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华南

粤西云雾山脉的迷雾之鸡笼顶1280+雷公岭(暂)1270—广东300千米高山97

[复制链接] 查看:20619 | 回复:11
发表于 2013-2-21 15:11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鸡笼顶,豪气云天?其实我在瑟瑟发抖

雷公岭卫峰,我对着天空暴怒:主峰你到底在哪!

鸡笼山只是欠我一个美景而已,而雷公岭却欠我一个公平的对决

53PP

◆时间地点

时间:201328日至9

地点:高州、阳春、信宜三地交界

所属山脉:云雾山脉

所属片区:鸡笼顶片区

穿越独立千米高山

1.鸡笼顶1280

GPS(诺基亚N72+LD-3W)显示海拔1298,坐标22°14'53"N,111°23'20"E (有误差,实际应为22°15'02"N,111°23'04"E左右)

2.雷公岭(暂命名)1270(到达海拔1240左右的卫峰顶)

1240卫峰顶)GPS(诺基亚N72+LD-3W)显示海拔1339,坐标22°17'28"N,111°22'22"E (有误差,实际应为22°17'37"N,111°22'06"E左右)

◆穿越线路:

8日高州市马贵镇—(S280省道,面的)→A深坑路口410--(水泥村道,面的)→B深坑村525—(深坑至荷木桐公路,徒步)→C仙师厅765—(深坑至荷木桐公路,徒步)→D在建厂房820—(泥土公路,徒步)→E岔路口820--(泥土路,徒步)→F脊线1035--(脊线,徒步)→鸡笼顶1280。原路返回D在建厂房820,在厂房搭帐住宿

9日D在建厂房820 (深坑至荷木桐公路,徒步)→G岔路口815--(泥土路+养羊场小径,徒步)→J防火带900--(防火带,徒步)→K防火带某处1020--(山径,徒步)→M坟地1045--(山坡穿越,徒步)→脊线--(山坡穿越,徒步)→卫峰1240。原路返回D 在建厂房820,再原路返回B深坑村525--(水泥村道,徒步)→某村--(水泥村道,摩的)→马贵镇,住聚客隆旅馆

注:

(1)地点后面的数字代表海拔高度

(2)(脊线防火带,徒步)=此路段走的是脊线防火带,采用徒步的方式。其它类推

◆穿越线路图

1.鸡笼顶1280+雷公岭(暂)1270穿越线路(全景)――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2.鸡笼顶1280+雷公岭(暂)1270穿越线路(局部)――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注:

1)穿越线路根据GPS轨迹记录仪(AB-250)生成

2)蓝线为8日穿越线路,红色为9日穿越线路

广东300座千米高山徒步穿越:

https://blog.tianya.cn/blogger/blog_main.asp?BlogID=2446374

发表于 2013-2-21 15:11 2 只看该作者
鸡笼顶1 长坡镇某阵旧的旅馆,条件简单也没电视。所以在镇上的这两天就是处理了下照片。8日清晨,一抬头,天空云层厚得很……


鸡笼顶2 今天的目标是鸡笼山1280,位于高州、阳春、信宜三地交界。先坐巴车到马贵镇,然后坐马贵到深坑村的私人面的。深坑有东西向公路翻过海拔800左右的垭口直入信宜境内。鸡笼顶即位于800米垭口的旁边


鸡笼顶3 翻山公路只有中间一段是水泥铺面。一路上不断有摩托车呼啸着从后面突上来,今天是腊月二九了……


鸡笼顶4 深坑村海拔500多米,到垭口只需要300米左右的相对高度。天空阴沉,飘着细细的雨丝,道路很是泥泞。一路上倒也经过几处小平房,但都不见人影


鸡笼顶5 经过一个小寺庙——风云仙师厅。庙门紧闭着,墙壁上一个告示,大意是要烧香的打上面的电话云云


鸡笼顶6 公路可以直达800米垭口,而根据查看google地球,从垭口有泥土路上至鸡笼顶脊线。上到脊线那好办了,从google地球上看,那应该是较光秃的地形,有理由相信已被开垦成防火带的形式。
沿泥土公路向垭口前进


鸡笼顶7 很顺利到达800多米的垭口,不过因为大雾的原因,寻找上脊线的泥土路费了点周折。经过问路,确定垭口厂房边的泥土即是了。
天气不给面子,一路上阴霾天气……


鸡笼顶8 感觉前天的大轿顶穿越已经透支了所有的美景,对于这座海拔也不算低的山,一路上的景致单调得让人想跳山


鸡笼顶9 一路上几个泥土岔路,都做了正确的选择。倒是荒芜的山路在经过一片茂密的剑草时让人有点提心吊胆——这种阴湿天气可是山蚂蟥的最爱啊……。还好只是虚惊一场,最终泥土路顺利到在脊线处。不出所料,沿脊线而上有清晰的山径,方向也没错


鸡笼顶10 相机基本只完成了到此一游的任务。其实我一直怀疑俺的相机镜头出了问题,因为御下来后看到后镜里面布满网状的东西。总感觉这东西对成像有影响吧,可阳光好的时候又看不出来……,真是让人抓狂


鸡笼顶11 脊线太过于宽大,不仔细分辨还以为是山坡呢。而且老天也过于厚爱我了,这脊线上的山径时不时来个岔道。我不是GPS怪,用的最熟手的也不过是根据坐标和指南针选择前进方向


鸡笼顶12 这种天气穿越,总有点让人不放心。为保险起见,一路上沿路折了不少树枝做为下山的记号


鸡笼顶14 阴雨天登山的好处显而易见——不用担心被太阳烤个半死,相对来说体力也充足一点。所以很顺利地,我就到达了一个制高点。GPS(诺基亚N72+LD-3W)显示海拔1298,坐标22°14'53"N,111°23'20"E (有误差,实际应为22°15'02"N,111°23'04"E左右)。其实在逗留山顶的短短半小时内,高度数值一直不太稳定,一段时间内更是冲破1300。
不过无论如何可以肯定,这实际海拔至少达到鸡笼山公开数据的1280的值


鸡笼顶15 哥是穷人,装备一般,连个GPS都是手机式的,精度一般。好歹也有个轨迹记录仪?你说的那个垃圾AB-250?250块钱买的东西你能有多大指望呢。跟这些东西比起来,google地球这个免费的东东倒是帮了我不少忙。好了言归正传,来张峰顶的PP,依然模糊不清


鸡笼顶16 鸡笼山属那种山坡平缓的类型,主脊宽大绵长。天气好的话沿主脊行走应该也有相当的风景,只可惜了这该死的坏天气。峰顶岩石,你在想什么呢?


