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9483

主题

蓟县

记得驴行,莫忘初衷!---菜鸟果子首次DV记录蓟县白蛇谷采风

[复制链接] 查看:13288 | 回复:99
发表于 2013-4-27 17:10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森林1.8 于 2013-5-6 17:54 编辑

活动召集贴地址链接:登山、赏花游春色,白蛇谷中忆传说。2013.04.20之小游蓟县白蛇谷[天津]https://bbs.8264.com/thread-1692328-1-1.html

活动行摄:春之韵、林夕
DV 录制:。果子
后期制作:突然之间
文字记录:。果子

先说几句题外话---

这是大上周的活动了,库布齐回来以后,多半时间寄居在老姑家,白天多在驴棚帮忙打理一些事情,作业贴子交的不及时,万望诸位海涵。所谓“菜鸟”果子,说的是我头一次在驴行中用DV,而且这DV是泥蛋儿大哥新入的,我和机器之间尚属彼此适应阶段,磨合期未过,片子质量大家可想而知……更无奈的是机器本身有些问题,我一直以为是我太菜的缘故,未能给大家留下更多更好质量的素材来作记录,其实,现在得出的结论是“机器和我一样菜!”这菜上加菜的活儿,只能让各位观众眼睛受累,满心期盼下次了!但驴行中的精彩,不会因为我与机器之间的“同菜”而受到牵连,大家精彩在于心境,而非镜头本身。

另外,必须感谢后期制作--突然之间。穿插考试间隙帮我完成此行程的记录,方能呈现给大家用以回忆。尤其这首《莫忘初衷》,不知哪里来的默契,我只分批给了这小子两个压缩包的视频文件,没有任何文字说明以及心理活动的描述,许是驴行在路上的人本真的一种契合吧,喜欢这首歌的曲调和旋律,更要赞的是歌词,阐述了果子某种意义上的内心读白!

谢谢各位,无论同行,抑或仅在此观赏记录的人们。谢谢你们一路上对我这样一个敏感又要强的小女驴的感染与包容。

未来,再远,也远不过时间;梦,再高,也高不出蓝天!继续上路吧,美景其实不在路上,而在你心中!

再次严重谢过“突然之间”!!!其实,姐的心事---你懂!:lol:lol



莫忘初衷,莫忘初衷!别忘那一年、那一天,出发时心中的梦!

动力火车《莫忘初衷》

我懂你真的累了 不想多说什么
忘了在你眼中 世界曾是彩虹
朋友就陪你沉默 看车水马龙
看没星星的夜空 You never alone
你好久没说梦想 说到眼睛发亮
不可一世的笑容 连我都被感动
我们说改变世界 却被世界改变
记得你要我提醒 别改变太多
莫忘初衷 莫忘初衷
别忘 那一年 那一天 出发时心中的梦
难免会受伤 注定要心痛
别忘了 还有我 老朋友 陪你 You'll never alone
这些年如何走过 点滴都在心中
人生这一杯酒 滋味已经尝够
每个人都不容易 但也都走到这里
我们就看看命运 还要安排什么
莫忘初衷 莫忘初衷
别忘 那一年 那一天 出发时心中的梦
难免会受伤 注定要心痛
别忘了 还有我 老朋友 陪你 You'll never alone
老鹰该展翅飞翔 怎能安于鸟笼
天空还很宽敞 还在等待彩虹
等雨雪风霜经过 梦才能成熟结果
就干掉这杯酒 敬有始有终
莫忘初衷 莫忘初衷
别忘 那一年 那一天 出发时心中的梦
难免会受伤 注定要心痛
别忘了 还有我 老朋友 陪你 You'll never alone
You'll never alone
别忘了 还有我 老朋友 陪你 You'll never alone



27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27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4-27 17:10 2 只看该作者
《亦真亦幻白蛇谷》

一个经典的故事,竟能从江南传到塞北,传到位于天津市蓟县黄崖关长城之外的“白蛇谷”,足见这民间传说《白蛇传》的魅力。

“白蛇谷”因杭州“西湖故事”后,白、青二蛇北上在此继续修炼而得名。加上“青蛇沟”这两个古老的地名,当地的百姓不知从哪辈子起,一直叫到了现在。于是很早以前,便为这片山水打下了神秘的烙印。

经典的传说无需再考证,神仙落脚的地方必定是“仙境”所在。仅就白蛇谷里的青蛇沟而言,每当雨天来临之前,上空总会腾起云烟,已成为当地百姓观看天象的晴雨表。仲夏时节,沿津围公路北过黄崖关口只2里许,路西的白蛇峡谷幽幽地敞开,便引得那游人进入了云深不知处。

顺着谷底平缓中略略抬起的石板路前行,谷中各种山鸟“啾啾”的叫声立刻充耳不忘。蝉也可着嗓子歌唱自己短暂的“虫生”,不知疲倦的潺潺溪水,还主动地与人伴行始终在和谁窃窃地私语。山谷里到处是那“人为”的果蔬庄稼,在湿漉漉的薄雾中缭绕着“人烟”,是谁在这神仙家的门口,收获着“种瓜得瓜”的善因之果?

