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1200

主题

大同

中国,有一座古都叫大同(第三章)[连载]

[复制链接] 查看:14796 | 回复:127
发表于 2013-7-19 21:02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森野苍鹰 于 2013-7-21 05:39 编辑

第三章 万千绿枝一梢红

云冈石窟,丰碑着以拓跋鲜卑氏为代表的草原民族,融合凉州、汉族以及古代印度雕刻艺术而创造的文明传奇;华严寺彩塑、浑源大云寺壁画,印迹下契丹、女真族的美丽指纹;关帝庙正殿建筑和浑源永安寺壁画出自蒙古人的手笔;九龙壁飘动着明王朝的身影……

我激赏海明威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胜过其诺贝尔奖赏的《老人与海》。激赏,因为小说名字——乞力马扎罗的雪,还有小说前面一段话:“乞力马扎罗是一座海拔19710英尺的常年积雪的高山,据说它是非洲最高的一座山。西高峰叫马赛人的‘鄂阿奇——鄂阿伊’,即上帝的庙殿。”——马赛人,是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一个游牧狩猎民族。

回放世界历史录像,雅利安、欧罗巴、阿尔泰三大游牧民族特写镜头,闪现强烈视觉冲击力。

雅利安人,中国古称安息人,原为俄罗斯乌拉尔山脉南部草原上的一个古老民族,后分以若干支系向欧洲和亚洲进发,掀起一场人类历史上规模宏浩的世界性游牧部落迁徙浪潮。波斯历史上声名远播的米底人和波斯人,古希腊神勇超强的塞西安及阿兰聊部族,皆为雅利安人后裔。雅利安人创造的吠陀文明,金莲花绽放般生成了印度古典文明。印度按肤色深浅将人分设为四级种姓,其中婆罗门和刹帝利贵族,即源于金发碧眼的雅利安人。

欧罗巴人,亦称白种人或印欧人,与黄种人、黑人并称今日世界三大人种,广泛分布于欧洲、美洲及西亚、南亚地区。凡祖籍属欧洲的人几乎皆为白人,一些学者遂称白种人为欧洲人。欧洲即欧罗巴洲的简称,因其来自高加索地区,便又名高加索人。

欧罗巴,在《希腊神话》里,是一个美丽公主的名字。宙斯把欧罗巴带到一座名叫克里特的岛上,便悄悄消失了。就在欧罗巴愤怒绝望到极点之时,爱神维纳斯来到她面前说:我就是爱神,曾经托梦给你。美丽的女王,你不要再生气了,你知道你嫁给了谁吗?你嫁给了众神之神的宙斯,万物的主宰者,他马上就会回来,会给你永远的保护。收留你的这片土地以前没有名字,但因为收留了你而受到祝福,以后这片土地就以你的名字命名,叫欧罗巴(Europe)。从此以后,人们就以爱琴海为界,把爱琴海以西地区叫做欧罗巴。这便是欧洲名字的由来。

据说宙斯留给欧罗巴三件宝物,其中一件是叫做“太阳”的战车,欧罗巴每天驾车由东向西行驶,所以爱琴海以东小亚细亚地区就包含“日出之地”的意思,而爱琴海以西欧罗巴地区遂有“日落之地”所指。欧罗巴的儿女们,在克里特岛建立了强大的克里特文明,促进了地中海地区文化的繁荣。

现代人类不论属非洲抑或多地区起源,但地球所有生物系在同一棵进化大树的枝蔓,却是生物进化论一个坚硬支点。而凭据语言脉系的梳理,追溯探秘种族发祥之源,是人类学家一个普用方法。

雅利安和欧罗巴皆属印欧语系,美国学者纳兰扬观点新颖:印欧语族起源于古代中国西域及其周边广大地区。

阿尔泰语系因阿尔泰山得名,阿尔泰山脉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和蒙古西部,西北延伸至俄罗斯境内。金色的阿尔泰——阿尔泰在蒙语中是“金山之意”,因这里是金宝之藏,中国汉朝即有在此开采金矿的记录。

中华文明主流,属农耕文明特质。农耕文明稳定性强,包容性大,中国历史上多少支游牧民族都在这里找到了最后归宿。游牧文明与农业文明融合,有一种很深的历史姻缘。

中国历史上出现的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战乱频繁苦难深重的时代,一个充满激情与创造的岁月,“也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时代。王羲之父子的字,顾恺之和陆探微的画,戴逵和戴颙的雕塑,嵇康的《广陵散》,曹植、阮籍、陶潜、谢灵运、鲍照、谢脁的诗,郦道元、杨衒之的写景文,云冈、龙门壮伟的雕像,洛阳和南朝闳丽的寺院,无不是光芒万丈,前无古人,奠定了后代文学艺术的根基与趋向”(宗白华)。

