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9481

主题

蓟县

驴行采风新闻多

[复制链接] 查看:11138 | 回复:72
发表于 2013-3-15 11:36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山水客. 于 2013-3-15 12:49 编辑

         2012年2月4日,我把盘山后山冰川冰瀑的美景,带路介绍给了蓟县的驴头驴友们(也就是与玉田驴友同去光膀子照像那次),从此有了以后众驴友们的多次光顾和接受网络媒体的若干采访。这是我首次参加咱们蓟县驴友会的活动,也算是一个“见面礼”吧!回顾起自己之前多年单枪匹马的野游探险,写作采风,这回有点找到了组织的感觉。操持点事不易,驴头“森林”等组织者们辛苦啦!同时,也想把自己多年来驴行采风发现写作的主要新闻故事在此晒一晒,敬请关注!  


         我与蓟县旅游文化宣传

         作为一个热爱蓟县的业余作者,20多年来,本人走遍了蓟县的山山水水,在几十家中央及地方报刊上,发表了近千篇宣传蓟县文化历史、风物人情的旅游新闻和文学稿件。并且最早打造出了如今在官方和民间耳熟能详、赞美蓟县的“天津后花园”一词。截至目前,是在传统纸媒报刊上对外发表宣传蓟县文字稿件最多的个人作者。个人作品和事迹并被收入新版《盘山志》。同时,先后参与了县委宣传部《渔阳六十景》、《创业者之歌》、县委办公室《蓟县农民新传》之一、之二、县委党史办《辉煌三十年》、县政协《蓟州人物》和《蓟县文史资料》第四、第六、第七辑的编写工作。现从报刊发表的近千篇文稿中,选取有代表性的100多篇主要篇目进行回顾。(因为有关写盘山的文章居多,另附《我与盘山》一文在后)。

      如下所示:

        198527日,在《天津日报·农村版》头版发表《蓟县旅游事业蓬勃发展》消息,是为本人首篇介绍蓟县的旅游稿件。

        1985121日,在《天津日报·农村版》副刊发表《山乡柿秋》诗歌,对外介绍蓟县的风光秋色。

        198782日,在《天津日报》发表《外环线纪念碑在蓟县赶制》消息,对外介绍蓟县的工艺美术石雕作品。

        1987830日,在《天津日报》发表《蓟县旅游业出现个体导游户》消息,最早对外介绍蓟县的农家院旅游。

        1993316日,在《中国环境报》发表《问足天野笑人生》散文游记,对外介绍蓟县八仙山优美的原始自然生态环境。

         199454日,在《今晚报》发表《乔羽与“玉石庄村歌”》文艺特写,对外介绍著名词作家乔羽与蓟县山村的情缘。1994828日和2008320日,该文又先后在《天津农民报》、《天津日报》发表。

         1994827日,在《今晚报》头版发表《水上果园花香渔阳城》消息,对外介绍翠屏湖西北岸小岛的绿化开发情况。

          1994917日,在《天津日报》发表《秋染翠屏》散文游记,对外介绍翠屏湖的美丽秋色。199666日,该游记又在《天津青年报》发表。

          1994105日和1026日,先后在《今晚报》、《农民日报》发表《蓟县推出摘山果旅游》消息,是为最早介绍蓟县果品采摘农家游项目的报道。

    1994年10月,本人撰写的《翠屏湖十景》入选由县委宣传部组织、东方文化出版社出版的《渔阳六十景》一书。

         19941020日,在《天津农民报》头版,发表《大红灯笼高高挂》新闻特写,对外介绍蓟县山区柿子丰收的秋色美景。

          1995427日,在《今晚报》头版显要位置,发表《天津后花园风韵长驻》消息,使“天津后花园”这一赞美蓟县风光的形象称谓,最早以新闻标题的形式首次在重要媒体亮相,成为此后官方与社会上人们耳熟能详的普遍用语。以后在自己发表的文章题目和内容里,又屡屡出现,日久“成名”。

         199553日,在《今晚报》头版发表《津郊农民喜种“风景树”》消息,对外介绍蓟县农民生活富裕后由植树实用到植树看景的观念变化情况。

          1995831日,在《天津农民报》发表《洞天福地九山顶》散文游记,对外介绍蓟县九山顶景区。1996319日和1996711日,该游记又先后在《中国财经报》和《天津青年报》发表。

