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4910

主题

[闹钟]关注一个几乎被人们遗忘的民族

[复制链接] 查看:7042 | 回复:49
发表于 2012-6-13 20:54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hemingzhong 于 2012-6-21 10:59 编辑

行走阿坝走近“云朵上的民族”:羌族


导读:本策划包含:选题灵感、活动意义、团队展示、队员分工、物资准备、具体路线、日程安排、羌族禁忌等部分,如有不足之处,欢迎提出意见建议!

============================================================================



碉楼巍巍柱西南

羌笛悠悠传千古

情意绵绵咂酒香


白石莹莹象征神





            ——格啦尔玛(一普通羌族青年)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说:羌族是一个向外输血的民族,许多民族都流有羌族的血液。还有一部分基本沿袭古老的生活方式,顽强保持着自己的文化传统,依然以一个独立的民族形态一直留存到今天,这便是生活在岷江上游河谷地带的当代羌族。羌族伴随着中华文明的每一个脚印一步一步地从上古走来,它远远早于汉族和藏族,是中国大地上最古老的民族,也是世界范围内最古老的民族,一个被历史和人们忽视了的东方大族。

      羌族是一个几乎被人们遗忘的民族。谈起藏族,我们会下意识想到“活佛”与“寺庙”,谈起彝族,我们会下意识想到“察尔瓦”与“火把节”,但羌族会让我们下意识想到什么呢?

*在汶川大地震前,羌族地区才刚刚脱贫,正迈向致富道路,然而地震将这一切打回原形。

                                               ——焦虎三(致力于羌族文化的记录与传播的作家、《成都晚报》编辑)

===========================================================================


活动意义

1.最现实地说:玩。赏风景民俗。

2.最官方地说:肩负起新闻学子的责任和担当,以现代大学生的视角来认识这个缺少关注的古老民族,也不至上升到传承文化的高  度。只是做真相的忠实记录者。借用焦虎三老师的一句话:“我们无法创造历史,但我们可以记录历史;个体无法改变文明,但个体可以见证文明。”

3.最自私地说:给自己的暑假增加一点意义。
4.最真心地说:身边同学听说此计划后都问能否同去。我们原做先行者,实地了解后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真心想去了解这一民族而接近他们,而不单单为了旅游


(由于图片来自网络,图片讲将在活动后更新大图,展现一个伟大的名族。)


12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6-13 20:56 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hemingzhong 于 2012-6-13 21:04 编辑

路线
     


   



重庆火车站——(K651或K577或D5103)成都火车站——(公交)茶店子汽车站——(大巴)汶川县城——(面包车)通山村——(面包车或步行)桃坪羌寨——(面包车或步行)阿尔村————(面包车)汶川县城——(大巴)茶店子汽车站——(公交)成都火车站——(火车)重庆火车站。

日程安排:

7月11:重庆——成都——汶川县城(找县委安排相关事宜)——到达通山村。

7月12:通山村。去小学、村民家里了解大致情况,拍照、记录。

7月13:通山村。参与另一志愿者团队为通山村的孩子举办的开营仪式,参与和记录互动活动。

7月14:通山村——阿尔村。找村委安排住宿,熟悉羌族百姓。

7月15——18:通山村。与羌族百姓一同生活,体验和记录特色民俗,主要集中于了解羌笛、羌碉、羌绣、羌族食物、羌族日常生活等,其他根据当地村民的日常活动灵活安排。可能有机会参与祭山会、羌族婚礼、成人礼等民俗活动。

(在此期间可能会联系到《云端的阿尔村》的作者焦虎三老师或者《汶川羌》的作者羊子诗人,请教羌族文化发展和传承的有关事宜。)