鸡笼顶17 人家若问我,我们赞助你钱,你这也没照个霸气点的全景照什么的……。我说,二十米开外就是白茫茫一片,你还想咋样?


鸡笼顶18 话说我站在这上面也不容易啊,你知道一路上水雾把我衣服都打湿了,山顶都是阴风,那个只要小吹一下就是透心的凉啊


鸡笼顶19 很多人以为我是神人,其实我胆子小的很。怕很多东西,尤其怕蚂蟥。你看这套上护腿还上衣下摆套裤子的把式,就知道有多懦弱了。本来就身型消瘦长的猥琐,山顶的小风一吹,脖子就缩到衣领去了……


鸡笼顶20 要问我此时的心境,很简单:完成到此一游的心境。广东300千米山,过程怎么样不重要,关键是总得有个确定的结果。对于这个山,我的结果是,我完成了登顶,留下了做为证据的照片。至于什么风景PP,什么人生感悟,全都给我见鬼去吧!


鸡笼顶21当然我很想诅咒这鬼天气,本来天气好的时候我还是可以就着美丽的山景抒发一下人生感怀的。可惜现在全被毁了。
看峰顶岩石


鸡笼顶22 天气晴朗的时候我们可以有一万种选择,我们可以沿南方向脊线来个超级穿越,也可以看着哪个方向的山脚风景不错而直接沿那下山……。可惜这鬼天气,不说了……。原路返回!顺利返回泥土路


鸡笼顶23 泥土路经过荒芜段,阴湿雾气滞留期间,走在上面都有种不爽的感觉。对了,这地方就是前面说的疑似有蚂蟥地段。穿越这鬼地方前特意做了个防蚂蟥准备,然后低吼一声:蚂蟥哥,哥来了……


鸡笼顶24 蚂蟥还算给面子,不见踪影。回到泥土清晰段,感觉路面有点滑,泥土吸饱了水,人走其间都有种一步一小陷的感觉


鸡笼顶25 返回垭口,垭口旁边一个在建厂房,空无一人,这刚好可以作为宿营地。野外搭帐篷更锻炼人?得了吧,我是来完成穿越的,而不是来刻意“户外”的。我的帐篷可是不足100块的便宜货,防不了稍大点的雨水。至于睡袋,那都是7年前本人参加一个登山活动的奖品,质量可想而知了


鸡笼顶26 随身带着面条,是个好东西,方便煮食。当然前提是你得有水,水?不是正下着雨吗。可惜下的是细雨……。没办法,只得接屋顶滴下来的水。做下净水处理?得了吧,你以为在家搞party啊,有就算不错了。厂房里一堆杂木板,看来也是这里的工人做饭用的。我也不含糊,直接就拿来用。说什么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给我去死,毕竟特殊情况可以特别对待


鸡笼顶27 800多米海拔,有雨的冬天,可想而知天气有点阴冷。最要命的是防潮垫基本不起作用,晚上寒气从冰冷的地板直上后背……。后来干脆把电脑打开,抱着它睡——这玩意工作时产生热量,相当热宝一个。第二天一早,依然天气阴沉。今天是?是的,今天是大年三十……


雷公岭28 大年三十就大年三十吧。节日是大众的,成就却是个人的,孰轻孰重我当然明白。今天的目标嘛,不太好走。某地图册上在鸡笼顶的西北方向标注有1270米的高点,经google地球查证,确实属独立千米山无疑。因为不知道此山的名字,而此山的附近有名叫雷公岭的山村,所以暂取名叫“雷公岭”。

雷公岭29 从厂房沿公路往信宜方向前行,一百米左右,左边一岔路,上岔路


雷公岭30 通常我都是根据google地球来设计穿越线路的,所以那些从google地球上可见的行走痕迹通常成为我穿越的首选。这些痕迹包括:公路、防火带、比较明显的山径、比较明显的脊线、比较平缓的山沟等。再比如这个山,从google地球上可看到有类似泥土路的东西沿等高线环绕此山的山坡部位。而“泥土路”某处似乎有山径可以上峰顶。
实际情况是,当我接上那条类似“泥土路”的东东时,发现它居然是条阴森的防火带……


发表于 2013-2-21 15:12 3 只看该作者
雷公岭31 防火带是个好玩意,通常带面植物稀少,比较容易行走。当然不爽的就是,有时候开建火带的人就喜欢让它沿等高线徘徊,结果走了半天,海拔也没怎么上

雷公岭32从google地球上看到的这个鬼东西,确定就是防火带来的。可恶的是这是沿等高线前进的防火带,海拔上升的死慢死慢。人家火带也丝毫不在意你的辱骂,一个漂亮的转弯,来了个倾斜的姿势


雷公岭33 防火带带面还算清晰,看来最近有村民前来整理过。只要它能老老实实把我带到指定的地方,倒也无所谓。一路上大雾弥漫,芒箕上的水珠都被我迫不及待当成珍宝来充实我可怜的风景照


雷公岭34 防火带从海拔900米缓慢抬升至1000米左右,沿带面前行,偶尔听到山坡下面有当地人燃放鞭炮的声音。山下山村离这里的高度也就两三百米,炮声清晰再正常不过了