        1996123日,在《今晚报》发表《古渔阳出现冬夜迎春花会》消息,对外介绍蓟县城乡冬季晚间的群众文化生活。

         1997116日,在《天津农民报》发表《京东人物乳名趣谈》散文随笔,对外介绍蓟县特有的乳名文化习俗。20051121日,该文又在《今晚报》副刊发表。

         1997316日,在《天津青年报》“旅游天地”版发表《长城“众长”黄崖关》散文,对外介绍蓟县黄崖关长城的诸多特色。

           1997512日,在《天津青年报》“旅游天地”版发表《桃花山有桃花寺》散文,对外介绍蓟县城东桃花寺历史文化与自然景色。

             1997106日,在《天津青年报》“旅游天地”版发表《秋游翠屏湖》散文,对外介绍蓟县翠屏湖的湖光山色。19971027日,该游记又在《中国税务报》副刊发表。 

          1997108日,在《今晚报》头版发表《渔阳古城秋色美 张灯结彩柿子红》消息,对外介绍蓟县城区街道的独特山城秋景。

          1999105日,在《农工商时报》副刊发表《蓟县有座凤凰山》散文,对外推介蓟县的这一名山景色。2001522日,该文又在《今晚报》“休闲”版发表。

           1999108日,在《今晚报》“假日”版发表《“绿色之旅”来蓟县》纪实散文,对外综合推介蓟县的山野景色。

           2000929日,在《天津农民报》头版发表《蓟县时兴特色秋收》消息,对外介绍蓟县进山“摘酸枣、采蘑菇”的小秋收乐趣。

           200118日,在《今晚报》发表《冰封水面无所谓 蓟县渔人照拉网》消息,对外介绍蓟县渔民在翠屏湖冬天打鱼的特殊有趣的劳动嘲及风情画面。

          2001117日,在《今晚报》发表《寒冬冰雪不化 农家趣事多多》消息,对外介绍蓟县雪后农家的生活风情。

           2001125日,在《今晚报》发表《蓟县一古泉湍湍不息》消息,对外介绍蓟县城区三岗子村一古泉“冰雪严寒锁不住、干旱缺水照样流”的难得景观。

           20012月,在《天津农村》月刊第2期发表《世纪庄园》长篇纪实,对外全面介绍蓟县中智农场的引进建设与异国果园风情。

           2001530日,在《今晚报》发表《“农家庄园”悄然兴起》消息,对外介绍蓟县“结构调整、土地增值”后的田园风光。

              20011024日,在《天津日报》发表《蓟县八仙山新发现八种植物》消息,对外介绍八仙山景区丰富的植物物种资源。

            20011025日,在《今晚报》发表《八仙山发现“红瀑布”》消息,对外介绍这一由“鸡血藻”在石上形成的独特景观。

           200227日,在《今晚报》发表《一幅古老风俗画重现山村》消息,对外介绍蓟县“保持风味小吃传统、农民又推碾子拉磨”的乡下春节民风习俗。

          2002215日,在《今晚报》发表《下乡过年 是种享受》消息,对外介绍蓟县“环境清新、民俗浓厚”的春节动态。

            2002223日,在《今晚报》发表《春节到灯节 楹联红遍街》消息,对外宣传介绍蓟县“日子舒坦心气高、农家门户真热闹”的春节期间新气象。

          2002310日,在《今晚报》发表《蓟县山区藏石热》消息,对外介绍蓟县民间“人得温饱多情志、因地制宜添雅趣”的丰富的自然奇石资源及其收藏热。

             2002311日,在《今晚报》发表《蓟县藏有瀑布群 悬崖仍有一丈冰》消息,对外介绍蓟县府君山东北部悬崖处夏季曾经多瀑布、冬天仍然留有痕迹的水自然奇观。

           2002412日,在《今晚报》发表《州河春来好景色》消息,对外介绍蓟县“清明时节已闻蛙鸣声声”的乡野春日见闻。

           2002419日,在《今晚报》发表《野钓不出村 村民好休闲》消息,对外介绍蓟县三岗子村“古泉长年积水成鱼池”的乡趣。

          2002426日,在《今晚报》发表《山区农家吃真正“自来水”》消息,对外介绍了蓟县山村“利用天然地势落差形成压力”、把自然泉水引流到农家使用的山野风情。

            200251日,在《今晚报》发表《蓟北山区百花开 蜜蜂逐香密成带》消息,对外介绍蓟县北部山区春天放蜂人多的春日景色。

         200255日,在《今晚报》发表《古城环保有招数 污河变成林荫路》消息,对外介绍了蓟县三八水库大坝下方河流改造、环境优化的情况。

         2002528日,在《今晚报》发表《“后花园”,要添动人景观》消息,对外介绍了蓟县“杨庄截流、泃河南下、一水相牵、两端见潭”的泃河河流景观改造的大型工程。

         200264日,在《今晚报》发表《麦田都是从南收 蓟县偏偏北先熟》消息,对外介绍了蓟县北山南洼、北高南低形成的特有小气候带来的物候现象。

         2002613日,在《今晚报》发表《“端午诗会”开在山村“天津屋脊”文采飞扬》消息,对外介绍了天津市作家协会在蓟县九山顶举办诗会的文坛盛事。

           200268日,在《今晚报》发表《蓟县发现“陕北窑洞”》消息,对外介绍了蓟县田家峪水库大坝北端山坡上,有一处依势挖建的窑洞,全市仅有,甚为新奇。

             2002617日,在《今晚报》发表《国槐茂盛“不见天” “绿色长廊”真爽》消息,对外介绍了通往盘山的蓟官公路两旁绿化景观。

          2002620日,在《今晚报》发表《“天津树王”长势喜人》消息,对外介绍了许家台村千年古槐及村民悉心养护的事迹。

               2002625日,在《今晚报》“津沽大地”版头条发表《助绿色奥运 辟迎奥基地》消息,对外介绍了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开展“公益植树”的情况。

              200273日,在《今晚报》“津沽大地”版头条发表《九龙山森林公园有虫无灾》消息,对外介绍了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 “生物链良性循环形成生态平衡”的情况。

