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34960

主题

新乡

骑游凤凰台、升仙塔、淇河卫河交汇处

[复制链接] 查看:15609 | 回复:164
发表于 2013-9-4 12:32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只看本帖大图
本帖最后由 北★方 于 2013-9-4 12:33 编辑

骑游凤凰台、升仙塔、淇河卫河交汇处

  卫辉市东板桥村东北的田野中,有一处方园数庙的台子,明显高出其他地面。村口农产品店的老板说这叫凤凰台,它比比干庙的历史还早,我们就有了上去看看的兴致。高台上杨树遍布,林间有几座小庙,几位当地的老人向骑友介绍了凤凰台的来由。大自然兄向老人要来了他们申请省级文保单位的报告以及准备重建凤凰台的效果图。村口老板说是凤凰台、效果图上标的是凤皇台,报告首页写的是奉王台,这让骑友有些迷惑。看了报告书,大致了解了原委。东板桥老年协会经过几年的考证,认为殷商时在朝歌南门外驻守的闳天、黄飞虎在这里筑台祭祀上苍,祈求上天保祐囚禁在羑里的周文王,这就是“奉王”二字的含义。但为了避免落下与周私通的嫌疑,他们借纪念大禹治水为名,采用“奉王”二字的谐音,将祭台叫做“凤凰台”。至于又写作“凤皇台”,我估计一是误写,二是将奉王与凤凰两者的含义揉合在一起。报告书上还说明在这里曾经发掘出了一些箭镞、骨针、陶罐之类的物品。1983年,这里被定为卫辉市文物保护单位。后来骑行一个名叫“皇甫”的村子,还以为这个村子姓皇甫的人多,回来看资料才知道皇甫由黄虎演变而来,而黄虎就是指筑台的黄飞虎。

  在浚县淇门村,有一座青砖砌成的古塔。该塔并不十分高大,资料上说有10米高。外观看起来十分朴素,下部因接近地面受潮较大,砖块呈现泅湿漶脱状,底部塔洞有一石碑,因光线阴暗,看不清其内容。网上说其为公元1175年所刻立。塔身上有“风雪避”、“升仙塔”、“四仙碑”等字。同一座之所以有这么多名字,各有来历。叫“风雨避”是因为当年刘秀逃避王莾追杀是至该村遇风雪弥漫,刘秀感动上苍为其风停雪止。叫“升仙塔”有两种说法。其一,当年该处为“全真观”所在,观中有一井,井内一妖孽以幻像引诱多位出家人坠井身亡,旁人还以为他们是升仙。后该妖孽被镇压。其二,为纪念当地两位因恋爱丧生的年轻人。至于叫“四仙碑”,是为了纪念镇压妖孽是四位姓谭、马、丘、刘的道士。

  中午饭是在淇门村头卫河边的一个饭馆里吃的。与张兄、吕兄、白开水兄、丽萍等骑友坐在一起,谈谈天、说说地、聊聊彼此的近况,很是开心。几个凉菜、两瓶啤酒、一碗面条,清滑爽口,开心尽兴。

  午饭后顺着卫河边的林荫路来到两河交汇处,想欣赏一下传说中“淇门飞雪”的胜境。想当年这里的水势定然浩大,有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之势。然而时光流转,想象中的卫河浩浩、淇水汤汤、淇卫相激波怒浪涌的景象没有出现。眼前的两河,无言相拥、平静舒缓、静然北流。或许,经过几千载的热烈恋爱,他们已到了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境界。

  淇河沿岸绿化很好,到处是成片的白杨树林。茂密的树叶遮住了盛夏的阳光,林中幽凉宁静。骑友们将吊床搭在林间,放松有些劳累的身体。仰望天宇,绿叶掩映,蓝天被密密匝匝的树冠搅拌成了疏疏落落的亮点,它们害羞似的透过枝叶缝隙向骑友暗送情怀。

  回来的路上,速度达到了30码左右。一直飞速蹬踏的腿脚没有觉得累,倒是一直把握方向的两手有些麻。看来,在某些时候,处于舵手地位的领导比下属还要辛苦。为了抵消公路上的噪音,也为了给自己鼓劲,听一下音乐是有必要的。这时候的乐曲,婉约、舒缓的风格全不适用,需要的只是没有丝毫犹豫的高昂、强烈、快节奏。在冲锋的途中,片刻的犹豫都会分散战斗的注意力,只有嘹亮的军号、催人的战鼓才会助勇士一臂之力。

34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6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9-4 12:32 2 只看该作者
骑游凤凰台、升仙塔、淇河卫河交汇处

2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9-4 12:32 3 只看该作者
骑游凤凰台、升仙塔、淇河卫河交汇处

2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9-4 12:32 4 只看该作者
骑游凤凰台、升仙塔、淇河卫河交汇处

发表于 2013-9-4 12:32 5 只看该作者
骑游凤凰台、升仙塔、淇河卫河交汇处

发表于 2013-9-4 12:32 6 只看该作者
骑游凤凰台、升仙塔、淇河卫河交汇处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9-4 12:32 7 只看该作者
骑游凤凰台、升仙塔、淇河卫河交汇处

2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9-4 12:32 8 只看该作者
骑游凤凰台、升仙塔、淇河卫河交汇处

发表于 2013-9-4 12:32 9 只看该作者
骑游凤凰台、升仙塔、淇河卫河交汇处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9-4 12:32 10 只看该作者
骑游凤凰台、升仙塔、淇河卫河交汇处

1人点评 收起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