雷公岭35 一路上火带边倒是看到几个山径岔路沿山坡直上,不过从方向看也不是去主峰的方向,直接被放弃了


雷公岭36 从一开始到现在,事情都在顺利进行着,基本可以认为顺利到达峰顶没有问题。可惜我乐观过了头,然后火带走着走着就忽然变小消失了。是的,在google地球上仍继续延伸的火带,却在现实中消失无踪。其实这很好理解,google地球很多时候是几年前的图像,而只需要很少时间,山草足可以把火带给重新掩盖。


雷公岭37 看看离峰顶的距离也不太远,干脆直接抛离火带沿山坡而上吧。从火带消失处往回走了一小段,看到有山径沿坡而上,大喜。沿山径走进湿漉漉的山坡,很快到到达一个坟地。坟地再往上就没路了,咬咬牙,直接穿越吧。无路穿越是艰苦的,尤其在阴雨天气穿越这种长满灌木的山坡。百来米的高度,花了不少时间。顺利上到脊线


雷公岭38 结果在脊线顶,我又傻眼了:根据坐标显示,雷公岭主峰应该在我的西北方向,可西北方向是直下的山坡。都说山顶会有众多山头起伏,不过这起伏的程度也太大了吧。这白茫茫的大雾,就算山坡下面是山峖部,也很难保证不会一不小心走到山沟里吧。该死的,不会是根据google地球记录坐标时记错了吧?在山脊上呆了几分钟,然后发现偏西方向有个巨大的身影在雾色中时隐时现。奶奶的这不会是主峰吧?看来也没选择了,直接上吧。
向此山头穿越途中


雷公岭39 攀上这个山头顶还算顺利,掏出手机GPS一看,确定不是主峰。山头顶光秃秃的,阴雾天气里,周围的气氛很是压抑


雷公岭40 怎么说也不能白来吧。看不到风景?我就是景!


雷公岭41 唉,骗点钱不容易啊……


雷公岭42 今天是2月17日,我一直试图还原我当时的实际心境。我相信肯定不是现在坐在书桌前这般心情平静如水。当时的实际情况是,我暴怒无比:2012年大年三十,在这远方家人团聚的日子里,我却在遥远的陌生地与一座不知名的山峰缠斗,而那个我真正想狠揍一番的主峰却远远躲在某个角落里,看着这一切,嘿嘿偷笑!


雷公岭43 无耐的感觉浸遍我的全身,我却毫无办法。真希望能有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能和它再来个真刀真枪的对决。可惜这个遗憾或许永远没机会弥补了:在我的千米山计划中,因为时间的原因,不允许我对一座山攀登两次。所以可以说,这座山最终会成为我千米山生涯中一个小小的遗憾


雷公岭44 好了,该看看它的真面目了……


雷公岭45 GPS显示海拔1243,坐标22°17'28"N,111°22'22"E (有误差,实际应为22°17'37"N,111°22'06"E左右)。坏消息是这不是峰顶,好消息是它的高度够高了:根据特赦条款,如果实际到达的高度与峰顶高度差小于1/40,就算成为地穿越此峰。雷公岭标高1270,所以1243的高度也勉强够了……。反正不管你怎么说,我都会把它算作完成了的穿越


雷公岭46 成功也好,失败也罢,都留给时间去评判吧。眼下我唯一关心的是,时间不早了,该下山了。搜索来时的路径返回,一时有点紧张,刚才穿越山坡上山的痕迹居然没找到。不过无所谓,百米的高度,无路穿越也是分分钟的事。也许是天意,穿着穿着居然又返回这坟地上了


雷公岭47 返回防火带,没有任何停留,直接下山


雷公岭48 防火带有几个起伏的路段,下行时脚趾都顶鞋尖上了,很是生疼。奶奶的这又鞋是我姐给我买的增高鞋来的……。结果我却残忍地拿它来登千米山


雷公岭49 顺利返回泥土公路。不远处就是厂房,昨天晚上在里面冻了一夜


雷公岭50 回到仙师厅,发现地上多了新鲜的炮纸。这穿越路途,一路泥水,衣服上满是脏泥。就着寺庙水龙头清洗了一下。


雷公岭51 仙师厅的灯亮起来了,这是在给我指路吗?


雷公岭52 沿泥土路向深坑村方向返回,远远就听到断断续续的炮竹声。呵呵,大年三十,我也要到城镇里过年了。你说我叛逆也好,不食人间烟火也好,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还是希望能快乐在温暖的被窝里,看着无聊的春晚,度过一个毫无特色的春节。即便在异乡也无所谓


雷公岭53 回到深坑村,下午5点左右。果然,这样的日子是没人有心情做载客生意的。在深坑村找不到拉客的摩托车,继续沿水泥路往下走,到达另一个山村的时候,试探性问一下,旁边传来一年青的声音:我就是拉客的!
2013年2月9日下午5点多,在这个异乡的小山村,这个年青朋友的一声回应让我的内心一片温暖……


后记:
师傅人不错,13公里的路程20块钱。一路上我们聊得很欢,最后在马贵镇还帮我找了个不错的旅馆。只能说,好人一生平安吧
(完)
发表于 2013-2-21 15:14 4 只看该作者

棉被顶下山,云雾上的脊线

棉被顶主峰

银岩顶峰顶类似蓄水池的建筑

山为了补偿我对太阳的遗憾,变出了云海山脊;路为了惩罚我对千米山的蔑视,变出了蚂蟥山谷

92PP

◆时间地点

时间:2013211~12

地点:

棉被顶――高州市马贵镇西北

银岩顶――信宜市钱排镇东南

所属山脉:云雾山脉

所属片区:

棉被顶――大田顶片区

银岩顶――银岩顶片区

穿越独立千米高山:

1.棉被顶1627

GPS(诺基亚N72+LD-3W)显示海拔1636,坐标22°16'00"N,111°16'13"E (有误差,实际应为22°16'09"N,111°15'57"E左右)