稍许,山谷没了“去路”,但却“来头”不小:眼前一面断崖横陈前方,占据了十几米宽的整个谷底。断崖高有20多米,似乎告诫人们“凡路”已到尽头。仰望崖顶“豁口”处,一匹瀑布垂落而下,义无反顾地向外倾泄着浩荡的“天水”。崖下自然成一深潭,水潮澎湃又波纹四溢,幻化着潭边亦真亦幻的人影。

至此,若再前行,须绕过悬崖瀑布,从一侧的陡坡攀登。登至崖上,便有另一番天地。更高谷底的山泉依然流淌,它还没有瀑布的脾气,匆匆地赶往下方的崖口,是别无选择地去做生命的喷薄。而此时两边秀峰更是变得险峻高陡,山谷也就更显得窄暗深幽。此段山谷藤萝蔽日,路隘林深,石潮苔滑,与谷外温差有10多度,人称“清凉谷”。也是,白、青二蛇修炼的地方怎不清凉,清凉中清静幽寂,人能至此一享清凉,说不定是哪辈子修来的缘份哪!

“清凉谷”收闭了我等凡体汗浸浸的毛孔,凉爽中却抑制不住体内热血的沸腾。因为前面要登几十米高、几乎是垂直上下的通天缝了。这是我所见到的许多“一线天”类景观中最窄最陡的石缝。一线天不仅只容一人通过,上方还夹一悬空巨石摇摇欲坠,似乎在想试探凡人的胆量。险路必定要付出凡人的体力,那肉长的心脏可不管你意识上的“仙化”。“仙境”里的东西一定不会吓人,再特殊的景观都应被视为“奇美”。谁若害怕那谁还是凡人的魂魄,就像人若羽化成仙后飞来飞去,而不会“晕高”怕摔着一样。

“一线天”就是在这样的仙俗相伴中充满刺激地“拔地而过”,登至新的制高点后,便是横向沿着山坡上的缓路向更高的侧岭进发。白蛇谷景区的山路很有特点,总是这样“一纵一横”地进行。面对隔段而来的层层悬崖,纵时纵得惊险;脚踏葱茏茂密的道道山坡,横时横得舒坦。游客们以身为“笔”,就是在这样的“纵横”中,纵情于山水巨画中“写意”。纵过“一线天”不远,便有一“白蛇洞”,传说白蛇就是在此最终修炼成仙。入的洞来,清新凉爽。山洞向上一直延伸,深不可测。凡人不知深浅也罢,肉眼却见洞上崖壁处,真有一溶岩形成的酷似白蛇的浮雕。此景此境亦真亦幻,任你如何做想,也不知该说什么好了。而在此前的青蛇沟里,还可见一种当地俗称“青蛇柳”的小乔木,据说此木唯此独有,连植物学家也叫不出它的学名。这怪柳枝干绵软,颜色青绿,形形色色真如青蛇,难道这又是自然的巧合?

亦真亦幻白蛇谷,亦仙亦凡总是情。那前面的山神洞我还得过,那云中的山岭我还得登,那天然的怪石岩画我还得欣赏,那成片的野生榛子、猕猴桃我更得吃。我终究还在人间,还是这饮食男女。但又毕竟是在白蛇谷,是在人间仙境。此说“人间仙境”,是“俗话”,却是实话。


此段引自---https://tieba.baidu.com/p/1748775502/作者:素有蓟县“徐霞客”之称的山水客老师(杨银华)

2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5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4-27 17:10 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果子 于 2013-4-27 17:50 编辑

走的是路,赏的是景,阅的是人,炼的是心。---对于“驴行”,我如此理解。

此行蓟县白蛇谷,对于刚刚重装库布齐东线归来的我们来说,潜意识里难免带着一款闲庭漫步的姿态上路,所谓“家门口的溜腿”,时值春暖花开了,经过大漠黄沙洗礼之后的双腿不能就此慵懒闲置,要跟得上大环境里的驴组织,不掉队,势必要走得更多,面对与负重得更多,路走多了,心就宽了,能容得才能更多;攀得更高了,才能看得更远,见识远了,心境随之升华,我这驴妞儿,不唯物,也不唯心,只想实实在在走更多的路,赏更多景,阅更多的人,炼更宽的心。

前往库布齐的车上,自我介绍时我说“我要努力证明给大家看,身高和能力永远都不是成正比的!”我做到了,这是一点进步,如今有幸随市电视台及宣传部一起行走白蛇谷,我所代表的,不仅仅是果子我自己,而是蓟州户外的一分子,这是我此程最为之荣耀的事。虽然,那段古老而生动的人蛇传说以其千古绝恋般的悲壮流传至今,在山林灌木里留下丝丝缕缕牵绵也温婉的气息,我却始终坚信,这是个怎样的季节,这样的季节里我们的能量来自于鸟语、来自于花香、来自于绿色,来自于阳光!来自于蓟州户外集体释放出来的正能量!

每一步,走得积极,感受温暖,共享欢笑。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行走于白蛇谷的山水之间,驴子们如仙如龙,信步如风。

谨此文字简短记录,别不言他。随行图片稍后承上。。。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2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4-27 17:10 4 只看该作者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4-27 17:10 5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13-4-27 17:10 6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13-4-27 17:10 7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13-4-27 17:10 8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13-4-27 17:10 9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13-4-27 17:10 10 只看该作者





1人点评 收起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