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户外知识

历时四个月收集无数户外网站---野外生存教程(个人编辑版)

[复制链接] 查看:257750 | 回复:509
发表于 2013-1-5 13:06 181 只看该作者
受益良多
发表于 2013-1-5 16:26 182 只看该作者
jin进来学习
发表于 2013-1-5 22:14 183 只看该作者
果断收藏,有空细看
发表于 2013-1-6 22:14 184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完了没?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1-7 11:42 185 只看该作者
len532 发表于 2013-1-6 22:14 好文章。完了没?

没完,接着发
发表于 2013-1-7 11:51 186 只看该作者

第十二章 野外饮食


第二节、取水

取水是户外必修的课程,也是每个驴友经常遇到的问题,那么如何寻找水源,如何知道水源的干净程度,如何净化与消毒呢,我想大家都会有或多或少的经验,下面只是列举了常用几种。

一、如何寻找水源

1、充分利用自己身体的本能

听,多注意山脚、山涧、断崖、盆地、谷底等是否有山溪或瀑布的流水声,有无蛙声和水鸟的叫声等。特别是在凌晨或有雾的早晨,要注意倾听。如果能听到这些声音,说明你离水源的地方不远了。但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要把风吹树叶的“哗哗声”当成了流水声。

嗅,尽可能地嗅到潮湿气味,或因刮风带过来的泥土腥昧及水草的味道。然后沿气味的方向往前走寻找水源。这需要有一定的经验积累。

看,观察动物、植物、气象、气候及地理环境等也可以找到水源。根据地形,判断地下水位的高低。如山脚下往往会有地下水。另外,在干河床的下面及河道的转弯处的外侧,往往在向下挖三四米深就能找到水水源,但需要净化处理才能饮用。

2、根据气候及地面干湿情况寻找水源

夏季的地面总是非常潮湿,只要你细心观察,那些久晒而不干的地方,说明该地下水位较高;在秋季地表有水气上升,凌晨常会出现像纱中似的薄雾,晚上露水较重,且地面潮湿,说明地下水位高,水量充足;在寒冷的冬季,地表面的隙缝处有白霜时,地下水位也比较高;春季解冻早的地方和冬季封冻晚的地方以及降雪后融化快的地方地下水位均高。

3、根据植物生长情况寻找水源



生长着香蒲、沙柳、马莲、金针(也称黄花)、木芥的地方,水位比较高且水质较好;生长着灰菜、蓬篙、沙里旺的地方,也有地下水,但水质不好,带有苦味或涩味;初春时。其它树枝还未发芽时,独有一处树枝已发芽,此处有地下水;入秋时,同一地方其它树枝己经枯黄,而独有一处树叶不黄,此处有地下水;另外,还如三角叶杨、梧桐、柳树、盐香柏,这些植物只长在有水的地方,在它们下面定能挖出地下水来。

4、根据动物、昆虫的活动情况寻找水源



夏蚊虫聚集,且飞成圆柱形状的地方一定有水;有青蛙、大蚂蚁、蜗牛居住的地方也有水;另外,燕子飞过的路线和衔泥筑巢的地方,都是有水源和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

5、根据天气的变化来寻找水源



天空出现彩虹的地方,肯定有雨水;在乌黑、带有雷电的积雨云下面,定有雨水或冰雹;总带有浓雾的山谷也是藏有水源的。不行的话,靠收集露水也能解燃眉之急。

6、直接从植物中获取水源

如果你是在南方,那么野芭蕉就是很好的水分来源,只要用刀将其从底部迅速砍断,就会有干净的液体从茎中滴出,可直接饮用这时你便有了可饮用之水。提示:野芭蕉的嫩芯可食用,在断粮的情况下,也可以充饥。

如果能找到野葛藤、葡萄藤、芦苔、仙人掌、猕猴桃藤、五味子藤等藤本植物也可从中获取饮用水。另外,在春天树木要发芽之时,还可从桦树、山榆树等乔木的树干及枝条中获取饮用水。