            200276日,在《今晚报》发表《常州村:九山顶下不夜村》消息,对外介绍了九山顶景区休闲旅游的夏日夜色。

              200274日,在《今晚报》“津沽大地”版头条发表《华北最大溶洞在蓟县》消息,对外介绍了洪水庄溶洞开发初期的基本情况。

          2002715日,在《今晚报》“津沽大地”版头条发表《择山而居 人们向往》消息,对外介绍了到蓟县“喝山里水、吃山里饭、享受山里人乐趣”的农家游情况。

           2002717日,在《今晚报》头版发表《八仙山形成“小气候”》消息,对外介绍了八仙山“降雨明显多于周边地区、每年可为市区供优质水上亿立方米”的实际情况。

            2002813日,在《今晚报》发表《千燕萦绕独乐寺》消息,对外介绍了独乐寺这一独特的自然生态现象。

           2002816日,在《今晚报》发表《府君山成“文体山”》消息,对外介绍了府君山“昔日黄帝问道处、如今休闲好去处”的城区风俗民情。

            2002825日,在《今晚报》“津沽大地”版头条发表《津蓟高速公路扮美乡间》消息,对外介绍了蓟县境内“20多条农村公路与高速立体交叉”时提高了档次,增添了田野风采。

            2002831日,在《今晚报》发表《十里河谷变稻田 深山沟里赛江南》消息,对外介绍了我县山区独特的农业生态奇观。

             200296日,在《今晚报》发表《道路交汇处 苗木饱眼福 千亩皆绿色 村庄赛公园》消息,对外介绍了我县邦均西潘庄村北侧苗木基地的生态景观。

              200298日,在《今晚报》发表《听蝈蝈叫 看萤火明》消息,对外介绍了我县蓟北山区“有声有色”的浪漫秋景。

              2002914日,在《今晚报》发表《意境优美 如诗如画》消息,对外介绍了我县山村地名丰富多彩的明显特色。

           2002921日,在《今晚报》发表《家家把门开 户户迎客来》消息,对外介绍了我县“农家院”旅游的发展进程。

           2002922日,在《今晚报》发表《山区特色小秋收 酸枣特多采摘火》消息,对外介绍了我县秋天的自然物产人文风情。

            2002101日,在《今晚报》发表《绿色休闲:“上山下乡”》消息,对外介绍了我县自然生态良好、外来自驾游增多的现象。

             20021017日,在《今晚报》发表《火炬树照红“后花园”》消息,对外介绍了蓟县引植观赏树种成景观的情况。

             20021024日,在《今晚报》发表《营造优良生态环境 毛家峪成为不收门票景区》消息,对外介绍了蓟县这一新开发的山村旅游新看点。

            20021030日,在《今晚报》发表《蓟北有个长寿村 村中有个长寿泉》消息,对外介绍了我县罗庄子镇王庄村的自然山泉及村里“四百村民九旬老人二十位”的情况。

               20021031日,在《天津日报》发表《登着“天梯”摘红果》新闻特写,对外介绍了我县官庄镇梁后庄村红果丰收及山乡别致的采摘场面与风情。

              2002119日,在《今晚报》发表《清泉石上流 鱼虾水中游》消息,对外介绍了“旱年八仙山生态宜人”的好风景。

              20021114日,在《天津日报》发表《蓟京客运成文明线》消息,对外介绍了北京至蓟县客运打造良好出行环境的情况。

              20021125日,在《今晚报》发表《蓟县今存“窦公墓”》消息,对外介绍了《三字经》中的“好家长”窦燕山是蓟县人的这一历史文化史料。

             2002121日,在《今晚报》发表《翠屏湖冬日好景致》消息,对外介绍了蓟县“爱鸟护鸟呈现良好生态”的情况。

             2002124日,在《今晚报》发表《蓟县山区现“野猴”》消息,对外介绍了蓟县下营镇桑树庵村发现出逃“野猴”的新闻。

             2002127日,在《今晚报》发表《“古化石”上长出“活化石”》消息,对外介绍了位于蓟县国家地质公园内的下营镇桑树庵村栽植万株银杏树的新闻。

           20021226日,在《今晚报》发表《蓟县也有“林海雪原”》消息,对外介绍了蓟北山区雪后玉塑冰封的优美景色。

            20021231日,在《今晚报》发表《赤霞峪水库真怪》消息,对外介绍了这一水库“雨季干涸、旱季充沛、原来是暗泉调节”原因所致的趣闻。

            2003319日,在《今晚报》发表《山区春来早 处处踏青人》消息,对外介绍了蓟县初春的自然与人文风情。

           2003321日,在《今晚报》头版发表《蓟县惊现雪山景观》消息(配有照片),对外介绍了320日蓟县突降春日大雪、也是多年来最晚的一场雪及雪后的壮丽景象。

             2003325日,在《今晚报》发表《金钱豹频频亮相》消息,对外介绍了八仙山发现金钱豹的新闻。

             2003430日,在《今晚报》发表《蓟县桃花山 桃花开得早》消息,对外介绍了城东桃花寺村山上的春日景色。

             2003510日,在《今晚报》发表《立夏时节残冰犹存》消息,对外介绍了八仙山石洞沟景区的特殊小气候奇观。

            200367日,在《今晚报》“津沽大地”版头条发表《“天津屋脊”有人家》消息,对外介绍了八仙山山顶护林人的事迹以及周边山上奇特的景观。

             2003611日,在《今晚报》发表《茂密山林天然泉 干旱年景流成河》消息,对外介绍了罗庄子镇桑园村村北泉流成河的景观。

             2003620日,在《今晚报》发表《村里有座山⊥叫藏山庄》消息,对外介绍了出头岭镇藏山庄村的地域特色及历史文化。

            200378日,在《今晚报》发表《山里尽是“快活林”》消息,对外介绍了蓟县发展生态休闲旅游、做好林业文章的情况。

            2003823日,在《今晚报》“津沽大地”版头条发表《景色优美地处偏僻咋谋发展?缩短山路等于缩短差距》消息,对外介绍了穿芳峪乡东水厂村修路搞旅游的事迹以及周边的景观。