2.银岩顶1334

GPS(诺基亚N72+LD-3W)显示海拔1342,坐标22°21'12"N,111°18'13"E (有误差,实际应为22°21'21"N,111°17'57"E左右)

◆穿越线路:

1.棉顶穿越线路

11日马贵镇—(S280,面的)→A大西桥400--(水泥村道,摩的)→B丹竹坑电站675一(泥土路,徒步)→D山径口970—(泥土路,徒步)→E山径口1150—(脊线山径,徒步)→棉被顶1627--(偏北方向山径+脊线山径,徒步)→F小山峖1390--(脊线山径,徒步)→大山峖-(山径,徒步)→D山径口970-(泥土路,徒步)→B丹竹坑电站675—(水泥村道,徒步)→某山村。坐摩的返回马贵镇

2.银岩顶穿越线路

12日马贵镇—(S280,公交)→山心村--(S280,摩的)→A信宜市钱排镇达垌村710--(北方向山径,徒步)→B矿区外围880--(山径,徒步)→C矿区仓库920—(防火带,徒步)→D接上山径1050--(山径,徒步)→E垭口1085--(山径,徒步)→G蚂蟥路段1030--(山径+泥土路,徒步)→H村庄860--(泥土路,徒步)→I马安-银岩公路890--(泥土公路,徒步)→J岔路1150--(泥土公路,徒步)→K岔路1245--(泥土公路,徒步)→泥土公路尽头--(山径,徒步)→银岩顶1334--(泥土公路,徒步)→K岔路1245--(山径,徒步)→山坡1200-(原路返回,徒步)→K岔路1245--(泥土公路,徒步)→J岔路1150--(泥土公路,徒步)→M在建工地1090-(原路返回,徒步)→J岔路1150--(泥土公路,徒步)→N马安村825--(水泥公路,徒步)→新中村,宿营。13日从新中村坐摩的至X647省道路口

注:

(1)地点后面的数字代表海拔高度

(2)(脊线防火带,徒步)=此路段走的是脊线防火带,采用徒步的方式。其它类推

◆穿越线路图

1.棉被顶1627穿越线路(全景)――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2.棉被顶1627穿越线路(局部)――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3.银岩顶1334穿越线路(全景)――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4.银岩顶1334穿越线路(局部)――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注:

1)穿越线路根据GPS轨迹记录仪(AB-250)生成

2)蓝线为11日穿越线路,红线为12日穿越线路

广东300座千米高山徒步穿越:

https://blog.tianya.cn/blogger/blog_main.asp?BlogID=2446374

发表于 2013-2-21 15:15 5 只看该作者
棉被顶1 从马贵镇沿S280省道往北约10公里,公路左边有桥名大西桥。阴郁天空下,只等了几分钟就从路口拦住一辆路过的摩的。


棉被顶2 师傅说可先到切菜坪,再由切菜坪上山。结果摩托开了一段他又说得问下路,搞得我很是怀疑他到底识不识路。经过在某村的问路,确定可由前面电站旁边的路上去。就是这了,丹竹坑电站,海拔600多米。与峰顶相对高差是1000米左右


棉被顶3 忘了介绍了,今天的目标是棉被顶,海拔高达1627米。这应该是近一年来攀登的海拔最高的山峰了。海拔虽高,但似乎并不难走。Google地球上已确定泥土路可到达1100多米的地方,剩下的几百米相对高度估计也会有清晰的小径可走吧


棉被顶4 沿电站旁的泥土路而上,轻松惬意。路过一小村庄,名字不详


棉被顶5 嗯,阴雾弥漫,泥土路经过竹林。以前上网的时候曾关注过几篇大田顶片区的穿越记录,知道这片区域有较多的山蚂蟥。如今这天气?正好是它们喜欢的季节


棉被顶6 泥土路边的电站引水管道


棉被顶7 一路还算顺利,虽也遇到几个岔路口,不过根据方向很容易就选了正确的道路


棉被顶8 泥土路不知不觉上升到海拔1100多米,然后就开始反常地沿等高线前进。对照了下峰顶座标,感觉这样走下去的话可能离峰顶越来越远,决定离开土路直接沿山坡上山。很顺利地,看到泥土路边有小径沿脊线向西北方向而上。就是它了!


棉被顶9 脊线比较光秃,只长着短草,穿行很是方便。看得出有细小的山径沿此脊线而上


棉被顶10 脊线往上一段,短草变成枯黄的剑草。配上这阴湿天气,让人有点提心吊胆——奶奶的现在天气怕也有十几二十度,可是山蚂蟥活动的好季节啊


棉被顶11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这山径穿了会,居然开始经过一片灌木林区。完了完了,这低矮的树木配上这满地的枯叶,和公开资料上描述的蚂蟥栖息地是何等相像啊……


棉被顶12 山径穿行矮树林,每隔一段时间,便条件反射似地停下来查看手脚部位,看看有没有粘上那些可怕的吸血鬼


棉被顶13 灌木林段虚惊一场,然后山径又开始扎向剑草段。湿漉漉的山坡,手脚并用,还得不时停下来查看有没有入侵者,全然没有以往登山的神清气爽。
该来的总是要来的,在某个剑草和小树混长的陡坡,忽然发现自己脚踝部位的黑袜子上有个棕黄色的小东西在蠕动。蚂蟥!!~~~~~~~~~~,oh my god!顾不了那么多了,条件反射似地用手抓起它丢到一边……。接下来的路我更加频繁地查看手脚部位,直到上升到海拔够高的地方


棉被顶14 海拔到达1500多米,周围的天空开始变得明亮了。看的出海拔上升后,遮挡太阳的云层变薄了,所以太阳的余辉多多少少透射进来一点。


棉被顶15 当然我更希望太阳能再加把劲,就像一年前的狗尾嶂1684穿越一样,高度最终到达云层上方,从而让我有机会领略那云海旷景。可惜今天太阳似乎不太给面子,峰顶都赫然在眼前了,太阳依然在上方挣扎


