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金兰古道,冬季探访桃花源
身在凡尘俗世的我们总是想着能有一方净土可以安置自己那不物喜不己悲的情怀,想有一个自由的归宿,哪怕一间茅草屋,亦或只是一颗树,为此我们不断的去寻找那方我们梦中的“桃花源”。
“雪花啤酒,古道探秘抢基金走古道”第23站走进了一个“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做为浙师大热爱户外的一员已经不是第一次参加户外活动了,每次都有惊喜,每次都有发现,每次都丰收颇足。这次的“金兰古道”探秘之旅更是让我在看到古人那浩然之气后也为自己平时那为生活琐事和各种不得而情绪经常波动的气节而惭愧不已。金兰古道探秘旅途中的点点滴滴还时时回放在脑海。走过了,就开始留恋这片被“城市化发展”的喧嚣下即将要被人们遗忘的土地,还会有这样历史在这里演绎。
古时道教文化盛行,金华北山当时名声在外,为浙江道教名山之一。金华北山为金华山、赤松山等山之合称。山中层峦叠嶂,清泉潺流,洞穴四布,怪石林立,主峰海拔 1300 余米,面积约 2.5 平方公里。金华北山又名长山、常山。山间双龙、冰壶、朝真三洞合称“金华洞”,为道教第三十六小洞天,名曰“金华洞元洞天”;赤松山传为古仙人赤松子于此引牧羊少年皇初平修道成仙之地,故名。山上有金华观、赤松亭、“五洞十景”等自然景观及道教古迹。
带着对于古道的期望和冲动,一大早就和几个师大的老师同学们在学校的北门集合出发前往,出金华兰溪门至罗店十五里。一路上欢声笑语和车窗外寒冷的空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饶有兴致的文艺女同学还在车窗上用手指作画再配上带有淡淡的忧伤的文字,车内的人和车窗外在寒冬里凋残的万物各行其是平静且祥和,沿着蜿蜒的公路入山至双龙景区洞前又十五里。经双龙洞冰壶洞景区遮天蔽日的林间砼道,过鹿田,来到北山林场场部的路程约七里;由此上山到达西湖峰巅约八里。这是一条金兰古道,当年金华兰溪的山民和商旅由此翻山越岭来往于两地。当踏上松杂林木遮蔽着的崎岖金兰古道,峰回路转,汗流浃背。半山腰折弯处,山涧小溪流水潺潺,从悬崖冲下陡然成鹿田瀑布。傍有清冽的山泉从石罅中涌出,蹲身捧泉而饮,沁人心脾。跨过山溪的石蹬,爬上七八级石阶级,来到翼然悬崖傍山垒石而就的未名亭。亭内两侧横向安置杉木长凳,驻足小事休憩,俯瞰仰视,鹿田已在足下,仰视壁立,距巅峰尚远。时有肩挑背负的山民上上下下,上山的都在此入亭歇肩歇脚。在交谈中方知他们多为盘前和武平殿山庄上人。山风吹拂,顿感清凉身爽,心旷神怡。又经数个左弯右拐之后,踏入高山草甸区。向右拐经五里山路到达盘前,又经五里山路到达武平殿。正面上行约半里路,呈现眼前的是在长满松杉杂木的山岭呵护下有近千亩的盆地,盆地中央有池水荡漾,称西湖淀。掩映在绿荫丛中的北山林场工区和驻军营地,背依西湖峰,左右在苍翠的山岭拱卫下,显得分外恬静和高雅。从林场工区到西湖峰巅的高差还有一百多米,穿过林间兽道,登上一千二百四十八米的西湖峰巅。
面南远眺金华市区,隐隐约约,只见婺江从东往西飘逸而去,在兰溪的南门外与从烟雾弥漫处东来的衢江汇于兰江,往北注入新安江。浙赣铁路线路横贯东西,不时隐隐约约传来汽笛长鸣。多以尖峰相称的芙蓉峰,正在金华山南麓,时已成为金华山的点缀。
金兰古道的终点是兰溪的一个村子,每年夏天这里都会聚集大量的游人,有着“避暑胜地”和“水果之乡”的兰溪依然保存着她的历史,而就是这些未经修饰和篡改的历史,地理和当地的传统造就了如今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游人的到来维持了他们的生活,而这片土地的历史又涵养了他们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如果可以,我愿意选择在此停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