            200396日,在《今晚报》发表《农家游寓教于乐》消息,对外介绍了蓟县“婆媳山庄”利用德育传说故事发展特色旅游的情况。

            2003823日,在《今晚报》“津沽大地”版头条发表《蓟县溶洞开发渐入佳境》消息,再次对外介绍溶洞开发的进展及对已有的景观展望。

             2003920日,在《今晚报》发表《“铁岭云横”久违重现》消息,对外介绍中秋时节在蓟县山区出现的、应为夏日景色的明代“蓟州八景”之一的自然景观。

               2003929日,在《今晚报》发表《黄崖关又呈“水关”景色》消息,对外介绍了蓟县黄崖关长城景区“秋雨连连、旱河水流”的自然景观。

              2003923日,在《今晚报》头版发表《滑雪,去“后花园”》消息,对外介绍了天津市首家山地滑雪场——蓟县玉龙滑雪场的基本情况及周边景色。

              2003108日,在《今晚报》发表《市民度金周 农民忙金秋》消息,对外介绍了“国庆期间蓟县风情城乡迥异”的新气象。

              20031019日,在《今晚报》头版发表《八仙山红叶提前红》消息,对外介绍了纬度和海拔度相对较高的八仙山烂漫秋色。

                20031222日,在《今晚报》发表《地质公园园雕成景》消息,对外介绍了蓟县府君山广场大型石雕作品。

               200415日,在《今晚报》发表《渔阳古城村名独特》消息,对外介绍了蓟县城区周边以距离命名的村名来历和文化风情。

                200431日,在《今晚报》发表《蓟县一景区潭瀑迷人》消息,对外介绍了梨木台景区“一条溪流伴君行”的初春自然景色。

              2004323日,在《今晚报》发表《封山育林 益鸟增多》消息,对外介绍了蓟县林区初步形成“生物治理”的情况。

                200445日,在《今晚报》头版发表《水浒故事,蓟县留痕多》消息,对外介绍了蓟县与名著《水浒传》的诸多文化历史渊源。

              200446日,在《今晚报》头版发表《施耐庵曾来过蓟县?》消息,再次对外介绍了蓟县与名著《水浒传》的诸多文化历史渊源。

                  2004422日,在《今晚报》发表《玫瑰沟为后花园添景》消息,对外介绍了蓟县下营镇前干涧村打造深山沟生态景观的情况。

              2004422日,在《今晚报》发表《两井隔五米味道迥异》消息,对外介绍了蓟县响水寺林区寺庙旧址苦甜两井的奇特现象。

              2004531日,在《今晚报》发表《蓟县山乡有个“水村”》消息,对外介绍了蓟县罗庄子镇王庄村“人在山下住、泉从街上流”的山村奇特景致。

                200465日,在《今晚报》发表《蓟县山区发现“红石沟”》消息,对外介绍了蓟县罗庄子镇杨庄村附近一条山沟的奇特景观。

                2004621日,在《今晚报》发表《林区保存“天外来客”》消息,对外介绍了蓟县响水寺林区有一“流星石”的奇闻。

             2004729日,在《今晚报》发表《雨季连降水 山溪好充盈》消息,对外介绍了蓟县梨木台景区形成百个小水面的自然景色。

               2005126日,在《今晚报》发表《古城“龙脉” 人工整砌过》消息,对外介绍了蓟县府君山山脊的历史文化新发现。

              200561日,在《今晚报》发表《蓟县有俩“骆驼村”》消息,对外介绍了蓟县“一南一北、一山一水”的罗庄子镇骆驼鞍村和下仓镇骆驼港村的不同历史文化风情。

               200568日,在《今晚报》发表《苦梨峪变成“杏花村”》消息,对外介绍了蓟县下营镇苦梨峪村的自然风情变化。

              200614日,在《今晚报》发表《辽运河故道 老石桥犹存》消息,对外介绍了蓟县杨津庄镇大扈家庄村旁古运河上老石桥的历史风情与现状。

              200779日,在《天津日报·新蓟州》发表《初识梨木台》散文,对外介绍了蓟县这一新的山水林景区的迷人风貌。

               20071011日,在《天津日报》发表《大峪的秋天》散文,对外介绍蓟县这一特色山村的秀美景色。

             200836日,在《天津日报》发表《寻访“窦公墓”》散文,对外介绍了蓟县这一文物遗存的来龙去脉。

            2008320日,在《天津日报》发表《看冰下打鱼》散文,对外介绍了蓟县翠屏湖冬日冰下打鱼的风情趣事。该文后又在2008年《劳动者》杂志第2期发表。

             200843日,在《今晚报》发表《蓟县山前有湿地》消息,对外介绍了蓟县城西五名山前公乐亭村的水乡自然风情。

             200858日,在《天津日报》发表《蓟县钻石塔》新闻特写,对外介绍蓟县府君山上这一城市建设新景观。

               200865日,在《天津日报》发表《莺歌寨印象》散文,对外介绍蓟县这一特色山村的秀美景色。

           2008827日,在《今晚报》发表《金秋采摘正当时》散文,对外介绍蓟县金秋各地不同品种的果品采摘趣事。

            200893日,在《今晚报》发表《自驾看秋山》散文,对外介绍蓟县山区自驾游的情况。

               2008912日,在《今晚报》发表《靠山看山 靠水看水》消息,对外介绍了蓟县城区规划体现“山水之美”的情况。

           2008924日,在《今晚报》发表《国庆长假看“秋水”》散文,对外介绍蓟县山区秋天丰富的水景观。

              2008106日,在《今晚报》发表《塞上水乡》“图片新闻”,对外介绍了蓟县下营镇郭家沟村的美好景色。

               20081020日,在《今晚报》发表《蓟县有棵“明星树”》消息(配有图片),对外介绍了蓟县穿芳峪乡北台头村一老槐树拍过《金光大道》、《艳阳天》等四部影视剧的情况。