棉被顶16 峰顶最高点是几块大岩石。像这种阴不阴晴不晴的天气真让人纠结……


棉被顶17 峰顶,抬头。望着天空那刚露了下小脸又躲起来的太阳,真让人纠结啊。


棉被顶18 峰顶附近一高耸的风力塔……


棉被顶19 好像仍不过瘾,干脆攀上那岩石的最高点。


棉被顶20 从岩石顶俯瞰峰顶平地。感觉气氛有点诡异——山顶往下是雾茫茫一片,而遥远的太阳又努力穿越透太阳递送过来一点光晕。某个时刻,云层厚了点,天空立马阴沉下来;而某个时刻太阳来劲了,周围又明晃晃起来


棉被顶21 包包也要看风景……


棉被顶22 峰顶岩石……


棉被顶23 我给了太阳足够的时间去证明自己,可惜他最终还是没能撕破那层薄云。时间不早了,下山了!偏北方向有清晰的下山径,这正中我下怀——从西北方向可穿越至大田顶1703和棉被顶1627之间的大山沟,由大山沟的东北-西南向公路可直出至信宜某省道


棉被顶24 回头望一眼峰顶,天空比先前更加阴暗,太阳似乎溃败了,


棉被顶25 该死的,山径很快进入竹林区。如果我是蚂蟥,我一定也喜欢这样的环境。没办法了,所有的装备都穿上,最后再套上雨衣。雨衣好歹有个连衣帽,可防从背后的蚂蟥由颈部偷袭


棉被顶26 一路上急匆匆而下,中间真有个疑似蚂蟥的细长东西掉到手上,被我立马拍掉了


棉被顶27 出了竹林,来到开阔地。心里的石头好歹落地了。检查了身体,暂时没发现蚂蟥


棉被顶28 山坡上有较为清晰的山径向下,而我行走的地方看起来似乎是脊线


棉被顶29 毫无疑问,阴雾天气下,这是最好的线路


棉被顶30 山径旁边牛粪众多,看来此路更多时候是作为牛儿的上山下山线路来的


棉被顶31 这方向是脊线没错,可惜走着走着怎么就偏到东边去了。这方向有点把我搞糊涂了,明明走的是北方向,最后愣是鬼使神差转到东方向来了


棉被顶32 这还没完,又走了段,山径干脆直奔东南方向而去。原计划的西北方向穿越计划就这样被山的恶作剧给化作泡影。罢了罢了,只要能下到山脚,哪个方向都无所谓了


棉被顶33 一路上云雾围拢在脊线周围,把脊线烘托得颇有仙境的意味


棉被顶34 怎么样,够云雾茫茫吧?海拔高就是够意思,像这种云海雾景,这种海拔级别的山那是信手粘来之事


棉被顶35 从主峰下来有好几条支脊,这是另一条支脊的风景


棉被顶36 云雾脊线


棉被顶37 云雾脊线


棉被顶38 走到这里,忽然感觉到一股莫名的轻松和爽快。我在想,我们追求的登山境界不就是这样的吗?不在乎目的地,只在乎沿途那不经意亮出的美景。是的,我走到了意想不到的方向上来,碰到了意想不到的山景。大山像一个魔术师,举手投足间向我展示的都是它的神奇


棉被顶39 然后我就看到云海遮住前方山坡,那些在晴朗的天气里也许无比平淡的山体,立马芝麻开门般神奇在天空的云雾里


棉被顶40 我喜欢追逐山的美景,但也许山的审美和我的不同。我喜欢阳光灿烂,山却每每给我雨雾云海。也许我们都错了,我们以为山是雄壮的汉子,喜欢炽热的太阳;其实她们是温柔的女子,更喜欢润滑的细雨绵绵吧

发表于 2013-2-21 15:16 6 只看该作者
棉被顶41 穿行脊线,雾气升腾


棉被顶42 脊线再往下,将翻垭口而上了。当然不用担心,通常山径会选择由较大的垭口直接下去的


棉被顶43 终于,太阳的力量驱散了棉被顶的云层,向我展现此山的全貌


棉被顶44 这算是太阳对我的一个补偿吗?


棉被顶45 山径下到垭口,沿等高线绕过垭口,从另一条支脊下去


棉被顶46 很顺利地,来到地势较低的地方


棉被顶47 这是要干嘛?不干嘛,让人再穿下灌木林而已。我的天啊,难道非得让我中蚂蟥的招才成?


棉被顶48 山还算厚道,蚂蟥也没再找我麻烦。顺利地下到一泥土路,海拔指向970米左右。


棉被顶49 沿泥土路下行了一段,感觉这路好熟。没错,这就是我上山时走的那条泥土路,峰回路转间,我又转回来了。能在短短几小时内体验这多般变化,也算是相当有意思了


棉被顶50 接下来就轻车熟路了,山路经过毛竹林。


棉被顶51 返回无名村,谢氏文发堂,这名字有深度


棉被顶52 山村,无题


棉被顶53 在视野开阔地,回望身后的棉被顶。太阳慢慢褪去它的力量,云层重新裹住峰体,留给你的是对“神秘”二字最直观的感受


棉被顶54 下山途中


棉被顶55 然后一头骡子在路中间悠闲吃草。它的主人将一大把食料随意撒在道路中间,然后它就顺势把这里变成天然的大餐桌。给它摁了几张,它也没什么反应


棉被顶56 过了丹竹坑电站,继续往下,一片田地


棉被顶57 棉被顶群峰连绵,大山涵养的丰沛水流最终汇集成溪流。望小河对面的山村。
今天是大年初二,一路上山村的年味仍很浓。最后在某山村花20块坐摩的直接回的马贵镇


银岩顶58 昨天的棉被顶没能从西北方向直接翻向信宜市钱排镇方向,所以今天的车程可能要麻烦点。马贵镇居然有公交车直达山心村,山心位于高州和信宜交界,进入信宜境内只需沿S280翻越一个垭口就可以了


