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34569

主题

新乡

九莲台印象

[复制链接] 查看:1108 | 回复:1
发表于 2013-11-3 11:10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王保银 九莲台印象



  出辉县城西北行20公里,到松树坪,便到了与八里沟相毗邻的关后沟。整条沟实际就是一条峡谷。呈瓮形状,两头窄,中间宽。峡谷迤逦五公里,最窄处仅五米宽。峡谷两岸的红岩绝壁,如神刀削就,似鬼斧劈凿。刀痕如丝,斧迹犹缕,峰峦叠嶂,峻岭悬空,怪石嶙峋,苍藤古檀,遮天蔽日,水流潺潺,晴岚暮霭。大自然的神奇,一下子便让人惊呆了。
  相传,西汉末年,外戚王莽撵刘秀,刘秀逃到此地,眼看要被王莽撵上,忽见一老翁正在犁地,便求老翁搭救。老翁就让刘秀躺到犁沟内,躲过了王莽的追杀,其是正有一只乌鸦从天上飞过,看见了这一幕,便“哇(挖)哇(挖)”大叫,气得刘秀大骂“好你个败兴鸟,叫你暑伏天不能喝水”乌鸦因叫得起劲,嘴下巴底下裂开了窟窿,后来果真不能喝水了,从此人们都叫它“败兴鸟”,“喜鹊叫喜,乌鸦叫丧”的民谚便由此而来。老翁犁田的地方就是现在的大块地村落,村东边的那座山叫玉兔山,远眺极像一只兔子,主峰两边耸立着两根天然石柱,就像两只耳朵,高高竖起。传说当年刘秀逃到这里迷失了方向,嫦娥便派玉兔在此等候,给他引路,玉兔在完成了使命后,便不能再回天宫,就化成了这座玉兔山。西边的这座山叫丢冠山,是刘秀跑到此处后汗如雨下,衣衫湿透,便将自己的冠帽扔下,继续逃命。故留名叫丢冠山。大自然的神奇,造就了一座又一座似人似物的山,后人又赋予了它们许许多多神奇的传说。这不,我们登上的这座峻岭就叫王莽岭。相传是王莽追杀刘秀至此,幕色降临,王莽便下令兵宿于此而得名。而刘秀便住在不远处的一座山峰上,叫刘秀城。刘秀城山高天阔,天亮得早,而王莽岭下,薮荫蔽日,林木葱茏,天亮得晚,刘秀当年便是以此时间差而得以逃遁,形象地说明了同山不同时的山里奇观。此两座山海拔均在1600m以上,山高气寒,苍松翠柏,郁郁葱葱。而山巅又平坦如镜,露宿、野炊或开篝火晚会,真是一个绝妙的好去处。

  循着蜿蜒的山道迤逦前行,是里沟,途遇一棵树叫救帝桑。山里人以前为了生存,有养蚕的习惯,桑树叶是蚕的主要食物,而偏偏这棵桑树也与刘秀结下了不解之缘。刘书记问我们知不知道为啥桑树是空心的,我们当然愿闻其详。原来在刘秀逃亡时,一路饥饿交加,步履艰难,见路旁桑树下有一平坦光洁的巨石,卧之便酣然入睡,张口呼吸时,恰好有一粒熟透了的桑树果落入口中,食之酸甜可口,便上树摘吃,稍息后,元气大增,遂许愿说:“来日有幸得帝,必来封赐。”公元25年冬,刘秀称帝后便来到这里,可是隆冬时节,树木已果净叶落,哪里还能分辨得清,他想了想说:“干脆是(柿)树一千年吧”。柿树听了很高兴,但它是昧了良心,所以柿树长了个黑心,就连柿子籽都是黑的。而桑树得知柿树夺了封,却伤心欲绝,因流泪太多,把心都哭干了,因此桑树就成了空心树了。
  到关后沟看瀑,那便是当地人美其名曰的双龙瀑布了,时深秋季节,瀑水正丰,似双龙入谷,咆哮如雷。站在瀑下,凉气嗖嗖,煞是惬意。适晴空万里,日照充足,阳光直射,蓦见百丈七色彩虹若隐若现,忽左忽右,蔚蔚壮观。
  走到了里沟的尽头,陡然被万仞绝壁挡住去路,不过不必担心,石壁半腰,依山傍势,高低错落,一层层石梯伸向白云深处,拾级而上,犹如登天,故名天梯。登上777级台阶,便豁然宽敞开来。九座山峰,形如莲花,连绵不断,这便是当地有名的九莲山。东、西莲两个自然村处在九莲山的襁褓中,犹如珍珠藏在蚌里,神秘幽静。东边的叫东莲,西边的叫西莲,以村名寺。东莲寺规模较小,一进院落。西莲寺规模宏大,座北朝南,三进院落,有数十间殿堂。正殿奉佛,侧殿敬道。始建于唐,后毁于战火,新建的西莲寺,五进院落,殿宇相连,青一色料石砌墙,黄瓦盖顶,金碧辉煌,内塑彩像,惟妙惟肖;满堂壁画,栩栩如生,名西新寺,又有“小西天”之称。每逢旺季,游人如织,逢五逢十,香火极盛,善男信女,云集于此,颂经祷告之声不绝于耳。
  时令已近中秋,山高径幽的峡谷内柿子已挂满枝头,深沟的峭壁上山楂果红透欲滴,秋的气息立时弥漫了身心。此时,满山遍野,沟沟梁梁,黄橙橙的是梨子,绿油油的是苹果,黑色的是核桃,紫红色的是板栗,你若留心,脚下的青草坡里生长着野韭菜,也足让你收获累累,心满意足。稍作栖息,擦去满脸的汗水,理一理湿漉漉的头发,随便摘一颗山间的野果,掬一把清清溪水,回望绿水青山,耳闻群鸟争鸣,顿觉神清气爽,怡然自得,“万仞绝壁千年檀,猕猴啸闹关后川。桑红柿绿刘王斗,佛祖祥坐白云端。双龙瀑布两壁悬,神女偷浴彩虹潭。菩提巡得凡界美,欲送单子到人间。”是再生动不过的描述了。
  关后沟美在天然原始,美在静远旷达,美在神秘幽邃,美在古朴雄辉。这里,春天风和日丽、山花烂漫,夏日虫鸟唧唧、瀑流道道,秋季红叶似火、野果遍地,严冬银装素裹、冰瀑挂挂。
  劝君畅游关后沟,去领略体味她那一份独特的神韵和情致。
发表于 2013-11-3 11:10 2 只看该作者
王保银 2004年8月《新乡日报》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