            20081022日,在《今晚报》发表《层林尽染赏红叶》散文,对外介绍蓟县山区秋天丰富的赏红叶资源。

           20081029日,在《今晚报》发表《乐在山乡“小秋收”》散文,对外介绍蓟县山区秋天富饶的特色休闲游。

             2008128日,在《今晚报》发表《山城冬天也有花》“图片新闻”,对外介绍了蓟县城区初冬季节花仍开的美好景色。

            20081210日,在《今晚报》发表《丰盈温暖访冬泉》散文,对外介绍蓟县冬日泉水的流淌状态。

          20081222日,在《今晚报》发表《津围公路鸟窝多》“图片新闻”,对外介绍了蓟县城北山区公路两旁树上的奇趣现象。

           20081222日,在《今晚报》发表《蓟县再现“崆峒积雪”景观》“图片新闻”,对外介绍蓟县城北冬日出现的明代“蓟州八景”之一的自然美景。

              2009628日,在《天津日报》发表《亦真亦幻白蛇谷》散文,对外介绍了蓟县这一新的风景区的自然与人文景色。

                    我 与 盘 山

                        杨银华

             201011月,新《盘山志》出版。读后得知:

      志书在第八章“旅游业”之第五节“市场营销”(241页)中,有两处辞条或专写、或共写地提及本人。两处辞条的内容分别为:“1984年至2009年,蓟县国税局干部杨银华在中央及省级报刊,先后发表有关盘山的散文、诗歌、新闻报道近300篇。 1993年,《天津日报》连续登载‘钟情盘山’征文,共刊登天津作家柳溪、航鹰、……杨银华等的文章30余篇。”

        另在第十章“艺文”之第四节“当代诗文选”(376页)中,选录了周汝昌、冯骥才等诸位名家及本人咏盘山散文一篇。散文题目为“盘山九华峰”(全文约千余字,此略)。

       同时,志书中还多处提及虽未注明、但与我有着直接关连的一些内容(下文涉及处将注明)。至此,对我一个钟情盘山宣传25年、为盘山在报刊撰写文章最多(近300篇)的业余作者来说,无疑是一种心理上的满足。

             1976109日我16岁时,由千里之外的出生地——河北邢台,迁至第二故乡——蓟县盘山脚下,始见五里之外的盘山。19784月清明节,到烈士陵园谒陵,始至盘山山麓。1979107日,去未修复开放的盘山天成寺遗址,虽首见破旧的大殿,但也见秋水潺潺的山溪和层林初染的山峦,是为首次走进盘山怀抱的深处。在此,有必要重拾记忆,按时间顺序,整理一下“我与盘山”宣传撰稿300篇中相关50多篇的主要情缘。归纳记此,每每想之,聊以自慰。

         如下所示:

        198547日,在《天津日报》以《清明节盘山开放‘包森洞’》为题,使“包森洞”这一“红色名词”首次通过媒体公诸于世,并传述、传用至今。(《盘山志》第190页提及有关内容)。

           198547日和825日,先后在《天津日报·农村版》发表《盘山清明》、《盘山烈士陵园抒怀》诗二首,直接以盘山红色文化标识性的称谓作题目,用文学形式对外宣传盘山。

            1985811日,在《天津日报·农村版》以《盘山农民宗元开家庭旅馆受游客欢迎》为题,介绍了我县最早的“农家院旅游”雏形,同时也是我县最早的“农家院旅游报道”。(《盘山志》第236页对此与本人有关的内容进行了未注明作者的记述)。

         1985824日,在还未扩版、版面有限的《今晚报》上,发表千余字的《盘山英烈遗迹》纪实文章,成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介绍当地内容少有的较长综合文章。(《盘山志》第190页提及有关内容)。

           1987214日和198843日,先后在《今晚报》报道了当地老农在山西山两次猎获大灰狼的新闻,成为今天了解当年盘山物种生态的文字记载。

          198782日和910日,先后在《天津日报·农村版》、《天津日报》上,发表了题为《砖瓦窑村七户一辆摩托车》、《“电驴”进山村》的稿件,介绍了开发旅游后盘山之巅山村的经济发展状况。

          1987924日和1025日,先后在《天津日报》、《今晚报》上,发表题为《盘山果品喜获丰收》消息,成为本人首次对外介绍盘山物产的稿件。

         1988430日,在《今晚报》头版发表《盘山脚下梨乡美》特写,使对盘山景区的宣传得已外延,丰富了“大盘山”景色内容。

            1988109日,在《天津日报·农村版》发表题为《盘山名特优果品基地初具规模》特稿,再次对外介绍盘山物产。

            1989112日,在《天津日报》发表题为《通地之路》专稿,首次对外介绍了盘山游览东路的初步建设情况。《盘山志》第237页提及有关内容)。

            198959日,在《今晚报》发表题为《盘山古中盘上有一棵奇树》消息,之后引来盘山管理处老领导关文龙处长和市建委一处长前去实地考察观赏

             199045日,在《今晚报》发表《天成寺上有险景》文章,对外详细介绍了鲜为人知的盘山“一线天”景区特色。

           1991年,在《旅游文苑》夏季号发表“盘山九华峰”散文,后又在1993510日《天津日报》“钟情盘山”征文发表。(《盘山志》376页第十章“艺文”之第四节“当代诗文选”选录)。