7月19—20:阿尔村——桃坪羌寨,感受最古老羌寨的风土人情,求证她是否已被“极度商业化”。

7月21:返回成都,然后回重庆。之后整理图文资料,发布行程经历。



具体方式

1、与羌族百姓同吃住,体验当地的日常生活和风俗习惯。

2、为羌族小朋友开展各种趣味互动活动、捐赠图书、互相展示各自的生活。

3、入乡随俗,参与并记录当地特色活动(祭山会、成人礼、特色婚礼等)。

4、走访当地老年人、老释比、年轻人、孩子等,关注不同年龄段的生活和心理状况。

5、拜访民间艺人,关注民间技艺(羌碉、水磨漆、羌笛等)发展情况。

6、用镜头记录羌族生活的点滴,搜集整理民俗习惯和传说。

发表于 2012-6-13 20:57 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hemingzhong 于 2012-6-13 21:07 编辑

团队展示
队名:羌知行
队长:魏志赟
队员:田毅,罗勇,陈玲,孟晓,何明钟(闹钟)


口号:不只求行之广,更求知之深。给我一条道,我们一起走到黑!

成员简介:

魏志赟:本文作者,外表文静,内心小疯狂,专业新闻,追求真实。偶尔大脑短路,但该写策划时,即使第二天有早课即使盯电脑盯到眼花也要熬夜写好。年龄的十位数就要变成2了,我把这次活动当做送自己的礼物。

田毅:四川外语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无底线男一枚。吃得了苦头,享得了大餐,爬得了大山,越得过坎坎。拿起相机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磨破脚皮为了一张好照片在所不惜。最想练就马格南摄影师Bruce Gilden一般的扫街能力。后怕的是用28mm的镜头拍下了3张填满屏幕的闪电。

罗勇:我想旅行,扛着学校的摄像机,我想徒步,穿着同学的运动鞋。

发表于 2012-6-13 20:57 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hemingzhong 于 2012-6-13 21:08 编辑


陈玲:性格慢熱,有時候外向有時候內向。為人認真嚴肅。性格随和。喜歡冷笑話和精神病系列还有真誠善良的人,熱愛文字。么有特長只有特大:笑起來特大倆酒窩。希望有大把大把花也花不完的時間去漫遊,途中最好下大雨。做文章。黨校長。

何明钟(闹钟),四川师范大学学生,爱好登山、攀岩、徒步旅行,自由行者,经常参加公益活动。性格开朗,随和。
孟晓:汶川县人。(待更新……)

发表于 2012-6-13 20:58 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hemingzhong 于 2012-6-13 21:09 编辑

选题灵感
他们鲜少被我们的镜头所捕捉,
生活被局限在都市、网络的我们也几乎没有机会接触到这一古老民族。
一本《云端的阿尔村》在我们二者之间架起一座桥。
后来又看到史诗《汶川羌》。
对一切事物满怀好奇的新闻学子不禁要探究这一古老民族的几个小小村落。
汶川大地震前后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
时间对于阿尔村,几乎是静止的。即使是在清代《汶志记略》中称其为“壁立千仞、飞鸟绝迹、中通一线、路不容车”,即使至上世纪90年代,它也几乎是与世隔绝的。
                                               ——焦虎三《云端的阿尔村》

     《云端的阿尔村》一书封面


一声惨叫都没有,
映秀被这来自地下的一掌,
狠命的击中。
天空晕眩着,一头栽了下去。胸膛的江水像血管炸裂,
冲天的血浪喷溅在村庄的脸上。
那一瞬间,没有一点悬念。
岷的江和山窒息而死。
握锄头的手死了。
遨游宇宙的思想死了。
黑板死了。教室死了。学校死了。
红领巾少年死了。献身知识的粉笔死了。
课本死了。新华书店死了。
饭店死了。旅馆死了。道路死了。
孝敬父母的爱死了。
美好沐浴下的青春梦想死了。
……
——《映秀》(羊子《汶川羌》)



  
  羌族诗人羊子(杨国庆先生)所著《汶川羌》一书

发表于 2012-6-13 20:58 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hemingzhong 于 2012-6-13 21:10 编辑

我们此行的主要目的地: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 阿尔村;桃坪羌寨;通山村。



云端的阿尔村,羌碉相连,鸡犬相闻,宛若天造的世外桃源。

阿坝县景色

桃坪羌寨景色
发表于 2012-6-13 20:59 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hemingzhong 于 2012-6-13 21:11 编辑

