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2540

主题

长白山

长白山脚下有位50岁“采药翁”走遍东三省多次死里逃生

[复制链接] 查看:8812 | 回复:27
发表于 2012-11-18 12:20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无花∷ 于 2015-3-8 04:48 编辑

        通化师范学院教授周繇,欲出版《东北药用植物彩色图志》,该书共350万字
      “东北野生食用植物近2000种,许多有用植物资源白白浪费在大山中。”通化师范学院教授周繇从小立志出书,为了这个承诺,他跋山涉水,努力了半个人生,有几十次甚至差点丢了性命。 对每座山的植物了如指掌       周繇今年50岁,身子骨很硬朗,但额头已经有皱纹,鬓角也冒出了白发。
       周繇出生在长白山脚下通化市二道江区的农村,由于家境贫寒和父母年迈体弱多病。为了填补家用.春天他不怕被毒蛇咬伤上山采集野菜卖点钱用作学杂费,夏天头顶烈日薅采猪食菜,秋天跟着邻居大婶进山捡蘑菇,冬天带着狗皮帽子拉着爬犁去砍烧柴。
  从11岁开始,他就利用放寒暑假的时间到生产队参加劳动,为了几个微薄的工分每天都累得腰酸腿痛,但他从来都不喊一声。为此,他的体格锻炼得很好。
  周繇说,父亲喜欢草药,为了让他将来能继承自己的事业,他7岁的时候,就跟随父亲山上采药,研究各种药材的特性。而这些都是口口相传,很难找到书籍来证明。
  据初步统计,东北地区共有野生食用植物1800余种。但由于缺乏可供借鉴的科学资料,使许多有用植物资源白白地浪费在了大山之中。
  为中国人命名植物进山
  大学时,周繇到长白山实习,老师说:“大部分的植物都是由日本、俄国、英国德国等科学家命名的。”为什么中国人不能研究自己的植物!“将来我一定要写出一本有关长白山食用植物方面的志书!”周繇的承诺,让他努力了半个人生,有几十次甚至差点丢了性命。
  1983年7月,周繇毕业后,他到长白县一中任教,除了正常教学外还一直担任班主任的工作。业余时间,他便上山采集植物,他充分利用那里的地理优势,经常一个人在遮天蔽日的茫茫林海中穿行,在怪石嶙峋的陡峭山崖上攀登,在险象环生的泥泞沼泽里跋涉……
  1992年《吉林教育》还在第十二期以“踏遍青山”为标题,用3500多字的篇幅详细地报道了他的野外工作情况。第2年,他调到了通化师范学院生物系。由于师范学院具有一定的科研条件和优惠的科研政策等等,这给他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奄奄一息被挖参人救出
  为了能够认识更多的植物,不断扩大自己的视野,让“植物学”专著早日问世,他背着重重的行囊,穿着单薄的衣衫,啃着僵硬的馒头,喝着冰冷的河水,走进大山拍摄植物。
  他在野外考察,经历了无数次危险,可谓“九死一生”。1990年6月6日晚,周繇去长白县考察,在长白县距离十八道沟气象站10公里的地方,他乘坐了一辆顺路车,而车主喝酒了,突然遇到一个急转弯,整个车子翻到沟里,幸好被路人救出来。
  2001年8月13日,为了考察东北刺人参的生态,他从松江河的白西林场进到了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当他埋头为大面积的东北刺人参进行记录时,一头400多斤重的公野猪向他奔来,吓得他连滚带爬向前逃去。由于精神过度紧张,他迷失了方向,一个人在原始森林盲目地走着,特别是第一天晚上,一条剧毒的极北蝰蛇钻进他的裤子里,吓得他冒出了一身冷汗。好在他有经验,慢慢地将裤子脱掉,才有惊无险逃过这一劫。就这样,他一个人在原始森林转了整整三天三夜,直到他的衣服破烂不堪、浑身伤痕累累、肚里饥肠辘辘、快要奄奄一息的时候,才被一伙挖参人救了出来。
  30年来已行走15万公里
  2000年的9月26日,他到长白山北坡海拔1300米的原始森林去拍摄珍稀濒危植物——短果杜鹃。就在他专心进行拍摄时,一头500多斤重的母熊领着两个小熊直冲他奔来,见状,他下意识地闭上了眼睛。当黑熊觉得没有什么异样时,才在离他仅有七八米的地方停了下来。事后,他在日记里写到:“假如黑熊真的扑过来的话,若干年后再有人偶尔路过这里,便会发现一个破烂不堪的相机和一堆神秘的白骨!”
  就这样,他只身一人,1次遇到了巨大的山体滑坡,2次长达3天的迷路,3次碰上了马蜂窝,先后遇到6次车祸,上百次差点被毒蛇咬伤,30年来,他行走15万公里,用双腿走遍了东北地区的每一个角落。采集标本1万余份,拍摄植物照片10万余张。
  将出版《东北药用植物图志》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使用东北药用植物,也为国内外研究东北地区药用植物资源的专家、学者等提供重要的参考文献。周繇立志出版《东北药用植物彩色图志》,为能够让书籍早日出版,他把睡眠的时间压缩在5个小时以内,把除夕看春节晚会的时间都用于查阅资料了。
  《东北药用植物彩色图志》中,是迄今为止第一部系统研究东北地区药用植物资源的专著。该书共350万字,收录药用植物223科、736属、1630种、34变种、33变形,配有彩色图片8000张。全书共分十三章,系统介绍了每一种植物中名、学名、科名、别名、植物学特征、生境、入药部位、临床应用、化学成分、药理、采收季节等。该书预计2014年正式出版。下一步,周繇准备走遍中国的山川,出一部2000万字的《中国植物彩色图鉴》,收录植物1万余种,图片6万余张。
  中国工程院院士资深研究员肖培根评价周繇说,这部著作集东北药用植物之大成,东北地区药用植物资源与“三农”经济发展关联密切,受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希望这部巨著能早日造福人民。东亚驻通化记者 李洪利 文

