细长呈流线型,显得灵巧而机敏。在清澈的水面下,有时你会看到它们畅游的身影。在碧草芳花的岸边,有时你会看到它们在嬉戏玩耍。水獭既是游泳健将,也是捕鱼能手。它们吃饱喝足后,还常常拚命捕鱼。或储存起来,或弃之河边。这些可爱的小家伙,虽给鱼群带来了灾难,但却给大河小溪增添了不少欢乐。
  藏家牧人素有捕水獭的习惯,也有许多捕水獭的能手。据牧人讲,通常情况下,水獭昼伏夜出,白天很难发现它。即使夜里出来活动,往往一夜间游动数里或数十里,神出鬼没,漂游无定。但是,对于有经验的猎民来说,它也并非无踪可循。水獭洞大都在河岸边。一窝水獭虽有数个出洞口,但必有一个洞口在水中。因水獭常在洞内储存死鱼,加之排出的粪便中多带有鱼骨鱼鳞,如仔细观察洞口的爪印、岸上的粪便,再闻闻洞内是否有鱼腥味,即可判断出洞内是否有水獭,以及其活动的范围。同时,水獭除主要以鱼为食外,还喜吃马粪和捕食水禽。岸边有马粪和禽毛的地方,也大多有水獭活动。每年春天至初夏,是水獭的繁殖期。母水獭繁殖后,卧洞护仔近两个月,昼夜很少出洞,此间也是捕水獭的良机。
  在长期的实践中,猎民摸索出了许多捕水獭的经验。有一种塌石法。这种方法是在水獭经常活动的岸边,用一细石柱和三块较小的石板,支起一块大石板,形成一诱洞。洞口朝河边,柱上绑诱饵。当水獭进洞偷食时,拽倒石柱,倒塌的四块石板即可将其死死地压住,即使压不死,也很难再逃脱。据说,水獭极怕躯体破伤出血,出血后即不能入水,很快就会死亡。此种方法比较简便。牧人将诱洞垒好后,只须定期去察看一下就行了。
  垂钓法,也是牧人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所用的钓具与钓鱼的工具相同。但钓杆通常较粗,钓钩也比较大。牧人白天观察好水獭的活动地点后,趁月色潜伏在岸边,在钓钩上放上鱼片或山鸡肉一类的诱饵,垂于河中。如白天的观察没有失误,一夜垂钓总有收获。有的一夜可钓数只。但也常常发生这样的情况:有的牧人发现钓钩被咬,而且拉力颇大,满以为钓到了一只大水獭,谁知拖了半天,却拖出了一条大鱼。因牧人忌食鱼,只好重新抛入河中,落了一场空欢喜。
  同猎捕其它野兽一样,牧人也有在岸边放毒饵的。他们通常用灭鼠药或其它剧毒药物,与鱼块、马粪或野禽肉掺拌,一次连放数处。如无意外情况,总有一处可获猎物。有时,放置毒饵还会有意外收获。那些到河边饮水的狼、狐、麝等野生动物,常闻其香味而贪嘴,一口吃下,断送了性命。因此,有的牧人为了一箭双雕,多用禽肉做毒饵。即使毒不到水獭,搞张狐皮、狼皮,也是不小的收获。如能毒死一只雄麝,其价值要比水獭皮大多了。
  水獭毛短而密。皮质轻柔坚韧,御寒性好。水獭肉也是上等美味。但牧人从无食水獭肉的习惯。他们猎捕水獭,主要是用其皮毛镶制袍边。按照牧人的鉴别习惯,背毛棕褐、腹毛乳白者为佳,背毛与腹毛颜色差别不大者次之。这可能与他们用两种不同毛色拼凑袍边图案时以增强色彩对比度有关。牧人猎捕水獭虽然辛苦,但同猎麝一样,除自己家用外,出售时销路也好,其经济收益相当可观。一张二尺长的水獭皮,市面上可卖二百余元。一个牧民每月猎捕五只水獭,即可收入一千余元。那些专门猎捕水獭的猎手,有时每月可猎获数十只,其收入就可想而知了。
猎民三件宝

  藏族男子的三件宝,主要是指抢、刀、弓箭三种武器。这些武器除用于狩猎外,主要是反抗马步芳家族的掠夺,进行部落间的相互械斗。连年的撕杀拚打,使他们经常处于枕戈待旦之中,时时都把这些武器带在身上。只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弓箭已被淘汰,三件宝变成了枪、弹、刀三样东西。而这三样东西的用途,已失去了作战的意义,变成了狩猎的主要武器。由于草原上到处可见猎物,牧民男子无论外出干什么活路,都要把这三样东西带在身上,以便狩猎之需。
  藏家猎民使用的猎枪,主要有火枪、新式猎枪和小口径步枪。火枪又叫土枪,效果差而又不够安全。新式猎枪虽然式样美观,杀伤力大,但火药、铁砂、底火等难以购买,猎民使用的也较少。而最受猎民喜爱的是小口径步枪。这种枪不仅使用起来方便,而且狩猎效果也好。在藏家猎民手里,无论大型野兽、小型野兽或鸟类动物,均可捕杀。但是,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小口径步枪只准使用于猎取细毛兽,并由国家在出产细毛兽的地区按计划予以供应。因这种枪供应的数量很少,加之治安部门控制的又很严,猎民要买一支小口径步枪十分不易。偶有不法分子高价出售的,一支枪要价达千元以上。但猎民也乐于购买。有的甚至用一匹良马进行交换。藏家男子能得到一支小口径步枪,认为是一件十分荣幸的事,而且倍加爱护,视若生命。不外出时,他们常常把枪挂于帐房中间。而且严禁妇女触动。认为妇女摸枪是一件不吉利的事情。闲暇无事,他们即把枪抱于怀里擦拭,里里外外擦得银明发亮。有的还用白银、黄铜、红铜在枪托上镶以各种吉祥图案,安上藏羚羊角枪叉,绑上各色彩绸,把一支枪装扮得五光十色。每逢外出,他们都把枪斜背在肩上,并以此为荣耀。在高原上,你会经常看到藏家男子身背叉子枪,昂首挺胸,得意洋洋地策马而行。那种威武而神气的样子,实在令人羡慕。藏家男子不仅爱枪,而且大都枪法极好。尤其是用叉子枪打固定目标,几乎是百发百中。他们用小口径步枪猎捕小型动物,二枪即可将其猎获。猎捕熊、豹、猞猁一类的猛兽,三两枪也能把它们撂倒。人们常说,藏家男子个个都是神枪手,这话是不算夸张的。
  由于藏家男子多用小口径步枪狩猎,他们渴望得到的子弹也主要是小口径步枪子弹。这种子弹政府有关部门供应的极少。故猎民所用子弹的来源,大部分购自私人手里。有的不法分子钻猎民急需子弹的空子,常把小口径步枪子弹偷运到牧区,然后高价出售。每颗子弹的售价虽比法定价格高出数倍,但猎民也乐于购买。
  藏家男子随身携带的藏刀,除平时作为餐具使用外,在狩猎活动中也是一种猎具。尤其是斜插在胸前的长刀,在猎枪来不及换子弹时,它往往能起到捕杀猎物的作用。事实上,有不少猎物也正是猎民用藏刀砍死的。有的是在博斗中被杀,有的是被猎枪打伤后所杀。藏刀不仅起到防身自卫的作用,也能有效地节省子弹。同时,猎民将野兽捕杀后,大都要趁尸体未僵硬前剥皮,藏刀也是剥皮卸骨的随身工具。猎民猎捕的毛皮兽,大多将其剥成皮筒。他们往往先从嘴巴或肛门处开刀,然后用手退皮。一张狐狸皮不到半个小时即可完完整整地退下来。他们猎捕到药用兽后,特别是象熊、豹、猞猁等需要剔骨的药用兽,通常要把完整的骨架剔出来。每当这时,小藏刀就发挥了作用。他们利用这把小刀,能把一架兽骨上的筋肉剔得干干净净,而且又不损其形状。这种完整而又干净的药用兽骨架,颇受药材商的欢迎。
  藏家男子喜欢枪、弹、刀等武器,除主要因其狩猎所需外,也是他们自古相沿的一种习尚。在过去的部落时代,藏族牧民不断地反抗统治阶级的压迫和掠夺,加之部落间的相互械斗,使他们把武器看得至为重要。在当地的不少部落里,大都有一套军事组织和征集制度。成年男子不但被编入军事组织,而且还强令购买枪、弹、刀、矛、马等。每年还要进行一定的军事训练。如遇战事,即迅速集中,投入战斗。训练和打仗成了藏族男子的一项主要任务。在这种长期而频繁的军事活动中,牧民不但十分重视购买武器,也养成了喜动刀枪的习惯。同时,藏族同其他许多少数民族一样,民族自尊心极强,部落观念极深。故每遇战事,不管其性质如何,总认为只要取得胜利就是部落的光荣,只要能冲锋陷阵多杀敌人就是英雄好汉。对那些能杀能打的男子,在部落里也格外受人尊敬。因此,藏家男子不仅喜爱刀枪,也特别喜欢习武,并把它看作是出人头地的一种途径。藏家男子的这种心理习惯,至今依然普遍存在着。除好骑善猎外,维护社会治安诸方面,也表现得十分明显,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美德。
鸣乐起舞捕哈拉
  哈拉,学名旱獭,是一种大型啮齿类动物。这家伙长的象老鼠,而个头却有兔子那么大。夏秋季节,哈拉成群结队地在草滩上吃草、戏耍,给草原增添了不少热闹气氛。每遇行人车辆,它先是一楞,继而晃动着胖敦敦的身子,跑到洞口,缩起前肢,蹲在地上,而且骨碌着黑亮的小眼珠,好奇地向你张望。待人车近前,它迅速钻进洞里。但片刻之后,又把脑袋伸出洞外,鬼头鬼脑地向你窥视。哈拉蠢笨的举动和傻乎乎的神态,实在令人可笑。牧人与那些长得肥胖而拙笨的人开玩笑时,常赐以胖哈拉的美名,虽失大雅,倒也形象。
