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高山居士 于 2012-12-14 12:29 编辑
自2000年闲赋在家以来,整日无所事事,麻桌饭局长久不能维持。偶尔在报纸上看到有户外旅行的报道,上网搜索出不少QQ群,在其中查看了“驴行天下 放飞自我”的QQ群活动规迹,惊奇地发现这个群体早在2004年环青海湖户外旅行开始起的九个年头里、他们徒步走过了西宁周边的所有的湖畔、草原、大漠、森林和山川,足迹踏遍省内外周边地区。群主把自己的网名低调地称为“瓶子里的浪花”。有些驴友曾经参加过2003年春季央视直播的,为纪念人类登上珠峰50周年组织的中国第一支民间攀登珠峰队伍,有人曾经成功登上了世界的最高峰。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我也就随意地加入当中,也就此开始了去大通县宝库乡那愣沟徒步21公里艰难而愉快的旅行。
首先是准备工作,在网上首次报名参加活动时,组织者让我与称“蓝天”的联系人取得联系,“蓝天”叫我去QQ群会所填写个人资料,会所设在市政府旁边的一座居民楼上,是一个两居室结构的民居,客厅里摆放着沙发、桌椅、电脑和棋牌桌,看来是平时办公的地方。旁边的卧室里则摆满了帐篷、睡袋、服装、鞋帽、食品、炊具等等,琳琅满目、各式各样的户外用品,我根据自己的需要,购买了一些背包、手杖之类的户外用品,也算是给这个群体的一种支持,据说配备一套基本完全的户外装备需要两万元以上。报名费用35元,其中有两元的保险费,所有费用AA制。 出发地在市中心的体育馆旁边的广场,相约早8点天空放亮时出发,我准时达到集结地时看到有背包客开始登上旅游大巴车,就在我即将上车的瞬间,我吃惊地看到这个团队旗帜上竟然是“徒步宝贝户外活动”字样而非我所在的“驴行天下、 放飞自我”群体,殊不知,我竟然在不认识各位“群众”的情况下站错了队搭错了车,有人告诉我“之前出发的团队就是驴行天下他们”,幸好是刚刚出发,我急忙打的赶到高速路入口处与他们汇合。抱歉、落座之后,群主打开扩音器向各位群众详细介绍了此次活动的具体时间、地点、行程、费用以及注意事项等各项安排。事毕,由前传后逐个主动拿起话筒向各位"群众"介绍自己并既兴表演节目,看得出他们虽然不是第一次参加,但有可能是第一次搭档,各个干脆利索、落落大方。群里都是以网名相称,我坐在最后一排,旁边是一对恋人,有意思的是他们的网名分别叫“左手”和“右手”他们在一起介绍自己的时候,分别举起来左手和右手共同组成一个“心”型状,惹得众人一个劲拍手鼓掌。90公里的去程上一路欢歌笑语、充满着激情。 车行至一山村旁边叫那愣沟的地方,一老者在家门口晒太阳、随用青海方言问其“阿爷—这沟有多深”,老者答:“沟有十余里深”他见来人众多、不解的问“尕娃—你们做啥呢?”回答“我们走着玩呢”。老者自言自语道:“没(球)事干(者)....”,队伍里传来一片笑声和学舌声。沟中看上去高山耸立、沟壑纵横,山谷里荆棘丛生、溪水澄澈。一群群山雀在一簇簇荆棘林里如行云流水般往来穿梭。蓝天碧云、雪山溪谷,柴扉小扣、鸡鸣犬吠。东西向的“兰新铁路复线”和“引大济湟水利工程”横穿沟顶而过。动中有静又非动非静,看似荒凉而又不荒不凉,处处充满着生机和希望。走在第一梯队的我回头张望时,60人的队伍前后相距有两公里的路程,领队肩头上的步话机不时传来一声声联络呼叫的声音。行至沟底,海拔也由2100多米上升到3100米以上。如若再行进,爬上沟底的山坡便是茫茫草原了,据说是原西北王马步芳统治时期的军马场,因此,沟底留存的残垣断壁仍依稀可见。 还没等我们先期到达目的地的人喘口气,片刻间风云突变、狂风裹挟着雪粒忽东忽西地狂吹,就连小便一下也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尿,你能明显地感觉到经过风吹日晒的雪粒像沙子一样擦着你的衣服流过,时紧时松前后左右不断地吹打在你的身上。有经验的领队将我们带到相对的避风处安营扎寨,于是乎,不大的一处林间空地里驴友们三五成群围坐在一起,从行囊中拿出各式各样的午餐,保温壶里倒出热气腾腾香喷喷的茶水,各种食品在每个人的手中传递着,有些驴友甚至带着野炊用具,干脆利索地开始了别有风味的野餐。趁着宿营休息的时间,许多人在雪地上嬉戏、打闹。有一女驴友顺手拿起雪地里一块冻得硬邦邦的牦牛屎,恭恭敬敬地双手把形似大馒头的牛粪呈献给旁边的驴友时,引来一阵狂拍和笑声。没有经验,属新驴的我,休息时急忙卸下背负的行囊,没想到使微微出汗的后背着了凉,至今在家咳嗽不止,甚至耽误了前两天去湟源县冰沟的活动。驴友们把这种经历艰苦的行为叫“自虐”,他们还把驴友带来的群外朋友戏称是“某某的外挂”置身其中,虽是自找苦吃,但是其乐无穷。上山容易下山难。回程的路虽然是下坡路,可走起来要比上山时艰难的多,可能是疲惫的缘故也或许是迎风的原因,驴友们步履艰难、踉踉跄跄地陆续回到沟口的大巴车上。值的赞叹的是一位不到七岁的小男孩在妈妈的陪同和驴友们的鼓励声中,在6个小时的时间里,不哭不闹走完了21公里全程。真佩服这位驴友妈妈的勇气和孩子的毅力,今后还有什么样的人生路不能对付! 回到家中,浴罢饭后。当你稳稳当当地躺在沙发上看着电视慢慢睡去时,你才能真正体会到什么叫个“舒服“,这种“舒服”的感觉只有经历过艰难困苦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得更加深刻。 最近有一种:人找到了组织,心不在漂泊的归属感!有位叫“青衣佐刀”的驴友在他即将出版的《永无高处》书中写道:“我知道,想爬的山,也许,终究能够爬完。但真正的山,是在心里,人生的梦想,永无高处。”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十日 西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