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9141

主题

黄山

冰之道溪至上金山随行补记

[复制链接] 查看:3172 | 回复:14
发表于 2013-4-19 20:28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只看本帖大图
本帖最后由 冰之路 于 2013-4-19 20:40 编辑


    题记:在短路上走久了,再难见到几个能走长路的人。重复的日子,捆住的,不是手和脚,而是心。


冰之道溪至上金山随行补记


    清明三日,原本是跟着绿树去走婺源古道的,早在很早的时候就已报了名的。但临近的时候,却因为家事和工作又一次未能成行,在和绿树说的时候,满是谦意。

    头两日将家事和工作都妥当安排好,5号上午还与家人前往名驰看了一个小时的映山红,6号我就可以自己户外了。大脚的贴子发了已有几日,报的人不是很多,兴许是当日的紫金山映山红的贴子更能吸引人去休闲吧。而这次自己却心想着走点强度的,头天晚上还和大脚在线上说,最好提高强度,这段时间都是休闲的路线,似乎忘记了自己是需要在户外中进行锻炼的。


冰之道溪至上金山随行补记


    贴子还有一个链接名“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文章,是说抗日老兵的事,我们这次行走的线路会有经过,我倒也认真读了,很是感动,想着要是能见的话也算别有意义吧。出行的时间定在7点50,似乎比我想的要迟将些。晚上稍作了准备,便睡等天明。

    清晨,安静的起床,出门的时候,感觉风很大,天有些阴冷。到百兴园等候芙蓉朋友的车子,一起前往集中的地点。人不多,20个吧,四个车,集中后向上丰方向驶去,我一直以为是要从绩溪走,听蓝玉说方知是从上丰的岩源走,就是穿过道溪村再到黄柏和金坑,最后到上金山。看到了岩源水库,曾经因为工作的原因来过,现在故地重走,依稀想起曾经同行的朋友来,只是物是人非,春花依旧。岩源是革命老区,两边的绿意很是葱笼,一个在上丰工作的朋友也有几次叫我来玩,自己却在不经意的户外间踏上了这片还算熟悉的土地。

    往前走的路慢慢空了起来,牛哥的车说是怕油不够了,前面的两辆车却连影子都没有,还没有到,似乎觉得路有些不对。拿出手台,联系后,继续前行。到了道溪村口,车子便停下了,因为牛哥怕晚上车子开不回城区,那样他就要推车了。走下车的时候,才发现这里的温度很低,风又大,冷意袭来,让大家不禁加快了脚步。慢慢往里走,边上的河水很是清澈见底,欢快的流淌着,村子不多的人们三三两两的看着我们这些行走的陌生人。

    开始拔高,远处是竹林,近处是茶园,脚下的路长着满满的草,绿意扑面而来,那种感觉很是清新。秋雨她们倒开始采起野菜来,我边走边拍着路边的小景,那种小黄花在这路边更为多了起来,有的在风中摇曳,倒有点侬本多情的味道。还有一种如同喇叭花的样子,搭拉着身子,紫色的,星星点点的开在路的两边。小小芳给了一段“花姑杖”,说是酸酸的,我却挺喜欢吃,小的时候经常去山间溪流边采来吃的,现在吃起来,倒别有味道。

    继续拔高,一路都是沿着小溪流往前走的,偶尔过用几根杉木搭起的便桥,有点摇晃晃的,很是刺激。茶园里有少许的村妇在采摘着春茶,想起家父谱写的那首茶歌,便放起了音乐来。对于采茶,自己是甚为熟悉的,在儿时,采茶是一件痛苦的事情,那时候为了增加重量,经常会在母亲或者姐姐的篮子里抓些茶叶,然后躲懒,趁她们未见的时候去找寻野草莓或是山椹。童年的我,很少说话,文静的外表下却有一颗很细的心。茶叶在那个时候是家里重要的经济来源,而现在离开家乡的茶园已多年,即使偶尔在路边采摘几片鲜茶时,感觉总是不一样了,那份青春意气和纯朴乡情已淡淡离我远去。

    空气中水份很多,让人呼吸得很是顺畅,穿过一处有点如原始森林的杉树林,感觉很有味道,虽是拔高,但却不觉得热。景致不是特别的好,但那份感受却出奇的好,路上落叶缤纷的,踩上去很有质感,让人不免加快步伐。拔高的同时是左右的蜿蜒,每一处,景都不一样的,可谓是移步换景。已到垭口的驴友们叫了起来,下雪了,看到雾淞了,我心里想着,真有那么冷么?其实温度一直是很低了,只是我们一直在行走,所以未曾觉得。直到自己站在垭口上看到对面山顶上一片白茫茫方才相信所言不假。头顶松树上滴下大滴的水珠,那是雾淞在开始融化,地上偶有几片叶子上还有点点的白雪覆盖在上面,绿中映白的,也算好看。对面半山腰的樱花开的正艳,想起那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在这个春天的季节里,我们走上来了方才感受到上下两重天,不亲自来过,不亲自感受,怕是万不能信的。

