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035

主题

西南

美哉白玉,地如其名(总算没烂尾)

[复制链接] 查看:77013 | 回复:206
发表于 2012-6-10 15:42 121 只看该作者
我不知道该如何称呼这座殿。
这样的一双眼睛,也带着尼泊尔风格
美哉白玉,地如其名(总算没烂尾)
坛城建在悬崖上,背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大雄宝殿”正在修建中
美哉白玉,地如其名(总算没烂尾)
整个噶陀寺坐落在山腰上,面对着一个深深的山谷。我很疑惑康区第一座寺庙当年为何会选址在这里
美哉白玉,地如其名(总算没烂尾)
发表于 2012-6-10 15:48 122 只看该作者
寺庙最高处的佛像
美哉白玉,地如其名(总算没烂尾)
从佛像处俯瞰整个噶陀寺,云雾已经填满了山谷
美哉白玉,地如其名(总算没烂尾)
可惜如此名寺,却没有对外的住宿!
想在寺里的藏医院求得一个床位,未果(可以理解)
于是自己找了处不那么斜的地方,搭帐篷好了。
噶陀寺整个建在坡面上,没有一片真正意义上的平地,这处营地,条件很勉强,整晚都在调整睡姿,免得滚下去
美哉白玉,地如其名(总算没烂尾)
发表于 2012-6-10 15:52 123 只看该作者
僧舍
美哉白玉,地如其名(总算没烂尾)
大殿
美哉白玉,地如其名(总算没烂尾)
我的营地
美哉白玉,地如其名(总算没烂尾)
发表于 2012-6-10 16:02 124 只看该作者
搬运粮食的喇嘛
遇到他们的时候,我已经搭好帐篷了。他们来自理塘,都会讲汉语,还热情的邀请我去他们的僧舍过夜。我想到收帐篷麻烦,就婉言谢绝了。
美哉白玉,地如其名(总算没烂尾)
扛着东西,依然健步如飞
美哉白玉,地如其名(总算没烂尾)
晚上下过雨,第二天天朗气清,山谷显露出来。
噶陀寺没看到有例行的公开佛事活动。早上起来,整个噶陀寺空空荡荡,十点之后,不知从哪里,他们都各自出来了。可能在某个大殿里上早课吧。
噶陀寺正在进行浩大的工程建设,有很多大车从河坡乡运建材上山来,到河坡乡可以直接搭到这样的大货车,免费,下山也一样。
我上下山都占了这便宜
到噶陀寺的包车,不管在白玉还是河坡,都随行就市,7、8月佛事活动密集的时候很好包车,现在5月份,虫草季节,就我一个“外人”。

nEO_IMG_DSC_0085.jpg

发表于 2012-6-10 16:10 125 只看该作者
山下河坡乡的河边,在位噶陀寺的工程刨木料。噶陀寺的扩建,在周边影响深远
美哉白玉,地如其名(总算没烂尾)
河坡乡:目前没有旅馆,有饭馆
美哉白玉,地如其名(总算没烂尾)
打藏刀的确登师傅。确登师傅是省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是一名河坡藏刀的手工艺人。他手里拉着的绳子,连着嵌在墙里的转经筒。他走到房间的任何一个地方,拉手里的绳子,都能通过传动装置转动那个转经筒。他就这样一边转着经筒,一边和我聊天。藏人,无论贫富,对宗教都是一样的虔诚。
美哉白玉,地如其名(总算没烂尾)
发表于 2012-6-10 16:19 126 只看该作者
河坡乡传统上就是手工业发达的地方,全乡400多户,现在仍有100多户从事传统手工业:佛像、银器,最著名的还是藏刀。这里有格萨尔王的兵器库之称。
大多数手工艺从业者都是世代传承的,确登就仍在使用“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时候的模具
确登家有四人在打藏刀:确登、两个儿子和一个学徒。继续传承,还不成问题。
确登给我展示的长1.3米的精美藏刀:弯刀1500,直刀1300
美哉白玉,地如其名(总算没烂尾)
美哉白玉,地如其名(总算没烂尾)
美哉白玉,地如其名(总算没烂尾)
发表于 2012-6-10 16:22 127 只看该作者
装饰用刀,做得很奢华。当然,一千多的价,镶的是假宝石
美哉白玉,地如其名(总算没烂尾)
美哉白玉,地如其名(总算没烂尾)
美哉白玉,地如其名(总算没烂尾)
发表于 2012-6-10 16:26 128 只看该作者
刀鞘外壳图案的模具,祖传的。底座是陈年老木头,塑造的部分是一种奇怪的,确登师傅说采自山上,类似于松油的东西。
美哉白玉,地如其名(总算没烂尾)
刀把的模具
美哉白玉,地如其名(总算没烂尾)
做出来的胚子,透着古拙
美哉白玉,地如其名(总算没烂尾)
发表于 2012-6-10 16:34 129 只看该作者
而刀体,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不是传统的钢材了,是直接用汽车上的钢板,进一步加工锻造的。
确登师傅说,从前是需要采山里一种专门用于藏刀的矿(有个专门的名字,但说了几遍我也没记住),费工费时来打刀体。现在用汽车钢板,省时省工,做出来的质量还更好。从实用性和经济性出发,纯粹的老工艺已经被淘汰掉了。
确登师傅的工作间。他向我演示了一下刀把胚体的打造过程。敲敲打打不多会,就把刀把拼出来了。当然,从胚体到成品,还有很多工序。
美哉白玉,地如其名(总算没烂尾)
美哉白玉,地如其名(总算没烂尾)
美哉白玉,地如其名(总算没烂尾)
发表于 2012-6-10 16:42 13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inocqnk 于 2012-6-10 16:48 编辑

加上个刀鞘的胚体,就像模像样了
美哉白玉,地如其名(总算没烂尾)
买了两把藏刀,总共360元。后来搭车回县城的时候,给乡上的干部看过,市场价。
我的藏刀。参照物是一张A4纸地图。大的那把刀把是牛角的。这已经是能藏在身上过安检的极限长度了——买菜刀也得实名的汉族人哪!
美哉白玉,地如其名(总算没烂尾)
当地人佩带的藏刀,大多数都比我上面两把好,也比这两把贵。藏刀对于藏族男子,就像首饰之于女人一样,再穷也是不能马虎的。

白玉寺、噶陀寺部分完结
看过刀,逛过庙,剩下的,就是计划中最具不确定性的白玉南,措拉湖、山岩乡之行。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