银岩顶59 当然由山心进入信宜就没有公交车了,只能搭摩的。摩的沿S280翻越高州、信宜交界的垭口,天气风云变幻,原本晴朗的天气变成了阴雾弥漫,感觉进入了一个神秘的桃园世界。S280省道在达垌村接上另一条省道。在达垌村问了下路,确认有小径翻越山坡上到银岩顶下的矿区。不过找这条小径费了点工夫


银岩顶60 还好,真正的上山小径被我找到。达垌村海拔700多米,矿区海拔800多米,所以只需上升100多米便可


银岩顶61 道路如此清晰,为今天的穿越开了个好头。根据google地球信息,今天的银岩顶1334穿越很有可能是次休闲之旅。从掌握的信息来看,唯一的挑战是沿道路上升到脊线后,如何沿脊线穿越峰顶


银岩顶62 沿小径顺利到达矿区。矿区海拔接近900米


银岩顶63 根据手绘地图指示,找到矿区旁的小径。沿小径到达指定的目标点——矿区仓库的外围。


银岩顶64 到了,就是这里,google地球上显示的那条带状痕迹,果然是防火带来的。所有的进展都很顺利


银岩顶65 防火带走了段,接上一条清晰山径。山径在雾气森然的山间起伏,多么熟悉的感觉


银岩顶66 如此清晰的山径,感觉似乎是当地游山的人走出来的。游哪个山?当然是银岩顶了。


银岩顶67 生活之所以有意思,就是因为你永远无法完全确定下一秒钟的事情。故事的情节本该完全按我的设想发展的,可惜山径偏偏没那么想。在越过一个小垭口后,山径居然直直朝山下而去。赶紧拿出地图和GPS,发现垭口旁边即原计划要穿越的脊线。赶紧弃山径而上脊线。沿脊线上到山头顶,再往前需要越过一个山峖。明知道那个山峖只有几十米的深度,但雾气弥漫中我硬是没敢穿越过去。在山头顶考虑了几分钟,觉得唯一保险的是仍沿山径走。便返回垭口,接上山径,然后极不情愿地跟着它向下走


银岩顶68 我寄希望于山径只是下行一段,等走一段后会回复它向上的状态。


银岩顶69 脑子里正想着事,冷不丁看到前面地上树叶有动静,然后就看到一条小柱立在枯叶上摇来晃去。我的天,是蚂蟥!这几天的穿越,见过被压成血肉模糊的,见过缩成一团正想往衣袜里穿的。不过像这样威风凛凛探着个脑袋准备打劫的倒是第一次见。到底是见过世面的,定了下神,想想这难得的机会,拍张照吧。当然不敢靠的太近,因为我好像听说有些蚂蟥行动异常敏捷,万一因为太近被它窜上身,那就亏大了


银岩顶70 如果说今天和蚂蟥的第一次接触还算平和的话,那接下来的相遇就有点恐怖了。话说这山径下行一段,我就基本断定它是铁了心要一下到底了。既然不能指望它提升海拔,那岔道总可以吧。嘿,还真别说我还找到一条阴湿的小岔道,方向直指主峰方向。然后算了下海拔,此地离峰顶有300米左右的高度。
沿岔道往里面走了几步就失望而归——是条无头路。返回山径,下意识看了下身后,如果吓坏了—— 一只绿色的蚂蟥再攀附在我的雨衣上,而且正努力往上爬。这还没完,鞋子上还有一大一小两只棕色蚂蟥……。我顺手就掏出打火机,愤怒的火焰立马涌向那只绿色的蚂蟥。可怕的是,几秒钟后,寻家伙的吸盘依然死死抓住我的雨衣,直到我用树枝把它捅下来。处理完这几只蚂蟥后,我花容失色地沿山径而下,心想赶紧离开这个鬼地方……
山径经过竹林地


银岩顶71 山径接上宽大的泥土路,海拔下降到900米左右。时间已是下午一点多,今天完成银岩顶登顶恐怕有点难了。等等……,这条泥土路的方向,好像可以接到一条公路上


银岩顶72 我的意思是,银岩顶沿西北方向有条公路,如果我此时行走的泥土路能接上那条公路,那完成登顶还是有可能的。泥土路过一村庄,一问,果然离那公路不远。经过连续的惊魄,终于有了一个好消息。
很快接上那条公路,也是泥土路段。


银岩顶73 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的。此公路是当然人的传统登山线路,一路上不时有骑摩托驾车甚至徒步的游人。


银岩顶74 一路上依然是阴湿天气


银岩顶75 公路最终把我带到接近1300米的地方。再往上就是细细的小径。最后的山坡,野草凌乱在大雾中


银岩顶76 我沿路而上,最终到达峰顶。城堡?


银岩顶77 峰顶,GPS显示海拔1331,坐标22°21'12"N,111°18'13"E (有误差,实际应为22°21'21"N,111°17'57"E左右)


银岩顶78 这不是城堡,倒更像一个蓄水池,又或者是个风水池之类的东西


银岩顶79 衣服有点湿,山风一吹也就有点冷


银岩顶80 华瑞成,你欠我的……


银岩顶81 其实谁也没欠我的,


银岩顶82 真要说谁欠谁的,那就是我欠自己30岁的人生一个交代


银岩顶83 数据稳定后,GPS的高度上升到1342,这应该是比较正常的数值


银岩顶84 吓也被吓够了,最终也成功登顶了,时间也不早了,该下山了。


银岩顶85 沿泥土公路返回,路边大量的垃圾。这应该是当地游览的人遗弃的……


银岩顶86 下山有两个选择,一是沿西北方向主路经马安村下,另一个就是抄近路往西方向钱排镇方向下。泥土路往下有一岔道,方向大致朝西边……


银岩顶87 这是我在这个阴雾茫茫的天气里最后一次被耍。这条路一直把我带到一在建的工地,通过确认知道,此路仅是为修筑某个东西而建,并非去钱排镇的公路。然后我又冒着夜色,原路返回岔路口
返回岔路口途中,经过一无人砖屋