    过垭口,就是下坡的路了,轻松起来不少,时间也不早了,大家加快走的速度,赶着到前面的合适地方用中餐。许是前两天下雨吧,这边的路很泥泞,又很空,特别的滑,让人不禁小心起来。下山比上山更要专注些,不然摔倒了可够呛,领队的打着招呼。印象中走了不少路,方在一个已经破落的小石亭子边上集中用饭。这个时候,太阳已经很好了,暖洋洋的照下来,只是山风还是吹的很历害。边上是一条溪流,水清而澈,这次我没有带水,一路都是喝着这些纯天然的溪水,有些甜甜的,即可口又润心。老鬼还在那里采着马兰头,大脚又提醒我们吃快些,说还有不少的路。

    基本没有休息就起身往前走了,平路,泥路,好走又不伤脚,正午的阳光晒得人混身暖爽爽的。过了一条小河,河床还算宽,但河水不多。上了一条水泥路,便远远的可以看到上金山村了,这个村名倒很有福气,不知道有什么来由,因是匆匆,未及追问。入村口,几株古树,一株的中间已经空了,可以容一人进入,驴友们便又在这拍起照,留起影来。过一座古石桥,看到一块石板上写着些字,介绍的是上金山的风景吧,没有细看,便继续向村里走去。看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妇,在菜地里忙碌着,看到我们到来,远远的用手搭在头上观望,不知是不是在等候亲人的到来。

    村庄有些味道,也挺干净,问了当地村民,说是要从公路走回歙县,需5个多小时,而其时已是2点,大脚征求大家意见,还是一致说从原路返回,最多也只4个小时吧。匆匆往回走,想着下来走的路,要回头,拔高的比来更要多,心里都有点虚,许是长久未走强度的缘故吧。想起武功山的三天强度都未曾吃力,这点路难道还怕吗,不过我们也在说,因为知道要走什么路,所以这种压力是很大的,走那种未知的路,即使再难,但心理上会好很多。看来心理的影响对于一个人是很大的。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需要放松心情,这样才会把事情做得更完美,我想。

    拔高一会,就感觉有点吃力了,但心里想着,还是争取要走在第一梯队,这样即使累的话,还可以休息,不至于要紧赶。又随手采了不多的映山红吃,心里想着这下可以积聚正能量了,呵呵。过了三分之一的时候,倒觉得轻松起来了,最关键的开始那几步过了就好了,工作和生活中一样,每每开始的时候总是觉得很有压力,其实找到头绪,进入状态以后,就是一种享受和快乐了。连续的拔高,有点热,但山风很大,所以吹得很清爽,大脚在第一个,蓝玉第二,我紧随其后。终于到达垭口了,坐下休息并补充能量,后面的也陆续的跟上来。很佩服水晶心她们,能够走下来,就是强驴,这次的强度真的算很大的,因为有很多连续的拔高。下山,带着节奏和成功的喜悦,所以很快,我们先到的在金坑村口采鸭板芹,那块平坦的地上特别的多,如种的一样,很是茂盛,用切下的根,放在鼻前一闻,真的很香。

今天的路是重复的,很简单的一上一下,一上一下,但必须坚持,只有这样,才能够走到底,走回家。在路上的时候,也许感觉有难度,特别是回程的拔高,但只要我们心里想着有风景,没有风雨,有心情,没有失落,那么,信心就会让自己的双脚强大起来,每一步也会因此而铿锵而有力。

    其实走在户外上的每个驴友都知道,行走得再多,我们也还是回归到家里,但行走却可以让我们人生的风华洒在更加漫长的路途上,行走中,苦也是它,乐也是它,伤也是它,痛也是它。人生,大半辈子,都是在路上挣扎,或者浮沉。在户外,我们阅无数的人,我们走很长的路,看起来,有些颠沛流离,有些艰险困苦,但人生却会因此而丰富,饱满,有滋有味!


冰之道溪至上金山随行补记


冰之路于2013年4月9日午后


2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2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4-19 20:35 2 只看该作者
不错哟 顶帖支持
发表于 2013-4-19 20:42 3 只看该作者

冰之道溪至上金山随行补记



冰之道溪至上金山随行补记



冰之道溪至上金山随行补记


发表于 2013-4-19 20:43 4 只看该作者

冰之道溪至上金山随行补记



冰之道溪至上金山随行补记



冰之道溪至上金山随行补记


发表于 2013-4-19 20:43 5 只看该作者

冰之道溪至上金山随行补记



冰之道溪至上金山随行补记



冰之道溪至上金山随行补记


发表于 2013-4-19 20:44 6 只看该作者

冰之道溪至上金山随行补记



冰之道溪至上金山随行补记



冰之道溪至上金山随行补记


发表于 2013-4-19 20:45 7 只看该作者

冰之道溪至上金山随行补记



冰之道溪至上金山随行补记



冰之道溪至上金山随行补记


发表于 2013-4-19 20:46 8 只看该作者

冰之道溪至上金山随行补记



冰之道溪至上金山随行补记



冰之道溪至上金山随行补记



发表于 2013-4-19 20:46 9 只看该作者

冰之道溪至上金山随行补记


发表于 2013-4-19 21:09 10 只看该作者
在短路上走久了,再难见到几个能走长路的人。重复的日子,捆住的,不是手和脚,而是心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