  哈拉对草原的破坏性很大。它不仅到处打洞,破坏草原植被,而且食草量也很大。据有关专家考察,一只哈拉每天要吃掉二至三斤牧草。洞口周围一公顷的面积,几乎都是它的饲草地。二十只哈拉每年要吃掉一只羊全年所食用的牧草。同时,由于哈拉长年与地老鼠相处、还容易传播鼠疫。长期以来,牧人一直把哈拉视为不洁之物,将其与地老鼠同等看待。甚至把捕哈拉者看作是最下贱的人。解放前,只有那些完全失去牛羊的赤贫牧人,才以捕哈拉维持生计。稍有生活依靠者,一般不务此业。直到现在,在部分牧民的思想上,对哈拉还存在着这种偏见。在江源各地的农贸市场上,你可以看到牧人出售其它各种毛皮,但很少能看到出售哈拉皮的。说句公道话,胖哈拉有它的害处,但也不失为一种很有经济价值的野生动物。哈拉皮板厚而柔韧,绒毛密实而有光泽,是缝制皮帽、皮领的上好原料。尤其是用哈拉皮缝制的女式翻毛皮裘,在国内外市场上颇受欢迎。此外,哈拉肉可食,油可炼制工业用润滑油,并能用来炒菜和煎炸各种食品,其营养价值也很高。近些年来,经地方政府和外贸部门的宣传,不少牧民对哈拉的传统看法已有了改变。他们在外出放牧时,常把捕哈拉作为一项副业,随身带上猎具,一边放牧,一边捕哈拉,既保护了草场,也增加了个人收入。
  牧人根据哈拉的生活规律和生态习性,总结出了许多捕哈拉的方法。如塌石法、圈套法、枪击法等。牧人在使用这些方法时,有的为了引诱哈拉出洞,常在哈拉洞附近边奏乐,边蹦跳,诱其落入圈套。在一片草滩上,一青年牧民身盖一张黑羊皮,端着一支小口径步枪,埋伏在距哈拉洞三十米远的一个小土坎下。在哈拉洞一侧,一位六十开外的老者,翻穿着老羊皮藏袍,头戴着羔皮帽,手里拿一唢呐,边吹边跳。那唢呐的曲调显然是随意编出来的。好象在不停地喊着:胖哈拉,胖哈拉,请你快快出来吧!那欢快地蹦跳动作,很象当地牧人常跳的舞。但又不象那样脚掌落地有声。吹了一阵儿唢呐,老者又从怀里取出一支牧笛,吹起了绵绵情曲。轻盈的舞步,再配上委婉的笛音,显得十分优美。也许是唢呐声引起了哈拉的好奇,也许是美妙的笛声从洞里钻了出来。接着,又有两只哈拉相继出洞。它们蹲在地上,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老者,象玩童发现了什么稀罕之物,眼神里充满着好奇,同时又带有几分惊恐。这时,只听叭叭两声枪响,前边的两只哈拉迎声倒地。后面的一只听到枪声,吓得连滚带爬地钻口洞里。老者笑着对我说:用毛皮伪装,是为了迷惑哈拉的视线;奏乐起舞,是为了引诱哈拉出洞。哈拉这家伙好奇心很大,听到外边有动静,就要出来观看。那怕是它们的家庭成员刚因这种好奇心而丧命,一旦听到外面有热闹的音响,还会不由自主地爬出洞来。接着,老者又到附近的一个哈拉洞去察看。只见一只近五十厘米长的大哈拉,被设在洞口的铅丝套扣死死套住。这家伙半截身子在洞内,半截身子在洞外,正在拚死挣扎。显然,它也是被老者的笛声和舞步引出洞外而落入圈套的。老者戴上手套,一手抓住哈拉后腿,将其拖出洞外,然后用一根木棒,横压在它脖子上,双脚在木棒两端用力一踩,将后腿往上轻轻一提,这只哈拉就一命呜呼了。老牧民的这些动作十分熟练,不难看出,他一定是个捕哈拉的老手了。
  牧人说,一般情况下,哈拉总是在太阳刚出山不久和太阳落山之前出来吃草。因此,检查预先布设的套扣是否套住哈拉,或到草滩上去捕捉哈拉,选在这两个时辰最好。哈拉看起来憨厚,实际上非常狡猾。每窝哈拉通常有三个洞。一个是居住洞,一个是临时洞,还有一个是废弃洞;而居住洞又有冬眠洞和夏季洞之分。如不了解这些情况,就很难找到哈拉,更很难将其捕获。秋季的哈拉皮毛绒丰满齐平,板质足壮,质量最好。因此,每年到了秋天,到草滩上捕哈拉者最多。牧人捕到哈拉后,很少有人食其肉。通常只将哈拉皮剥下来,拿出去出售。有经验的牧人,每天能捕数十只哈拉,收入相当可观。这实在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捉 鹿 崽
  广袤的高原上,生活着许多野鹿群。黎明,它们顶着晨星到峡谷溪流中饮水;白天,它们悠闲自得地在山坡上吃草;夜晚,它们在僻静的山洼里歇息。多年来,由于国家对野鹿实行了严格地保护措施,使其得以迅速繁殖,鹿群不断地增大。大的鹿群多达三、四百头,浩浩荡荡,蔚为壮观。每个鹿群都有一头年长而有威信的雌鹿担任首领,由另一头同样的雌鹿担任助手。鹿群行进时,首领前面带队,副手后面压阵,老鹿和幼鹿行于中间。有的东张西望,有的嬉戏玩耍,有的边走边觅食,看起来十分有趣。一俟秋季逐偶期到来,雄鹿都回到了大群中。一对对千姿百态的角叉在鹿群中浮动,鹿群更大了,更壮观了。当雄鹿为争霸雌鹿而进行殊死搏斗时,又常常使人感到惊心动魄。角叉的撞击声,昼夜不停地吼叫声,整个草原以乎都在颤动。每当这时,牧人们常坐在附近的山梁上看热闹,指手划脚,品头论足。时而捧腹大笑,时而摇头叹息。那神情似乎在观看紧张而激烈的马术表演。
  对于长年在山野里挡羊的牧人来说,野鹿群是他们最好的邻居。牧人在山脚下放牧牛羊,鹿群在山坡上吃草,相距不过数百米,但温驯胆小的野鹿从不惹事生非,牧人也从不伤害它们。在边远牧场上,当雪天野鹿无处觅食时,还常到牧人的帐房里去讨食。而牧人每遇到此种情况,也总是热情地进行招待。牧人和野鹿,总是这样友好地和平相处。在江源所有的野生动物中,牧人最喜欢的要算野鹿了。他们不仅经常暗中保护鹿群,制止那些偷猎者猎捕野鹿,而且对野鹿的生活规律和生态习性了如指掌。每年二、三月份,当他们听到山林里野鹿撞击异物发出的声响,便知雄鹿在痛苦地脱角。入冬以后,听到鹿鸣,他们会说:这家伙吃得太肥了,憋得尿不下来,难受的直叫唤哩!甚至连鹿群里增加了几头小鹿,他们也清清楚楚。也许是牧人不忍心让野鹿被偷猎者杀害,被豹子和狼吃掉。也许是他们看到那一架架七、八叉的茸角白白脱掉实在可惜。早在六十年代初期,治多草原上的一些牧民,就开始尝试野鹿的驯化工作。此后二十多年来,江源各地相继办起了许多野鹿驯养场。牧人用这种办法保护了野鹿,野鹿也以自己的茸角报答主人的知遇之恩,牧人与野鹿成了真正的朋友。
  牧人驯养野鹿,主要依靠从山野里捕捉野生鹿羔。牧人说,成年野鹿跑得很快,而且善攀高山岩石,即使骑上快马,也难以追上它。同时,野鹿机警敏捷,胆小怯懦,气性极大。如硬性追捕,有时它会坠崖而死,有时甚至吐血而亡。即使侥幸捕捉到成年野鹿,也很难将其养熟。而鹿羔不但易捕捉,也容易饲养和驯化。因此,每年到了母鹿产羔季节,驯养野鹿的牧人,都要干方百计地到山野里捕捉鹿羔。
  捕鹿羔是件十分细致而又艰苦的工作。野鹿一般在每年秋季发情交配,次年六、七月份产羔。每年这个季节,捕鹿羔的牧人便带上食物,上山隐蔽起来,开始对事先选好的鹿群进行盯梢。盯梢开始前,他们大都要认真清查一下鹿群的数目。尤其是怀孕母鹿的数目,一定要仔细查清。之后,鹿群走到哪里,他们就跟踪盯梢到哪里。通常情况下,鹿群的活动范围并不大。一个鹿群如果在一条山沟里活动,基本上不离开这条山沟。怀孕母鹿产羔时,必单个离厂鹿群。在离群不远的地方,选一避风向阳的山洼进行产羔。这时,盯梢的牧人每天都要对怀孕母羔进行几次清点。若发现哪头母鹿离开了鹿群,就悄悄地进行跟踪,摸清其产羔地点,以便掌握时机,捕捉鹿羔。跟群盯梢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牧人由于一时疏忽,在清点怀孕母鹿时,发现少了一头,但不知这头母鹿何时离群,跑往何地。此时,他们便认真地寻找离群的母鹿。待找到离群的母鹿后,即从它自己指示的方向,来判断鹿羔的位置。母鹿产羔后,一般早晨喂完奶,待鹿羔熟睡后,便单独到附近的草滩上吃草去了。但它一边吃草,一边惦记着自己的孩子,不时地朝幼羔睡觉的地方张望。母鹿静神凝目的方向,正是鹿羔所在的方向。牧人顺着母鹿指示的方向寻找鹿羔,每次都能把鹿羔找到。
  根据牧人的经验,鹿羔生下来后,在母鹿未喂奶之前,跑得极慢,而且也无持久力,比较容易捕捉。而一旦开始吃奶,那怕是只吃了一天,即如同喝了仙水一般,跑得极快又远,很难追捕。但因刚生下来的幼羔不易养活,牧人一般要等到母鹿喂上两三天奶后,才去捕捉。此间,他们一般不采取硬性追捕的办法,通常趁幼羔熟睡之机进行捕捉。幼羔每次吃完奶后,便酣然大睡。而且睡得很死。有时,当牧人将其抱到怀里后,它还在睡梦之中呢。
  牧人将鹿羔捉回驯养场后,开始主要靠牛奶喂养。给鹿羔喂奶,比给小孩喂奶还要麻烦。听一位驯鹿人说,当初,他们用商店里卖来的哺乳器给鹿羔喂奶,但因其吸奶时用力过大,把塑料奶嘴都吸破了。于是,他们就改用自制的牛皮奶嘴。牛皮奶嘴出奶孔大,鹿羔象吸吮母亲的奶头一样,一边拚命地吸奶,一边不停地用头顶撞,弄得满身满地都是奶汁。后来,他们为避免浪费奶子,将牦牛角掏空,在尖端锯一小孔,装满奶子,让鹿羔噙着吃。这种自制的牛角奶嘴,喂得快,浪费少,而且经久耐用。小家伙噙着这硬梆梆的东西,倒老实多了。据说,满月后的鹿羔,每顿能吃六公斤牛奶。每天至少喂三次,要吃近二十公斤牛奶,可见这野物的食量是够大了。
