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拉萨,江苏路一处普通而又局促的巷子,酥油茶的香味夹杂着孩子们的笑声从一个被巨大杨树覆盖着的藏式小院里隐隐传出来。 今天参加2008年中国希夏邦马峰登山队的王石和他的山友们又来到了这里,王石一直惦记着他和西藏盲童学校的学员们的约定:“我明年一定还要来看望你们”。这是王石参加2007年中国卓奥友峰登山队时看望盲童们时的约定。 一个来自德国的盲女在雪域高原之都拉萨亲手建立了一所盲童学校。她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让那些濒于崩溃的孩子们重拾做人的尊严。她的梦想就是要让孩子们找到自己的梦想。因为她相信,梦想真的能够让无边的黑暗变成一个彩色的世界。 萨布瑞亚·田贝肯,一个10年前只身来到西藏的德国盲女是这所学校的主人。萨布瑞亚在波恩大学里学习了英语、计算机、历史和文学,并且在研习中亚学时,依靠电脑听音分析器专门学习了藏文。因为她坚信盲人和正常人一样也能做很多事,而这也是她在1998年只身来到拉萨旅游的原因。 但也是在这里,她知道了一个令她感到震惊的现实,在藏人的信仰里,盲人是因为前世造孽而在今世受到神的惩罚,恶灵驻进了身体夺走了光明。因此盲人在当地象征着一种厄运,有的在生下来时就被溺毙,而活下来的,也在周围人的冷漠甚至残酷的对待中体会不到一点做人的尊严。萨布瑞亚决定留下来,想为这里的盲人做点什么。在拉萨的一家名叫巴朗学的旅馆里,她结识了之前在非洲救助儿童的保罗。她告诉他,自己要在这里办一所盲童学校,他回答说,如果她筹到资金的话他愿意立刻加入。 1999年,萨布瑞亚的学校终于在德国政府的赞助下建立了,而保罗也兑现了他的诺言。最开始,学校只有6个孩子,他们大多是萨布瑞亚骑着马走了170公里寻找到的。她找到的第一个盲童索朗本措很自闭,认为周围的人都是坏人。当她背着木桶去泉边打水时,有人会帮助她,另外一些人则会扔石子打她。“他们打石子,我会受伤,但是只能哭,哭出来会痛快些。”她说。 萨布瑞亚努力让她的学生们建立自信,就如同自己失明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难以置信的坚强一样。“鼓舞对孩子们很重要,”萨布瑞亚说,“而且我相信他们很快乐。” 2003年,王石因为攀登珠峰在拉萨做短暂停留,当地的朋友车刚向他提起这所学校,并建议他去看看。王石形容自己当时的心态是:“觉得无非就是给点钱。去的时候也是带着一种给予者的优越感去的。”但这种“优越感”随后就被那些盲童们的歌声给彻底瓦解了。领唱的孩子叫玖美,一个抓住人的手就不放的小男孩。王石被孩子们面对苦难时所表现出来的乐观、积极、自信打动了,他不禁问自己,面对相同的境遇,我是否也能像他们那样笑对人生。随后他从萨布瑞亚那里知道了玖美的故事,这个男孩最大梦想是当一名出租车司机,但当萨布瑞亚告诉他这个梦想永远都不可能实现时,他想了想说道:“既然开不了车,那我就当出租车公司的老板!”听完这个故事,王石突然觉得,真正给予的人不是自己,而是面前这些可爱的孩子。 今天,王石又给盲童学校带来了新的赞助项目,这些盲童快乐的笑容也许是他一直惦记他们的原因。 坚强而快乐,同样也是登山者的目标,这些孩子给登山队员们演唱了歌曲,队员们一直被那些盲童脸上阳光般的笑容所感动。 的确,眼前的黑暗也许不是人生最糟糕的事情。 [ 本帖最后由 icebear 于 2008-9-10 16:24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