一批“魏晋风度”的文学家书画家,率性任情,洒脱放达,果然是君子若水,随方就圆,何处不自在,传为佳话。王羲之第五子王徽之(字子猷),居山阴(今浙江绍兴)。一日,夜降大雪,四望皎然。遂一边酌酒,一边咏左思《招隐》诗,忽然忆起戴安道(戴逵,画家)。便唤醒家人,夜乘小船去访。一夜方至,却又掉船而返。人问其故,答:“我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又一天,胜日寻芳的王子猷,听说某士大夫家有茂林修竹,便前去一赏。士大夫获知书界名流王子猷造访,“乃洒扫施设,在厅事坐相待”。孰料王子猷招呼不打,人情不近,赏罢翠竹,转身离去,闲云野鹤。又一次,王子猷乘船出游,青溪绿漪,荷风送香, 见吹笛高手桓子野正从岸上乘车而过,便差人请其吹奏一曲《梅花引》。桓子野从车上走下,朝王子猷那里瞥一眼,遂“踞胡床,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客主不交一言”。

南北朝,以公元420年刘裕篡权东晋而建南朝宋始,至公元589年隋朝灭南朝陈终,其间,南朝演剧宋、齐、梁、陈四幕,北朝唱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折。北朝,自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公元430年灭北凉统一北方,至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坚复圆中国,其中最辉煌耀眼当属北魏平城时代。

公元907年契丹族建国称辽与北宋烽火交战;公元1115年女真人建国称金,并于1125年灭辽国与南宋抗衡,直至 1234年被蒙古翦灭,这一段辽金与北南宋对峙时期,可谓中国第二个“南北朝”时代。两个“南北朝”时代,正是大同历史上最为鼎盛时期,所谓“一代京华,两朝陪都”。

既为北朝之主要京城,及北方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佛教圣地,北魏平城闪动一个鲜亮特点,即城郭具有北方少数民族特色,突破了传统汉民族千篇一律近亲繁殖的都城面貌。

中国王朝肇始于夏商。历经夏商时代千余年量变累积,历史花期蕴孕到西周,訇然爆开灿若云锦的烂漫,簇动着社会质的刷新与飞跃:奴隶制坞堡壁垒分崩离析,铁器之光钙化生活机体,生产力坚挺劲勃,文化苑圃百家唱鸣。一些曾经的部落、部族渐行渐强,以华夏族为中心,呈现一个多民族共存共生的新格局。

随着泛称为戎狄的猃狁、西戎、犬戎、犬夷等民族先后登台亮相,各族间矛盾摩擦便时有发生。《史记》首次记录了戎狄游牧民族攻击农业民族的事件:“薰育戎狄攻之,欲得财物,予之。已复攻,欲得地与民。民皆怒,欲战……”之后,有关戎狄攻击华夏的案例,史不绝书。最严重者当数公元前771年周幽王十一年,“西戎犬戎攻幽王……杀幽王骊山下,虏褒姒,尽周赂而去”。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西晋时,匈奴、鲜卑、羯、羌、氐等北方少数民族,乘晋室之乱,先后在中原地区建立16个国家,史称“五胡十六国”。

东汉尚书陈忠疏防范匈奴一席话,点中当时国情之穴:“八蛮(南疆少数民族)之寇,莫甚北虏(匈奴)。”而若“北狄不服,中国未得高枕安寝也”;“四夷之为中国患也久矣,而北狄尤甚焉”。“北狄安,则海内封尘不动;北狄扰,则天下金鼓鸣响”。晚清重臣左宗棠在与李鸿章争论“海防”与“塞防”孰重时论说:“伊古以来,中国边患,西北恒剧于东南。”

“身材矮而粗壮,头大而圆,阔脸,颧骨高,鼻翼宽,上胡须浓密……头部除了头顶上留着一束头发外,其余部分都剃光。厚厚的眉毛,杏眼,目光炯炯有神。身穿长齐小腿的、两边开叉的宽松长袍,腰上系有腰带……头戴皮帽,鞋是皮制的,宽大的裤子用一条皮带在踝部捆扎紧。弓箭袋系在腰带上,垂在左腿的前面,箭筒也系在腰带上横吊在腰背部,箭头朝着右边”,这是罗马历史学家威格尔对匈奴人的简笔素描。