  高原上的野鹿,主要有马鹿和白唇鹿两种。前者毛色赤褐,亦称青鹿;后者毛色黄褐,俗称黄鹿。牧人驯养的多是白唇鹿。这种鹿仅分布于青藏高原,是我国西北的一个稀有鹿种,它同大熊猫一样,被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经多年实践,牧人驯养这种珍贵动物已取得许多成功经验。有的训养场已把白唇鹿训养得如同家畜一样。白天把它们赶到草滩上吃草,傍晚赶回圈里歇息,如同放牧牛羊一样。偶尔也会有一两头开小差的,但过不了几天,它们就会自动回到鹿群里。
  藏家牧人训养野鹿,其经济收益很大。野鹿全身是宝。鹿胎、鹿血、鹿肾、鹿尾、鹿筋等均可入药。肉可食,皮可制革。白唇鹿的黄茸质量虽稍逊于青鹿的青茸,但其茸角粗大,而且皮薄而丰满,有许多青茸比不上的优点,是一种十分名贵的药材,在国内外市场上颇受欢迎。白唇鹿一般四岁取茸。若驯养一百头白唇鹿,平均每头每年取干茸三公斤,一年可取三百公斤鹿茸,其收入相当可观。


发表于 2008-3-14 18:21 2 只看该作者

藏族的狩猎生活

 

  斗
  在海拔四、五千米的高山上,你会在那些怪石嶙峋的石峰间,看到狼的踪迹;在背风向阳的山洼里,你会看到那些吃饱喝足了的狼群,围在一起嬉戏玩耍;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寒夜,你会看到一双双闪着萤光的狼眼。高原上的狼,体大、毛长,象小狮子一样。它既有同族中共有的狼性,又特别适应高寒地区寒冷、缺氧和气候多变的自然环境。正因为高原上狼多,其繁殖速度也显得特别快。小狼三岁开始下崽。每窝少则三、四只,多则七、八只。这样大量繁殖的结果,使狼崽日益严重,搅得人畜不得安宁。千百年来,大灰狼一直是牧人的世敌。在牧人的心目中,它早已声名狼藉了。
  狼的盘中佳淆,除一些弱小的野生动物外,主要是藏羊、牦牛和马子。狼在捕食这些家畜时,凶相毕露,动作十分敏捷。往往乘其不备,猛扑上去,首先咬断其喉管和动脉血管,接着拼命吸血,使牲畜失去抵抗力,迅速死亡。一只狼蹿进羊圈,一夜能咬死数十只羊。而实际上它顶多只能吃上一只。可见狼对牲畜的危害之大了。狼平时捕食的家畜主要是羊。因羊只体小、怯懦、易捕。尤其是那些小羊羔,更是它们反掌易得的猎物。一老牧民讲过这样一件事:某日,他在山上挡羊,突遭暴风雪袭击,羊群惊散,四处奔跑。正当他忙于拦堵羊群时,一条狼猛扑过来,叼起一只羊羔,拔腿就跑。老牧民风趣地说:这简直是乘人之危,趁火打劫嘛!对于牦牛和马子这样的庞然大物,狼在单个活动时,还不敢轻易下手。尤其是牦牛,遇狼后,四蹄叉开,怒目圆睁,支起两只尖利的犄角,憋满牛劲,摆出一副决斗的架势,单个活动的狼,往往见状大惊,不敢近前,有时相恃半天,只得作罢。到了冬季,由于草原上的灰兔、哈拉和秃尾巴老鼠这些小动物,有的冬眠,有的钻到洞里很少出来,狼单个捕食遇到了困难,往往采取集体行动。少者三、五只,多则二、三十只,成群结队,横行无忌。遇到牛、马这些大畜,常群起而攻之。有时,十多只狼围捕一头牦牛,不到两个小时,就会把一头四、五百斤重的大牦牛吃的只剩下一堆骨头。特别是在风雪交加的寒天里,狼群于饥寒交迫之中,常不顾一切地向牛羊袭击。有时甚至伤人。某次,几个猎人结伴到偏远的山区打猎,睡至半夜,发觉狼群轮番向帐房冲击。一猎人抓起猎枪,迷迷糊糊地朝狼群打了两枪。次日,在距帐房不远的地方,竟发现一只老狼被击倒在地。由于狼的不断搔扰,牧人经常为狼害而提心吊胆。他们外出放牧,必要带上牧犬。平时,大多还要在帐内备些鞭炮。一旦夜里遇狼袭击,就鸣放鞭炮对其进行恐吓。高原上的狼,的确成了牧人的一大害。笔者曾看到一份调查材料:位于玉树西部的治多县,一九七四年到一九七七年四年间,仅狼害损失牲畜即达七千一百八十八头(只),每年平均狼害损失畜一千七百七十多头(只)。这个数字确实是惊人的。从中也可以看出当地狼害之严重了。
  牧人长期与狼打交道,熟知狼的本性,总结出了许多打狼的办法。挖陷井、设套子、理踩夹、下毒饵、掏狼窝、枪击等,凡是狩猎中能用的办法,几乎都用到狼身上了。这些被恶狼逼出来的办法,也确实逼得狼处处留神,时时提心吊胆。而且经常落入牧人设置的圈套之中,亡命于牧人的枪弹之下。
  牧人非常精于用踩夹捕狼。某一只狼头天晚上进圈吃了羊,第二天晚上准会再来。他们根据狼记吃不记打这一特性,在狼头天晚上进圈和吃羊的地方埋上踩夹,十有八九能将期生擒。狼的活动也有其一定规律。通常情况下,狼总是在阳坡上吃肉,到阴坡上睡觉,经常于深更半夜往返二、三十里路。牧人根据狼的这一活动规律,在其往返路上埋设踩夹,也常常能把它夹住。根据牧人的经验,用踩夹捕狼,不但效率高,而且简便易行。只要瞅准地方,把夹子下好后,定期去察看一下就行了。
  掏狼窝,抓狼崽,也是牧人常用的办法。母狼下崽后,公狼经常外出打食。每当这时,牧人常跟踪公狼寻窝;即使不遇公狼,循着蹄印也能把狼窝找到。狼窝一般都在偏僻而险峻的高山石洞里。牧人每掏一窝狼崽,往往爬山攀崖,担受许多的风险,但他们个个都乐于此道。一牧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次,他从一狼窝里掏起了四只狼崽,老狼用其灵敏的嗅觉,一直追寻到帐房跟前。由于母狼十分溺爱自己的孩子,它把失去孩子的仇恨全部发泄到人畜身上。见羊咬羊,遇牛咬牛,疯狂地进行报复。而且彻夜嚎叫,搅得人畜不安;为了除掉这只老狼,他用针把一只狼崽眼睛扎瞎,第二天重新放进狼窝,然后在狼窝附近埋伏下来。当老狼嗅着狼崽的气味返回狼窝时,他举枪射击,一举打死了这只老狼。抓住老狼喜欢幼崽这一特性,牧人常以捉到的狼崽引诱老狼。有时把老狼诱到埋有踩夹的地方,使其上夹;有时将其诱到射程之内,开枪打死。这样,常常会得到双份的收获。
  在没有猎枪和其它猎具的情况下,牧人还常以快马追捕恶狼,逼其走途无路,束手就擒。狼捕到羊只后,常常狼吞虎咽,一次能吃掉一只绵羊。其实,它吃到胃里后,并没有消化,只是暂时储存起来,回到住地后,再一块一块地住外吐,或喂幼崽,或埋入地下以备后用。因此,牧人遇狼吃羊时,并不急忙追打。往往等它把肚子吃得象装满炒面的羊皮袋时,再乘其不备,策马追捕。这时,狼因胃里储肉过多,负担过重,跑又跑不快,吐又吐不及,马子很快即可追上。追到跟前后,牧人把套索对准狼头一抛,十有八九能套到狼脖子上。平时,狼看起来十分凶猛,但在特定的条件下,它会变得十分胆小怯懦。一次,一牧人骑着快马,对一只老狼穷追不舍。当将其追得精疲力尽时,它一头扎进一个一尺多深的小土洞里,大半个身子露在外面。人马追到跟前,它也不动一下,硬等着牧人用绳子去捆,真可谓钻头不顾尾了。牧人说,狼若真的钻进山洞里,会变得更加胆小。见人进洞,吓得浑身哆嗦,以致束手被擒。
  有关牧人斗狼的故事,在高原上随处可以听到。狼害虽然还不时发生,但牧人捕狼的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地方政府对牧人的打狼活动十分重视。早在六十年代以前,青海省有关部门就制定了打一只狼,奖一只羊,狼皮归已的制度。文革后又重申了这一制度。牧民只要打死一只狼,把狼尾巴割下来,拿到队里即可换一只羊,而且还落了一张狼皮,这是一举三得的事。因此,牧人都乐于打狼,狼也越来越成为众矢之的了。在人畜稍为集中的地区,狼群明显地减少了。它们或昼伏夜出,或躲到偏远的山沟里,轻易不敢露面。尤其是那些屡遭恐吓和追打而侥幸留下性命的老狼,常常望羊兴叹,显得狼狈不堪
下套设夹的猎艺
  下套子和埋踩夹,是最简易的两种狩猎方法,也是牧人使用最普遍的狩猎方法。历史以来,由于高原的猎物随处可见,牧民男子大都养成了亦牧亦猎的习惯,而且也备有套子和踩夹。他们外出放牧,常随身携带这些猎具,选准猎场,布好猎具,过几天察看一次,既不影响放牧牛羊,也不时有猎物所获,同时也给生活增添了乐趣。
  当地牧人所用的套子,多用铁丝或铅丝制成。他们先把数股两米左右的铁丝或铅丝拧成绳,在一端做好一个滑动环,再把另一端从滑动环中穿过,即形成了一个活套。套绳的粗细、质量及套扣的大小,通常视猎物的大小而定。下套时,通常把套扣垂直设置在猎物的必经之地,并加以伪装。套绳末端固定在附近的树干或木桩上;没有固定物的地方,则在套绳末端固定一木撅,然后再将其打入地下即可。套绳的长短、套扣的位置及套扣距地面的距离,也要根据所猎动物的大小。活动规律等具体情况而定。用这种活套猎捕狼、狐、麝、扫雪、哈拉等中小型动物极为有效。一旦其头部误入活套,即会被牢牢地套住,越想挣脱,套的越紧,最后只好等猎人来活捉了。