           199295日,在《中国环境报》发表题为《盘山有条芦苇沟》散文,介绍盘山曾经的山水鱼草生态。

            1992117日,在《今晚报》“旅游”版发表散文《盘山柿子及吃趣》,推介盘山这一名果物产。

             19921210日,在《天津日报·农村版》发表题为《盘山农民旅游开发搞投入·玉石庄村集资兴建万佛殿》消息,是为有关村级集体投资建设盘山佛教设施的首篇稿件,也是后来为盘山“石趣园”景区建设发表的几十篇稿件中的首篇。(《盘山志》第105页提及有关内容)。

            1993716日,在《天津日报》“钟情盘山”征文中,发表《盘山水胜》散文,全面介绍盘山的水景观。

          1993106日,在《天津日报》发表题为《盘山佛门有了开国后第一代住持》消息,是为盘山新时期开展佛教文化旅游的标志性“开篇”稿件。(《盘山志》第178-179页提及有关内容)。

           199454日,在《今晚报》发表题为《乔羽与“盘山高高”》特写,对外介绍了《盘山高高》这一名家创作的歌曲的来历。(《盘山志》第242页提及有关内容)。

          1994624日和199477日,先后在《今晚报》发表题为《盘山兴建世界最大石刻壁画工程》、《“于庆成泥塑馆”在盘山兴建》等消息,推介盘山新增的文化旅游项目。

           1994725日,在《今晚报》头版发表题为《下雨“下”出个“盘山湖”》消息,使“盘山水库”这一以水利功能命名的盘山景区最大水面,首次以旅游功能的“盘山湖”名字出现

            199483日,在《今晚报》头版发表题为《盘山发现“睡美人”》消息,首次对外介绍这一大型山体自然景观,引起社会关注。

           1994814日,在《今晚报》头版发表题为《盘山农民好潇洒—着 “柴的”当导游》消息,介绍盘山景区旅游发展风貌。(《盘山志》第240页对此与本人有关的内容进行了未注明作者的记述)。

           199494日,在《今晚报》头版发表题为《盘山九华峰下发现芦苇沟》消息,介绍了当年盘山自然生态,曾引得当时的县主要领导欲率客人前去观光,后因时间与路途艰难未果。

            19941022日,在《今晚报》头版头条,发表本人撰写的题为《蓟县盘山索道工程竣工 市委书记高德占剪彩》的新华社通稿(未署本人名字),同时被中央多家媒体发表。(《盘山志》第239页提及有关内容)。

             199511日,在《中国环境报》“旅游天地”版发表题为《灵芝何处有 盘山林深处》散文,介绍盘山野生的药材资源。

           199539日,在《今晚报》发表题为《盘山石趣园景区初具规模》消息,使这一盘山新景区在社会上得以亮相,以后又有本人数十篇有关稿件在媒体发表(此略)。

           19955月,盘山“彩各庄惨案”抗战回忆录文章入选蓟县政协编选的文史集《侵华日军在蓟县暴行》一书。(《盘山志》第201页提及有关内容)。

            1995928日,在《今晚报》头版重要位置,发表题为《桃花源源自盘山》消息,引得社会广为关注。《今晚报》总编一行亲临盘山,商议学术研讨事宜

           1996417日和18日,在《天津日报》、《天津青年报》先后发表题为《盘山修复诸景点再展新姿》消息,对外介绍了乾隆蜡像、梅仙洞等四处新景点。

          1997610日,在《今晚报》头版发表题为《市区开通去盘山旅游班车》消息。(《盘山志》第239页提及有关内容)。

           1997713日,在《天津农民报》副刊头条,发表题为《京东第一山:盘山》的长篇散文,对外全面介绍盘山。

           199783日,在《天津农民报》副刊头条,发表题为《在盘山极顶过夜》散文,此文后又在《天津老年时报》、《天津青年报》等多家报刊发表。

           20001111日,在《天津老年时报》副刊,整版发表报告文学《于庆成与盘山泥塑》,此文后又被收进《蓟县文史资料》、《蓟州人物》等书。

           2001521日,在《今晚报》发表题为《盘山绿色盎然 鸟儿阔别返家 “王刚哥”回来了》消息,对外介绍盘山景区新生态。

           2002131日,在《今晚报》发表题为《乾隆游盘山35次 改变了以往28次、32次之说》消息,为帝王游历盘山的历史文化制造影响。后又经专家论证,折衷为现在的32之说。

            2002327日,在《今晚报》发表题为《盘山静寄山庄废墟发现古栈道遗址》消息,对盘山重要古迹——静寄山庄进行推介。

              2002329日,在《今晚报》“津沽大地”版头条发表题为《抗日七壮士盘山跳崖鲜为人知 天津也有“狼牙山故事”》消息,将这一当地革命史志未有记载的“红色题材”首次公诸于世,以后又陆续追踪报道有关内容,补写了盘山红色旅游的重要篇章,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盘山志》第198页对此与本人有关的内容进行了未注明作者的记述)。