匈奴兴起自公元前3世纪(战国时期),衰落于公元1世纪(东汉年代)。中国历史,犹是秦汉,倘若删除匈奴一词,那是多么寂寞与乏味。

匈奴人先祖乃夏朝遗民,在融合大月氏(国都在今甘肃张掖。月氏王被匈奴所杀,大月氏族人于被迫西迁中,征服巴克特利亚——大夏,催生了印度贵霜帝国的建立。贵霜王朝极盛于迦腻色迦时代, 迦腻色迦信奉佛教,创建“壮丽威严”的寺院和佛塔。贵霜文化艺术与建筑,对中亚影响既深且广,云冈石窟保留的犍陀罗雕刻艺术,即产生、发展和成熟于贵霜时代)、楼兰等不同种族和肤色的渔猎民族进程中日渐强盛,遂成为统一北方的游牧民族,并以“胡人”自称。单于曾遣使遗汉书云:“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史记·匈奴列传》:“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国皆已为匈奴。诸引弓之民并为一家,北州以定。”

“晋北有林胡、楼烦之戎”。戎,狄也。《诗经》幽怨道:“靡室靡家,猃狁之故。”王国维考证:商朝的鬼方、獯鬻(薰育),周朝时的猃狁,春秋时的戎、狄,战国时的胡,都是匈奴的不同称谓。西周时,戎族率先侵扰中原王朝,遂有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笑柄落入民间。赵武灵王北逐林胡、楼烦;秦将蒙恬北击匈奴;汉武帝刘邦北伐冒顿……直至东汉时匈奴内讧裂变,又遭汉朝驱逐,公元1世纪,匈奴一分为三:南匈奴内附中原;北匈奴西迁欧洲腹地,引发欧洲社会大变动,神话般改写了欧洲历史;中匈奴十余万人留在草原融入拓跋鲜卑部。

雪野漫漫,沙漠如焰。西迁的匈奴北方苍狼,为找寻梦中家园,默默消失在中外史书视线之外,留赠历史一段太长的空白。当《波斯史》书中提到三世纪末匈奴人出现在阿兰聊(即阿兰人建立的阿兰国,约位于今俄罗斯顿河流域)时,饥渴太久太久的神狼,终于发出一声令西方震荡的啸叫。从此,匈奴在西方的史书里跳跃,飘闪,奔突,歌唱……敲响了人类世界由“黑暗的愚昧时代”向“玫瑰红的理想时代”跃进的鼓点。

从公元4世纪末到5世纪中叶,与东方中国的拓跋鲜卑呼应,灭掉阿兰聊的匈奴铁骑,忽而飞渡黑海侵占东哥特,忽而越过多瑙河突进匈牙利,忽而翻越阿尔卑斯山进入意大利,忽而涉过莱茵河攻克罗马城……直至匈奴王阿提拉巨星陨落,匈奴内部因王位之争再起干戈,日耳曼人乘机将匈奴人赶回喀尔巴阡山以东。公元461年,阿提拉幼子与东罗马交战时败亡一笔,成为西方史书上关于匈奴人的最后记载。

不,匈奴人没有消遁远逝,神狼的幽灵依然徘徊于今日世界。匈牙利、保加利亚等国家都因为匈奴人是自己祖先而眉飞色舞。匈牙利民族诗人裴多菲曾情愫饱满,吟唱沉郁:从遥远年代和东方走来的我的祖先,是怎样地穿过里海、黑海,终于在水草丰茂的多瑙河,升起我们祖国的太阳……

这一历史时段的中国,归附汉朝的南匈奴在中原所建地方政权,如前赵、北凉、大夏等,均于公元460年前若一颗颗残星被北魏铁帚扫灭。上帝之鞭的匈奴成为神话与传说之时,历史追光灯,纵情聚焦于北魏王朝前进的脚步。

最后一朵花从马蹄滑落

草色如土染黄琴声的诉说

缓缓河流像一卷黑白回忆

间或传来两声野狼的啸叫

天空追着鸿雁的翅膀飞动

心中的北方是永远的故乡

草原上没有喝干的酒

毡包里没有唱断的曲

一锅奶茶煮化千里冰雪

马背上又升起春的太阳

雁门关以北、黄河以东、古长城以南这一片“大同”土地,春秋时为北狄所居。北狄白羊部,曾在大同左云县筑有白羊城,左云人至今仍有“白羊儿女”之号。北魏鲜卑人建都平城,其间有几十个民族约百万人先后迁居于此,包括山胡、屠各胡、卢水胡、丁零、乌桓、党项、氐、羌等族。

隋朝统一,突厥人占据雁北之地;唐中叶,漠北兴起的回纥族入居大同之域;公元936年,石敬瑭割燕云十六州于契丹族,由此至元代末,大同为契丹、女真、蒙古少数民族建立的辽金元三朝圣地433年之久;明朝重建大同城,设其为防御蒙古瓦剌、鞑靼侵扰的九边重镇之一;由清而民国到解放,其间计约300年。