他们

至少3000多年的历史
海拔约2000米
仅数百人的村落
年近百岁的老释比(羌族巫师)
神奇而诡异的“杀钎钎”
只存活于古老村落,连搜狗输入法都遗忘了的“羌绣”
相信“科学越发达
人死得越快”的赤脚羌医

说“电脑太贵 买不起”的年轻人对自己民族文化的传播和传承也感到无力……
他们的婚礼是怎样的?
汶川大地震后他们的生活有了哪些改变?
几乎与世隔绝的日子有怎样神秘的故事?

我们

每天几节课+宅寝室上网+聚餐、K歌+去那些已经严重商业化的景点旅游,拍照、装一下小清新,花钱买辛苦……



我们见识过年届八旬仍念念不忘传承文化遗产的蜀绣老人,于是对生命力依旧鲜活但局限于古老村落的羌绣更加担忧与好奇;
我们也许不抽烟,但好奇兰花烟为何被誉为“爱情的信物与使者”?它是怎样的一种烟?



我们学习吉他、钢琴,但“羌笛何须怨杨柳”中的羌笛什么样?怎么吹奏?


我们能学到街舞、交谊舞、健美操,但羌族村落的“跳沙朗”(羌族锅庄舞)又是怎样一种风情?

发表于 2012-6-13 20:59 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hemingzhong 于 2012-6-13 21:12 编辑



我们住过高楼平房,"垒石为室"、既能居住又能防御的羌族碉楼有着什么特别之处?


我们被各种流行音乐包围,但“最原始、古老、无乐器伴奏”的羌族多声部民歌听起来是什么效果?


我们口中传唱着《青花瓷》,那么堪称中国漆器一绝,且目前羌族自治县仅有1人能制作的羌族“水磨漆”该是多么令人惊叹?
我们在古文里见过“祭祀”字样,但羌族村子里真人版的大禹祭祀感受起来有木有很特别呢?

发表于 2012-6-13 21:00 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hemingzhong 于 2012-6-13 21:15 编辑

羌族特色食物

“金裹银”



古羌神羊



羌族腊肉排骨




桃坪羌寨

     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有一处当今世界上唯一保存完好的羌族古寨,这就是被专家学者称之为神秘的“东方古堡”的桃坪羌寨。它是世界保存最完整的羌族建筑文化艺术“活化石”,至今仍然保持着古朴风情的原始羌族村寨。桃坪羌寨始建于公元前111年,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如今,寨子里仍然居住着98户“格尔麦阿嘎”,在羌语里是“古巷人家”的意思。
     羌民族跳沙朗(意为唱起来、摇起来)、喝咂酒、吹羌笛、着刺绣。桃坪羌寨依山而建,杂谷脑河水从寨前奔流而过。寨内耸立两座九层石块垒砌的土舍雕,与对岸山峰烽火台遥遥相望。羌寨民房依山建于斜坡之上,均以石块垒砌而成,古羌先民引山泉修暗沟从寨内房屋底下流过,饮用、消防取水十分方便,人行寨内但闻水声叮咚于地底。桃坪羌寨被中外专家称为“建筑文化艺术活化石”。
      桃坪羌寨是最典型的羌族建筑。片石、泥土和木头,这个寨子里最古老的建筑是两千年前用黄泥、片石作材料建成的,集数学、几何、力学为一体,显示了羌族这个古老的民族在历史上曾经的辉煌。他们世代生存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披星戴月,播种理想,收获希望。走入桃坪羌寨,就走进了这个民族之中,去领略浓郁的羌族风情,感受羌民族古老的历史,体味羌民族神秘的文化,品尝独有的风味食物……     碉楼是整个寨子的标志性建筑,目前仅存两座,一座是陈仕明家的住宅,另一座雄踞在寨子对面的河岸上。碉楼分为9层,高30米左右,各层四方开有射击窗口,顶楼的钟孔是作为传递消息用的。
     桃坪羌寨,羌语“契子”,依山傍水,土沃水丰,人杰地灵,岷江支流杂谷脑河自村而过。该村寨集古朴浓郁的民风民俗,神奇独特的羌民族建筑,天然地道的羌族刺秀和奔放的羌族歌舞,展示着古朴迷离的羌族历史。夜幕降临,篝火熊熊,羌家人围着咂酒、载歌载舞,往往是“一夜羌歌舞婆娑,不知红日已瞳瞳。”
       以上是关于桃坪羌寨的资料,写在这里,不代表我们完全相信。去过的人说她已经“被极度商业化了”。孰对孰错?追求真相的新闻学子正要一探究竟。