注意:千万不要饮用那些带有乳浊液的藤或灌、乔木的汁液,有毒!此外植物中获取的饮用“水”,容易变质,最好即取即饮,不要长时间存放。

发表于 2013-1-7 11:52 187 只看该作者

7、其他寻找水源的方法

在野外,最好不要饮用从杂草中流出的水,而那些从断崖裂缝或岩石中流出的清水是野外饮用水的佳品。如果你要饮用河流或湖泊中的水,可以在离水边一二米的沙地中挖个小坑,因为坑里渗出的水相对于从河湖中直接提取的水要清洁得多。如果你处于的地区有矿山,你就要特别要注意了,一定不要饮用那些被矿山的矿物所污染的水源。如果你看到河道里的石块有异常的茶红色或黄色,那么这地方的水不喝为好。

但是当你真的再也找不到可以饮用的水源而饥渴难耐。在这里,我根据自己的经验,介绍一种极为简便的取水方法:首先用一个塑料袋套在树枝上,将袋口扎紧。因为温差的原因,树中会蒸发出水分,等到水分越来多后,就可以取下来饮用。利用这个方法,每天取水量可达1.5千克左右。还可以用塑料布收集露水。从半夜到天明这段时间里,气温逐渐下降,积少成多,可解干渴之急。山林中的猴子和松鼠,遇到干旱季节,就到拂晓时分出来舐食树叶上的露水,这个也不妨一试。

户外提示:上述取水方法只是暂时有效而非长久之计,并且很复杂也很辛苦。只限于少数人员(3—7)和短时间(3—5天),不适合人员众多或时间过长。就安全而言,希望最好不要远离水源一两天的路程,也不要单枪匹马独闯丛林荒野。

二、如何进行水源的净化和消毒处理



不洁净的水中经常会带有一些致病的物质或腐烂的东,有的甚至还可能带有重金属盐或有毒矿物质等,所以当你在极度干渴之际找到了水源后,最好不要急于狂饮,应就当时的环境条件,对水源进行必要的净化消毒处理,以避免因饮水而中毒或染上疾病,人的体能就会急剧下降,在很短的时间内消耗尽体力,因而丧失行动的能力,严重者甚至有生命危险。下面就介绍几种简单可行处理方法。

1过滤法,当你所找到的水源泥沙混浊,有异物飘浮且有微生物或蠕虫及水蛭幼虫等,水源周围的环境又不适宜挖坑时,可找一个塑料袋(质量好,不容易破裂的),将底部刺些小眼儿,或者用棉制单手套、手帕、衣袖、裤腿等;利用可乐瓶也可以,先是去掉瓶底,再用小 dao把瓶盖扎出几个小孔,然后自下向上依次填入2~4厘米厚的无土质干净的细砂5至7层,压紧按实、将不清洁的水慢慢的倒入自制的简易过滤器中,等到过滤器下面有水溢出时,即可用盆或水壶将过滤后的干净水收集起来,就行了。

2渗透法,当水源不干净时,在离水源3~5米之处向下挖一个大约50—80厘米深、直径约1米的坑,让水从砂、土的缝隙中自然渗出,然后,轻轻地将已渗出的水取出,放入盒或壶等存水容器中。注意:不要搅起坑底的泥沙,要保持水的清洁干净。

3沉淀法,在你将找到的水收集好后,可放入少量的明矾或捣烂的木棉枝叶、仙人掌、核桃仁,搅拌匀后沉淀30分钟。这样,你便能得到较为干净的水了。

4海水淡化法,
在海边,如没有离子交换树脂脱盐,可以用锅煮海水来收集蒸馏水的方法使海水淡化。煮海水时,在锅盖内侧巾铺上毛巾,将蒸馏水的水珠吸附在毛巾上,然后再拧在大贝壳或其它容器内。这样反复制作,就可得到所需要的可饮用淡水。冬季,可将海水放在一个容器中冻结,冻冰后的冰块也可充当饮用的淡水。

5补充经验之谈,在西北地区的大片沙漠戈壁中,只要有植物的地方,通常深挖4~5米即有潜层地下水,但水大多为盐碱水,不能饮用。处理如下:在有湿沙或苦咸水的地方,挖一个直径1.5米、深1米的沙坑,上面盖一层透明塑料膜,四周用沙子或石头固定,中部放上一块小石子,使塑料膜成一倒圆锥体。记得在这个圆锥体上面预先放一个接水的容器。阳光透过塑料膜使沙坑中的水分蒸发,水蒸汽遇到塑料膜凝结成水滴,顺着圆锥体的顶端滴入容器内。这种方法,每天可以获得蒸馏淡水1.5升左右。