             2002623日,在《今晚报》发表题为《钟情盘山美景 乾隆写下1542首诗词》消息,为帝王游历盘山的历史文化再造影响。

             2002629日和915日,先后在《今晚报》发表题为《盘山蟠龙松 村民力保它》、《蟠龙松生机重现》消息,在介绍盘山蟠龙松的同时呼吁社会对此予以关爱。

            2002725日,在《今晚报》发表题为《盘山千像寺景区将重建》消息,是为推介该景区重建而至今仍然持续进展的首篇报道。

           2002103日,在《今晚报》发表题为《游山赏红叶 盘山也很美》消息,适时向社会推介盘山典型的时令自然景观

            20021022日,在《今晚报》发表题为《山野遍挂“红灯笼” 盘山柿子丰收啦》消息,再次适时向社会推介盘山典型的时令自然景观。

           2002121日和21日,先后在《今晚报》发表题为《盘山石塔林原貌再现(古中盘)》、《盘山红龙池又活了(少林寺)》消息,将盘山新景点的修复适时向社会推介。

         20033月,在《天津档案》发表《盘山烈士陵园建园始末》文章,此文后又在《今晚报》“今晚特稿”版发表,并又被收进《蓟县文史资料》一书。

            2003530日,在《今晚报》发表题为《狂风暴雨袭盘山》消息,介绍了528日暴雨落盘山、“发水”之早三十年不曾有的奇特现象,是为盘山留下报刊文字记载。

           2003822日,在《今晚报》发表题为《“北少林寺”在盘山》消息,是为新时期在现代媒体最早宣传盘山少林寺的新闻报道。之后本人对此又有一系列的宣传报道。

            200414日,在《今晚报》头版发表题为《少林武术,蓟县有传人》消息,是为新时期在现代媒体最早宣传城西公乐亭村商家盘山少林武术的新闻报道。之后本人对此又有一系列的宣传报道。

             200443日,在《今晚报》“津沽大地”版头条发表题为《天津“狼牙山故事”有续篇」日七壮士盘山跳崖唯一生还者身世摸清》的消息。此为2002327日在《今晚报》“津沽大地”版头条发表首篇消息后,本人历尽两年时间,多处调查采访始得。当年包森曾托军旅作家刘大为寻找生还者未果,自此了却了老人63年的一桩心愿。这一漏写的“红色题材”被补进当地革命史志,盘山烈士陵园纪念馆也增补了此项内容。(《盘山志》第198页对此与本人有关的内容进行了未注明作者的记述)。

          2004417日,在《今晚报》“今晚特稿”版发表《少林武术在蓟县传承》通讯,详细介绍了北少林寺武术在蓟县民间传承的来龙去脉,引起社会广泛兴趣。

           2004531日,在《今晚报》“今晚特稿”版发表《“天津狼牙山故事”面世始末》通讯,介绍了两年多来对这一“故事”从开始挖掘到结束的详细情况。(《盘山志》第198页对此与本人有关的内容进行了未注明作者的记述)。

              200578日,在《今晚报》“今晚特稿”版发表《盘山抗日烈士陵园》通讯,详细介绍了陵园现状及当年建园时的往事追忆,是为社会进一步了解该园的史志性稿件。

           200582日,在《天津日报·新蓟州》版发表《一代帝王独钟于此绝无仅有 盘山堪称“乾隆山”》消息,重点推介了乾隆皇帝与盘山的诸多情结。

            2008724日,在《今晚报》发表题为《盘山又见“常流水” “百溪争流”景观中断12年再现》消息,对外介绍盘山景区新生态。

            20081117日,在《今晚报》“津沽大地”版头条位置,首次发表题为《盘山新发现大型古寺庙遗址》消息,并配发三幅彩色照片,对外介绍了盘山“老爷庵”(瑞云庵)的现状。此前盘山新时期开放、开发30年来,从未有过对此大型寺庙遗址宣传的只字片文,偏僻的遗址现场和现状更是鲜为人知,是一处被当今遗漏的重要寺庙遗址。本消息被多家纸质、音像及网络媒体广为转发,填补了盘山此座寺庙遗址及此项文史资料的重要空白。《盘山志》第149页对此与本人有关的内容进行了未注明作者的记述)。

7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16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3-15 12:26 2 只看该作者
山水客. 发表于 2013-3-15 11:36 2012年2月4日,我把盘山后山冰川冰瀑的美景,带路介绍给了蓟县的驴头驴友们(也就是与玉田驴友同去光膀子照 ... ...

历史足迹的回眸!多谢分享!
发表于 2013-3-15 12:56 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水客. 于 2013-3-15 12:58 编辑

谢谢楼上关注!再发一个别人写我的文章(节选)

