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47142

主题

户外知识

关于水蛭的一些知识

[复制链接] 查看:1817 | 回复:0
发表于 2013-2-4 09:21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关于水蛭(蚂蝗)
水蛭又叫蚂蝗是一种带有吸盘吸血的软体动物,身上无毒无刺,水蛭常叮咬在人畜的皮肤上吸血,吸血量很大,可吸取相当于它体重2~10倍的血液。同时由于水蛭分泌有麻醉和阻止血液凝结的水蛭素,使伤口麻醉,血管扩张,流血不止,在其吸血时,人往往无感觉,当其饱食离去时,伤口仍流血不止,常会造成感染、发炎和溃烂,有时,水蛭还会钻入人体的鼻腔,口腔,肛门,阴道,尿道等部位,引起相应部位的痛痒或出血。
水蛭多生长在丛林,稻田,池塘,沟渠,河流等处,有生长在阴湿低凹林中草地的旱蚂蟥,旱地蚂蟥一般生长在潮湿、低海拔(3000米以下)的地方,多活动在道路边的草丛上,尤其是在有腐败枯木烂叶和潮湿隐蔽地方的居多,这些家伙平时潜伏在落叶,草丛或石头下,伺机吸食人畜血,人经过时会惊动它们,第一个人往往无事,后面的人一不注意就会被它的吸盘粘住,并很快爬到皮肤上。
也有生长在沼泽、池塘中的水蚂蟥,水蚂蝗则潜伏在水中,一旦有人下水,它们便飞快地游出,附在人畜的身体上,还有生长在山溪、泉水中的寄生蚂蟥(幼虫呈白色,肉眼不易发现),所以我们尽量不要直接饮用山溪、泉水应煮沸或处理后方可饮用。
其实水蛭没有想象中的神秘,其主要有让人担心的它是在潮湿的草丛中,还有水中出没无常,一不小心就中招了。

预防水蛭叮咬的方法:
(1)在外出或丛林中行走之前做一些准备,要穿长裤,将袜筒套在裤腿外面,扎紧裤脚(因为水蛭是无孔不入的),以防水蛭钻入。行进中,应经常注意查看有无水蛭爬到脚上。如在裤腿外面,鞋面上或裸露的地方涂些防蚊油,风油精等刺激性的药物,可以防止水蛭上爬。涂一次的有效时间约4~8小时左右。此外,水蛭和蛇类对生蒜的气味也不敢靠近,将大蒜汁涂抹在鞋袜和裤脚,也能起到驱避水蛭的功效。
(2)宿营的地方应选择在比较干燥、草不多的地方,不要在湖边、河边或溪边宿营。
(3)休息时经常检查身上有无水蛭叮咬,如有水蛭应及时除去。
(4)经过有水蛭的河流、溪沟时,应扎紧裤腿,上岸后应检查是否附有水蛭。
(5)尽量喝开水,不喝有寄生水蛭的水。细小的幼水蛭不易发现,喝进后会在呼吸道、食道、尿道等处寄生。
(6)还有即干脆挽起袖子(手和裤),让皮肤暴露出来,一旦有蚂蟥叮上就很容易觉察(蚂蟥一般是深褐色),这时按下列方法祛除。

水蛭叮咬的处理:
(1)水蛭叮咬时千万不要(切勿)用力硬拉拔掉,因为越拉水蛭的吸盘(口器)吸的越紧,一旦水蛭被拉断,这易使水蛭吸盘(口器)断留在伤口内并容易引起感染,溃烂,可在叮咬处附近拍打,待水蛭松开吸盘虫体回缩后将其震落或取下。  
(2)可用肥皂液、食盐或浓盐水、烟油、酒精、浓醋、石灰、辣椒粉等滴撒在虫体上,或用燃烧着的香烟烫,用柴火烤,使其松脱自行脱落,也可用dao将其刮下让其脱落(不提倡此法),实在无法时,让它吸饱血自然就脱落。
(3)伤口如不断流血,可用碘酊、酒精涂搽伤口消毒,并压迫伤口几分钟止血或撒些止血粉止血,以防感染。也可用炭灰研成末敷于伤口上,或用嫩竹叶捣烂后敷上。若水蛭掉落后,伤口没有出血,可用力将伤口内的污血挤出,再以碘酒,酒精等消毒。
(4)若水蛭侵入鼻腔、肛门、阴道、尿道等处,要仔细检查附着的部位,然后向虫体滴食醋、蜂蜜、麻醉剂(如1%的卡因、2%的利多卡因)等,待虫体松开吸盘回缩后,再用镊子取出。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