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37256

主题

广州

2013.5.11的广州滋味活动作业

[复制链接] 查看:2265 | 回复:5
发表于 2013-5-16 11:42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nwljy 于 2013-5-20 14:46 编辑

      一次迟到的作业,我不算计划行程很好的人。走在广州的大街小巷,感受城市的人员的生活足迹,从了解某个地方的历史,再去走进那个地方,才能感悟那个地方的所带给人的一种东西。这就是经验,而不是走马观花的一次旅行2013.5.11我同3个人,东篱子(因参加云队的活动中途离开准备装备),三少,雪(眷恋太阳的雪)一起去了大同酒家,石室(圣心大教堂),荔枝湾,多宝路等

大同酒家(注一) 经历岁月风霜洗礼的一个酒家,我们在5楼叹了一上午的早茶,好像时间在这时候停止了跳动,叹早茶,叹悠闲,叹生活。之后我们步行前往位于一德路的石室(注二)拍照留念等(石室内部不给拍照),去完石室,我们坐车去了八和会馆(注三),领悟广东音乐和粤剧的美丽和西关味道。不巧碰上有活动,不给拍照,所以拍照很少(中间经过宝华路,去吃了陈添记(宝华路59号侧十五甫三巷内进第2,鱼皮,20元每份)和顺记冰室22元单球,他家的雪糕球用量很足,味道很够,原味,首推椰子雪糕球,据说是真正椰子榨汁做的)去完八和会馆,直接从恩宁路(经过龙津西)出发前往荔枝湾,游玩完荔枝湾,就在泮塘路伍湛记(注四)吃上了欧成记的鲜虾云吞,伍湛记及第粥,艇仔洲,咸煎饼,肠粉。吃完就各自离开。



注一:
大同酒家:与大公餐厅和大三元酒家合称“三大”的大同酒家,前身为广州园酒家,于1938年由日本人中泽亲礼等人开设。1942年因酒家亏损易主,招牌也改用在香港已负盛名的"大同酒家"牌子。抗战胜利后,第三任老板谭杰南集穗、港、澳饮食人才,取诸家之长,锐意经营,创出驰名的"大同脆皮鸡""海南大群翅""金牌烧乳猪""红烧鲍片"等菜式。公私合营后的大同酒家,经常为党和国家接待来自世界各国的贵宾。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曾在此宴请外国友人,毛泽东主席到广州视察工作时,大同酒家派出厨师任烹调。在广州举办的首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开幕期间,大同酒家也参与了接待服务。朱光市长多次指示:"大同酒家要表现出食在广州,服务一流的特色"19848月,广州饮食服务公司与香港富茂有限公司合作经营大同酒家,仍以经营正宗粤菜为主,在挖掘传统名菜的同时,还吸收了香港菜式的特点,由于在菜式、点心制作上锐意创新,大同酒家的名菜美点饮誉国内外,"大同脆皮鸡""娥姐粉果"等一批名菜美点载入中国商业部饮食服务局编的《中国名菜谱》中。同时为适应多层次消费需求,大同酒家还推出系列经济菜式,食谱不断翻新,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1993年被国内贸易部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1998年经国内贸易局批准为"国家特级酒家"



注二:广州石室圣心大教堂坐落于广州市区中心的一德路,是天主教广州教区最宏伟、最具有特色的一间大教堂。该教堂建于1863年,落成于1888年,历时25年始建成,至今有130多年的历史。由于教堂的全部墙壁和柱子都是用花岗岩石砌造,所以又称之为"石室""石室耶稣圣心堂""石室天主教堂"。是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室圣心大教堂(Shishi Sacred Heart CAThedral)是由法国设计师设计,中国工匠建造而成,有着“远东巴黎圣母院”之誉石室圣心大教堂位于广州市区中心的一德路,是天主教广州教区最宏伟、最具有特色的一间大教堂。该教堂建于1863年,落成于1888年,历时25年始建成,至今有130多年的历史。教堂属“哥特”式建筑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攻陷广州,并把两广总督行署夷为平地,1861年,中法不平等条约规定,法国人至通商各口岸地方其租地自行建礼拜堂学房。当时罗马教廷任命的两广教区“宗座监牧”传教士明稽章看中了被夷为平地的两广总督部堂地基,并要求划给他建教堂,但两广总督劳崇光拒绝了他的要求,于是明稽章请法军司令出面,写信威胁劳崇光如果1天以内不给土地给他,法军将实行全城戒严,于是1861年,恭亲王奕忻与法政府鉴署附加协议确定广州圣心大教堂的建立,咸丰帝下诏批准了协议。)


