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3046

主题

其它

记黑龙江“4·27”伊南河草甸森林火灾扑救

[复制链接] 查看:3498 | 回复:0
发表于 2013-6-6 14:10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黑龙江“4·27”伊南河草甸森林火灾扑救
来源:
作者: admin时间: 2013-04-15

分享到:


记黑龙江“4·27”伊南河草甸森林火灾扑救

2009年4月27日,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沾河林业局伊南河林场发生草甸森林火灾。由于天干物燥、风多雨少,扑救“4·27”草甸森林火灾,遇到的困难之多,在黑龙江省森林防火史上是少见的。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国家林业局和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经过解放军、武替部队、公安消防部队官兵、公安干警、专业森林消防队员以及广大林业干部职工10余昼夜的顽强拼搏、奋力扑救,扑火工作取得了全面胜利,确保了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森林资源安全。   一、火灾扑救的主要特点

  据初步估算,这次火灾火场面积约90 000公顷,其中绝大部分为草塘,绝大多数为地表火,林木受害率在35%左右。火灾危及了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和伊春黑河两市的1县、2乡、5个林业局的12个林场、16个村屯。

  这次火灾在黑龙江省森林防火史上是少见的。一是天气条件恶劣。火灾发生后连续数日,火场风力一直很大,均在4—5级。特别是4月29目,火场风力达到7—8级,阵风达9级,气温高达25℃左右,致使大火迅速蔓延,扑火队伍无法靠前扑救。同样的气象条件和火险等级,在一个月时间内如此集中的出现,这在黑龙江省历史上未曾有过。二是火场地理环境复杂。火灾发生在偏远地区,火场周边多为草旬、沼泽地,林内站杆倒木多,可燃物载量大,一些地域分布着大量的“跳石塘”,扑火人员无法进入,残火清理工作异常困难。三是缺少道路。火灾发生在远离道路,远离屯兵点的林区腹地,交通极不便利,队伍行进极其困难,多数地段都需依靠直升机运送人员实施扑救,扑火队伍的给养等后勤保障物资也都需要用直升机运送。

  二、扑救工作特点

  这次扑火救灾的全面胜利,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国家林业局的有力指导,得益于全省各级党委、政府的精心组织,得益于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公安消防干警和地方专业扑火队伍的英勇奋战,得益于各行各业、各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是党政军民学大团结、大协作,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结果。

  (一)领导重视,亲临一线指挥,大大提升了扑火工作效率。火灾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极为关切,回良玉副总理先后两次对扑火救灾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并对扑火前线指战员表示亲切的慰问。国家森防指总指挥、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同志多次对火灾扑救工作做出批示,并在扑火关键时期亲率国家森防指副总指挥、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孙扎根和国家森林防火专家组组长马福同志赴火场前线指导协调火灾扑救工作,极大地振奋了参战军民的精神,鼓舞了参战军民的士气。同时国家森防指、国家林业局的领导一直坐镇总前指,帮助研究火场态势,制定作战方案,提出了许多好的指导性意见。武警部队司令员吴双战上将多次打来电话,要求参战官兵服从地方指挥,全力以赴支援扑火。息中朝中将和王佐明、李金海、沈金伦、周建平、付惠军、陈红海、杨斌、唐本高少将等部队首长亲赴火场指挥协调扑火救灾工作。

  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坐镇一线,直接指挥扑火工作。省委书记吉炳轩同志、省长栗战书同志始终高度关注火灾扑救情况,火灾初发时,就立刻赶到省森防指听取汇报,并深入扑火前线,亲自坐镇指挥扑火工作,解决扑救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4月29日至5月2日,省委书记吉炳轩同志在扑火前线指挥部先后主持召开了7次会议,分析火场态势,要求总前指要沉着应对、科学指挥,并对扑救工作做出具体部署。省长栗战书同志在扑火决战的关键时刻,亲临火场,看望慰问扑火官兵,指挥扑救工作。省委常委、副省长杜家毫同志坐镇省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协调调兵和后勤保障工作,全力保障扑火急需。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黄建盛同志,先期在省森防指坐镇指挥,后期又亲赴火场一线指导扑火救灾。省人大副主任申立国同志、副省长吕维峰、孙永波同志始终坚守火场一线,指挥协调火灾扑救和安全保障工作。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靠前指挥,是取得扑火胜利的重要保障。

  (二)依据火情,采取灵活措施。确保扑火命令实施奏效。指挥机构快速反应和严密组织,是取得扑火胜利的重要基础。黑龙江省森林防火指挥部审时度势,及时启动了《黑龙江省重大森林火灾预案》,并立刻组成扑火前线总指挥部,根据火情发展态势,迅速决定采取“打、堵”结合的措施展开扑救工作,做出了“北线截,西线打,东线和南线打、堵结合”的作战部署,在有利于灭火的部位组织兵力猛扑狠打,在不易直接扑救的部位依托公路、河流开设隔离带,阻隔火势蔓延。总前指根据火场态势,实时调整作战部署,先后下达了20多个命令,在短时间内扑灭了东西两线的明火,并在清理火场和处理残火阶段,把工作重点转向南北两线,调集重兵集中处置南北两线火场在突遇大风情况下出现的险情,巩固前期作战成果,取得了扑火作战的最后胜利。为保证火场周边地区城镇村屯安全,还安排专门力量,在受威胁的村屯、林场周围开设隔离带,并及时转移了受到威胁的6 775名群众。为了防备极端恶劣天气下火场失控,殃及更大的范围,果断决策在火场西、南两个方向分别开设了28公里和114.97公里的战略隔离带,确保了火场西侧母树林和伊春市的绝对安全。