  牧人所用的踩夹,多由弓形铁环、钢簧板、铁跳棍、踏板、铁链等几部分组成。埋设踩夹时,通常先在选好的猎场挖一浅坑,将张开的踩夹埋于坑内,固定好铁链末端的铁楔子,然后封好土坑,加以伪装。猎物一旦踩上踏板,铁跳棍便迅速移动,弓形铁环猛力合拢,即可把猎物的腿死死夹住。踩夹除猎捕狼、狐、麝等中型动物外,也能猎捕豹子、猞猁、野鹿、野驴等大型动物。弓形铁环的夹力特别大,据说能把豹子腿夹断。牧人猎捕大型猛兽,除用枪击外,主要靠踩夹这种猎具。
  藏家猎人的经验,要捕捉猎物,掌握好下套子和埋踩夹的技术固然重要,但关键还是要选好猎场。而要选好猎场,首先必须掌握所猎动物的生活规律及生态习性。如雪豹、金钱豹、獐子、藏狐、草猫、藏羚羊等,有的有自己固定的巢穴,有的有临时栖息处。下套子或埋踩夹时,必须把它们的住地搞清楚。在住地布设机关,必能将其生擒。狼、狐、麝、雪豹等,外出觅食或饮水时,大都有固定的行走路线。在其必经之路上下套子或埋踩夹,也能使它们落入圈套。尤其是獐子,一旦选中饮食栖息地后,几乎终身不变。不但饮水、采食常走一条路,连擦痒也多固定在某几根树干或某几个树墩上,这也是獐子常遭猎人暗算的一个原因。对于狐狸这种狡猾的动物,牧人也有对付它们的办法。在狐狸经常活动的地方,牧人头两次往往只放诱饵,不设猎具,使它确认放诱饵的地方没有猎人的阴谋而放心大胆地再次来吃时,牧人便于第三次设下猎具,使其终因为嘴而丧命。
  牧人选择猎场时,还非常善于辨别兽踪和兽粪。在野兽必经之地下套子或埋踩夹,跟踪寻找兽洞等,他们常常利用这些经验。有经验的牧人在对各种野兽的长期观察中,不但能从杂乱的蹄印和各种粪便中准确地判明走过的是什么兽,还能从中判定它们的大小、轻重、雌雄以及走过的时间。豹子蹄印与猞猁和草猫的蹄印均呈圆形。而豹子的蹄印比猞猁的蹄印稍大,比草猫的蹄印要大得多,他们一看便能区分开来。雪豹、狐狸、石貂雪天外出觅食时,长尾拖在地上来回摆动,用以消除自己留下的踪迹。但牧人很快就能从扫过的痕迹中把它们分辨出来。然后跟踪追迹,布设圈套,很容易将其活捉。
  金代诗人秦略有一首《麝香》诗:山麝逃风远谷藏,一山行过四山香。脐堂自养千均弩,枉怨虞人鼻孔长。此诗虽是借山麝比喻当时士大夫遭受迫害之苦的,但也的确道出了麝香的名贵。藏家牧人对麝香十分崇拜。在他们狩猎的所有兽类中,麝香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最高,也是他们时时渴望猎取的动物。在他们平时的套猎和夹猎中,用于麝的也最多。正因如此,他们捕麝的经验也非常丰富。如掌握麝的活动规律,辨别麝蹭痒的油桩,从麝的粪便中区分公母等。因此,他们很少误杀母麝。即使对那些未成年的雄麝,也很少误杀,高原麝的家族所以长期遭受捕杀而不败,这恐怕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
  由于藏家牧人喜欢在山野里下套子和埋踩夹,以致经常发生一些有趣的故事。当牧人与你谈起这些趣闻时,常会使你捧腹大笑。一牧人在山上埋设了十多个踩夹,光诱饵就用去了大半只羊,满指望多获取些猎物。谁知这些羊肉都被一只饥饿的哈熊吃掉了,连踩夹也被带走了一大半。这叫偷鸡不着蚀把米。另有一老牧民,头天在山上埋了六、七个踩夹,次日其子赶羊上山时忘了交待,致使三只羊误踏踩夹。儿子赶着瘸腿羊回到家里,大骂埋踩夹者坏了良心。老牧民问明情况,哭笑不得。这叫自埋踩夹伤自家羊。有时,当收人去察看套子时,会发现套子紧紧地套住狐狸尾巴。你当是怎么回事?原来这狐狸生性奸诈,想吃诱饵又怕落入圈套,常先用尾巴在诱饵及其周围扫几下,不想这一扫竟被套住了尾巴。类似这样的奇闻轶事,牧民们几乎人人都能讲几件。作为茶余饭后的笑料,倒是满有意思的。
  在牧人所用的套具中,除金属丝套外,常见的还有马尾套。这中套子系用马尾毛制成,主要用于套捕雪鸡、马鸡、尕拉鸡一类野禽。牧人套捕时,通常在野禽经常活动的地方固定数根长绳,把二至三根马尾合成的马尾绳挽成活套,一个挨一个地绑在绳子上。然后在活套周围撒上青稞、小麦或曲拉。野禽啄食时,头部伸入活套,即可被套住。有时,牧人把套扣固定好后,故意把野禽往套扣跟前撵,诱其尽快落入圈套。尤其是尕拉鸡,最容易上当。它们成群结队地飞到套扣跟前,争先恐后地啄食地上的食物。有的被套住了腿,有的被套住了头。当它们发现自己落入圈套后,开始还挣扎一阵儿,但越争扎套的越紧,于是就不顾一切地大吃起来。当把地上的食物吃完后,想走也走不了时,这才傻了眼。牧人使用这种方法,有时一次能套数十只尕拉鸡,其收获是相当可观的。
诱捕石貂
  高原出产的各种毛皮中,要属猞猁皮和扫雪皮最为珍贵。猞猁皮毛密、绒厚、耐磨、无异味,而且斑纹美观,历来受到人们的青睐。但按照当地牧人的说法,猞猁皮虽好,却仍有赶不上扫雪皮的地方。扫雪皮不但美观大方,保暖御寒,而且异常轻便。穿上一件扫雪皮大衣,即如同裹了一层轻纱。既不会受冷冻之苦,又无任何臃肿不适之感。在高原中,你会经常看到牧人提着扫雪皮在出售。过去,每张扫雪皮不过十几元。近些年猛增到数十元,有时可达上百元。成了皮毛市场上的热门货,可见人们是多么喜欢它。
  当地牧人所说的扫雪,有人也叫岩獭。动物学上则称其石貂。常见的石貂,体长不到五十厘米,通身披满深褐色或棕褐色长毛。喉部布有白色或茧黄色环形斑纹,样子十分讨人喜欢。但更漂亮的还是那条粗大的尾巴。有的尾长达三十厘米,蓬蓬松松,美观大方,象把小扫帚一样。石貂毛绒厚实而保暖性强,是一种十分珍贵的毛皮动物,也是当地猎民传统的狩猎兽。
  藏家牧人常说:獐子香好不易打,扫雪毛好不易抓。石貂长年生活在海拔三千至四千米的高山森林地区及河谷灌丛地带。那些险峰林立、断崖遍布的高大石山上,更是它们喜欢的栖息之处。据说石貂的视觉十分敏锐,而且警惕性很高。只要一有风吹草动,瞬息间便逃得不见踪影。石貂因长年生活在石山上,练就了一身攀高爬低的本领。据说,它能在九十度的陡壁上自由地爬来爬去,捕捉栖息在岩缝中的鸽子和麻雀,这是其它食肉动物望尘莫及的。石貂险要的生活环境,再加上它那一身特殊的本领,不但不易寻找,捕捉起来更是困难。同时,由于石貂系小型毛皮狩猎兽,还不易采取枪击的硬性猎捕办法。一张打烂了的石貂皮,不但会减少使用面积,其售价也往往比完好皮张减少许多。因此,猎民在捕捉石貂中,除下钢丝套子外,常用的办法是设诱洞诱其入内,然后生擒活捉。
  那是初冬的一天,头天夜里刚落了一场小雪,到处白茫茫的一片。举目望去,只见山顶和山腰间,到处堆积着乳白色的风化石。再加上乱石间的积雪,寒风中抖动的荒草,给人以阴森恐怖之感。猎人说,这座山上的石貂特别多。但平时要引它上钩也不容易。只有在这寒冷的雪天,趁它无处觅食之机,设洞诱捕效果最好。刚爬到山腰,就看到不远处的一片雪地上,一只石貂正在追捕一只野兔。石貂灵巧的身躯,飞快地向前跃进。那一条蓬松的长尾,不停地来回摆动,象扫帚扫雪一样,在地上留下了长长的雪印。据说,扫雪也正是因此而得名的。猎人见此情景,捡起一块石头,用力砸去。石貂撇下猎物,纵身跃过一块巨石,逃之夭夭了。猎人又来到一个避风向阳的石崖下面,捡了一堆风化石碎片,然后又用雪水和了一团泥巴,便开始垒砌诱洞。诱洞是循着乱石的缝隙垒砌的。洞口直径七厘米左右。但洞身垒的却很长,前后拐了四个弯,足有一米五。垒至末端,猎人放上诱饵,便把洞尾严严实实地封了起来。诱饵是用炒面、酥油、曲拉拌成的一团糌粑及两片羊肉。据说,诱饵放面食也行,放肉食也行,但一定要有香味,而且香味越大越好。因此,拌糌粑要多放酥油,牛羊肉以煮熟的为佳。这是利用其嗅觉灵敏的特点,诱其入洞的关键所在。由于石貂头小、腿短、腰软,同自己身躯一样大,甚至比自己身躯小得多的洞,它都能钻进去。但因其体躯较长,尤其是那条长长的尾巴,只要一钻进洞内,就再无法折回来了。诱洞所以要垒得长而窄小,且呈弯曲状,就是为了不给它以回身的余地。猎人将诱洞垒好后,又在洞口撒了一层细土面。然后站起身来,说:诱洞垒好后,每隔一两天察看一次。若发现洞口的细土上留有石貂蹄印,就说明它已进洞了。猎人说,通常情况下,一个猎人要在同一座山上垒砌好几个诱洞。每察看一次,多少都有些收获。