一般说来,除泉水、井水(地下深井水)可直接饮用外,不管河水、湖水、溪水、雪水、雨水、露水,还是通过渗透、过滤、沉淀而得到的水,最好都应进行消毒处理后再饮用。就是在存水容器中,加入净水药片,搅拌摇晃,静置几分钟,即可饮用。一般情况下,一片净水药片可对1升的水进行消毒。如果没有净水药片,可以用随身携带的医用碘酒或漂白剂代替净水药片对水进行消毒,只是放置的时间更长些(20~30分钟)。如果以上的消毒药物都没有,正巧随身携带有野炊用的食醋也可以。在净化过的水中倒入一些醋汁,搅拌后,静置30分钟,便可饮用。只是水中有些醋的酸味。如果水中有重金属盐或有毒矿物质,可用浓茶与水同煮,但切记沉淀物不能喝。

发表于 2013-1-7 11:52 188 只看该作者

三、饮用水的鉴别与净化

野外采水的方法很多,但是所采集的水大部分是不能直接饮用的,因为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水资源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一般来说,在野外除了泉水和地下井水可以直接饮用外,其它的水源都要经过鉴别才能保证饮用的安全性。通常,我们可以根据水的色、味、温度以及水迹概略地鉴别水质的好与坏。纯净的水在水层较浅时为无色透明,而较深时则呈现为浅蓝色。你可以用玻璃杯或白瓷碗盛水观察,通常水越清澈说明水质越好,水越浑浊说明水里含杂质越多。水的颜色随污染物的不同而不同,如含有腐殖质的水呈黄色,含低价铁化合物的水呈淡绿蓝色,含高价铁或锰的水呈黄棕色,含硫化氢的水呈蓝色。一般清洁的水是无味的,而被污染的水则带有一些异味。如含硫化氢的水有臭鸡蛋味,含盐的水则带有咸味,含铁较高的水带有铁锈味,含硫酸镁的水有苦味,含有机物质的水有腐败、臭、霉、药味。为了准确地辨别水的气味,可以用一只干净的小瓶装半瓶水,尔后振动数下,再打开瓶塞并立即用鼻子闻。也可以把盛水的瓶水放在摄氏六十度的热水中,闻到水里有怪味,就不能饮用。地表水(江河、湖泊)的水温,因气温变化而变化。浅层地下水,受气温影响较小,深层地下水、水温低而恒定。如果水温突然升高,多是有机物污染所致。工业废水污染水源后也会使水温升高。还可以用一张白纸,将水滴在上面晾干后观察水迹。水迹清晰,则水质较好,水迹有异常颜色,则水质较差。

如果你发现你所采集的水不能够直接饮用,那么就需要净化。净化的方法很多,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使用:

1、如果你带有饮水消毒片,你只需要将它放到水中,边搅拌边摇晃,几分钟后就可以饮用了。

2、如果你随身带有医用碘酒,它也可以和消毒片一样净化水。在每升水中滴入3-4滴碘酒(如果水质较浊,碘酒应加倍),摇匀后再等20-30分钟就可以饮用了。

3、食用的醋也是很好的消毒物品,在过滤后的水中加入一些醋,摇匀后静置30分钟便可饮用。

4、有的水是咸水,可以用地椒草与之煎煮,咸味虽还在,却能起到防止腹泻、腹胀和腹痛的作用。

5、在海拔不高于3000米时,你可以将水加热直至沸腾,使水连续沸腾5分钟,也会有很好的消毒效果

  四、户外找水经验

在许多干旱的沙漠、戈壁地区,生长着柽柳、铃铛刺等灌木丛,这些植物告诉我们,这里地表下6~7米深就有地下水;有胡杨林生长的地方,则指出地下水位距地表面不过5~10米;芨芨草指示地下水位于地表下2米左右;茂盛的芦苇指示地下水位只有1米左右;如果发现喜湿的金戴戴、马兰花等植物,便可知这里下挖50厘米或1米左右就能找到地下水。
  我们还可以从植物而得知地下水的水质情况,如见到马兰花、拂子芽等植物群,就可断定那里不太深的地方有淡水。
  在南方,根深叶茂的竹丛不仅生长在河流岸边,也常生长在与地下河有关的岩溶大裂隙、落水洞口的地方。例如在广西许多岩溶谷地、洼地,成串的或独立的竹丛地,常常就是有大落水洞的标志。这些落水洞,有的在洞口能直接看到水,有的在洞口看不到水,但只要深入下去,往往便能找到地下水。
  另外,在地下水埋藏浅的地方,泥土潮湿,蚂蚁、蜗牛、螃蟹等喜欢在此做窝聚居;冬天,青蛙、蛇类动物喜欢在此冬眠;夏天的傍晚,因其潮湿凉爽,蚊虫通常在此成柱状盘旋飞绕。
  地下水位的深浅,还可以试验,将地上挖一小坑,用盘子扣在坑底上,上面盖些草,早晨盘上有小水珠时,地下水位高。挖1米的坑,在坑中点燃多烟的草木,若烟柱呈弯曲状升起,地下水位高。
  由于水在自然界的广泛分布和流动,特别是地面水流经地域很广,一般情况下很难保证水源不受污染。如果有地图,要注意水源上游有无矿山,若有矿山,水源有可能受矿物污染。如河川的石块有异常的茶红色或黄色,此处河水不喝为好。若没有鱼类或其它生物栖息,就更要慎重。
  通常雨水可直接饮用,下雨时,可用雨布塑料布大量收集雨水。用空罐头盒、杯子、钢盔等容器收接雨水,可放在干净的石头上,不要放在地上,若雨势较大,地面的泥会溅到接水的容器中。
  在野外没有可靠的饮用水,又无检验设备时,我们可以根据水的色、味、温度、水迹概略地鉴别水质的好坏。
  纯净的水在水层浅时无色透明,深时呈浅蓝色。可以用玻璃杯或白瓷碗盛水观察,通常水越清水质越好;水越浑则说明水里含杂质多。水色随含污不同而变化,如含有腐殖质呈黄色,含低价铁化合物呈淡绿蓝色,含高价铁或锰呈黄棕色,含硫化氢呈浅蓝色。
  一般清洁的水是无味的,而被污染的水则常有一些异味。如含硫化氢的水有臭鸡蛋味,含盐的水则带咸味,含铁较高的水带金属锈味,含硫酸镁的水有苦味,含有机物质的水有腐败、臭、霉、腥、药味。为了准确地辨别水的气味,可以用一只干净的小瓶,装半瓶水,摇荡数下,打开瓶塞后立即用鼻子闻。也可把盛水的瓶子放在约60的热水中,闻到水里有怪味,就不能饮用。
  地面水(江河、湖泊)的水温,因气温变化而变化。浅层地下水,受气温影响较小,深层地下水,水温低而恒定。如果水温突然升高,多是有机物污染所致。工业废水污染水源后也会使水温升高。
  还可以用一张白纸,将水滴在上面晾干后观察水迹。清洁的水是无斑迹的;有斑迹,则说明水中杂质多,水质差。
  在野外,最好不要饮用从杂草中流出的水,而以从断崖裂缝或岩石中流出的清水为佳。饮用河流或湖泊中的水时,可在离水边一二米的沙地中挖个小坑,坑里渗出的水较之从河湖中直接提取的水清洁。
  饮用水里的悬浮物质和胶质物质越少越好,否则长期饮用容易致病。净化水可以用饮水消毒片、漂白粉精片以及明矾等药品。在野外,因条件限制,也可以用一些含有粘液质的野生植物净化浑浊的饮用水。如贯众的根和茎,榆树的皮、叶、根,木棉的枝和皮,仙人掌和霸王鞭的全株,水芙蓉的皮和叶,都含有粘液质,都含有糖类高分子化合物。这些植物与钙、铁、铅、镁等二阶以上的金属盐溶液化合,形成絮状物,在沉淀过程中能吸附悬浮物质沉底,起到净化浑水的作用。
  上述野生植物中,仙人掌、霸王鞭是可以食用的植物,而且净水时用量很少,产生的絮状物又能沉淀析出,用其澄净饮用水是最理想的。用野生植物净水,最好挑选新鲜的植物,将其捣烂磨碎。使用时在一桶水内放4克左右植物糊,搅拌3分钟后再静止10分钟,浊水即能澄清。
  植物净水,虽然絮状物沉淀时能除去部分细菌和微生物,但是没有消毒作用。因此,饮用水最好再加少许漂白粉消毒。如无漂白粉,用稀盐酸或碘酒滴入水中几滴,也能起消毒作用。