  (三)八方支援。社会各界主动配合。有力支撑了扑火战斗。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国家林业局,在火灾发生初期,派出国家林业局东北航空护林中心作为第一梯队赴扑火前线协助火灾扑救工作,并协调有关省区和部门增调扑火兵力和直升机,支援扑火救灾工作。在火灾扑救过程中,共投入总兵力20 868人,其中:投入一线扑火兵力14 305人,后勤保障人员6 563人;投入飞机19架、推土机85台、挖掘机157台,消防车80辆;转移群众6 775人。

  国家林业局东北航空护林中心每天都数次安排飞机在火场上空进行巡回观察,准确绘制火场态势图,为指挥机构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武警总部、武警森林指挥部、总参陆航部、沈阳军区、黑龙江省军区以及吉林内蒙古等兄弟省(区)参战部队对黑龙江省扑火救灾工作鼎力相助,派出官兵和直升机增援扑火救灾工作。黑河、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大庆鹤岗绥化等地市和财政、交通、建设、公安、民政、卫生、水利、农垦、测绘、铁路、民航、通信、新闻宣传、航空油料等诸多部门都参与了直接扑救火灾或后勤保障工作。各部门接到命令后,不讲条件、不计代价,迅速组织力量,紧急支援火场,相互密切配合,为火灾扑救工作取得决定性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大兴安岭地区在当地森林防火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派出专业扑火队投入南线最关键的地段,与武警森林部队紧密配合,扑灭了最危险的火线。省气象局、消防总队等部门和吉林、内蒙森林总队的领导也都亲自挂帅,组织精干队伍和精良装备,投入气象服务、清理火场、处置残火、保护村屯、转移群众和开设战略隔离带等项工作,十分出色地完成了所承担的任务。

  (四)部队增援,迅速集结到位,有效增强了扑火战斗力。省军区、武警、森警、解放军65426部队官兵英勇善战和顽强拼搏,是取得扑火胜利的决定因素。在扑火战斗中,一线指挥部和全体参战人员克服了天气条件差,火势蔓延快,持续时间长,扑救难度大等诸多困难,总揽全局,科学指挥;警民配合,精心组织;舍生忘死,连续奋战,唱响了一曲新时期军民团结、英勇奋战的壮丽凯歌。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克服重重困难,昼夜奋战,完成了开设战略隔离带和看守火场等任务,为夺取扑火救灾工作的决定性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省林业厅、伊春、黑河市委市政府、省森工总局和各有关县、区、局的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在火灾发生后迅速组织力量赶赴火场投入扑火战斗,为夺取扑火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武警森林指挥部、武警黑龙江省森林总队等部队领导风餐露宿,废寝忘食,昼夜坚持在火场一线指挥扑火作战。森警吉林支队的235名参战官兵,在保卫库斯特林场的灭火作战中,连续30多个小时没睡过一觉;解放军某部战士李云连续奋战两昼夜,终因过度疲劳晕在火场,当他醒来后,拔掉输液管,又投入了扑火战斗;许多同志不顾病重的亲人,坚守在火场一线;许多扑火指战员为此推迟了婚期和休假,还有更多的同志带病坚守在扑火一线,直到火魔被彻底降伏。在火灾扑救战斗中,可歌可泣的事迹数不胜数,其中表现最突出的是通北林业局森林消防队的王学军同志,他在扑火战斗中为保护国家森林资源安全、掩护被山火围困的战友突围而光荣牺牲,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生命赞歌。

  (五)信息透明。适时权威发布。准确把握舆论导向。由于这次扑火持续时间较长、扑救难度大、危及范围广、气候条件、火场自然环境等情况复杂,党中央、国务院、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以及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因此,及时通报扑火情况,准确发布扑火信息尤为重要。在前线总指挥部成立的同时,就成立了宣传组,确定专人负责新闻发布,将前线总指挥部每次制定的扑火措施、做出的决策意见及火场态势等,第一时间召集新闻媒体记者,统一发布通稿,始终把握住了正确的舆论导向。新闻单位记者也感受到,这样主动发布信息的方式很及时、很透明、很方便,大家沟通起来很顺畅,既有利于迅速及时传递公众所渴望了解的灾情,也有利于全面了解扑火进展情况,又避免了很多猜测和麻烦。