  猎人又领我来到附近的二个山腰里,察看他前几天设下的几个诱洞。在一诱洞前,果然发现洞口有一片杂乱的蹄印。猎人伏下身子,一边用手轻拍洞壁,一边细听里面的动静。然后从长洞中部打开,逐段往后拆。不一会儿,石貂的尾巴露了出来。猎人一手拖住貂尾往外拽,一手迅速抓住貂身。把石貂拖出洞后,用脚轻轻一踩,这只石貂叫了一声,就一命归天了。这时,猎人将石貂提到远离诱洞的地方,拔出藏刀,在其上下唇部位各割开一道口子,三下五除二就把一张貂皮退了下来。猎人笑道:石貂所以落到这般下场,都是为嘴伤身。接着他讲了这样一件事:一次,在一个诱洞里,竟捉住了两只石貂。前面的一只,临死前还美美地饱餐了一顿,倒也值得。而后面的一只,仅闻了闻香味,反而断送了性命,着实有点冤枉了。据猎人讲,在一个诱洞里捉住石貂后,只要不使其流血,将洞修复后,仍可继续使用。若是留下血迹,别的石貂闻到同类的血腥味,就不敢再进去了。所以,猎人捕捉洞内的石貂时,都特别小心。有的将其捉到洞外用木棍压死,有的事先在诱洞末端布一口袋,然后打开洞尾,让其钻入袋内,再设法弄死。石貂警惕性虽高,但总是难识猎人布下的迷魂阵。
  高原上,生活着许多石貂。当地牧人素有捕捉石貂的习惯。不但有许多捕貂能手,也摸索出了许多捕貂经验。因此,这里的石貂皮产量相当可观。历史以来,牧人猎取石貂皮,主要是用于出售。除少数牧人用石貂皮镶袍边外,很少看到有人穿石貂皮藏袍的。据说,石貂皮虽然轻便保暖,但在当地特殊的气候条件下,尤其在严冬季节里,它毕竟没有老羊皮优越性大。同时,石貂皮张幅小,价格贵,缝制一件,藏袍需数十张,也是一般人家享用不起的。至近些年,在东部州、县府所在的镇子上,有时可以看到穿石貂皮藏袍者。笔者曾遇一年轻姑娘,穿着一件用石貂皮制里、镶边的藏袍。那长年被老羊皮藏袍遮没的苗条身姿不仅充分显示了出来,而且走起路来轻飘飘的,美观大方,别有风韵。看来,藏家牧人也开始享用这种珍贵的毛皮了。
围剿地老鼠
  高原上的老鼠,多得叫人难以置信。老鼠本来是夜行性动物,而当地草滩上的老鼠,大都在光天化日之下活动。每天太阳出山后及落山之前,是草原鼠觅食时间,也是草原上老鼠最多的时候。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会看到它们遍地窜动的身影。听到它们那吱吱吱地叫声。这些老鼠不仅啃食牧草,传播疫病,还到处翻土打洞,把大片绿茵茵的草场变成黑土滩;黑土滩上,寸草不生,遇风扬尘。人畜不慎踏陷鼠洞,还会伤筋断骨,造成残废。因此,牧人无不对其切齿痛恨,把它同大灰狼一样视为世敌。
  草原上的老鼠,主要有高原鼠兔和高原鼢鼠。在动物学上,高原鼠兔又有许多种类。如达乌尔鼠兔、藏鼠兔等。但牧人则习惯地把它们概称为地老鼠。据动物学家考察,草原鼠所以成群结队,年年捕打而不见减少,主要是因其繁殖量太大。在适宜条件下,一只母鼠每年可产仔一至二次,每胎产仔六只左右。而当年出生的幼鼠亦可繁殖。与内地的家鼠和田鼠相比,其繁殖速度并不算太快。但由于它们的数量太多,一年的繁殖数目就相当惊人了。同时,这些地老鼠的食草量也特别大。据有关资料,一只成年鼠,平均每天采食青草七十七克。五十六只老鼠每天就要吃掉一只绵羊的牧草。而且,它们所采食的大多是牧草的嫩根、幼芽和鲜花。到了秋末冬初,它们还要大搞储备粮。除在洞口堆起草垛外,还要在仓库内储备许多干草。多的可达十余斤。在那一片连着一片的牧场上,一年之内不用细算被地老鼠抢去多少牧草,只看那星罗棋布的鼠洞就清楚了。
  牧人为保护草场,几乎年年都要对地老鼠进行几次大规模地围剿。比较有效的灭鼠方法,是采用化学药物大片灭杀。如用喷雾器喷洒药物,用化学药物拌饵料投于鼠洞周围等。过去,乡、队每年都要组织牧人,用这种方法进行一次灭鼠活动。用饵料灭鼠时,牧人一手提一个装满饵料的袋子,一手拿一勺,然后一字排开,齐头并进,遇鼠洞即往洞口放一勺饵料。牧人所用的饵料,大多是用燕麦、麸皮与磷化锌或氟乙酸胺以青油相拌而成。老鼠嗅到油香后,即会爬出洞来偷食,食后很快即可毙命。使用化学药物灭鼠,要求十分严格。不仅投放饵料或喷洒药物时每人必戴手套和口罩,以防中毒,在投放或喷洒过药物的牧场上,不到规定的时间,也严禁牧畜入内。灭鼠时间一般都在入冬以后。因冬季老鼠觅食困难,同时也容易选准洞口。一窝老鼠往往有数个洞口。到了冬季,在其居住的洞口周围,常有一圈因呼出的气体而凝结的白霜,一看便知。这样不仅节省时间,亦可避免浪费饵料,很容易使其落入圈套。
  历史以来,当地民间创造的灭鼠方法也很多。经常采取的大面积灭鼠方法有烟熏、水灌等。烟熏法,是在鼠洞口燃上湿牛粪,然后用火皮袋往洞里吹烟,把老鼠熏死在洞内。牧人进行大规模烟熏灭鼠时,其场面颇为壮观。在平展展的草滩上,飘绕的烟雾恰似夏日雨后田野弥漫的水蒸汽。人群、马匹、牦牛,在蒙蒙烟雾中游动,时隐时现,如同天仙神兽驾雾降临人间。草原鼠属高密度群居动物,洞穴的分布也比较均匀,每窝老鼠多达六、七只。一个牧民每天可熏数十窝。集中力量打一次歼灭战,其效果也是相当可观的。
  灌水结冻灭鼠,也是牧人常用的一种方法。冬春季节,他们将山沟里的流水直接引到鼠洞密布的草滩上,然后用石头或土块堵塞鼠洞,封洞后,洞内的老鼠即会因窒息而死亡。如遇个别逃出洞外的老鼠,当场打死即可。这种方法不仅能有效地消灾地老鼠,同时也灌溉了草原,是一举两得的事。

  平时,牧人还经常利用放牧间隙,对地老鼠进行零星扑打。有用弹弓打的,有用抛索打的,有用弓箭射的,也有用牧犬捕捉的,其方法多种多样。牧犬捕鼠的情景十分有趣。人常说:狗逮老鼠,多管闲事。而草原上的牧犬,尤其是那些经过训练的牧犬,似乎同主人一样,对地老鼠有着不共戴天的仇恨,遇鼠就捉,而且捕捉的效率也很高。不少随主人出牧的牧犬,除护牧外,也常把捕鼠作为自己的一一项任务。当它们看到鼠群后,三几下跃至跟前,又是跤,又是踩,一只只老鼠吓得失魂落魄,急忙往洞里钻。有的刚进洞口,就被牧犬用蹄子扒出窝来。那些来不及钻洞的老鼠,有的拼死往草滩远处跑,有的与牧犬兜圈子,有的则悄悄地躲到石块后面。牧犬追前追后,左蹿右跳,性急时还汪汪咬几声。在这样的强敌面前,鼠群不仅阵营大乱,而且每次的伤亡都十分惨重。牧犬捕鼠,必将其咬死才罢休。一条训练有素的牧犬,每天能捕上百只老鼠。因此,草原上的老鼠,遇牧犬如临大敌。远远看到牧犬,就东躲西藏,四散逃命。平时,鼠兔遇见人畜,常吱吱乱叫。逃入洞里后,往往再探出头来张望一阵儿。或干脆直起身子,站在洞口看热闹。而在此时,它们不但连大气不敢出一口,一头栽进洞里,半天之内,你休想看到它们的踪影,其恐犬之心,可想而知。
  草原上的地老鼠,既是最令人讨厌的动物,也是最胆小无能的动物。它们除经常遭到人类的围剿外,在草原上还有许多天敌。在金钱豹、猞猁、哈熊、兔狲、沙狐、藏狐以及大灰狼的食谱里。都有地老鼠这道菜。生活在草原上的秃鹫、兀鹫、胡兀鹫、游隼、草原雕等,更是天天以鼠肉为食。这些飞禽走兽,都是捕鼠能手,草原上有许多地老鼠,皆丧命于它们的锋齿利爪之下。从消灭地老鼠,保护草原植被这个意义上说,它们都应当记上一功。
猎熊打豹的勇士
  哈熊、豹子和野牦牛,是高原上体态最大而又异常凶猛的三种野兽。过去,在藏族猎民的狩猎活动中,对野牦牛猎捕的较少,而哈熊和豹子却一直是传统的狩猎兽。猎民在猎捕这两种猛兽中,除豹子有时使用踩夹外,主要依靠火枪和小口径步枪。用这种杀伤力很小的猎枪猎捕这样的庞然大物,没有一定胆量是不行的。但经常与它们打交道的猎手,个个都好象吃了熊心豹胆,不但敢于追踪猎捕,而且能很容易地将它们置于死地。
  草原上的哈熊,动物学上叫棕熊。大的体长近两米,体重可达二百公斤。腰圆腿粗,力大无比,是青藏高原上特有的野生动物。草原上的豹子,分金钱豹和雪豹两种。金钱豹因背部及腹侧毛色金黄并布满黑斑和黑环而得名。雪豹亦称草豹。通身披满灰白色长毛,因长年栖息于海拔三千米以上的高山雪域而得名。这两种豹子虽不象哈熊那样傻大黑粗,但十分机警、灵活,其凶猛程度远比哈熊要大得多。秉公而论,哈熊和豹子对人畜的危害并不象人们传说的那么可怕。哈熊是一种杂食性动物,平时主要以植物的嫩芽、嫩草、树根、果实为食,在极度饥饿时,也不过捕食些石羊、黄羊和哈拉一类的动物,很少伤人害畜。金钱豹平时以马鹿、白唇鹿、黄羊等野生动物为食,饥饿时偶尔偷捕牛羊。人们不去惹它,它也很少主动向人进攻。雪豹长年生活在远离人寰的雪山上,主要以雪山动物为食,更妨害不着人的利益。猎人所以冒险猎捕这些猛兽,主要是因为它们浑身是宝。熊皮可做褥子,熊油。熊掌可食,而熊胆、熊骨又是名贵药材。猎捕一只哈熊,可卖一干多元。雪豹皮虽然比较便宜,但其骨骼有同虎骨近似的功效和药用价值。一架雪豹骨可卖千元以上。猎人猎捕金钱豹,主要是用它那美丽的毛皮镶袍边。由于金钱豹皮在藏区需求量很大,不但售价帛贵,也一直是紧俏货,这就注定了金钱豹的厄运。