如此,以平城建制为端点,大同这片“代地”厚土,书写有上千年少数民族统治、居住、活动的丰繁历史。

天空没有留下我的影子,我曾经飞翔过;春天不会记住我的芳香,我已然开放过。千百年春秋代序,除拓跋鲜卑、契丹、女真、蒙古在这里建都筑城,匈奴、柔然、突厥、乌桓、慕容鲜卑等民族,都在大同留下了“雪泥鸿爪”,文明印迹。诗情画意的鹿苑,凿石砌砖,筑入被俘获的高车族人的聪明才智。《魏书·太祖纪》:以所获高车众起鹿苑。方因台阴,北接长城,东包白登,属之西山。广轮数十里,凿渠引武州水注之苑中,疏为三沟,分流宫城内外,又穿鸿雁池。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雁门雄关壁刃立,关南关外两重天。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笔调苍凉,意境浩茫;“二月山城雪尚飞,年年草色见春迟。不知上苑新桃李,开到东风第几枝?”曾为大同巡抚的明代王越,委婉如剪,别裁细叶。

胡云汉月,古风幽草,编织成塞上大同殊异风光。北出右玉县境“西口”,豁然一轴塞外画卷;南过雁门关,别然一帘塞下烟雨;两间连接过渡地带,是为一派塞上奇景。

正像民族融合是北魏魂灵,北方少数民族风情气息,是古都大同的文化表征与历史特质。都说大同是一座魅力无限的城市,“魅”在何处?何为其“魅”?魅就魅在她是一座民族融合历史古都,一片胡汉文化覆盖泽润的土地,一厦多民族风情博物馆。

北魏王朝最终融进了华夏龙体,但曾为“北朝”皇都之一的北魏平城,不仅是少数民族建造的国都,且与汉王朝“南朝”相对峙,二分天下,是当时北方少数民族的集中地和活动中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佛教。唐代僧人神清《北山录》总括道:“宋人魏人,南北两都。宋风尚华,魏风犹淳。淳则寡不据道,华则多游于艺。夫何以知观乎?北则枝叶生于德教,南则枝叶生于辞行。”

来大同看什么?大同什么最好看?就看不同民族特别是北方少数民族千年的遗迹,好看就好看在一件件异族情调新奇的历史留存。平城一处处陈迹古履,留住多少少数民族的异域风情,成为解读这些少数民族的真品与信息,包括草原民族,西域各民族,甚至外来民族如印度以及古罗马古希腊的遗存。

云冈大佛、华严塑像、长城古堡、永安寺画像……鲜活的化石,无言的诉说,使抽象缥缈空泛的民族史人类史有了质感,有了温度,有了朗朗笑声和喜怒表情。

云冈石窟是中华文明以及中西文明多元多样多彩融合的见证,是以拓跋鲜卑氏为代表的草原民族,融合西域、中原,以及古代印度雕刻艺术留下的大美创造;华严寺、观音堂彩塑,浑源大云寺建筑,是契丹、女真族的美丽指纹;关帝庙正殿建筑,浑源永安寺、大云寺壁画,出自蒙古人手笔;九龙壁飘动着明王朝雄姿英发的风影……

云冈石窟“不仅是我国佛教艺术中的精华,同时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巨迹”,鲜卑族将原有雕刻专长,与印度笈多艺术、西北各地石窟寺雕塑技艺,及汉族传统雕刻技法熔于一炉,创造出了惊艳世界的艺术珍品。海德格尔赞美“德国人是作诗与运思的民族”,云冈石窟让我们相信和钦佩,拓跋鲜卑正是这样一个善于艺术思维的马背部族。

笈多艺术是古印度犍陀罗和秣菟罗艺术的一种融合和发展,间接吸收了希腊、波斯等国的雕刻艺术营养,其造像风格端庄圆润,薄衣透体。昙曜五窟中第16窟大佛水波纹状肉髻,第18窟大佛和南壁胁侍的袈裟,20窟露天佛以及第8窟“鸠摩罗天” 的造型特征,都波漾着笈多艺术的流风。

昙曜五窟穹隆顶呈马蹄状,酷似印度草庐式窟型。马蹄状几何曲线,缓冲水平风力,有助于最大值营构面积和空间。云冈第9—13“五华洞”窟前四根石柱,实为古希腊和罗马建筑中常见廊柱的创新移栽,叫人想像的视屏,闪回希腊帕提农神庙与雅典娜神庙的影像。

入得北岳恒山金龙峡,仰头峭壁万仞间,但见一寺凌然若霞,两翅楼阁翼然若鹰。绝!悬空寺——天下第一寺!海市蜃楼,幻景梦境。登斯楼也,仰则心惊,俯必魂颤,“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此寺与云冈石窟一样,乃北魏又一千古绝唱之作。