注三:八和会馆八和会馆是由邝新华、独脚英、林之等粤剧艺人所建立粤剧仝人的行会组织。它加强了戏行中人的团结,保障戏班营业正常开展,在清朝解禁粤剧後回复戏班事业。八和会馆成立不久,薛觉先、马师曾、桂名扬、任剑辉、白雪仙、罗品超、陈笑风、林小群等都先後加入该馆,後称为“八和子弟”。当时建筑八和会馆的费用都是透过全行在每年闰月休业的时期举办义演,扣除工资後所筹集而成。另外,凡是入会会员都需要付出白银一两作为「份金」。


注四:伍湛记欧成记1.伍湛记广州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及第粥”的。它是三元及第粥的简称,是一款传统的名牌小食。西关地区的“及第粥”以伍湛记较为出名,伍湛记及第粥已有40多年历史,始创者为顺德人伍湛,老店原来在广州文昌南路文昌横街口。经过两代人的精心烹饪,伍湛记的及第粥成了广州人喜欢的著名粥品。2.欧成记:.欧成记云吞面据记载,欧成记面店创于1940年,原址在广州市中华中路(现解放中路)。1946年在广州第十甫路127号增设面食部,经营上汤鲜虾云吞面、伊面和水饺等小食品种。其制作的面皮薄、爽脆、柔韧而不粘牙,有鸡蛋香味和面香味,馅鲜甜爽滑,其中上汤鲜虾云吞面和水饺面尤其出名。

陈添记:老广州的老字号,从小就开始吃了,味道质量百年如一。老配方老味道,大赞


陈添记只卖三样小吃:祖传爽鱼皮,豉(chǐ)油王蒸猪肠粉和传统艇仔粥。最出名的是爽鱼皮,用魭鱼皮来制作,做好之后冰冻着。很爽口,加上花生、芫茜以及上浇的酱油芝麻,味道一流。不仅老广州人喜欢,很多香港、澳门的居民特意赶过来品尝。

顺记冰室:广东人把专门售卖雪糕的地方叫做冰室,也供应汽水、啤酒、糖水等冷饮。广州以前号称有四大冰室,如今只剩了荔湾区宝华路85号顺记这一家。顺记冰室是上世纪20年代由小贩吕顺首创,创办人吕顺是广东鹤山人,因苦于生计而投靠泰国开冰室的姨妈,学得雪糕制作技艺,先在香港九龙开冰室,日本侵占香港后便回到广州。开始时,吕顺只是自制雪糕挑着担子沿街叫卖,由于雪糕椰香浓郁,很快便成了抢手货。于是吕顺便在十五甫(今宝华路85号)开设了顺记冰室。这里过去是烟花之地,西关阔少、巨贾豪商宴饮之余都爱到顺记来品尝雪糕,因而生意奇好。初时顺记是家庭式经营,全家男女老少一齐出动,虽然初始只有13平方米的营业面积,但由于坚持最优秀的出品,不久就成了广州知名的雪糕店。尽管售价比同业高30%,每个雪糕卖到一元,但顾客口碑传颂,越销越旺。五六十年代一些外国元首、贵宾如柬埔寨西哈努克新王等都曾慕名品尝并津津乐道。自1956年以来均获历届评比的广州名牌美食称号。椰子雪糕在1956年和1983年的广州名菜美点展览评比上获得十大名牌小食的称号,香芒雪糕在1987年的广州美食节上又成为唯一获得金牌的雪糕。1997年广州市美食节又获传统名牌小食称号。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 小红
2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5-16 12:51 2 只看该作者
nwljy 发表于 2013-5-16 11:42 一次迟到的作业,我不算计划行程很好的人。走在广州的大街小巷,感受城市的人员的生活足迹,从了解某 ... ...

作业很认真,很用心,支持!
发表于 2013-5-16 19:54 3 只看该作者
没事再好好看,收藏,谢谢小易
发表于 2013-5-16 20:06 4 只看该作者
上点图就好了~~~~~~
发表于 2013-5-16 20:28 5 只看该作者
nwljy 发表于 2013-5-16 11:42 一次迟到的作业,我不算计划行程很好的人。走在广州的大街小巷,感受城市的人员的生活足迹,从了解某 ... ...

对吖,怎么没PP呢,支持支持
发表于 2013-5-17 09:52 6 只看该作者
很不错的活动,很开心,小易加油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