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33560

主题

邢台

太乙山徒步回忆录

[复制链接] 查看:34249 | 回复:383
发表于 2013-6-16 12:52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只看本帖大图
从我第一次登上泰山到现在已经30年了。因从小生长在太行山区,对山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无法解说。几年前有人对我说去登太白山,由于各种原因也没去,说实话就根本没有去的想法,在我的脑海了太白也只不过是秦岭的一个山头,也就是海拔稍高点而已。在秦岭之中要说有名的还是终南山。其主要的因素在,终南山隐士,西安有一个人20多次进入深山寻找隐士,到底有没有得道的高深隐士,也无从查证。因秦岭在中国的南北分界线上,气候独特。我这次去的主要原因也就是中国的隐士文化吸引了我。隐士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在中国腹地,横亘绵延,划分南北两地气候及地域的终南山,不仅仅是一个自然的存在。

太乙山徒步回忆录
29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17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6-16 12:57 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柴王爷 于 2013-6-16 13:00 编辑

古代,终南山是士大夫和知识分子进退朝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退守之地。如今,它仍然是全国乃至全世界为数不多的、还存在住山隐修者的地方。
这些隐修者中有为信仰而来的和尚、尼姑、道士、居士,也有为追寻清净、淡薄的生活而来的普通人;有上了年纪的老人,也有刚刚走出校园的年轻人;除中国人,还有来自日本、韩国、法国等国的“老外”。据不完全统计,现在长期居住在终南山的隐修者约有四五百人。他们为什么来到这里,又过着怎样的隐修生活?古老的隐士文化在这里经历着怎样的延续,
从今天的西安城,经子午大道,往南不到40公里,就看见一众起伏的山峦,绵延不绝。在云雾天气,它朦胧飘渺。而在晴朗的日子,从西安市区就悠然可见。这就是终南山了。终南山,在古代又被称为太乙山、南山、地肺山。今天指秦岭在西安之南的系列山峦,主峰太白山(太乙山)海拔3767.2米。
中国的隐士文化源远流长,从古老传说中的巢父、许由到现在的各种隐士,其人数达数万人,仅其中有迹可考者就达数千人。
相传西周的开国元勋姜子牙,入朝前就曾在终南山的磻溪谷中隐居,后以八十高龄出山,结束隐逸生涯,辅佐武王伐纣,建功立业,成为一代名相;秦末汉初,有东园公、夏黄公、绮里季、角里四位先生,时称“四皓”,先隐居商山,后隐居终南;“汉初三杰”的张良功成身退后“辟谷”于终南山南麓的紫柏山,得以善终;隋唐五代的药王孙思邈,仙家钟离权、吕洞宾、刘海蟾及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等都曾隐居终南山;康熙时期的关中名士李雪木,为逃避清廷的召唤,躲到终南主峰太白山一带,因山中乏纸,他用槲叶写文题诗,竟至收集成《槲叶集》。至民国时期,大居士高鹤年先生晚年也曾在终南山的嘉五台和南五台结茅蓬访道修行,他隐居的茅庐犹在。
谈到选择终南山隐修的原因,藏传佛教上师益喜宁宝堪布谈了他的看法。从隋末静霭率领徒众入终南锡谷隐居并建七十二茅蓬至今,住山隐居修道之风从未间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终南山的人文环境为隐修者提供了基本保障。健谈的堪布上师感慨道:“终南山自古就有隐居修道的传统,这里的山民对隐修者也心怀尊敬。在终南山搭建一处茅蓬,往往会得到当地山民的支持,林业部门也不会过度干涉。如今,在山里可以随意搭建茅蓬而无人干涉的现象,恐怕只能出现在终南山了。”


太乙山徒步回忆录
5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6-16 13:24 3 只看该作者
6月9日晚我们一行8人分别乘坐T151和T99离开邢台踏上了西去的路途。

太乙山徒步回忆录
发表于 2013-6-16 13:24 4 只看该作者
火车晚点于10日早7点10到达了西安火车站广场。

太乙山徒步回忆录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6-16 13:24 5 只看该作者
忙于奔波的人流在寻找各自的归宿。

太乙山徒步回忆录
发表于 2013-6-16 13:24 6 只看该作者
没什么,我们的目标就是太白山。

太乙山徒步回忆录
4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6-16 13:24 7 只看该作者
西安水司长途汽车站去周至的游客和回家的游子排起了长队。

太乙山徒步回忆录
发表于 2013-6-16 13:24 8 只看该作者


太乙山徒步回忆录
2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6-16 13:24 9 只看该作者
9点25分我们上了去周至的高速客车车费20元。

太乙山徒步回忆录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6-16 13:24 10 只看该作者
11点25分已经坐在了事先联系好的2个面包车。

太乙山徒步回忆录
1人点评 收起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