契丹贵族建立的辽朝和女真贵族建立的金朝,续北魏王朝“香火”,相继把大同作为陪都称“西京”,构架了一座座佛教建筑,泥塑彩绘了美轮美奂的华严寺、善化寺佛像。

契丹初为居住在内蒙古辽河上游的游牧部落。契丹族名,始见于北魏。其起源,属于一个美丽传说:茫茫北方草原,流淌着两条古老河流,一条叫西拉木伦河,意为“黄水”——黄河在远方的女儿,文献上遂有“潢河”字样;另一条河叫“老哈河”,也称“土河”。两河流域孕育了鲜花烂漫的草原文明。一个驾着青牛车从潢河而来的仙女,与一位从土河骑着白马来的勇士,在两河交汇处相遇相恋,遂成为契丹族始祖。

公元916年,契丹建立奴隶制国家。“契丹王耶律阿保机称帝,于塞北开国,建都西楼城(后改临潢府),称上京”;辽会同元年(937年)“契丹改国号为辽”(柏杨《中国历史年表》)。五代时后晋天福元年(936年)初,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大同划归辽地。《辽史·营卫志》:“长城以南,多雨多暑,其人耕稼以食,桑麻以衣,宫室以居,城郭以治。大漠之间,多寒多风,畜牧畋渔以食,皮毛以衣,转徙随时,车马为家。此天时地利所以限南北也。辽国尽有大漠,漫包长城之境,因宜为治。秋冬违寒,春夏避暑。随水草就畋渔,岁以为常。四时各有行在之所,谓之‘捺钵’。” 大同迄今发现数十座辽墓,墓室形状多呈毡帐式;墓室内彩色壁画炫美多姿,塞外风情,分外撩人。

中国古代生活在松花江和黑龙江流域的女真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公元1115年,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建立金。(明朝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建国“大金”,史称后金;1644年,强盛的女真满洲部入主中原,建立清朝。)金朝“国初无城郭,星散而居”。《大金国志》:“国初之时……地仅千余里。自后并辽,得大辽全盛之地,其后深入中原,举例大江以北皆有之,疆宇始广矣。其初居草地,名会宁号上京,僻在一隅。亮始徙燕,遂以渤海辽阳府为东京,山西大同府为西京,中大定府为北京,东京开封府为南京,燕山为中都,号大兴府,即古幽州也,其地名曰永安。金国之盛极于此矣。”

契丹、女真贵族原都信奉流行于中国北部边地的萨满教,后为扩大对汉族地区统治,向北魏看齐,转而推崇佛教。陈垣先生曾言:“辽时文化本陋,惟燕云十六州为中华旧壤……佛教独盛。”与大同陪都相映照,北京前门外延寿寺街,也曾为辽金偌大寺院,扩及琉璃厂一带。

访遍大江南北,但见寺庙宇殿,皆一色坐北向南,惟大同华严寺建筑群由西朝东。或因契丹人崇拜太阳之故,或因塞外取暖所需,草原民族蒙古包门向东方,开门纳日。

“壮丽严饰,稀世所有”的华严寺、善化寺,曾经“金铺佛焰,丹漆门楹,供设俨然,粹容赫焕,香灯灿列,钟鼓一新”的气象,已被岁月的风雨带走,但昔日崇佛重教、兴弘三宝景况,尚可通过历史遗存的鉴照,在我们想像中缓缓复原。三世佛(中为释迦佛,左为燃灯佛,右为弥勒佛)并列华严寺殿中佛坛,环绕佛坛,为多尊胁侍菩萨、供养童子、四大天王,众像神情生动,若思若悟。据金大定二年碑,佛像表现三世诸佛、十方菩萨、声闻、罗汉、一切圣贤的讲经说法场景,所宣讲佛典自然是契丹藏经。殿中彩塑除少数为明清补塑外,完整保存了29尊辽代塑像。《金史·兴宗本纪》:“辽时所建,全无华饰。”朱弁《西京大普恩寺(今善化寺)重修大殿碑记》摹写真切:“脸容庄穆,梵相奇古。慈悯利生之意,若发于眉宇;秘密拔苦之言,若出于舌端。有来瞻仰,莫不钦肃;五体投地,一心同声。”

华严寺魁身宽肩、高鼻阔额的塑像,与云冈大佛一样,艺术地保留了草原民族的风采特征。一尊尊菩萨或坐或站,或扬手或合十,举手投足间,张扬着鲜活个性,一扫众多佛殿静寂肃穆气氛和宗教造像的拘囿刻板,使人恍如置身于市井人群之中。有专家评说辽金彩塑,其“比例合乎自然,表情特别生动”,比晋祠圣母殿塑像更佳,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