  猎人长期与哈熊和豹子打交道,对它们的生态、生活习性规律了如指掌,这也是他们敢于措熊打豹的根本原因所在。哈熊视觉差,听觉迟钝,而嗅觉异常灵敏。若一枪打不倒它,它就会很快嗅出子弹飞来的方向和猎人隐蔽的位置,拼命向猎人冲去,疯狂地进行报复。因此,猎人在猎捕哈熊时,常选在逆风方向。这样不仅容易接近猎物,即使命不中目标,也便于脱身。由于猎人使用的猎枪杀伤力小,他们在猎捕哈熊时,常把射击距离缩得很短。有时近到二、三十米。一般情况下,猎人用带枪叉的猎枪射击,瞄得比较准,命中率也很高,一两枪即可把猎物打倒。但因射击距离太近,加之射击的又是活动目标,因打不到要害处而引起双方搏斗的事也时有发生。哈熊看起来又憨又笨,但与猎人搏斗时却颇有心计,有时它受伤后装死躺下,当猎人走到跟前时,猛然跳起,噢晤噢晤地叫着与猎人搏斗。有时它把猎人摔倒在地,一屁股压在猎人身上,非把猎人折腾得半死不活不肯离云。此时,如猎人稍有反抗,它就会用巴掌打、舌头舔。那厚厚的熊掌,能把人打得半死;那带刺的长舌,能把人的半边脸舔去。但是,有经验的猎人从不上它的当。他们根据哈熊不食人尸的特性,每遇哈熊扑来,常以其骗人之法给其制造假象,即迅速爬在地上装死。每当这时,哈熊在猎人身上嗅一阵儿,确认猎人已经了,便扬长而去。同时,哈熊奔跑时,往往上坡跑得快,遇到下坡则直接往下滚。加之其体躯笨拙,视觉较差,转起弯来又十分费力。故猎人每遇哈熊追,一方面专往坡下跑,一方面就与它兜圈子,待把哈熊折腾得晕头转向时,再乘机脱身,重新寻找机会猎捕。在高原上,有关猎人与哈熊搏斗的故事,经常可以听到。但很少听说有猎人遭熊伤害的事。有的猎人即使被哈熊抓住,他们也会很快地脱去皮袍,来个金蝉脱壳之计,最多舍去一件皮袍,自己即可安然脱身。
  比起哈熊来,草豹也好,金钱豹也好,在使用心计上倒差得远了。在藏家猎人眼里,豹子是性情暴躁,行动鲁莽,有勇无谋的家伙。豹子遇猎人枪击,只要不即刻丧命,便会不顾一切地向猎人扑去,看起来张牙舞爪,气势汹汹。但猎人都清楚,烈豹三扑,扑不着便乱了方寸,此时很容易被制服。有时,猎人只要抓住它某一个要害部位,它也就无能为力了。在猎人捕获的豹子中,有不少是用刀子砍死,或石头砸死的。有关猎人与豹子搏斗的故事,在高原上也经常可以听到。豹子和狼一样,都是铜头麻杆腰。猎人只要打断它的腰,也就能将其生擒。据说,一猎人在与一金钱豹搏斗中,乘机骑到豹背上,用力往下蹲了几下,豹子的腰被压断,这只豹子也就乖乖地被捉了。在澜沧江源头的杂多原上,曾发生过这样一件惊心动魄的事:一只受伤的金钱豹,扑到一猎人身上,前爪紧抓猎人双肩。眼看那血盆大口就要向猎人头部咬去,猎人猛抬右肩,用力顶住豹子的下颌,左臂死死地抱住豹子的脖子。然后利用山坡的有利地形,扭住豹子向山下滚去。滚到山脚,翻身骑到豹背上,顺手捡起一块石头,猛砸豹头,这只不可一世的金钱豹,就这样断送了性命。通常情况下,豹子在受伤后或哺育幼崽期,性情特别凶猛,此间最好不要惹它。但不少藏家猎人却很少顾忌这些。他们不仅敢于猎捕成兽,还经常掏豹窝,捉豹崽。如无非凡的胆略,那是不可想象的。
  高原上生活着许多哈熊、雪豹和金钱豹。在东部的深山密林中,西部的雪山草地上,入夜后会经常看到蓝幽幽的豹眼在闪动,白天会随时遇到四处流浪的哈熊在觅食。对于草豹和金钱豹,除一些猎人常对它们进行追捕外,一般牧民大都能与它们和平相处。由于豹子大多是单个活动,而牧民也经常是单家独户的在野外放牧,相遇的机会较多。看来,双方都把对方的底细了解得清清楚楚,既不远,也不近,相互戒备,总是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如偶尔遇到豹子袭击牛羊,牧民或送它作食物,或设法将其赶走就行了。而哈熊就不同了。它虽然也经常单独活动,但胆子很大,常主动与人接近,寻衅闹事。长江第一漂壮士尧茂书,夜宿通天河畔。一哈熊爬进橡皮筏内,将其所带食物连吃带扔,折腾个精光,害得这位壮士躲在岩石后面,挨了大半夜的冻。类似这样的熊劫,顶多不过损失点食物罢了。而有些初到藏区的异族朋友,由于不了解哈熊的生态和生活习性,与哈熊遭遇后,既不敢与之搏斗,又不知如何躲避,往往不战自败,甚至因恐惧心理而发生悲剧。听牧民说,一汉民遇哈熊追,他自以为哈熊不会凫水,急忙跳进湖里。岂知哈熊个个都是游泳健将。追到湖里,将其按到水中,被活活淹死。在囊谦草原上,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新兵与班长外出放马。班长与一哈熊撕打起来,双方互相抓住对方的肩部,形成僵持局面。此时,如新兵对准哈熊要害部位捅一刺刀,班长即可解围。哈熊即使不死,也不致于再对班长造成威胁。但新兵一味害怕与哈熊接近。慌乱中朝哈熊后腰打了一枪。子弹穿过哈熊腰部,也射进了班长的心脏,使本来不该发生的悲剧,就这样发生了。
  过去,当地猎民对哈熊、雪豹和金钱豹的捕获量相当大,其毛皮和药用部分随处都能看到有人出售,而且售价也十分便宜。雪豹和金钱豹虽早已列入国家保护动物名单,但由于禁而不严,一直是事实上的狩猎兽。至近些年,雪豹和金钱豹被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连哈熊也列入了保护动物名单。加之各级政府三令五申,严禁猎捕,滥捕滥杀的现象显然少了。当地藏家牧人逐步认识到了这些珍稀动物的真正价值,很少再去考虑个人的经济收益了。有不少牧民,还能自觉地加以保护。哈熊、雪豹、金钱豹,同当地的其它珍禽异兽一样,可以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自由自在地生活了。
捕 水 獭
  如高原东部的三江源大河小溪中,不仅生活着众多的鱼类,也活跃着许多珍贵的皮毛动物水獭。水獭头小、尾长、肢短,体形细长呈流线型,显得灵巧而机敏。在清澈的水面下,有时你会看到它们畅游的身影。在碧草芳花的岸边,有时你会看到它们在嬉戏玩耍。水獭既是游泳健将,也是捕鱼能手。它们吃饱喝足后,还常常拚命捕鱼。或储存起来,或弃之河边。这些可爱的小家伙,虽给鱼群带来了灾难,但却给大河小溪增添了不少欢乐。
  藏家牧人素有捕水獭的习惯,也有许多捕水獭的能手。据牧人讲,通常情况下,水獭昼伏夜出,白天很难发现它。即使夜里出来活动,往往一夜间游动数里或数十里,神出鬼没,漂游无定。但是,对于有经验的猎民来说,它也并非无踪可循。水獭洞大都在河岸边。一窝水獭虽有数个出洞口,但必有一个洞口在水中。因水獭常在洞内储存死鱼,加之排出的粪便中多带有鱼骨鱼鳞,如仔细观察洞口的爪印、岸上的粪便,再闻闻洞内是否有鱼腥味,即可判断出洞内是否有水獭,以及其活动的范围。同时,水獭除主要以鱼为食外,还喜吃马粪和捕食水禽。岸边有马粪和禽毛的地方,也大多有水獭活动。每年春天至初夏,是水獭的繁殖期。母水獭繁殖后,卧洞护仔近两个月,昼夜很少出洞,此间也是捕水獭的良机。
  在长期的实践中,猎民摸索出了许多捕水獭的经验。有一种塌石法。这种方法是在水獭经常活动的岸边,用一细石柱和三块较小的石板,支起一块大石板,形成一诱洞。洞口朝河边,柱上绑诱饵。当水獭进洞偷食时,拽倒石柱,倒塌的四块石板即可将其死死地压住,即使压不死,也很难再逃脱。据说,水獭极怕躯体破伤出血,出血后即不能入水,很快就会死亡。此种方法比较简便。牧人将诱洞垒好后,只须定期去察看一下就行了。
  垂钓法,也是牧人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所用的钓具与钓鱼的工具相同。但钓杆通常较粗,钓钩也比较大。牧人白天观察好水獭的活动地点后,趁月色潜伏在岸边,在钓钩上放上鱼片或山鸡肉一类的诱饵,垂于河中。如白天的观察没有失误,一夜垂钓总有收获。有的一夜可钓数只。但也常常发生这样的情况:有的牧人发现钓钩被咬,而且拉力颇大,满以为钓到了一只大水獭,谁知拖了半天,却拖出了一条大鱼。因牧人忌食鱼,只好重新抛入河中,落了一场空欢喜。
  同猎捕其它野兽一样,牧人也有在岸边放毒饵的。他们通常用灭鼠药或其它剧毒药物,与鱼块、马粪或野禽肉掺拌,一次连放数处。如无意外情况,总有一处可获猎物。有时,放置毒饵还会有意外收获。那些到河边饮水的狼、狐、麝等野生动物,常闻其香味而贪嘴,一口吃下,断送了性命。因此,有的牧人为了一箭双雕,多用禽肉做毒饵。即使毒不到水獭,搞张狐皮、狼皮,也是不小的收获。如能毒死一只雄麝,其价值要比水獭皮大多了。
