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36620

主题

青山戏水~~~黔东南凤凰(图片版)

[复制链接] 查看:11875 | 回复:46
发表于 2008-9-9 23:16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只看本帖大图
朗德上寨

  朗德上寨是一个苗族村寨,距凯里市区29公里,距县政府雷山7公里。郎德上寨系苗语“能兑昂纠”的意译,“能兑”即欧兑河下游之意,村以河名,“昂纠”即上寨,郎德上寨因属郎德地片上方,故名。寨内苗民的服饰以长裙为特征,所以又称为“长裙苗”。在这里除了可以欣赏到苗族独有的木吊脚楼建筑外,还可以欣赏到寨民表演的拦路酒歌、盛装苗舞、芦笙舞、八抬芦笙舞等等节目。郎德镇具有着得天独厚的民族旅游资源,镇内有享誉海内外的"中国民间歌舞艺术之乡"、"全国百座露天博物馆"朗德上寨和"芦笙之乡"岔河南猛,现在,朗德上寨古建筑群被列为我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郎德上寨四面群山环绕,村前是一条清澈见底的溪流,流入美丽的丹江。跨溪有风雨木桥,寨子对面有养流坡,坡腰有8亩许平地和一长150米的赛马跑道。每年农历三月马日,雷山、凯里、麻江、丹寨四县交界的苗族男女青年,在此举行爬坡活动,对歌,赛马,盛极时达万余人。

  郎德上寨民居依山而筑,为木质结构吊脚楼。有五条花街路通向寨中。东、西、北面置有木柱瓦顶护寨门楼,简称“寨门”。寨上,吊脚木楼,鳞次节比,错落有致。寨中道路、院坝及各户门庭,都用鹅卵石或青石镶砌铺就。寨中有两个铜鼓、芦笙场。场子模仿古代铜鼓面太阳纹的图案,以青褐色鹅卵石和料石铺砌成十二道光芒,朝着十二个方向伸展。铜鼓、芦笙场的两头,用鹅卵石、水泥镶嵌成两匹飞奔的骏马。 还设有“杨大六文物博物馆”。馆内陈列着当年杨大六领导反清抗暴时的刀、叉、头盔、铁炮等战斗武器。公元1855-1872年,清咸丰同治苗民反清,抗暴失败后,因这里是义军将领杨大六的大本营,清军征战了18年才将其平定。

      今年奥运火炬传递其中一站就是在朗德进行的,可见这个寨子的非一般性。
      不过,在寨子居住还是非常舒服,除了一天几场被他们称作上班的表演,和观光客过来时兜售饰品,其他没有过分的商业气息。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08-9-9 23:38 2 只看该作者
竖构图



[ 本帖最后由 荼糜 于 2008-9-13 13:40 编辑 ]

9243.jpg

9118.jpg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08-9-9 23:39 3 只看该作者
老人们

9152.jpg

9168.jpg

9159.jpg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08-9-9 23:44 4 只看该作者
好片片啊
发表于 2008-9-10 11:57 5 只看该作者
那里的姑娘真漂亮...
发表于 2008-9-10 16:14 6 只看该作者
镇远位于贵州省的东部,处于贵州高原东部武陵山余脉的崇山峻岭之中,地处入黔要道,是一座拥有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

9330.jpg

9328.jpg

9337.jpg

9346.jpg

9347.jpg

9342.jpg

发表于 2008-9-10 16:40 7 只看该作者
        舞阳河蜿蜒于黔东南镇远与施秉两县之间;有诸葛峡(施秉境内)、龙王峡(镇远境内)、西峡和东峡,全长50公里,舞阳河兼刚与柔、雄与秀、朴与巧、险与夷之美。
       明弘治初年,文学家祁顺在《平昌山》一诗中对舞阳河有了精彩的表达:
          平昌山前宿雾开,
          凭高喜有此亭台;
          一川花柳四时好,
          十里溪水八面来。
    林则徐于嘉庆年间路经镇远,为舞阳河沿途风景所陶醉,写下了颇有气魄的诗章:
   两山夹溪溪水恶,

          一径秋烟凿山脚;
          行人在山影在溪,
          此身未坠胆已落。

       舞阳河像是一只小家碧玉纤细的手,牵着你在小舟步入一片宁静。山不高,水也不宽,舒适到仿佛能进入白日梦的境地。

       提示:进去景区,如果可以不要购买大船的船票,坐渔家船,景区现在是一个水库,估计以往诗歌里的险峻现在都被一片宁静代替。水库内有一个村寨,时间充分的话,住下应该不错。  

9384.jpg

9366.jpg

9388.jpg

9400.jpg

9402.jpg

发表于 2008-9-10 16:40 8 只看该作者
竖构图

9379.jpg

9405.jpg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08-9-10 16:45 9 只看该作者
LZ美女没在苗家吊脚楼上的"美人靠"上靠着来几张么???
发表于 2008-9-10 23:24 10 只看该作者
呵呵,我不好看,就不要献丑了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