5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 长春老上尉
  • 456mno
  • 胖姐
  • 延边无言
  • 长白山秋风
6人点评 收起
  • 长白山—辰潇 有幸和周繇老师年初同乘一辆车,一起登过张草帽。被他的执着感动。 2013-3-27 18:23
  • 通化浅醉一生 在我看来,周教授更是学者和专家。堪称我国全面研究长白山植被领域第一人。 2013-3-23 06:12
  • 通化浅醉一生 周繇教授长期从事长白山植物资源、植物分类及蝶类的研究,是我国这个领域的专家。他的足迹遍布了长白山区的山川河流、崇山峻岭,著有多部学术著作,其事迹多次被《中国教育报》、《春风》、《吉林日报》、吉林教育 ... 2013-3-23 06:09
  • 远方的海 吉林农业大学胡全德教授的相关点点信息http://www.jyb.cn/high/gjrw/200906/t20090604_279177.html吉林农大教授胡全德:20年,2万公里山路 http://www.jl.chinanews.com/news.aspx/style/news.aspx?id=55826男子4 ... 2012-11-18 13:53
  • 远方的海 通化师范学院教授周繇,看来在药用植物等专业方面有可能能认识吉林农业大学教授胡全德老师的啊。 2012-11-18 13:49
  • 1281049374 不错,已阅。 2012-11-18 12:58
发表于 2012-11-18 12:58 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花∷ 于 2015-3-8 04:48 编辑

通化师范学院教授周繇,欲出版《东北药用植物彩色图志》,该书共350万字
      “东北野生食用植物 ...
不错,已阅。

发表于 2012-11-18 12:59 3 只看该作者
好帖。顶了。
发表于 2012-11-18 13:17 4 只看该作者
能和周教一起爬山会长很多见识呢
发表于 2012-11-18 13:39 5 只看该作者
周教授为人和谐、谦虚。做事认真、专业。敬佩。
发表于 2012-11-18 13:49 6 只看该作者
刀王雨 发表于 2012-11-18 12:20 通化师范学院教授周繇,欲出版《东北药用植物彩色图志》,该书共350万字      “东北野生食用植物 ... ...

通化师范学院教授周繇,看来在药用植物等专业方面有可能能认识吉林农业大学教授胡全德老师的啊。
发表于 2012-11-18 13:53 7 只看该作者
刀王雨 发表于 2012-11-18 12:20 通化师范学院教授周繇,欲出版《东北药用植物彩色图志》,该书共350万字       ...