  水獭毛短而密。皮质轻柔坚韧,御寒性好。水獭肉也是上等美味。但牧人从无食水獭肉的习惯。他们猎捕水獭,主要是用其皮毛镶制袍边。按照牧人的鉴别习惯,背毛棕褐、腹毛乳白者为佳,背毛与腹毛颜色差别不大者次之。这可能与他们用两种不同毛色拼凑袍边图案时以增强色彩对比度有关。牧人猎捕水獭虽然辛苦,但同猎麝一样,除自己家用外,出售时销路也好,其经济收益相当可观。一张二尺长的水獭皮,市面上可卖二百余元。一个牧民每月猎捕五只水獭,即可收入一千余元。那些专门猎捕水獭的猎手,有时每月可猎获数十只,其收入就可想而知了。
猎民三件宝

  藏族男子的三件宝,主要是指抢、刀、弓箭三种武器。这些武器除用于狩猎外,主要是反抗马步芳家族的掠夺,进行部落间的相互械斗。连年的撕杀拚打,使他们经常处于枕戈待旦之中,时时都把这些武器带在身上。只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弓箭已被淘汰,三件宝变成了枪、弹、刀三样东西。而这三样东西的用途,已失去了作战的意义,变成了狩猎的主要武器。由于草原上到处可见猎物,牧民男子无论外出干什么活路,都要把这三样东西带在身上,以便狩猎之需。
  藏家猎民使用的猎枪,主要有火枪、新式猎枪和小口径步枪。火枪又叫土枪,效果差而又不够安全。新式猎枪虽然式样美观,杀伤力大,但火药、铁砂、底火等难以购买,猎民使用的也较少。而最受猎民喜爱的是小口径步枪。这种枪不仅使用起来方便,而且狩猎效果也好。在藏家猎民手里,无论大型野兽、小型野兽或鸟类动物,均可捕杀。但是,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小口径步枪只准使用于猎取细毛兽,并由国家在出产细毛兽的地区按计划予以供应。因这种枪供应的数量很少,加之治安部门控制的又很严,猎民要买一支小口径步枪十分不易。偶有不法分子高价出售的,一支枪要价达千元以上。但猎民也乐于购买。有的甚至用一匹良马进行交换。藏家男子能得到一支小口径步枪,认为是一件十分荣幸的事,而且倍加爱护,视若生命。不外出时,他们常常把枪挂于帐房中间。而且严禁妇女触动。认为妇女摸枪是一件不吉利的事情。闲暇无事,他们即把枪抱于怀里擦拭,里里外外擦得银明发亮。有的还用白银、黄铜、红铜在枪托上镶以各种吉祥图案,安上藏羚羊角枪叉,绑上各色彩绸,把一支枪装扮得五光十色。每逢外出,他们都把枪斜背在肩上,并以此为荣耀。在高原上,你会经常看到藏家男子身背叉子枪,昂首挺胸,得意洋洋地策马而行。那种威武而神气的样子,实在令人羡慕。藏家男子不仅爱枪,而且大都枪法极好。尤其是用叉子枪打固定目标,几乎是百发百中。他们用小口径步枪猎捕小型动物,二枪即可将其猎获。猎捕熊、豹、猞猁一类的猛兽,三两枪也能把它们撂倒。人们常说,藏家男子个个都是神枪手,这话是不算夸张的。
  由于藏家男子多用小口径步枪狩猎,他们渴望得到的子弹也主要是小口径步枪子弹。这种子弹政府有关部门供应的极少。故猎民所用子弹的来源,大部分购自私人手里。有的不法分子钻猎民急需子弹的空子,常把小口径步枪子弹偷运到牧区,然后高价出售。每颗子弹的售价虽比法定价格高出数倍,但猎民也乐于购买。
  藏家男子随身携带的藏刀,除平时作为餐具使用外,在狩猎活动中也是一种猎具。尤其是斜插在胸前的长刀,在猎枪来不及换子弹时,它往往能起到捕杀猎物的作用。事实上,有不少猎物也正是猎民用藏刀砍死的。有的是在博斗中被杀,有的是被猎枪打伤后所杀。藏刀不仅起到防身自卫的作用,也能有效地节省子弹。同时,猎民将野兽捕杀后,大都要趁尸体未僵硬前剥皮,藏刀也是剥皮卸骨的随身工具。猎民猎捕的毛皮兽,大多将其剥成皮筒。他们往往先从嘴巴或肛门处开刀,然后用手退皮。一张狐狸皮不到半个小时即可完完整整地退下来。他们猎捕到药用兽后,特别是象熊、豹、猞猁等需要剔骨的药用兽,通常要把完整的骨架剔出来。每当这时,小藏刀就发挥了作用。他们利用这把小刀,能把一架兽骨上的筋肉剔得干干净净,而且又不损其形状。这种完整而又干净的药用兽骨架,颇受药材商的欢迎。
  藏家男子喜欢枪、弹、刀等武器,除主要因其狩猎所需外,也是他们自古相沿的一种习尚。在过去的部落时代,藏族牧民不断地反抗统治阶级的压迫和掠夺,加之部落间的相互械斗,使他们把武器看得至为重要。在当地的不少部落里,大都有一套军事组织和征集制度。成年男子不但被编入军事组织,而且还强令购买枪、弹、刀、矛、马等。每年还要进行一定的军事训练。如遇战事,即迅速集中,投入战斗。训练和打仗成了藏族男子的一项主要任务。在这种长期而频繁的军事活动中,牧民不但十分重视购买武器,也养成了喜动刀枪的习惯。同时,藏族同其他许多少数民族一样,民族自尊心极强,部落观念极深。故每遇战事,不管其性质如何,总认为只要取得胜利就是部落的光荣,只要能冲锋陷阵多杀敌人就是英雄好汉。对那些能杀能打的男子,在部落里也格外受人尊敬。因此,藏家男子不仅喜爱刀枪,也特别喜欢习武,并把它看作是出人头地的一种途径。藏家男子的这种心理习惯,至今依然普遍存在着。除好骑善猎外,维护社会治安诸方面,也表现得十分明显,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美德。
鸣乐起舞捕哈拉
  哈拉,学名旱獭,是一种大型啮齿类动物。这家伙长的象老鼠,而个头却有兔子那么大。夏秋季节,哈拉成群结队地在草滩上吃草、戏耍,给草原增添了不少热闹气氛。每遇行人车辆,它先是一楞,继而晃动着胖敦敦的身子,跑到洞口,缩起前肢,蹲在地上,而且骨碌着黑亮的小眼珠,好奇地向你张望。待人车近前,它迅速钻进洞里。但片刻之后,又把脑袋伸出洞外,鬼头鬼脑地向你窥视。哈拉蠢笨的举动和傻乎乎的神态,实在令人可笑。牧人与那些长得肥胖而拙笨的人开玩笑时,常赐以胖哈拉的美名,虽失大雅,倒也形象。
  哈拉对草原的破坏性很大。它不仅到处打洞,破坏草原植被,而且食草量也很大。据有关专家考察,一只哈拉每天要吃掉二至三斤牧草。洞口周围一公顷的面积,几乎都是它的饲草地。二十只哈拉每年要吃掉一只羊全年所食用的牧草。同时,由于哈拉长年与地老鼠相处、还容易传播鼠疫。长期以来,牧人一直把哈拉视为不洁之物,将其与地老鼠同等看待。甚至把捕哈拉者看作是最下贱的人。解放前,只有那些完全失去牛羊的赤贫牧人,才以捕哈拉维持生计。稍有生活依靠者,一般不务此业。直到现在,在部分牧民的思想上,对哈拉还存在着这种偏见。在江源各地的农贸市场上,你可以看到牧人出售其它各种毛皮,但很少能看到出售哈拉皮的。说句公道话,胖哈拉有它的害处,但也不失为一种很有经济价值的野生动物。哈拉皮板厚而柔韧,绒毛密实而有光泽,是缝制皮帽、皮领的上好原料。尤其是用哈拉皮缝制的女式翻毛皮裘,在国内外市场上颇受欢迎。此外,哈拉肉可食,油可炼制工业用润滑油,并能用来炒菜和煎炸各种食品,其营养价值也很高。近些年来,经地方政府和外贸部门的宣传,不少牧民对哈拉的传统看法已有了改变。他们在外出放牧时,常把捕哈拉作为一项副业,随身带上猎具,一边放牧,一边捕哈拉,既保护了草场,也增加了个人收入。
  牧人根据哈拉的生活规律和生态习性,总结出了许多捕哈拉的方法。如塌石法、圈套法、枪击法等。牧人在使用这些方法时,有的为了引诱哈拉出洞,常在哈拉洞附近边奏乐,边蹦跳,诱其落入圈套。在一片草滩上,一青年牧民身盖一张黑羊皮,端着一支小口径步枪,埋伏在距哈拉洞三十米远的一个小土坎下。在哈拉洞一侧,一位六十开外的老者,翻穿着老羊皮藏袍,头戴着羔皮帽,手里拿一唢呐,边吹边跳。那唢呐的曲调显然是随意编出来的。好象在不停地喊着:胖哈拉,胖哈拉,请你快快出来吧!那欢快地蹦跳动作,很象当地牧人常跳的舞。但又不象那样脚掌落地有声。吹了一阵儿唢呐,老者又从怀里取出一支牧笛,吹起了绵绵情曲。轻盈的舞步,再配上委婉的笛音,显得十分优美。也许是唢呐声引起了哈拉的好奇,也许是美妙的笛声从洞里钻了出来。接着,又有两只哈拉相继出洞。它们蹲在地上,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老者,象玩童发现了什么稀罕之物,眼神里充满着好奇,同时又带有几分惊恐。这时,只听叭叭两声枪响,前边的两只哈拉迎声倒地。后面的一只听到枪声,吓得连滚带爬地钻口洞里。老者笑着对我说:用毛皮伪装,是为了迷惑哈拉的视线;奏乐起舞,是为了引诱哈拉出洞。哈拉这家伙好奇心很大,听到外边有动静,就要出来观看。那怕是它们的家庭成员刚因这种好奇心而丧命,一旦听到外面有热闹的音响,还会不由自主地爬出洞来。接着,老者又到附近的一个哈拉洞去察看。只见一只近五十厘米长的大哈拉,被设在洞口的铅丝套扣死死套住。这家伙半截身子在洞内,半截身子在洞外,正在拚死挣扎。显然,它也是被老者的笛声和舞步引出洞外而落入圈套的。老者戴上手套,一手抓住哈拉后腿,将其拖出洞外,然后用一根木棒,横压在它脖子上,双脚在木棒两端用力一踩,将后腿往上轻轻一提,这只哈拉就一命呜呼了。老牧民的这些动作十分熟练,不难看出,他一定是个捕哈拉的老手了。
