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久未上此版块 正如某向导跟我说的一般,爬山的一般不说话,说话的一般不怎么爬山 总之,一上来就是口水横飞,唾沫四贱。 但是前段时间看到宁金的帖子,不得不再次思考自主攀登与户外救援体系的问题。 于是发个帖,以供讨论: 我国目前为止尚没有一部完整的户外运动指导性法规,在党国的社会,没有法规性的指导,则下面的乱象横生 而且特别反感官方机构的参与与介入,这跟党国的形象拖沓和处理方式有极大的关系。 也跟权力机构掌握着话语权有着极大的联系。 像笔者本人,不参与任何官方机构,虽然在非紧密性的民间机构享有一定的地位和名声,但官方机构笔者本人是非常排斥的。 但是通过一个例子,我觉得可以浅要的说明一下我们目前无法脱离官方机构的原因: 某年,十八重溪遇险事件,恰逢国庆,兴师动众,声势搞的极其浩大。 救援前天晚上,我们当地得到消息的,是由这个流程反馈下来的 队员家属报警 - 110 转 某地市登协 - 某市登协再反馈给报案地登协通报情况 - 某地登协获知消息 分发通知我们这些老家伙 所以,实际上当得知遇险的时候,从报案到我方获得通知,时长 6 小时,其间全部都是由官方渠道进行沟通和排查的。 而我们完全不把本地的登协放在眼里的,但获得消息的渠道和最后组织工作和应急通讯组织中心都是建在本地登协进行协调的。 这说明什么? 说明在我国内救援组织和救援手段在还没有完善的时候,官方依旧是无法取代的,尽管个人非常讨厌官方机构。 国内雪线以上山峰的组织与攀爬,宁金的事件可以说明我们目前为止商业机构已经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和技术能力保障客户挑战 7K级别。 另外语风同志和魔芋同志长年的自主攀登与探索的结果也可以证明在5K 6K左右的山峰活动组织中,自主攀登的技术手段已经相当成熟。 特别是今年两位完全纯阿式分段协作式雀儿山的模式,更加证明了国内的登山探险的个人条件已趋于成熟 但问题在于,一旦山难的发生,谁来保障,谁来救援,谁来负责? 宁金的事件在于某商业组织机构并未报备,这种未报备的原因和理由笔者本人非常赞同与理解 报备了,钱交了,那是否意味着某地的某协会和某商业机构是否要负起全部责任?? 要明白,6500M级别以上的救援,是非常困难的,特别是按国内目前的援救水平和援救设备,6500M以上,救援几乎死亡率是百分之百的。 所以,是否要反对哪怕商业机构的任何尝试? 自主的快感是无法抹灭的,自主的方式对个人技术能力的提高与促进是无法否认的,自主的成功与否对整个圈子的整体刺激与鼓励是无法掩盖的 我们需要更多的自主攀登爱好者。 因此,在我国没有现行法规指导的情况下,根据实际水平来看,5K 6K左右的山峰,可接近性好,攀登难度其实不亚于 7K 8K ,爬山爬到最后,大部份是高度而非难度 而5K 6K普遍集中难度,特别适合自主攀登方式进行磨练与提高 而且笔者本人认为,5K 6K的方式,可救援的代价小,组织易保障有力。 要明白一点的是,尽管非常多人不屑于商业组织和机构,但往往一旦有应急事件突发的时候,商业组织和机构往往是救援力量的主力。 而官方机构只会负责动嘴皮子。 所以,在国内,商业组织往往是两者皆备的,一方面要承受骂名和高价去开发和完善,慢慢的延展到7K 8K的水平保障能力,一方面又在有事件突发的时候,转身一变即为主力救援力量。 故,个人认为,国内的相关爱好者,应多在5K 6K的水平多爬,多练,多促进与提高,而7K的风险大于证明,一旦突发事件的来临。往往意味着死亡。 所以,国内相关行业的民间往往远远超越了官方水准,所以,请在自主的过程中,思考一下能力的范围所及。 山的攀登,每高一千米,意味着更强大的体能,更要命的供给与更接近死亡的概率。 国内的希望在于那些很多像语风,魔竽及雀儿山双人阿式的个人,但更多的责任落在商业机构上面。 祝这个行当顺利,也祝唾沫和口水顺利。 说十句,不如行一步 没有指导性法规的情况下,救援的费用,救援的组织,救援的设备力量,我们还非常的落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