  三、几点启示

  森林防火工作无论从生态环境讲还是从自然资源讲,意义都十分重大,只有站在国家利益、经济发展大局的高度,才能自觉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回顾这次扑火战斗,人民军队、武警、森警部队显示出的能征善战、英勇无比和战无不胜的顽强精神令人赞叹,各级指挥员、各级领导干部显示出的责任意识、坚强意志、指挥能力、硬朗作风可圈可点,军地之间、省际之间、部门之间、前线与后勤之间显示出的密切配合,精诚合作,无私援助令人感动。

  第一,要判断准确,确保信息灵通。对火情要发现得早,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哪里有火,面积多大,并能够迅速告知指挥部门和战斗单位。要建立起一套飞机、地面、卫星监测中心同指挥部24小时即时联系的通道和方式,建立专门的火情侦察人员队伍,并配备最先进的观察通讯工具,建立最快速的联系方式。要根据地形、地貌、植被、天气,特别是风向,尽快对火情的发展走势做出准确判断。情况明、判断准是决定扑灭森林大火成败的前提条件、关键环节。

  第二,要行动快捷,保证反应迅速。火情就是命令,森林火灾发生后,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打小打早,不使其蔓延开来。火势一旦形成,必须快速调兵,而且要派重兵,把已经起来的火势压下去。做到反应迅速和行动敏捷,一方面是各级指挥人员,一定要快速反应,立即作出决定,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兵力部署,并下达指令。不能心存侥幸,等天靠雨,被动等待,而要主动决策。另一方面是作战部队,行动要快捷,主要是作战部队的集结、运送、布防和投入战斗,必须要快。要把兵力合理摆布到位,要有随时可以调动去应对新的局面或守护新防线的机动部队,要有便利的交通工具,在一定区域内的交通运输,必须服从森林救火,为救火让路。

  第三,要落实责任,协调配合作战。能不能把火截住、堵住、围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集中打灭,确定战区,明确责任十分重要。这个战区和责任不能按照行政区划和隶属关系来确定,要根据现橙援情况来确定责任,划给谁,就是谁的任务,必须全权负责。森林扑火必须协同作战,上下左右、四面八方都要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扑火战场要互通情况,互相支持,互相增援,围绕扑火的需要,党政军民、社会各方,都要提供一切条件。

  第四,要装备精良,后勤保障有力。人和火进行战斗,仅凭一腔热血和浑身胆量是不够的,灭火必须要有工具,装备必须跟上,要把灭火的装备武装到更大范围。大小兴安岭是全国最大的林区,又是火灾多发、易发地区。要下决心学习借鉴世界各地森林灭火的先进经验,加强装备建设。要下力气解决好履带式推土机、挖掘机等能在一定时间迅速堵火、截火的重型装各,林区也要做好消防车的配各,不断提高灭火能力。灭火必须要有战斗力,而且要使这个战斗力能保持一段时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战端一开,各种保障必须跟上。除森防系统自身要建立可靠的保障系统外,还要有专人负责、组织动员社会力量来提供后勤保障,不能因为保障不利而影响战斗力。

  第五,要打堵结合,抓住有利战机。森林防火、扑火,可以归纳为四个字:防、打、堵、清。防,就是防止火灾的发生,最主要是防人。一定要汲取教训,认真研究林区管人的办法,采取更严厉、更周密的措施,严加林区住户管理,坚决杜绝带火入林,在防火期关闭林区旅游和一些企业开发。打,就是火灾发生后,要旧能及时扑打,不要使其蔓延开来。要打小、打早、打了,能围得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集中来打。特别是要找准战机,用好外力,集中突击,掌握主动。堵,就是依托一定的条件,或创造一定的条件把火给堵住,使它不能前进。必须统筹规划,充分利用林区的道路、水系、个别林用路等,把整个林区分割为若干个独立的、互不连接的区域,任何一个区域发生了火灾,我们可以在这个区域内集‘中扑救,而不至于向更大范围蔓延。清,就是清理火场,消灭余火、暗火,防止死灰复燃。在扑打的同时,要及时组织清理火场的队伍,打后即清,打清并重。

  第六,要统揽全局,科学指挥作战。森林扑火是非常紧急而又危险的战斗,科学、严密、有力的指挥非常重要。要有统一的指挥,令出必行,而且由一个地方发令,一种声音说话。打火指挥,要了解各方情况,掌握火情规律,勇于负责,敢于决断,不能怕担责任。要发挥专家的作用,充分听取和尊重专家意见。要认真听取前线指挥员的意见,并给予前线指挥员充分的自主权,严防管得过细、过于具体而贻误战机。要统揽全局。指挥员,特别是总指挥部,一定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纵观整个火场,从全局上来把握,做到心中有数,把兵力统筹好、调度好。要有科学指挥的设施和手段。彻底解决林区所有地方通讯信号全覆盖问题,加强卫星定位系统、地图、林区沙盘等技术设备配备。地方、部门领导同志都应该深入下去,熟悉自己辖区内的山川河流、村屯道路、林木草场情况。一旦发生火灾,可以沉着应对,防止束手无策。

 本文转载自《中国应急管理》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