  牧人说,一般情况下,哈拉总是在太阳刚出山不久和太阳落山之前出来吃草。因此,检查预先布设的套扣是否套住哈拉,或到草滩上去捕捉哈拉,选在这两个时辰最好。哈拉看起来憨厚,实际上非常狡猾。每窝哈拉通常有三个洞。一个是居住洞,一个是临时洞,还有一个是废弃洞;而居住洞又有冬眠洞和夏季洞之分。如不了解这些情况,就很难找到哈拉,更很难将其捕获。秋季的哈拉皮毛绒丰满齐平,板质足壮,质量最好。因此,每年到了秋天,到草滩上捕哈拉者最多。牧人捕到哈拉后,很少有人食其肉。通常只将哈拉皮剥下来,拿出去出售。有经验的牧人,每天能捕数十只哈拉,收入相当可观。这实在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捉 鹿 崽
  广袤的高原上,生活着许多野鹿群。黎明,它们顶着晨星到峡谷溪流中饮水;白天,它们悠闲自得地在山坡上吃草;夜晚,它们在僻静的山洼里歇息。多年来,由于国家对野鹿实行了严格地保护措施,使其得以迅速繁殖,鹿群不断地增大。大的鹿群多达三、四百头,浩浩荡荡,蔚为壮观。每个鹿群都有一头年长而有威信的雌鹿担任首领,由另一头同样的雌鹿担任助手。鹿群行进时,首领前面带队,副手后面压阵,老鹿和幼鹿行于中间。有的东张西望,有的嬉戏玩耍,有的边走边觅食,看起来十分有趣。一俟秋季逐偶期到来,雄鹿都回到了大群中。一对对千姿百态的角叉在鹿群中浮动,鹿群更大了,更壮观了。当雄鹿为争霸雌鹿而进行殊死搏斗时,又常常使人感到惊心动魄。角叉的撞击声,昼夜不停地吼叫声,整个草原以乎都在颤动。每当这时,牧人们常坐在附近的山梁上看热闹,指手划脚,品头论足。时而捧腹大笑,时而摇头叹息。那神情似乎在观看紧张而激烈的马术表演。
  对于长年在山野里挡羊的牧人来说,野鹿群是他们最好的邻居。牧人在山脚下放牧牛羊,鹿群在山坡上吃草,相距不过数百米,但温驯胆小的野鹿从不惹事生非,牧人也从不伤害它们。在边远牧场上,当雪天野鹿无处觅食时,还常到牧人的帐房里去讨食。而牧人每遇到此种情况,也总是热情地进行招待。牧人和野鹿,总是这样友好地和平相处。在江源所有的野生动物中,牧人最喜欢的要算野鹿了。他们不仅经常暗中保护鹿群,制止那些偷猎者猎捕野鹿,而且对野鹿的生活规律和生态习性了如指掌。每年二、三月份,当他们听到山林里野鹿撞击异物发出的声响,便知雄鹿在痛苦地脱角。入冬以后,听到鹿鸣,他们会说:这家伙吃得太肥了,憋得尿不下来,难受的直叫唤哩!甚至连鹿群里增加了几头小鹿,他们也清清楚楚。也许是牧人不忍心让野鹿被偷猎者杀害,被豹子和狼吃掉。也许是他们看到那一架架七、八叉的茸角白白脱掉实在可惜。早在六十年代初期,治多草原上的一些牧民,就开始尝试野鹿的驯化工作。此后二十多年来,江源各地相继办起了许多野鹿驯养场。牧人用这种办法保护了野鹿,野鹿也以自己的茸角报答主人的知遇之恩,牧人与野鹿成了真正的朋友。
  牧人驯养野鹿,主要依靠从山野里捕捉野生鹿羔。牧人说,成年野鹿跑得很快,而且善攀高山岩石,即使骑上快马,也难以追上它。同时,野鹿机警敏捷,胆小怯懦,气性极大。如硬性追捕,有时它会坠崖而死,有时甚至吐血而亡。即使侥幸捕捉到成年野鹿,也很难将其养熟。而鹿羔不但易捕捉,也容易饲养和驯化。因此,每年到了母鹿产羔季节,驯养野鹿的牧人,都要干方百计地到山野里捕捉鹿羔。
  捕鹿羔是件十分细致而又艰苦的工作。野鹿一般在每年秋季发情交配,次年六、七月份产羔。每年这个季节,捕鹿羔的牧人便带上食物,上山隐蔽起来,开始对事先选好的鹿群进行盯梢。盯梢开始前,他们大都要认真清查一下鹿群的数目。尤其是怀孕母鹿的数目,一定要仔细查清。之后,鹿群走到哪里,他们就跟踪盯梢到哪里。通常情况下,鹿群的活动范围并不大。一个鹿群如果在一条山沟里活动,基本上不离开这条山沟。怀孕母鹿产羔时,必单个离厂鹿群。在离群不远的地方,选一避风向阳的山洼进行产羔。这时,盯梢的牧人每天都要对怀孕母羔进行几次清点。若发现哪头母鹿离开了鹿群,就悄悄地进行跟踪,摸清其产羔地点,以便掌握时机,捕捉鹿羔。跟群盯梢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牧人由于一时疏忽,在清点怀孕母鹿时,发现少了一头,但不知这头母鹿何时离群,跑往何地。此时,他们便认真地寻找离群的母鹿。待找到离群的母鹿后,即从它自己指示的方向,来判断鹿羔的位置。母鹿产羔后,一般早晨喂完奶,待鹿羔熟睡后,便单独到附近的草滩上吃草去了。但它一边吃草,一边惦记着自己的孩子,不时地朝幼羔睡觉的地方张望。母鹿静神凝目的方向,正是鹿羔所在的方向。牧人顺着母鹿指示的方向寻找鹿羔,每次都能把鹿羔找到。
  根据牧人的经验,鹿羔生下来后,在母鹿未喂奶之前,跑得极慢,而且也无持久力,比较容易捕捉。而一旦开始吃奶,那怕是只吃了一天,即如同喝了仙水一般,跑得极快又远,很难追捕。但因刚生下来的幼羔不易养活,牧人一般要等到母鹿喂上两三天奶后,才去捕捉。此间,他们一般不采取硬性追捕的办法,通常趁幼羔熟睡之机进行捕捉。幼羔每次吃完奶后,便酣然大睡。而且睡得很死。有时,当牧人将其抱到怀里后,它还在睡梦之中呢。
  牧人将鹿羔捉回驯养场后,开始主要靠牛奶喂养。给鹿羔喂奶,比给小孩喂奶还要麻烦。听一位驯鹿人说,当初,他们用商店里卖来的哺乳器给鹿羔喂奶,但因其吸奶时用力过大,把塑料奶嘴都吸破了。于是,他们就改用自制的牛皮奶嘴。牛皮奶嘴出奶孔大,鹿羔象吸吮母亲的奶头一样,一边拚命地吸奶,一边不停地用头顶撞,弄得满身满地都是奶汁。后来,他们为避免浪费奶子,将牦牛角掏空,在尖端锯一小孔,装满奶子,让鹿羔噙着吃。这种自制的牛角奶嘴,喂得快,浪费少,而且经久耐用。小家伙噙着这硬梆梆的东西,倒老实多了。据说,满月后的鹿羔,每顿能吃六公斤牛奶。每天至少喂三次,要吃近二十公斤牛奶,可见这野物的食量是够大了。
  高原上的野鹿,主要有马鹿和白唇鹿两种。前者毛色赤褐,亦称青鹿;后者毛色黄褐,俗称黄鹿。牧人驯养的多是白唇鹿。这种鹿仅分布于青藏高原,是我国西北的一个稀有鹿种,它同大熊猫一样,被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经多年实践,牧人驯养这种珍贵动物已取得许多成功经验。有的训养场已把白唇鹿训养得如同家畜一样。白天把它们赶到草滩上吃草,傍晚赶回圈里歇息,如同放牧牛羊一样。偶尔也会有一两头开小差的,但过不了几天,它们就会自动回到鹿群里。
  藏家牧人训养野鹿,其经济收益很大。野鹿全身是宝。鹿胎、鹿血、鹿肾、鹿尾、鹿筋等均可入药。肉可食,皮可制革。白唇鹿的黄茸质量虽稍逊于青鹿的青茸,但其茸角粗大,而且皮薄而丰满,有许多青茸比不上的优点,是一种十分名贵的药材,在国内外市场上颇受欢迎。白唇鹿一般四岁取茸。若驯养一百头白唇鹿,平均每头每年取干茸三公斤,一年可取三百公斤鹿茸,其收入相当可观。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08-3-14 18:22 3 只看该作者
天啊,好长!!!

先收录
发表于 2008-3-15 03:53 4 只看该作者
没看完~~~太长了~~~明天接着看~~~~:)
发表于 2008-3-16 12:29 5 只看该作者
当年的滥捕滥杀~~
导致现在的生态危机~~
发表于 2008-3-18 00:56 6 只看该作者
还真行,说的很内行啊!
发表于 2008-3-18 08:30 7 只看该作者
看的好累啊
发表于 2008-3-18 10:21 8 只看该作者
樓主想做獵人?
毛驴xjily_2006
发帖:1404 帖 在线:428 小时 注册:2007-3-14
发表于 2008-3-18 16:04 9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8-3-18 20:19 10 只看该作者
独自一人遇到狼群怎么办啊?以前遇到过单匹的人 看见人就吓跑了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