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6792

主题

新西兰

身在异乡听乡音——汉语,华语和国语

[复制链接] 查看:20967 | 回复:95
发表于 2013-9-12 12:38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只看本帖大图

2012年冬,到新西兰旅行让我开了眼,说"汉语"的大陆"师傅"满大街都是,你会误以为自己身居北京上海;说"国语"的港台同胞也无处不在,还有不少说"华语"的海外侨胞。



我们度假的格莱诺基小镇真是"小",这里不是讲地区的面积,而是说人口:常住人口只有220人,走在当街除了偶然有车辆路过,却见不到人影,因此没有机会与人打招呼。一天上午,威廉和汤米在平镜般的瓦卡提普湖边摆弄船和桨,准备一显身手。除了远处有一条小狗在和主人嬉水之外,没有任何"噪音"。这时就听到一辆大巴车"突突突"的声音,紧接着嘻笑声、打闹声由远及近热闹非凡。这是一个来自上海的旅行团,大约20人。这时已经上午11点,雷打不动的午饭时间已经很近,只听导游在喊"看好时间,11点半上车吃午饭!"他们只有半小时的功夫饱览这里的湖光景色。我站在湖边看儿子和先生划船,一位穿着入时的中年女士走近,我主动与她交谈。她操着一口带上海腔的汉语。他们来新西兰旅游,北岛和南岛,再加上来回乘飞机的时间,一共八天。听说我们要在这么一个小镇上呆30天,惊异不已。我说这里是优山美地,空气新鲜;周围徒步小径纵横,不但能"吐故纳新",还能领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北京这一年空气污染加重,吸进呼出的都是含PM2.5的污浊气体,我汤米就得了急性支气管炎。来这我们只当是在天然氧吧里消费吧。



格莱诺基除了有一个信息中心兼小卖部之外,没有大商店,因而离这48公里的昆士敦,就是我们"补充给养"的地方。我们经常得开车来回96公里,专门去昆士敦采购。在这种情况下,中午就在一个叫作patagonia的咖啡店歇歇脚,喝杯咖啡或品一杯茶。这里以二十几种自治巧克力和冰淇淋为主打食品,加上还有免费的Wi-Fi,是孩子们热衷来的地方。




身在异乡听乡音——汉语,华语和国语

身在异乡听乡音——汉语,华语和国语

身在异乡听乡音——汉语,华语和国语


这天,威廉和杰米计划好攀登本罗曼山,海拔1748米,完成时间4-5小时。这个高度加上这个速度对于我和汤米略显困难,因而我俩决定哪儿也不去,就呆在 Patagonia 等他们回来。汤米开始听他iPad上的音乐,我也开始上网收发邮件。



这时,一对夫妇带着一个和汤米年龄差不多大的男孩子,他们叫他温士顿。他们看上去像是中国人,一问是台湾来的。由于汤米和温士顿年龄相仿,都能说英语和"国语",所以沟通起来很容易,在一起玩也很开心。很快他们就不愿意被圈在咖啡店里了,俩人一溜烟就不见了。温士顿妈妈说,不用管他们,湖边有一个游乐场,他们不会有事的。看来他们对这儿很熟悉。



"安顿"好了孩子们之后,大人之间开始安心闲聊。孩子的父亲姓姚,他说他们常住新西兰北岛最大城市的奥克兰,已经十几年了。这次来昆士敦是参加世界级别的国际象棋比赛。我最初以为是姚先生参赛,结果是11岁的温士顿。我惊奇地问他们是如何把温士顿培养成世界级的国际象棋高手的。我记得大儿子也学过围棋,由于没有对手练习,久而久之就失去兴趣,从而放弃了。



今天与姚先生夫妇的交谈长了不少见识。他们对环境保护,垃圾分类很认同,在新西兰居住,垃圾分类已经成生活常态,而且据他们说台湾本土环保搞得也不错。不久前,我的一个北京的朋友从台湾旅游回来,打电话给我说,人家台湾人的整体素质就是比我们高,环境保护和文化传统保存都做得很好。这点我信。



但是与他们聊天之后,我总感觉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恐惧感。与大陆的那些"拔苗助长"的父母很相似,他们都认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且姚先生夫妇又多了一层忧虑:在新西兰非但不能落在"Kiwis"(对新西兰当地人,特别是从欧洲来的移民的称呼)后面,反而要事事比这些洋人强,才能在这个圈子里站得住脚。于是他们除了让温士顿超前学好课程外,还要学一些其它本事如:学国际象棋、跆拳道和吉他等乐器。为了培养这棵"苗子",这对父母全职在新西兰做"陪读"工作。



