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8929

主题

侗族大歌---小黄

[复制链接] 查看:3649 | 回复:18
发表于 2012-1-30 22:14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只看本帖大图

著名的侗族大歌之乡小黄村距从江县城25公里,全村742户,3339人,年人均收入1160元。该村年均气温18.4度,年降雨量1190毫米。


小黄村是侗族大歌的发源地,是极富盛名的“侗歌窝”,素有“歌的故乡”、“歌的海洋”之称。小黄人爱唱歌是出了名的,小孩能说话就能唱歌。小黄有歌堂56个,歌师78名,歌师在歌堂无偿教歌,小孩、青年在歌堂免费学歌,形成了自觉传承侗歌的良好氛围。小黄歌手们经常参加全国性的调演、汇演,还走出国门到法国日本等地演出,其美妙的多声部侗族大歌震惊世界,被誉为“清泉闪光之音乐”。1994年,小黄村被贵州省文化厅人中为“侗歌之乡”,1996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005年,在首届“黄果树”杯“多彩贵州”歌唱大赛上,小黄的“金蝉十姐妹”获民间唱法“金黔奖”,2006年,有小黄歌手参加的“蝉之歌”组合在第十二届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中获原生态唱法银奖。


为了使小黄侗歌这一优秀民族文化发扬光大,小黄学校把侗歌引进课堂,聘请专业侗歌教师教学生们唱侗歌,形成了班班能唱侗歌的新气象。


近年来,慕名前来小黄欣赏侗歌的游客越来越多,小黄村成立了民族文化表演队,对小黄文化进行挖掘,编成节目为游客表演,很受游客们的欢迎。


随着游客的日益增多,小黄建起了几十家“农家乐”,为游客提供食宿,为农家自己增加经济收入,当前,小黄村已由单一的农业生产向旅游上发展,搞接待、跑运输已成为小黄新的产业。


为旅游发展打好基础,从江县在小黄投入不少资金,对小黄农户进行改造,对村中道路铺设青石板,对河道进行整治,新修了从江至小黄的柏油路,为旅游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行歌坐月”是小黄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典型方式,每当夜暮降临,晚饭后的侗家姑娘们就相约在吊脚楼纺纱、织布、绣花,她们一边聊天,一边急切地等待着“罗汉”(未婚男青年)的到来。“罗汉”们则相约到一起,弹着琵琶、拉着牛腿琴向姑娘聚会的吊脚木楼走去,姑娘们笑着把“罗汉”们迎进堂屋,寒暄之后便以歌传情,悠悠琴声伴着歌声在静谧的夜空中回荡。


小黄侗族文化浓郁,侗族大歌悦耳动听,村貌古色古香,是放松心灵的好地方。

DSC02939.jpg

DSC02940.jpg

DSC02941.jpg

发表于 2012-1-30 22:15 2 只看该作者
:victory:

DSC02943.jpg

DSC02945.jpg

DSC02946.jpg

发表于 2012-1-30 22:16 3 只看该作者
:victory:

DSC02947.jpg

DSC02949.jpg

DSC02951.jpg

发表于 2012-1-30 22:17 4 只看该作者
:victory:

DSC02955.jpg

DSC02956.jpg

DSC02959.jpg

发表于 2012-1-30 22:19 5 只看该作者
:victory:

DSC02960.jpg

DSC02961.jpg

DSC02965.jpg

发表于 2012-1-30 22:20 6 只看该作者
:victory:

DSC02966.jpg

DSC02968.jpg

DSC02971.jpg

发表于 2012-1-30 22:21 7 只看该作者
:victory:

DSC02974.jpg

DSC02975.jpg

DSC02981.jpg

发表于 2012-1-30 22:22 8 只看该作者
:victory:

DSC02982.jpg

DSC02985.jpg

DSC02987.jpg

发表于 2012-1-30 22:23 9 只看该作者
:victory:

DSC02996.jpg

DSC02997.jpg

DSC03003.jpg

发表于 2012-1-30 22:25 10 只看该作者
:victory:

DSC03005.jpg

DSC03016.jpg

DSC03024.jpg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