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36620

主题

图解 拉萨-哲蚌寺雪顿节晒佛~~

[复制链接] 查看:14294 | 回复:78
发表于 2008-9-9 14:05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引百度 括号内为自己加的注,不一定正确~~

雪顿节:
  每年藏历六月底七月初,是西藏传统的雪顿节。在藏语中,“雪”(从藏语中读音来看这个雪字应该读作“学”)是酸奶的意思,“顿”是“吃”、“宴”的意思,雪顿节按藏语解释就是吃酸奶子的节日,因此又叫“酸奶节”。因为雪顿节期间有隆重热烈的藏戏演出和规模盛大的晒佛仪式,所以有人也称之为“藏戏节”、“展佛节”。传统的雪顿节以展佛为序幕,以演藏戏看藏戏、群众游园为主要内容,同时还有精彩的赛牦牛和马术表演等。

  节日活动的中心在拉萨西郊的罗布林卡(林卡是藏语中很常见的一个词,意思就是公园。罗布林卡在藏区的地位基本可以对照一个清朝时期的避暑山庄)。这里从前是西藏地方政教首领达赖喇嘛的夏日园林。节日来临,罗布林卡以及周围的树林里,一夜之间便会涌现一座色彩鲜艳的帐篷城市,还形成几条热闹繁华的节日市街,几乎整个拉萨城都搬进了这片绿色天地,所有的人都在歌声舞蹈中过着野外生活,深沉热烈的歌声伴着高原特有的乐器在树影里传播,这是拉萨人最有活力的日子。




为了过雪顿节29日晚就从山南赶到了拉萨,住在了桌吉旅馆~
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亮就已经打车到了山角下,从八角街到哲蚌寺打车20块RMB~~~
一路徒步上山蒙蒙亮的山路上早就埋伏了各路高手,可能四五点就到位了,支起自己的相机与摄像机,占据有利地形!
挤过群人来到佛台下拍了张拉萨晨色!



这张照片是早6:50拍的.
地点是
北纬29,40.59
东经91,2.68
海拔3880M

注:每张户外拍的照片的EXIF信息里都能看到坐标和海拔..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查~~
发表于 2008-9-9 14:05 2 只看该作者

7:30左右,准备工作开始!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正在准备释迦摩尼佛台~
发表于 2008-9-9 14:06 3 只看该作者

准备的同时嘴里还在念着佛经~~
下面高僧下面的东东看起来是像香炉,但香火跟本就不上在这里..
发表于 2008-9-9 14:06 4 只看该作者
DSC_1631.jpg (233.33 KB)
2008-9-5 16:11


换一个角度看到的.
为佛祖点起的八盏酥油灯~~
发表于 2008-9-9 14:06 5 只看该作者

另一个角落里的僧人正在准备法会以后,各路高僧的酥油茶。。
发表于 2008-9-9 14:07 6 只看该作者

6:59分...
展佛台上下的僧人紧锣密鼓~
布置展佛台,垫好佛台.为了让世界上最大的“古故”安全的展开~~
这里的“古故”就是这个大唐卡,现在也有很多人称之为唐卡。
但如果你在藏族朋友面前这样说的话他们会不高兴。因为唐卡是比较小的可以挂在家里的。
像今天这么大的佛一定要叫“古故”!否则会被认为是对佛教的不尊重。
发表于 2008-9-9 14:07 7 只看该作者

这是啥?集结号嘛???呵呵~不是!

那个大的前面要两个人抬起。后面两个人在吹。声音异常低沉,听起来有一种试音蓬里巨大的低音炮在你的耳边被撕裂的感觉。你不自己亲自听一下我真的不知道如何形容这种声音有着怎样浑厚的气势与迅捷的穿透力!!! 它的藏文名字叫"懂奇"。
那两个小的叫“解玲”

这里的藏语都是听藏族朋友说的,读音不会有错。但通常是否会写做这两个汉字我不太了解,所以都打了引号~
发表于 2008-9-9 14:07 8 只看该作者

这时“懂奇”响起。低沉的声音震荡山谷.护送"古故"和释迦摩尼的僧人们从哲蚌寺出山.

这时基本是早上7:40,拉萨的天还是刚刚放亮.,,,加上当天云层很厚
现场的亮度还很差,很多照片只能用ISO800来拍,快门也很慢.很多照片都拍的很差.
再加上人挤人,连个落脚之地都难找,,还要时刻小心翼翼注意自己的个人安全问题,
经过了很长时间的细心处理也只能达到这种效果~~
所以今天的照片有点对不住大家了~
发表于 2008-9-9 14:09 9 只看该作者
[wma]https://202.98.251.238/mp3/564.mp3[/wma]




先说那两个大黄伞..
在中国古代帝王出宫时也有类似的东东,那时这东东叫宝伞或华盖.
藏族也有,在藏语里叫做"独".藏族地区没有帝王将相.“独”一般就用在喇嘛、班禅、活佛等有地位僧人出行,或佛祖的法身出行也要打“独”。
这里打出了两支“独”;分别打给“谷故”(因为谷故里面有佛祖)和佛祖释伽摩尼的金像。那尊金像在哪儿?你找到了嘛??
发表于 2008-9-9 14:10 10 只看该作者

多长你们自己看吧,
27MM的广角没拍全。。。。。汗~~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