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56031

主题

四川

骑行在四川盆地南沿

[复制链接] 查看:18113 | 回复:96
发表于 2008-4-11 23:47 31 只看该作者

S307公路边的一所中国最小的行政机构----裴石乡健旺村。在这个盆地内第一次见到村级机构的门前悬挂国旗。这是一段下坡路,当时已经冲过去了,但我还是调转车头,回身望着这面五星红旗,阳光斜打在这幢白色小楼上,红旗下面的卷帘门内七八个小孩在随着老师一起诵读着:大,大小的大,中,中国的中,稚嫩的童音熨着大红的国旗在春天和煦的微风中飘扬……


骑行在四川盆地南沿

发表于 2008-4-11 23:53 32 只看该作者

川南民居”实际上是个笼而统之的概念,沱江流域有很多地方自认为川南民居的正统。大斜坡屋面、小青瓦、白墙、穿斗这些川南民居建筑的基本特征,在川西民居中也缕见不鲜,而真正的川南民居应该在什么地方呢?

宜宾市推出的保护古文化、加强川南民居建设是有其道理的。现在见到的川南民居其实是由很早以前的“蛮夷之地”的古居民的居舍演变而来,那时的川南地野兽出没,房屋其实是分两层的,后来随着生态的变化,野生动物逐渐减少,房屋也跟着变矮,再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人在生存无忧的情况下为拓展对居舍空间的要求,房屋再次变为两层或多层。

下图是在兴文山区的苗乡拍的,当时左边正好有个苗族老阿妈在教训她调皮的小孙子,语音生硬而长拖,不知是不是苗语。

骑行在四川盆地南沿

❁        

清代前期来自湖广、陕西等地的移民把新的建筑格局和手段溶入到古民居中,从而形成了现在川南民居建筑的多种类型。

院落民居

四合院是院落民居的基本形式,但又打破中轴线左右对称的格局,其布局可按地形及需要灵活处理。瓦顶为小青瓦,檐口处理为略为上翘的曲线,屋面多为悬山式。

骑行在四川盆地南沿

❆      

开敞式的单体民居

农村中一户一宅,便于居住和生产,往往是前面一个坝子(晒坝),房屋布局是开敞式的三合院(即一正二横)或一正一横。建房的选址既要便于用水,又要避免雨季时的水患,故宜于在近水又不靠水的向阳高处。


骑行在四川盆地南沿

♨       ♨      

骑行在四川盆地南沿

۩    ۩    ۩

印子民居是以其外形状如印章而得名。

下图突起的阁楼恰如印章的手柄。

骑行在四川盆地南沿

发表于 2008-4-11 23:54 33 只看该作者

由南溪经江安到兴文的路途中就有很多这种川南民居。它们有的面向水塘、背靠翠竹,有的位于绿树环抱之中,有的则卧于形如座椅的山弯之内。每一处民居选址都有其独特之处,每座民居都在向路人张扬着直接而美好的意涵。

骑行在四川盆地南沿

✐   ✐   

骑行在四川盆地南沿

发表于 2008-4-12 15:49 34 只看该作者
好漂亮的地方撒。
发表于 2008-4-13 10:56 35 只看该作者

“斜日玉津渡,青山铜鼓滩。蛮江来浩荡,行路饱艰难。晚市稀橙客,荒园罢橘官。波涛三百里,犹是怯兵澜。”

当翻过长江北岸的一个山岗,长江南岸的江安县城尽收眼底时,我想到了明代王士缜的这首《过江安》。

骑行在四川盆地南沿

发表于 2008-4-13 10:59 36 只看该作者

四百年岁月悠长,多少英雄豪杰达官显贵平凡百姓势利小人成匆匆过客,尘归尘,土归土;江安还在、桔橙仍黄、长江滚滚依然!

玉津不渡,因为去年才建成的江安长江大桥如飞鸿般的桥身正横陈在前方的长江上。蛮江虽然仍浩荡,但行路却不艰难。

骑行在四川盆地南沿

ↂ   ↂ   

骑行在四川盆地南沿

发表于 2008-4-13 11:01 37 只看该作者

“晚市稀橙客,荒园罢橘官。”江安桔橙,看来从有明一代,就已经是名品了。

骑行在四川盆地南沿

发表于 2008-4-13 11:02 38 只看该作者

在右橙左江的公路上骑行不久就右行爬3.5公里上坡路到了山口村。在哑口告别长江,向兴文骑去。

骑行在四川盆地南沿

发表于 2008-4-13 13:20 39 只看该作者

石海洞乡

这次中途骑行,一是参加泸宜单车友聚会,另一个就是骑行有石海洞乡之称的四川兴文县。前年,冬天一个大雨滂泼的下午,当我从蜀南竹海东大门冲到下面的这个三叉路口时,身上几近湿透。因为突然的变故,当时不得不放弃计划中的兴文骑行。没想到这一放弃就是一年半,一年半的时间里这条公路变得平整了很多,兴文那条风光旖旎的县域环线也全成了水泥路,我的心情,却还停在二00六年。

骑行在四川盆地南沿

发表于 2008-4-14 10:10 40 只看该作者
拍摄的很好。。。顶一个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