银岩顶88 回到岔路,沿西北方向马安村方向的路下山。路到马安村变在了水泥路,因为太晚了,没找到愿意拉客的人。没办法,慢慢走吧。这一走就走到晚上10点,最后到达一村边无人小屋,搭帐宿营。小屋里用箩筐装着几大筐干薯条
  

银岩顶89 第二天清晨,无人小屋。留个念吧,也许将来再没机会回来了……


银岩顶90 昨晚夜宿的村子叫新中村。在新中村坐摩的至X647县道路口的沙子村,

银岩顶91 在沙子村等去平塘镇的公交车。看路边的猪肉摊


银岩顶93 上了公交车一问,居然可以直接到罗定市的分界镇。
分界镇不大,在某古朴的小餐馆用餐,餐馆做饭用的是老式的灶头,烧的是柴木

(完)
发表于 2013-2-21 15:24 7 只看该作者

龙须顶,实际是龙须顶的卫峰,主峰在它后面

在龙须顶峰顶望北方向连绵的群峰

摩的师傅免费赠送给你一个华丽的摔倒,从此火同坑顶只能成为天边的一个遥想

46PP

◆时间地点

时间:2013214

地点:罗定市分界镇西南

所属山脉:云开山脉

所属片区:十二灶顶片区

穿越独立千米高山:

龙须顶1327

GPS(诺基亚N72+LD-3W)显示海拔1334,坐标22°29'44"N,111°16'26"E (有误差,实际应为22°29'53"N,111°16'10"E左右)

◆穿越线路:

14A分界镇150—(分界镇至钱排镇村道,摩的)→B罗罅村200--(分界镇至钱排镇村道,摩的)→C凉垌村370一(分界镇至钱排镇村道,摩的)→D水泥路尽头500—(分界镇至钱排镇村道,摩的)→E垭口岔路840—(泥土路,徒步)→垭口1000--(脊线山径,徒步)→卫峰1280--(脊线山径,徒步) →龙须顶1327-(原路返回,徒步)→D水泥路尽头500-(原路返回,摩的)→A分界镇150

注:

(1)地点后面的数字代表海拔高度

(2)(脊线防火带,徒步)=此路段走的是脊线防火带,采用徒步的方式。其它类推

◆穿越线路图

1.龙须顶1327穿越线路(全景)――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2.龙须顶1327穿越线路(局部)――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注:

穿越线路根据GPS轨迹记录仪(AB-250)生成

广东300座千米高山徒步穿越:

https://blog.tianya.cn/blogger/blog_main.asp?BlogID=2446374

前言:

从罗定县分界镇坐摩的向龙须顶方向进发,在崎岖的山路上摩托不小心压上一块凸起的石块。整个车子瞬时蹦起来,把坐在后座上的我直接从车上甩出,直接摔到路上。乖乖,这回上帝没有站在我这一边,左膝重重磕在地上。去年10月浪康顶的华丽摔倒仍历历在目……。真是出师不利,难不成又得歇段时间?

在地上坐起来,试了下左膝似乎问题不大。思考了下,决定仍按计划登顶龙须顶,不过原来的由龙须顶穿越火同坑顶的计划恐怕是无力完成了。我很恼怒,这师傅也太不小心了。更可恶的是这凶手还在一旁嘿嘿干笑……。摩托最终把我载到海拔800多米的垭口。从垭口再往下就是云开村了。垭口偏北方向有上龙须顶的泥土路,试了下左膝盖,弯曲的时候仍酸痛,保持直挺状态则问题不大。

发表于 2013-2-21 15:25 8 只看该作者
PP1 上龙须顶方向的岔路道路清晰,显示有一定的车流量


PP2 龙须顶乃罗定市最高峰,从垭口可以一览他雄壮的身姿。如此有地理意义又有卖相的山峰,没理由不成为当地的观光胜地


PP3 可以看到,此峰海拔较高的地方都是山草。至于为什么是枯黄色,是跟季节有关还是常年的颜色,这就不太清楚了


PP4 如此完美的天气,单单那水嫩的蓝天衬白云,就把几天前的鸡笼山雷公岭们比得无地自容。多好的机会啊,可惜啊,那该死的摔倒


PP5 膝盖还是有点反应,我可不想重蹈浪康顶的覆辙。想想还是歇会吧,反正有的是时间。就在泥土路边从下来,上午11点的阳光在头顶绽放。在路边吃了点东西,歇了好一会,才重新上路


PP6 每座山都拥有多重的性格。天气晴朗的时候是雄威的慈父,而阴雨天气又变成恐怖的怪物。每个登山者都希望能在阳光的庇护下一览山之美景,而山可不在乎这些。管他阳光还是雨雾,对山没有丝毫影响。
是的,山永远在那里


PP7 泥土路到达一小垭口,垭口海拔1000米左右。垭口边停了辆小车,旁边一大伯在方便,看到我有点不好意思。大伯的年轻同伴都登龙须顶去了,他可以体力原因,就在下面等他们。垭口往上,就是龙须顶主脊了。试了下膝盖,感觉问题不大,当然前提是保持左腿的直立。所以我尽量用右腿迈步,然后顺势把左腿提上来


PP8 沿脊线上了一段,看垭口对面的山头。山头顶是一直立的电信塔。感觉这山有点丑,


PP9 沿主脊而上的脊线倒也清晰利索。这也难怪,作为当地传统的览胜之地,时有人穿行,想没路也难


PP10 脊线上的山径,穿越矮竹林


PP11 我们以为,龙须顶这样英俊伟岸的身躯应该有漂亮点的卫峰拱卫,可这电信峰也太那个了。也许山和我们人类的审美本来就不同吧


PP12 横亘在粤桂边界一带的云开山脉,进入罗定、信宜交界地带,强力隆起成一片高山耸立的区域。沿罗定信宜交界,由西北至东南方向依次有公和山1298、十二灶顶1350、火同坑顶1315、龙须顶1327等准1300米级的山峰。山峰阻隔了平地上人们的交流,而山峰间的垭口成了翻山的捷径。分界镇即有村道经罗罅村,翻越龙须顶东南方向垭口,经云开村到钱排镇。
此方向看到的即是云开村方向