作家、学者郑振铎有文章回忆:“当小和尚把下华严寺大殿门打开,我们的眼光突然为之一亮,立刻喊出了诧异和赞叹之声。啊!这里是一个宝藏,一个最伟大的塑像的宝藏!从没有见过那么多那么美丽的塑像拥挤在一起的……简直像个博物院。上寺的佛像是庄严的,但这里的佛像,特别倚立着的几尊菩萨像,却是那样的美丽。那脸部,那眼睛,那耳朵,那双唇,那手指,那赤裸的双足,那婀娜的细腰,几乎无一处不是最美的制造品,最漂亮的范型。那倚立着的姿态,娇媚无比啊,不是和洛夫博物馆的米洛斯岛的维纳斯有些相同么?那衣服的褶痕线条,那一处不是柔和若最柔软的丝布的,不像是泥塑的,是翩翩欲活的美人。”

华严寺每尊佛像面部,皆饰以金铜之色,熠熠生辉。颇具情趣和生活化的是,当年契丹妇女妆面,竟也学了佛的样子。张舜民《使北记》:“北妇以黄物涂面如金,谓之‘佛妆’。”宋代彭如砺有诗写道:“有女夭夭称细娘,真珠络髻面涂黄。南人见怪疑为瘴,墨吏矜夸是佛妆。”

华严寺大雄宝殿与善化寺三圣殿内部结构,采用减去金柱或向前后移动前排金柱的手法,既避免遮挡礼佛视线,又调整扩展殿内空间;善化寺三圣大殿外部两端檐下各出60度斜拱,既承载檐部重压,又极具观赏价值,状如盛夏牡丹,宏大壮丽。均在建筑史上极为罕见,属辽金王朝的独创性贡献。

华严寺殿内后壁“皆置经厨”,经厨之上有天宫楼阁40余间,乃依照辽代实际建筑尺寸样式,按比例缩微而成,雕镂精微,玲珑巧丽。梁思成双手合十,赞其为“海内孤品”。殿内彩塑、平綦藻井、内槽彩画,统属辽代重熙年间原物,气韵贯通,至臻至美。

金灭辽的战火,曾将善化寺付之一炬。“天兵一鼓,都城四陷,殿阁楼观,俄而灰之”。楼阁飞为埃坌,堂殿聚为瓦砾。善化寺殿内有一通《大金西京大普恩寺重修大殿记》碑,文理精深,文辞珠玑,珍贵记录了金代于战火之后重建善化寺的来龙去脉。撰者何人?朱弁,南宋大儒朱熹叔祖父。

“反躬践实,穷理致知,传二程而分流;讲学授徒,著书立说,配十哲之永馨”。朱熹,宋代理学集大成者,程朱理学对中国思想史影响剧烈。其以“万物皆出于理,理为世界之本体”为内核,编织成精密的哲学思想体系。朱熹亦为宋代文学家教育家,多有名言章句广传民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晚红飞尽春寒浅,浅寒春尽飞红晚”;“一湾流水,半痕新月,画作梅花影”;“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自敬,则人敬之”;“天地变化其心,孔仁成之在我”…… 叔侄之亲,青蓝之美,朱弁与朱熹,不啻闪闪映照中国历史天空的双子星座。

宋靖康二年(1127年),灭辽金军顺势南下,直达汴梁,若囊中取物,将北宋两位皇帝徽宗和钦宗唾手俘获,连同皇族后妃300余人一并带回塞外京都。“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岳飞,一面壮怀激烈,仰天长啸:“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一面扼腕“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知音稀少倒也罢,最可悲者,乃忠君常被奸臣害。难得有傲骨之士为岳飞墓阙慷慨撰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难得秦桧有后代知耻明理: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多年以后的辛弃疾,“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叹“红巾翠袖,揾英雄泪!”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借郭靖、杨康之名,告诫后代勿忘靖康之难。

宋建炎二年(1128年),偏安江左的南宋王朝特派朱弁至大同与金谈判,谈判未果,朱弁被扣押17载:花带露寒无戏蝶,草连云暗有藏鸦。诗穷莫写愁如海,酒薄难将梦到家。

期间,金朝曾命朱弁回南报信,朱弁使命未竟,誓死不还;金帝又赐官与他,其“舍生以全义”, 竟绝食抗争。“宁可枝头抱香死,不曾吹落北风中”。为以汉文化教化金国王公贵族子女,朱弁筑馆私塾,如负使命。其在碑文中记:善化寺“始予筑馆之三年,岁在庚戌冬十月,乃迁于兹寺,因得与寺众往来,首尾凡十四年如一日也。”

“一片丹心图报国,千秋青史胜封侯”。南宋绍兴十三年(1143年)宋金议和,朱弁南归故里,朝野内外无不为之动容,宋高宗感泣至极,以牧羊边陲饮雪吞毡的苏武作比,下诏旌表为“忠义守节”之臣。