阿尔村
      阿尔村位于岷江上游,距离汶川县城30公里。汶川大地震后满目疮痍,时见飞沙走石。但对于大山里的人们,即便没有地震,也早已习惯了与泥石流、塌方等灾难共生。她的朴素和本色像极了大多数的村庄,充满着宁静与怀旧的气氛。如今,这里已是汶、理、茂等羌族聚集区中为数不多的全村人都会讲羌语的地方。对很多年迈的人来说,山外的世界就像遥远的传说。焦虎三在《云端的阿尔村》一书中写道,甚至到20世纪90年代,这里也几乎与世隔绝。
      阿尔村有四个自然村寨,其中之一巴夺寨海拔2200米。天气好的时候,从山底仰望,依山而建的寨子的确像是夹在云层之中,也正因此,羌族被称为“云端上的民族”。阿尔村被五座山包围。俗称的转山会,也就是“祭山”。祭山是羌民的大典,羌谚称之为 “皇帝祭社,百姓祭山”。羌族人认为,白石是圣洁、神圣的象征,也是村中代表诸神的图腾。于是家家户户都会在屋顶供奉白石。上山后遇到的第一块白石,会被村民请入家中,做日常拜祭之用。
发表于 2012-6-13 21:00 1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hemingzhong 于 2012-6-13 21:16 编辑

物资准备
买保险。买地图。下载导航软件。学习自救方法。
提前联系县城、村委会说明此行的目的并在到达后登记。
运动鞋。遮阳帽。背包。雨伞。防晒霜。感冒药、肠胃药、消炎药、降火药、创可贴、纸巾、手机、相机的充电器、脚架。
身份证、学生证、现金适当多准备(以免不方便用银行卡取钱)。
还有一些要送给羌族小朋友的书籍等物品。


羌族的禁忌

1.病人忌见生人,并在病房外立一条板凳,以示拒绝外人入内。夜间,在病人房内,禁止吹口哨,以免招妖魔。
2. 羌族严禁为凶死者择定的火葬日期和时辰,与家中任何人的生日、时辰相同。
3. 羌族传说他们是天上火神蒙格西的后裔,所以他们生活中,十分崇敬火。每家屋内的火塘,即是全家起居活动的中心;他们视火塘里的火是神性的,不同于户外的野火。他们禁忌火塘里的火熄灭,认为“断火”是不吉的凶兆。不准向火塘里吐痰、踏脚和搭尿布等,以免这些行为得罪火神,而遭到火神的惩罚。
4.饭后不能把筷子横放在碗上,也不能倒扣酒蛊,因为这是敬鬼仪式。
5.忌坐门坎和楼梯。
6.正月初一忌大声叫骂,并把火钳、绳子、菜刀藏起来,因为这些东西象征不吉利。
7.羌寨附近的山上,都辟有一片神林,这是全寨每年祭山的场所。祭山时间,各地不一,通常是在农月的正月、五月或十月。一年或一次,或二三次不等。祀祭时期,禁忌任何人进入打猎和砍薪。另外,每遇干旱之时,要举行祈雨,即俗称“搜山求雨”,这时也禁忌人们上山打猎、砍薪和挖药材等。

如果你能耐心看到这里,我们“羌知行”所有成员首先对你表示感谢!


我们将用我们自己的视角记录这个几乎被人们遗忘的名族。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