发表于 2013-1-7 11:53 189 只看该作者


第十二章野外饮食

第三节、野外觅食

可食野生植物,包括可食的野果、野菜、藻类、地衣、蘑菇等。我国地域广大,寒、温、热三带气候俱全,而且大部分地区属于温暖地带,适于各种植物的生长,其中可食用的就有两千种左右。每年从三月开始到九、十月份,各种可食的野生植物生长旺盛、满山遍野,俯拾皆是。


我国南北方的山野灌木丛中都生长有许多可食的野果。如生长在低山丘陵常绿阔叶灌木丛中的桃金娘,山地落叶阔叶灌木丛中的山桃、胡颓子,石灰岩山地落叶阔叶灌木丛中的小果蔷薇,河谷落叶阔叶灌木丛中的余甘子、沙棘,沙地灌木丛中的山荆子、稠李等,还有山樱桃、山柿子、猕猴桃、酸藤果、茅莓、棠梨、坚果等等。夏、秋两季这些野果都可以生食充饥。如无识别可食野果的经验,可仔细观察鸟和猴子都选择哪些野果、干果为食,一般来说这些食物对人体无害。


可供食用的野菜很多,但食用时加工方法很重要,加工主要是去毒和去味。
   

生食。已知无毒并具有美味的野菜,如苦菜、蒲公英、小根蒜等,将野菜摘洗干净,用开水烫过即可加调味品食用。另外,已知无毒并具有柔嫩组织的野菜,如马齿觅、托尔菜等,可将野菜用开水烫或煮开3-5分钟后,将菜捞出,挤出汁液后(去除苦涩),加调味品凉拌吃。


直接炒食或蒸食。已知无毒或无不良味道的野菜,例如刺儿菜、荠菜、野苋菜、扫帚菜、扁蓄、鸭跖草等,将嫩茎叶摘洗干净,切碎后即可炒食。


煮浸。对一些具有苦涩味并可能具有轻微毒性的野菜可采用这种方法。如败酱草、胭脂麻、水芹、珍珠菜、龙芽草、水杨梅等。采摘嫩茎叶洗净后,在开水或盐水中煮5-10分钟,然后捞出在清水中浸泡数小时,并且不断换水,除去苦味,然后炒食。海边的海藻类也可用此法加工食用。如海岸和岛屿边生长的绿藻、红藻、褐藻、海索面、鹅掌菜等。采集海藻应选择附着在礁石上或漂浮在水中的,海滩上的海藻因时间太长可能会腐烂变质。


蘑菇分布很广,应根据经验严格选择,以免误食毒蘑。蘑菇的一般食法是炒食或做汤。藏族同胞往往在野外采摘后用火烤烤即沾盐食用。


各种野生动物都有逃避敌害的本能,一般没有狩猎经验、不了解动物习性是难以猎捕动物的。捕食动物首先要知道动物的栖息地,掌握动物的生活规律。如秋天猎取野猪,就应到柞树林、红松林或林子附近的农田去寻找。因为此时野猪爱吃橡子、红松球果和庄稼。冬季,北方降雪后,野猪的食物减少,此时野猪常在向阳避风的山凹里过冬,南方气温高,野猪多栖息在近水的高草丛或临近农田的疏林草地中。野猪的行走路线基本固定不变。在掌握上述规律之后,便可设法用枪猎,或在其必经之处挖一个宽1米,长2.5米,深3米的陷坑,在坑底插入削尖的竹签,坑面用乱草和树枝进行伪装。又如野兔分布于全国各地,多栖于山地、草原或有树的河谷中,白天不易遇到,多在夜间活动。