观音堂位于今大同市区通往云冈石窟路的佛字湾近处,坐北朝南,前后分为两院,沿中轴线,有戏台、中门、正殿和三真殿。山门前三龙琉璃照壁,若翩若舞,色泽鲜灿,为明代遗物。堂中十大明王造像及观世音立像、四菩萨像,均系金大定年间自甘肃一带移塑于此处者。清顺冶八年(1651年)和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分别有重修碑记云:于金淳熙间,自西秦万佛洞降临,现象山巅,妖乃降伏。人民予感,移像于兹,建寺焉。

契丹辽在雁北大同方域另有一座奇杰建筑,那便是建在“漠北之名区,要服之大藩”的应州佛宫寺释迦塔。塔高60余米,底层直径30多米,比北京白塔高16米,建于契丹清宁二年(1056年)。“拔地擎天四面云山拱一柱,乘风步月万家烟火接云霄”;“俯瞩桑乾滚滚波涛萦似带,遥临恒岳苍苍岫嶂屹如屏”。其与云冈石窟、悬空寺,可谓雁北大同区域三大奇观;与巴黎埃菲尔铁塔、比萨斜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

“远看擎天柱,近视百尺莲”。“玲珑峻碧倚苍穹,海内浮图第一工”。应州木塔系国内现存古代唯一木结构楼阁塔,其状呈八角之形,于宏阔壮观中,尽显悠扬典雅之美。其以60多种形态各异、功能有别的栱,夺得中国古代建筑“斗栱博物馆”美称。如此一塔宏大构筑,竟无一铁一钉,令人叹奇叫绝。卯榫咬合,刚柔相济,顺天地之理,合四时之序,随日月而动,和风云吐纳,俨然一座动形活态之塔。元代时这一带曾发生6.5级地震,周围塔舍寺宇纷然摇落,唯其屹然如山。塔主体用料仅六种规格,最长木料限13米,最高柱子不足10米,柱径60厘米,堪称小材料大建筑典范。其立面构图,与达·芬奇人体比例图惊人相似,为数学、美学、力学、建筑学多学科综合杰作。

大云寺坐落于浑源县东坊城乡荆庄村,其创建于金大定六年(1166年),元明清历代均有修葺。原来的寺院为一座小寺院组群建筑,坐北朝南。中轴线上有两进院落,三座殿宇,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自前向后渐渐升高。钟、鼓楼东西矗立,左右厢房围抱,占地约30亩。今存一座大雄宝殿,殿内元代壁画为重彩平涂聚墨碾子画,以朱红、石蓝为主色,贴金;画面为十大说法佛像,每壁五尊,珍贵至极。

大云寺曾为北方名刹,有“兴雨蒸云”之能。诗人元好问、旅行家徐霞客都曾在此驻足;清代书法家赵之谦特留“名与天同辉”手迹称颂。

永安寺位于浑源县城内鼓楼北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名录榜上有名。其始建于金代,后因一场大火毁圮。元朝初年,因浑源籍永安节度使高定与子高仲栋筹资修建,遂改为此名。该寺总面积约为4000余平方米,布局别具匠心。寺内传法正宗殿内有保存完好的元代巨幅壁画,工笔重彩,雄浑盛气,线条流畅,色泽明丽。壁画千人万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观者无不叹曰国内罕见,举世无双。

律吕神祠精巧地建在浑源县城北一公里处神溪村,初建于北魏,现为元代建筑。山门、大殿、影壁、钟鼓楼、五龙壁……尤其殿内壁画,落笔精妙,描线灵秀;天上人间,耕云播雨。水域环绕,菖蒲映衬,神祠以一派古老而雅致的形貌神采,见证着岁月的流动,生命的恒久。

作为中华民族古老图腾之一的龙,是民族理想的化身,民间吉祥愿望的寄托,《易经》首卦“乾”有“见龙在田”、“飞龙在天”之语。谈及龙,从湘西《边城》走来的沈从文,饶有兴致地插话道:“最有代表性的,是山东曲阜孔子庙大成殿那几支盘云龙石柱,天安门前石华表的云龙,即从它脱胎而出,神情可不一样……而宋徽宗赵佶所绘《雪江归棹图》前边那片包首刻丝龙,配色鲜明,造型美丽,可说是宋代龙形中一件珍品。”

以龙塑壁,塑壁雕龙,从皇宫到民宅,不为罕见。而大同龙壁类型繁多,雕艺精工,一龙壁,三龙壁,五龙壁……素有龙壁之乡美称。

尤其九龙壁,从雕塑时间、体量,到造型艺术,在中国无愧首屈一指。龙影映入壁前水池,阳光流照,池内活似有真龙嬉闹。而水光反射到龙壁,九条彩龙鳞闪甲耀,翼翼飞动。郑振铎在《游大同记》中说:“到了和阳街,便是九龙壁的所在……那九条龙张牙舞爪的显得很活泼……较之北海公园的那一座九龙壁来,这一座是够得上称作老前辈的了。”