PP13 顺利到达山头顶。此山头即刚才在800米垭口附近看到的山峰,龙须顶真正的主峰在它身后


PP14 看到没,沿脊线过去,越过一个山峖,就是龙须顶主峰了

PP15 脊线视野开阔穿行容易,山峖部就难说了,植被茂密,特别这些把头顶艳阳都拒之门外的竹林,穿行其中,幽暗的色调让人怀疑某个角落里是不是藏着只蚂蟥


PP16 穿行山峖部途中,看到前方有人从主峰下来。那应该是山下垭口大伯的同伴了。嗯,至此也没什么好说的了,这是条对当地人来说都是条切切实实的休闲线路


PP17 翻过山峖上到主峰的脊线开阔处,回望卫峰


PP18 主峰脊线,蓝天白云下枯黄的剑草


PP19 接近峰顶的地方地势宽大平坦,穿行的山径也不是一道,而是纵横的好几道。如果是雨雾天气,怕择路也要费点工夫吧


PP20 从远处看山草呈黄色,近点看实际是黄绿色:黄的是草的外层,内层则是新鲜的绿色,看得出用不了多长时候,当春天来临,它们又会回复那本来的鲜艳绿色,到时,满山遍野都是它们青春的悸动

发表于 2013-2-21 15:26 9 只看该作者
PP21 相对山草此时的沉寂和等待,我的青春正当头


PP22 顺利到达峰顶,GPS显示海拔1334,坐标22°29'44"N,111°16'26"E (有误差,实际应为22°29'53"N,111°16'10"E左右)
晴天就是好,连高度值的误差都这么标准——相对实际1327的海拔,7米的误差也刚好是5%左右


PP24 漂亮的风景,顺利的登顶,还有几乎完美的PP。我该了无遗憾?我很想这么说,可当我望向龙须顶向北前伸的主脊,看到它抛开身后的纷繁俗世,头也不回地奔向那方的连绵群山,我就咬牙切齿。是啊,前方一字排开的就是火同坑顶、猫耳石顶、公和山……。如此晴朗的天气,我却只能停留在眼睛的交流上


PP25 该死的一摔啊,那纵走连绵山脊的阳光惬意,不知何时才能再体会了


PP26 老是想根本得不到的东西,只能增加本身的痛苦。回想已经拥有的,或许也是一剂良药。我曾经拥有的?那就是身后,我来时的龙须顶主脊。可是我感觉不到那种激情澎湃的感觉,难道更美的地方,总是在未曾到达的远方么?


PP27 别想了伙计,还是先来几张吧。


PP28 阳光很热烈……


PP29 时间很充足,于是就想搞点有创意的造型。


PP30 结果发现要想在地上找到良好的相机放置点还真不容易


PP31 嗯,龙须顶峰顶,凸起一个1平方米左右的土包。这1327米的峰顶,这傲视四方山下民众膜拜的大山,峰顶和山下村头屋脚某些欠保养的田地没什么不同。一个东西,真正的价值是它的内在还是它所处的位置?


PP32 下午两点,云层遮住了太阳。回望一眼北方向的火同坑顶诸峰,我开始原路下山。前方卫峰山头传来断断续续的人声,看来是陆续有人上来了


PP33 原路返回,穿越山峖部。山径穿行竹林地


PP34 山径穿行竹林地,细长的竹子在山径两侧编织成规整的墙体,行走期间,像穿行一道远古的密室长廊


PP35 上到卫峰顶,发现上来逗留了好多年青人。他们都在犹豫要不要穿越至主峰,我边走边喊,过去吧,没多远……


PP36 回到卫峰顶,看下面的电信塔峰


PP37 几缕阳光透过云层,洒向植被稀少的电信塔峰。也许她看到了我,也许她觉得有斑驳阳光照耀的自己最美。也许吧,每座山都认为自己是美的,那些好事的人们主观地把山分为美与不美,本来就很可笑


PP38 下到1000米垭口还需要经过一片小树林。下了一半,发现峰顶起山火了,听后面下来的人说,好像是后来上山的人清理山上的坟地来着……


PP39 海拔1000米的垭口,请当地的年青人拍的PP。虽然焦没对准,但我很喜欢这张PP,有朝气


PP40 天气渐暗,在泥土路上回望龙须顶。当然,主峰早已隐在卫峰的身后


发表于 2013-2-21 15:26 10 只看该作者
PP41 回望龙须顶,穗花飞扬


PP42 蓝天白云映衬我下山的道路


PP43 路只是山的匆匆过客,而我们每个人也只是路的匆匆过客。我们总是试图留住行程中的记忆,我们拍照,我们记述,我们努力和人们谈论曾经的旅途,我们觉得有回忆的人生才是圆满的。可惜时间总是和我们作对,那些曾经被我们认为如刀割般深刻的人生经历,却每每在时间面前轻易溃散。等很久以后我们回想曾经的激情或放荡,掏尽记忆之囊,发现只剩下零星的碎片……


PP44 返回800米垭口,惧于这破公路的淫威,决定徒步下到水泥路段,再从水泥路段找车
下去


PP45 下山途中,对面山坡的村落


PP46 下山途中,山脊


PP47 结果不到1小时,就走到水泥路上了。师傅过来接我的时候,我说这段土路很近嘛,你说有10公里,其实只有不到5公里,早知这样,上午这段泥土路我就应该走上去。他可能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一路上不停向我描述车经过的山村,好像想以此弥补我的“损失”。呵呵,说实话,除了摔了一跌,我对这次旅途很满意……

(完)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