寄情山水:自在有道的快乐行者
          郭姝莹

  从心态上来说,许多现代人对于自然的追寻与眷恋,大多是一种“叶公好龙”式的矫情。由于经常地爬山涉水要付出苦累和汗水,所以我们很难真正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
  而已过不惑之年的杨银华却个性依然。他最大的生活喜好就是纵情于山水,体会生活的真趣。就算“世道”让男人身不由己,他也不会放弃每一个与大自然亲近的机会。每逢假日、周末,他都要带上简单的所需,或骑车或徒步而行。一张翻烂了的地图,一包充饥的饼干,就是他所有的装备。至于水嘛,山里有的是地道的矿泉。踽踽独行的他时而溯溪而上,时而披荆斩棘,寻寺庙遗址,访古树名泉,他走遍了蓟县所有开发的和未被开发的景点,他熟悉每个山村的名字和位置,沟沟坎坎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每当谈起蓟县的大小景观、风土人情、历史典故,他都如数家珍。蓟县的青山秀水给了他创作的灵感,二十年孜孜以求,他也写出了数百篇赞美家乡的好散文、好新闻。许多人都是通过他的作品进一步了解蓟县的。这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为蓟县的对外宣传,尤其是旅游宣传,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诚然,数年的游走也不乏险象环生。山里的天,孩子的脸,说变就变。有一年夏天他被暴雨围困深山,在天地合一的一片苍茫中,孤立无助的他,给我们感受的却是《享受壮美》、《体验寂寞》。二十年来执著地在自然中游走,忘形于峰壑林泉,让他深刻体味到了一种艰辛的美丽。
  人们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走万里路。杨银华正是在这乐此不疲的跋涉中,走出了一片自己的风景。正如他为自己的生活态度总结出的一句话一样:“赋闲在家热衷陶渊明物我两忘漫看乡间天宇白云清风,出门在外追求徐霞客不畏艰险勇探山川风物来龙去脉。”
  “我这人是有点儿野,喜欢到处游历。虽然四十多岁了,但仍野心不改。如有一个双休日不出去转一转,心里就闹得慌。就好像有多余的能量没有释放,就好像这个礼拜天白过一样。我出去转可不是走马观花,那真是‘投入地爱一次,忘了自己。’要用心去体验周边司空见惯了的事物,要会看大风景里的小风景,这样才能真正得到享受。若没有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激情,若是不具备一定的审美意识,纵使把你搁在黄山去,你也未必能激动几分。正所谓——旅游也是情人眼里出西施也。我发表的三百多篇有关山水的新闻报道,如《翠峰幢幢临水立终见湖光照山影下雨下出个“盘山湖”》、《天造山体好景观少女安详仰天卧盘山发现“睡美人”》、《青藤野树倚天绿飞瀑流泉泻玉来蓟县发现一条大峡谷》等,都是不亲临身受,很难发现、很难体会的另一片小风景。要想挖掘出更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就要做到不仅会看,还要会听。我在转的过程中,经常与村民、山民、守林人聊天交朋友,从中得到过不少有价值的素材。我在《今晚报》发表的《天津也有“狼牙山”的故事》,就是在多方走访中偶得的。文中披露了鲜为人知的抗日七壮士在盘山莲花峰跳崖殉国的壮举,此新闻为蓟县革命史增补了独特的素材及乡土教材,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随即被新华社转为通稿,并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早间新闻播发,后来又获得新闻一等奖。
  “我从事业余新闻采写有二十年了,我觉得把它仅归为一种爱好是不全面的,我感到更多的是责任。而爱好是无需责任心的,是随意的。多年的写作经历已经让我把新闻生活化、散文化,把生活中的某些内容新闻化。因此,总有一种激情让我感动,使我欲罢不能。”
  有人称赞杨银华有文人的敏锐,更有农民种庄稼夯实的劳作精神。也许正是多年来游纳百川的丰富经历,才给了他丰沛的创作源泉。蓟县这片厚重的土地,不仅使他成为了一名在天津郊县有影响的业余新闻作者,也让他激扬出许多感悟人生的随笔散文。日前,他正着手把散见于全国各报刊上的100多篇散文作品结集成书,热爱他作品的读者们,一定都在耐心期待着。
  人过四十天过午,四字开头的年龄总是让人忌讳不安。当问及杨银华人到中年的感想时,他说:“只要心灵年轻,什么也不能使你的精神衰老。对于热爱生活的人来说,任何年龄段都会有滋有味地活着。”
  采访至此,我也不禁做想:人一生若能保持充满激情地活着,那该多么带劲儿!也许正是凭着这种个性,才使他的人生丰富多彩。正好可用他一篇散文的题目作为结尾,那就是——《热爱生活,生命才美丽》。
              (原载2005年第1期《芳草地》)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3-15 13:41 4 只看该作者
支持一下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3-15 14:54 5 只看该作者
不知道怎么表达敬仰之情了,顶顶顶!
发表于 2013-3-15 15:40 6 只看该作者
山水客. 发表于 2013-3-15 11:36 2012年2月4日,我把盘山后山冰川冰瀑的美景,带路介绍给了蓟县的驴头驴友们(也就是与玉田驴友同去 ... ...

发片辛苦!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3-15 15:45 7 只看该作者
好东东就应该让大家共赏,多多宣传,你为蓟县提高知名度做出了贡献。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3-15 16:48 8 只看该作者
山水客. 发表于 2013-3-15 11:36 2012年2月4日,我把盘山后山冰川冰瀑的美景,带路介绍给了蓟县的驴头驴友们(也就是与玉田驴友同去 ... ...

哇哇哇,业绩真多!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3-15 17:35 9 只看该作者
山水客. 发表于 2013-3-15 11:36 2012年2月4日,我把盘山后山冰川冰瀑的美景,带路介绍给了蓟县的驴头驴友们(也就是与玉田驴友同去 ... ...

支持一下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3-15 18:15 10 只看该作者
山水客. 发表于 2013-3-15 11:36 2012年2月4日,我把盘山后山冰川冰瀑的美景,带路介绍给了蓟县的驴头驴友们(也就是与玉田驴友同去 ... ...

支持一下  辛苦了
1人点评 收起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