关帝庙,或称大庙,系晋北武庙最大者也。庙内南北中轴线贯通,依次排列山门、过殿、武圣殿、春秋楼;两侧为配殿。主次分明,错落相间。庙内西有跨院一分为二,乃结义园与邀月园。

大同博物馆馆藏文物奇珍异宝,惊骇人神,常常令游客忘情而发出尖叫。其中多为大同出土的北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遗珍,如达官豪门司马金龙(晋宣帝司马懿之弟九世孙,其父司马楚之曾为东晋显贵,后降北魏,司马金龙袭爵,官至开府云中镇大将军、朔州刺史,有“楚之父子相继镇云中”之谓)夫妇墓、宋绍祖(敦煌郡人,时为幽州刺史)墓和北魏墓群,每一座都可冠以“地下艺术博物馆”之称。

北魏石棺雕饰华丽精微,托举力士质朴雄健,壁画色彩新艳如初,彩绘陶女侍俑妙态多姿。特别是陶俑仪仗方阵队伍气势浩荡,兵马、侍卫、随从次第列阵展开;不同民族的士兵形象,服饰有别,表情生动;六辆陶车款型各异,车轮滚滚。

更有一组彩绘杂技俑,正在表演高空杆技:表演者将一根高杆立于眉心处,一手叉腰,一手护于额头,面露微笑,神色从容;高杆之上有二人飞雁展翅,凌空翔舞;地面围观人群与奏乐助兴者,高鼻深目,长袍高靴,一派胡人北相,叫人联想到云冈西部窟群里杂技雕刻图像。

谁在发出惊讶之声?一件元代蒙古人镂空广寒宫青釉瓷枕,别是一番艺术情调:瓷枕四面各雕有一个故事,阴暗对比与阴影流射的镂空效果,使故事化入诗的意境。故事中的人物情态可掬,若言似语;一条小船桨声灯影,悠悠而荡;水中波光,天上月色,古也今也,梦耶幻耶……

五胡乱华戏曲合帷,南北朝大剧幕启。“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南北朝对峙格局,是中国五千年文明长河奔流飞溅的一朵奇美浪花,是中国历史宫殿的一阁奇特结构,是一首韵味别致的中华诗词,其特殊意味在于南北两个王朝血统色彩的差异:一个是以北朝先都北魏平城(今大同)为象征的北方少数民族面孔;一个是南朝之都建康(今南京)为代表的大汉民族容貌。

千秋一镜胡汉月,万古九重大同天。北魏之后,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在平城不断谱创出惊世骇俗的文化与文明。大同,这座千年古都,以其殊异鲜明的声音,在中国大地上吟诵放歌——风景这边独秀。

30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39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7-20 10:48 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森野苍鹰 于 2013-7-21 05:39 编辑

好长 没什么图片看看么
2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7-20 19:54 3 只看该作者
森野苍鹰 发表于 2013-7-19 21:02 第三章 万千绿枝一梢红云冈石窟,丰碑着以拓跋鲜卑氏为代表的草原民族,融合凉州、汉族以及古代印度雕刻艺术 ... ...

就是没有图片看
2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7-20 20:20 4 只看该作者
顶贴支持!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7-20 20:23 5 只看该作者
森野苍鹰 发表于 2013-7-19 21:02 第三章 万千绿枝一梢红云冈石窟,丰碑着以拓跋鲜卑氏为代表的草原民族,融合凉州、汉族以及古代印度雕刻艺术 ... ...

感谢分享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7-20 20:28 6 只看该作者
森野苍鹰 发表于 2013-7-19 21:02 第三章 万千绿枝一梢红云冈石窟,丰碑着以拓跋鲜卑氏为代表的草原民族,融合凉州、汉族以及古代印度雕刻艺术 ... ...

支持苍鹰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7-20 20:30 7 只看该作者
森野苍鹰 发表于 2013-7-19 21:02 第三章 万千绿枝一梢红云冈石窟,丰碑着以拓跋鲜卑氏为代表的草原民族,融合凉州、汉族以及古代印度雕刻艺术 ... ...

感谢苍鹰详实的介绍大同古都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7-20 20:54 8 只看该作者
森野苍鹰 发表于 2013-7-19 21:02 第三章 万千绿枝一梢红云冈石窟,丰碑着以拓跋鲜卑氏为代表的草原民族,融合凉州、汉族以及古代印度雕刻艺术 ... ...

  支持赞一个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7-20 21:24 9 只看该作者
森野苍鹰 发表于 2013-7-19 21:02 第三章 万千绿枝一梢红云冈石窟,丰碑着以拓跋鲜卑氏为代表的草原民族,融合凉州、汉族以及古代印度雕刻艺术 ... ...

细听评说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7-20 21:25 10 只看该作者
顶贴支持!
1人点评 收起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