男子4年去长白山考察植物 了解700种植物药性

发布时间:2012-10-16 11:02:00





韩景方在整理植物图片


能调节睡眠的睡菜


    爱因斯坦曾梦想成为一个帕格尼尼那样的小提琴演奏大师,却不小心成为了一个大物理学家,但从未放弃过小提琴演奏。一汽集团技术中心也有这么一位高级工程师,曾梦想过当一位植物学家,也从未放弃过对植物的爱好。这位高级工程师便是54岁的植物达人韩景方。
亲眼见识植物神奇功能
“我小时候常采野菜喂猪,水蕨菜、猴腿、蒲公英、山茄……能叫出好多野菜的名字。”韩景方说,这使他从小就对植物很感兴趣,并立志成为一个植物学家,却阴差阳错成为了一名工程师,但他从未放弃对植物的爱好。
2009年,韩景方认识了吉林农业大学教授胡全德,并跟着胡全德去临江考察。这次出行经历,让他对植物的爱好进入了“深层次”。
“当时的队伍有七八个人,大部分是胡老师的学生。一天在山上,一位女生的胳膊被刺娥幼虫,俗称‘洋辣子’给蜇了,又红又肿,疼得直叫唤。胡老师看了看,弯下腰,从地上拔起一根叫‘狼爪瓦松’的植物,说涂上过一会就好了。当红肿消退的时候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韩景方说,植物的神奇功能看得他目瞪口呆,便打定主意当一名植物研究者。
长白山植物是他的最爱
之后,每年春秋季节,韩景方都要到临江去看看。刚过去的黄金周,他又去了临江,这已是他今年第4次去看山上的植物了。
正好吉林农大的专家在临江考察,进行“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作为志愿者,韩景方加入了其中。
“每次出行,除户外基本装备外,相机、笔记本、笔也是我的必备,此外,我还会带一本《东北植物索检表》。”韩景方说,有了书的帮助会更方便。
“一些根茎类植物,如山药、薯芋等,春天会先在地表长一层叶子,根茎成熟后,地表的叶子也会发生变化。无论植物呈现什么形态,都能准确辨认出,才叫真正认识了这种植物。”韩景方说,植物像人一样,从幼年到迟暮,在不同季节、不同时期模样都不一样。
“临江被称为‘长白山立体资源宝库’,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森林覆盖率达83%以上,海拔变化大,地理位置特殊,植物多样性好,因此我一有机会就会去考察。”他说,跟临江的植物见面,有一种与老友相聚的感觉,“常去看看它们的变化,有助于熟练辨认,加强记忆,而且每次也会学到新东西。”
整理出五六本植物记录
胡全德每次到野外考察,韩景方几乎都要跟随,遇到不认识的植物,便现场讨教,对植物的认识和了解越来越多。
在近4年与植物打交道的过程中,韩景方整理了好多笔记。 “是一本植物目录。”韩景方说,“遇到叫不出名的植物,我都会用相机记录下来,回去存到电脑里,有机会就询问胡老师。”
“我把每张照片都进行编号,然后再把植物的编号、名称整理到笔记本上。”韩景方说,这样翻看更便于查找,已经记录了五六本了。
“开始我把它当做出游日记来记,后来慢慢地就养成了编号、整理的习惯。我还会发帖与论坛的朋友们分享植物的药用小知识,让更多人受用。”韩景方说,现在,他已经整理出近700种本地植物的药性。
“野外大部分植物都可食用,学习植物在户外很有用,哪种有毒,哪些可食用,哪些可治病,几乎能解决户外遇到的一切伤病和饥饿问题。”韩景方说,这为他们组织网友到户外活动提供了很大方便。
学习植物学比在校生用功
双休日的农大校园里,常会看到胡全德和韩景方的身影,一路上,他们讨论着校园里某种植物的名字,或某种蕨类的来历。
“他是一个非常努力的学生,很好学,外出时都随身带着相机,碰到不认识的植物就拍照,再来询问我。一听说我要去临江考察,他就主动联系我,说要一起去,我很喜欢带着他。”胡全德说,“我带的植物学专业学生,都很少有像他这样的热情。”
朋友们管韩景方叫“植物通”,都说跟着他出去,等于带了本户外植物百科全书。
“他家里有好多关于植物的书籍,电脑里也有很多资料。老韩走沉稳路线,我跟他出户外,心里觉得特踏实。”好友于女士说,野外常见一种不起眼的小草,名叫狭叶荨麻,其茎叶上的蜇毛有毒性,一旦碰上就如蜂蜇般疼痛难忍,被蜇部位还伴有红肿现象,如不进行治疗,会持续半个多小时。一次在户外,她遭到了狭叶荨麻的“袭击”,韩景方帮忙,找到了一种叫水金凤的草药,她涂了之后红肿、疼痛过一会儿就消失了,“这个秘方在朋友圈已经不是秘密了,老韩经常跟我们分享一些小偏方。”
“认识植物,让我在户外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游刃有余。”韩景方说,了解自然,让他在户外更有安全感,不仅可以保障自己的安全,还能保护其他同行的人。

男子4年去长白山考察植物 了解700种植物药性(文中主人公韩景方,长春户外资深前辈-天涯明月)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2-11-18 13:57 8 只看该作者
不错,顶。
发表于 2012-11-18 16:49 9 只看该作者
向周老师致敬!
发表于 2012-11-18 18:18 10 只看该作者
如果有机会话一定在和周繇同行 讨教的问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