掌握了动物习性和活动规律之后,便可因地制宜设法猎捕。最为简单的要数“压猎”。压猎是较为原始的方法,但是捕获率却很高。其中压拍子是压猎法中最简便易行的,可捕捉各种小毛皮兽。


压拍子是用一块石板或木板,或者冻土板、冰板、用木棍(或绳子)支(吊)起来,板上可加压重物,板下放置诱饵,当动物取食时,触动支撑即可捕获。此外,套猎也是简便易行的方法。如吊套,既可捕获大动物,也可套捕小动物。动物一经套住,由杠杆将其吊起,使其没有挣扎逃跑的可能。吊套“机关”种类很多,可根据情况灵活运用。捕蛇和捕鱼也是野外求生觅食的重要手段。猎捕到的动物注意一定不要吃其外皮和内脏。而且不要猎捕珍稀动物。

野外觅食是野外生存的主要手段,包括采食野生植物,猎捕动物两个方面。
  (1)植物类食物
  不能长期依赖单一植物作为食物来源,也不要断定鸟类、哺乳类或昆虫类动物食用的植物一定能被人类食用。
  1)尝试植物:一个人一次只能尝试一种植物。当感觉不适时用木炭灰催吐。可以切下植物闻一间,如果发现有苦杏仁味,或桃树皮气味则弃之;可以挤榨汁液涂在肘部与腋下之间的前上臂,如有不适也弃之;如果没有不适,可以触动唇、舌或咀嚼一小块,如有任何不适同样弃之;如无不适,可以吞咽一小块并等待数小时,如仍然没有不良反应,可以认定该植物安全可食。
  2)采集植物:使用洁净的空袋子、空篮子采集淡绿色幼枝、球根、块茎、落果等。注意不要采集带有乳白色、乳状汁液的植物;不要采集亮红包植物;不要采集分裂成五瓣形的浆果;不要采集茎叶上有微小倒钩的植物;不要采集枯黄的叶子;不要采集成熟的羊齿类植物等。
  3)确认植物:例如,温带地区的蒲公英、荨麻、车前草等;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的棕榈类、野生无花果、竹类;荒漠地区的仙人掌、刺梨;极地地区的云杉、北极柳、地衣;海岸地区的巨藻和紫菜等,可以食用。
  还有些植物,譬如,乔木树皮的内层,某些树木的树胶和树脂,白桦和枫树的树浆,以及相某些真菌植物、沙漠植物、热带植物、海滨植物、海藻植物等均可以食用。
  注意:有些植物是有毒的。例如,当人体皮肤与某些植物接触时会受到刺激,引发皮疹,应该立即用清水冲洗;不要误食某些有毒植物,如果把夺命草认作野百合或野洋葱就麻烦了。
  (2)动物类食物
  所有动物都可能成为潜在的食物来源。有些动物(如昆虫)在捕捉时几乎不需在什么技巧,但多数动物必须通过布置陷阱,或狩猎才能得到。因此,应该掌握一些动物特征和生活习性、捕捉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但是不要滥杀无辜。  味道鲜美、肉量充足的是成年雌性动物。动物越年幼,瘦肉越多;动物越年老,脂肪越多,肉质越粗糙。
  1)掌握规律:多数哺乳动物在早晚活动,白天只有猛兽烈禽奔走,大型草食性动物整天觅食,小型动物频繁进食、活动,人们可以设置陷阱捕捉猎物。  2)动物踪迹:清晨,要留心观察地面上的动物踪迹。如果露水或蜘蛛网被碰掉或破坏,说明动物离去的时间在几小时之内;有些动物(比如兔子)活动半径不大,如果发现足迹,表明它们就在附近;有些动物会在灌木丛中打开通道,通道大小表明它的体型大小。
  3)啃食信号:例如,鹿类动物在夏季啃过的树皮成长条形,在冬季啃过的树皮有垂直牙痕或疤痕;兔类动物啃过的树皮,其边痕较为光滑;羊类啃食树皮,留下歪斜的牙痕;啮齿类动物啃咬痕迹多位于树茎底部;如果发现地面上有散落的树木屑,树上可能有松鼠穴,但同时又发现有坚果或松子散落树下,表明可能是鸟类干的;在地面上一堆空果壳附近,可能有啮齿类动物的地洞。  4)排泄物:哺乳类动物的粪便有强烈遗臭;植食类动物(牛、鹿、兔)粪便略圆如马粪状,此类鸟粪体积较小,新鲜鸟粪为液态;肉食类动物(猎、狐狸)粪便为长条形,此类鸟粪为丸状,会有未完全消化的小动物残渣;松散的鸟粪表明在一定范围有水源;地面上鸟粪富集,表明周围会有鸟巢。
  5)掘出的土堆:例如,野*会翻拱大块地面;较大动物经过,估计会有明显潮湿碎土,松鼠掏挖植物根茎会留下地表小面积扒痕等。
  6)陷阱设置:其实这节我不想写,因为如果你遇到的情况到了设置陷井的地步,那么你的求生就只能靠你的意志力了,坚持再坚持。而且现有的国内外野外生存教材中,这方面写得不少,我在野外实际应用过,效果太不理想了。例:新疆北部也就是我们称北疆地区,山区主要的小动物有,野兔,野鸡,冷水鱼,山跳鼠等,草原上还有蛇。