格莱诺基周边山靠着山,水连着水,徒步小径纵横交错。比较著名的有米尔福德小径(58公里)、路特本小径(34公里)和开普勒小径(60公里)等,都是由国家自然资源保护部拥有和在其管理下运营的。在新西兰5种等级的徒步路线中,这些著名的徒步小径(the Great Walks)是第三类,难度属于中等。距离从30公里到70公里不等,露宿提供木屋和露营地,一路上有座座吊桥跨越河流,除了遇到极端天气,一般你不需要脱鞋过河。


      


路特本的风光特色使人心怡,热带雨林路段较少,大部分都在开阔的,无遮挡的亚热带高山的半山腰穿行。我们一路走到路线的最高点Harris Saddle,遇见四个说"华语"的马来西亚人,让杰米为他们拍照留念。他们是一对夫妇和两个女士,其年纪和我们相仿,都是50开外,但他们徒步的的装扮和体力准备真不敢恭维,比起我和威廉真是天上地下。就说那对夫妇,真像逃荒要饭的,狼狈不堪。他们的背包里好像是空的,但所有的东西似乎都当啷在外面:左边一双鞋,右侧一件雨衣,下面是睡袋,背包上边是一个够十个人吃饭的大铝锅;手也闲不住,一手拎相机,一手持手杖。我说你们的东西真不少,那位先生还特别解释说铝锅虽大,但不重。另外两个女士,情况更不乐观。看上去行走很吃力,他们说这是他们第一次走这样远的路。等我们到达木屋准备煮通心粉时,发现我们带的锅太小,四个人的饭,得分别煮四次。我突然想起了马来西亚人的大铝锅,我跟汤米说到门口看看他们到了没有,我们只等了半小时,孩子们就已经饿得不行了,我们就开始一锅一锅煮起来,等我们都吃完了,才见到那对夫妇。又过了两个小时,那两位女士才走到,说是太累,其中一个摔了一跤,头上磕出一个大包。我真替他们担心,余下的十几公里怎么走完?



这一路还碰到两个中国女孩,都是二十来岁,一个来自香港,说一口不怎么样的国语,她特喜欢汤米,夸奖他:"你这么一个小外国人,你的国语好好耶!"另一个来自海南,说话不多,普通话也没有孩子们标准。她们俩真勇敢,之前互相不认识,就是徒步路上碰到的。她们还比我们多走了三天。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我们徒步完两天以后,在去昆士敦采购回来的路上,又遇到了她俩,她们正在招手示意要搭车去昆士敦,我们又重逢了,好不高兴,真是奇缘!我们不顾走冤枉路也要专成送她们到目的地。



在新西兰遇到中国人,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不论他们说的是汉语的、国语的还是华语的;也不论他们是常住此地,还是短期旅行,都是为新西兰的旅游业和其他行业做出了贡献,从而自由地享受着新西兰各行各业的福利和旅游资源带来的乐趣。而十九世纪中叶淘金热时来的华人,受到的是非人的待遇,大部分在二十世纪初已经离开,留下的也所剩无几,据说昆士敦地区最后一个华人矿工死于1932年。在那个"悲惨世界"消失之后,1937年至45年期间又有一拨从大陆逃难来的有钱华人。他们现在已经融入了当地社会,他们的后代,已经变成地道的Kiwis,中国话对他们来说已经变成外国语。


4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14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9-12 12:39 2 只看该作者


身在异乡听乡音——汉语,华语和国语

身在异乡听乡音——汉语,华语和国语

身在异乡听乡音——汉语,华语和国语
5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9-12 12:40 3 只看该作者


身在异乡听乡音——汉语,华语和国语

身在异乡听乡音——汉语,华语和国语

身在异乡听乡音——汉语,华语和国语
3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9-12 12:40 4 只看该作者


身在异乡听乡音——汉语,华语和国语

身在异乡听乡音——汉语,华语和国语

身在异乡听乡音——汉语,华语和国语
8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9-12 12:40 5 只看该作者


身在异乡听乡音——汉语,华语和国语

身在异乡听乡音——汉语,华语和国语

身在异乡听乡音——汉语,华语和国语
发表于 2013-9-12 12:40 6 只看该作者


身在异乡听乡音——汉语,华语和国语

身在异乡听乡音——汉语,华语和国语
发表于 2013-9-12 12:41 7 只看该作者


身在异乡听乡音——汉语,华语和国语

身在异乡听乡音——汉语,华语和国语

身在异乡听乡音——汉语,华语和国语
3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9-12 12:41 8 只看该作者


身在异乡听乡音——汉语,华语和国语

身在异乡听乡音——汉语,华语和国语

身在异乡听乡音——汉语,华语和国语
发表于 2013-9-12 12:41 9 只看该作者


身在异乡听乡音——汉语,华语和国语

身在异乡听乡音——汉语,华语和国语

身在异乡听乡音——汉语,华语和国语
8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9-12 12:41 10 只看该作者


身在异乡听乡音——汉语,华语和国语

身在异乡听乡音——汉语,华语和国语

身在异乡听乡音——汉语,华语和国语
1人点评 收起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