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8929

主题

大雾笼罩西望山

[复制链接] 查看:3090 | 回复:10
发表于 2012-1-10 21:42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只看本帖大图

    筑北去百里有山焉,山势奇峭,绵延蜿蜒,不知其几千里也。虎踞息烽、傲视修文、北望金沙、睱眤遵义,锁水东②、控乌峡,一襟带水、鹜极八荒。山中有八寺,曰凤池、曰瞿坛、曰报恩、曰知非、曰华严、曰寒山、曰万寿、曰雨花,皆临济禅宗③之道场也。


西望④之名已久也,其传亦广也。


昔语嵩⑤西来,结庐为庵、餐风宿露、衲衣数补,于是法幢倥偬,弥陀之声不绝于耳。积数年,斩木为廊、拓土为堂,立如来金身、树观音法座,于是乎香火袅袅,金石木鱼之声百里相闻。


山以景胜,景以人名。西望山山高林密,沟谷纵横。春来杂花生树、夏至苍翠葱荣、秋则层林尽染、冬而白雪茫茫,时人谓之一峰一世界,数步一重天。方其盛时,文人骚客慕名而来,品茗问道,览胜搜奇,蔚为壮观。钱邦芑见贤而思齐⑥,郑子伊触景而神伤⑦,桂诗成⑧留连山水、冯玉祥卸甲问禅⑨。更有凡夫俗子、贩夫走卒络绎于途者,不可胜数也。


叹曰:山有形而无心,法无廓而常存⑩;无心者抱膝而守拙,长存者竟追灵逐异。然山者,逢春而葱郁,遇水则蓬勃,奈何吾辈不能望其项背焉。生年不满百而徒怀万世之忧,何哉,名扰而利束耳。


呜呼,胜境不再,伊人已远,登高作赋,不胜黯然!


注释:①筑:贵阳简称。②水东:古时以乌江为界,将贵州分为水西和水东,息烽属水东。③临济禅宗:佛教的一支。④西望:西望山又名西山,据传语嵩和尚开山后,取西望灵山之意,更名为西望山。⑤语嵩:(1611—1665)俗姓宋,清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率弟子从四川辗转来到西望山,开临济禅宗宗风,是西望山开山鼻祖。⑥钱邦芑:(1599—1673)字开少,曾任南明王朝四川学政、巡按,贵州巡抚等职,与语嵩交厚。⑦郑子伊:郑珍(1806——1864),字子尹,晚号柴翁,别号子午山孩、五尺道人、且同亭长,晚清西南儒学大师,常常到西望山品茗问道,参禅求佛,与语嵩和尚结为僧俗挚友。⑧桂诗成:(1878—1966)字百铸,贵阳人,曾任民国教育部普通教育司佥事,与鲁迅交往甚密。民国十九年(1930年),任息烽县县长,政务之余,多次邀任可澄游西望山,著有《西望山铭》一篇,《题西望山名胜影片》23则,《题画》6则,均载于民国《息烽县志》。⑨冯玉祥卸甲问禅:1938年8月,冯玉祥将军前往重庆述职,途经息烽西望山,欣然登临,心有所感,题“圣贤气节、民族精神”八个大字于凤池寺佛龛之上,表达自己矢志抗日的决心。⑩山有形而无心,法无廓而常存:山以有形的物质形式存在,却没有意识上的追求,佛法没有固定的形式,但始终根植在人们的心中。

DSC01495.jpg

DSC01497.jpg

DSC01499.jpg

发表于 2012-1-10 21:44 2 只看该作者

DSC01502.jpg

DSC01503.jpg

DSC01504.jpg

发表于 2012-1-10 21:45 3 只看该作者

DSC01505.jpg

DSC01506.jpg

DSC01508.jpg

发表于 2012-1-10 21:47 4 只看该作者

DSC01509.jpg

DSC01510.jpg

DSC01511.jpg

发表于 2012-1-10 21:48 5 只看该作者

DSC01512.jpg

DSC01516.jpg

发表于 2012-1-11 08:44 6 只看该作者
看了真美,有一种古老的美,也有一种自然脱俗的美,还有一种富丽堂皇的美。
发表于 2012-1-11 10:11 7 只看该作者
不错的红豆杉
发表于 2012-1-11 10:39 8 只看该作者
好幽静的地方啊
发表于 2012-1-12 07:38 9 只看该作者
欣赏了!!
发表于 2012-1-14 17:08 10 只看该作者
欣赏了!!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