3.海上觅食,在海上,人们比较容易获得的食物是鱼,但是不要冒险。  (1)捕鱼
  方法一是钓鱼。把鱼线拴在船尾,让船拖着等鱼上钩。漂流者一般找不到真正的鱼饵,就用碎布条做成假鱼饵,骗鱼上钩,如果发现钓线突然绷直,或和船构成直角,说明鱼已上钩。如果钓上一条大鱼,当它被拉进船时应猛扑上去,把它抱住压在身下,并在最短时间给它致命一击。方法二是叉鱼,这种捕鱼技术要经过专门训练。
  (2)捕海龟
  海龟对声音很敏感,力大无比。应该做一个有活扣的套索,套住龟的头部。万一没有套索,就众人配合抓龟鳍,不要抓龟的头部。
  (3)捕鸟
  方法一是徒手捕捉,这要眼明手快;方法二是用竹竿击断鸟的翅膀;方法三是用长杆打鸟(轻轻摆动竹竿,吸引鸟使它飞得又低又近,然后猛击)。
  (4)孤岛求生
  当潮水退去以后,在海滩薄沙层下可以寻找牡蛎和蛤;夜晚用死鱼作饵拴在绳子上,系上一个坠,抛进水中,当感到拉起来吃力时要尽快拉回来,抓住龙虾和螃蟹后要将其打昏,不要抓锋利的钳子,在煮沸15分钟后即可食用;多数贝类可以生吃,但是煮后食用更加安全一些;在沙滩上沿着两行平行的龟迹可以找到海龟蛋;抓海龟时将其背朝下翻过来,用刀或棍把龟肉撬出来,除去硬壳、内脏,煮熟或烤熟后就可食用;在岩石和热带礁石上可以找到海参,其体内五块长条形白肉可以剥下来煮食;寻找海水进过的岩洞和岩石,上面有被太阳晒干的盐,将其溶解再过滤,即可食用。
  4.沙漠觅食
  把多余的兽肉切成厚2cm、宽数厘米,挂在阳光下晒2~3天,直到完全干透,可以长期保存;或将肉切成片并擦干,用干热的沙子埋上,不用盐,亦可长期保存;或在慢火堆上搭建一个架子,上面放上肉片进行薰烤。
  注意:不要食用显示出病态的哺乳动物,不要食用动物肝脏等。



以上这些我只有简单的部分尝试过,捕猎在新疆还是很普遍的,我尝试捕过野鸡和蛇,但所需的时间都在三天以上蹲守,可能是太少了吧,野菜在新疆遍地都是,可以食用的也很多。如果你在这方面没有特长,特别是在模棱两可时,那就不要食用,特别是蘑菇,毒性大,发毒快,在山里面救都救不了你。

发表于 2013-1-7 22:50 190 只看该作者
好贴,顶~
1人点评 收起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