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34511

主题

新乡

南太行笔记--太极书院

[复制链接] 查看:1402 | 回复:1
发表于 2013-11-4 09:55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2010-03-10 17:24:40  来源:辉县市公安局  作者:苏轩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

    苏门山是眉峰聚,百泉水如眼波横,座落在湖东岸,眉眼盈盈处的太极书院,那就是山水精神之所在了。
    书院建于1241年的蒙古太宗年间。其时,从官场的污秽中逃到苏门来的姚枢,和后来投奔他的好友窦默、赵复,在湖畔建成了这所太极书院。农忙时耕稼,闲时鸣琴百泉之上,与门生弟子悠然自得,寄情山水,准备就此到老了(1)。
    太极,有探本溯源之意。被理学家奉为圭臬的周敦颐《太极图说》中,就将它当成宇宙生生不息的本源。由太极一,而为万,而衍生了大千世界。异曲同工的是理学家朱熹称道不已的佛家掌故:月印千江。天上一轮明月,印照在千条江河之中。
    昔,中唐李翱——这个韩愈的得意弟子,首先提出援佛入儒的大学者;他对一就是万,其间之对立统一,难以索解;遂就教于禅师,禅师曰:你才华过人,腹中已藏万卷书,这个一不是万是啥;李翱大悟(2)。
    而这个太极书院的本源,就在于江南大儒赵复。
    赵复,在《元史》中被列为《儒学传》之首;就是他,率先将南方的程朱理学,传到了黄河以北,从而开元朝百年儒风。
    具体在《元史》上是这样记载的:
    “……当时,南方和北方因战火隔绝道路,记载和典籍文献不能交流,到这时,赵复将他所学的程朱所注的诸经传注,都回忆记录下来交给姚枢。……”
    赵复之来苏门,其间有一小插曲,事关他与姚枢:
    蒙古太宗七年(1235年),江西德安南宋与蒙古大交兵,蒙古人屠城,杀人数十万;其时,姚枢随蒙古军队,沿途访求有一技之长的“道、释、儒、医、卜”者;他在俘虏群中,一眼就发现了赵复的气度闲雅,温文淡定;想来,个人的文化修养达到一定程度,能现诸外表吧。当下,他就将赵复叫到帐中,几句话下来,赵复不由睁大了眼睛,情不自禁的脱口而出:“你们蒙古人还懂得这些吗?”他疑惑地看着一身戎装,长髯及胸蒙古人装束的姚枢,和他桌上摆放的书、琴。微笑不语的姚枢,让赵复同他住在一个帐篷里,夜半醒来,他发现赵复的床上,只剩下了衣服;姚枢迅速跳上了马,在尸首堆里,伤员营里来回乱找,在长江岸边,终于找到了正大哭号啕着,披发赤足,准备投水自杀的赵复。姚枢就一把抱住了他,劝道:“难道你忍心,你胸中的程朱绝学,随你的死而失传”;赵复说:“我的全家人都被杀光了,这个世界上我也没有什么好留恋的,我也真的不想活了”。——就这么的,就在这长江岸边,这个赵江汉先生的轻生念头,潮打空墙寂寞回了这么几次后,自然也就慢慢的消失了。在那一个晚上,史家还带有诗意的叙述当时之夜景:“月色皓然”。(3)
    有史以来,在我国传统知识分子身上,都有种强烈的宗教使命感,那种将有限的人生,融入文化传递的永恒神圣。在他们看来,人生不再是枝短短的蜡烛,而是只燃着的火炬,需要一代代人接着力、将文明传下去,薪尽而火传。
发表于 2013-11-4 09:56 2 只看该作者
孔子离卫,至匡地,被人误会,拘押了起来,形势非常危急,甚或随时有生命之虞,孔子从容不迫的对惶惶然的众弟子说:“周文王死了,整个文化遗产,不都在我这里吗,上天要消灭这种文化,我根本就不会得到它,上天若不想消灭这种文化,匡人又能拿我怎么样呢。”(4)
    出于同样的宗教使命感,赵复活了下来,在他剩下的生命里,也只为延续文明而燃烧;从此,他选择了做一个远离政治,淡泊名利的纯粹学人身份,就此到老。
元世祖忽必烈有一日召见赵复问:“‘我欲取宋,卿可导之乎’?;赵复回答:‘宋,吾父母国也,未有引人以伐父母者’,世祖悦,因不强之仕。”(5)
    我注意到的是这个“悦”字,赵复之言,本有“忤君”之嫌,换个皇帝,不将他杀头,最轻也要打入大牢,再次也要叫人往屁股上噗噗嗤嗤打个几十大板;元世祖却表现出了“悦”字,可以看出这个忽必烈先生的气度恢宏,确是不世出的明主。更与此时,刚继位的南宋六岁小皇帝,期间距离,那真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
    起先,窦默被元室所召,荐姚枢,后他们又荐许衡。而他三人的出仕,确实是为忽必烈这种非凡的明主器宇折服,并确有辅佐明主建功立业的人生取向。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个非常奇特的现象,就是文化认同论,而非血统论;不管你出身于何民族,只要认同了中国文化,就成了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孔子说,你接受华夏文化,就当你是华夏人,接受夷狄的文化,就当你是夷狄的人(6)。从北魏的鲜卑拓拔宏,到元世祖忽必烈,再就是清康熙帝(还有辽、金朝的统治者);他们这些少数民族,占领了中原一带,就接受了传统的中原文化和规章制度,就被“汉化”了”,同时,也促进了民族大融合,这就是中国越打越强大的原因。
    在我个人看来,在一定的条件下,文化认同论就可以演变成为广义上的文化传承。事实上,赵复等人所处的十二、三世纪,朱熹理学正是成熟到顶点的中国文化,较诸此时还在蒙古骑兵铁蹄下呻吟的西欧中世纪文明,理学无疑是先进的,欧州文明还将痛苦挣扎上三、四个漫长的世纪,才能与之并驾齐驱,进而超过它。
    苏门百泉湖畔,就星聚了这些当世一流的政治、哲学、文学大家们:姚枢、许衡、窦默、赵复和他们众多的追随者苏门弟子们;在日后,他们将成为元世祖忽必烈的身边,不可或缺的能臣、谋士;这些从理学中汲取了释、道、儒三家之长的大儒们,虚明应物之际,将大展他们的胸中所学,在变幻莫测的官场上如鱼得水,游刃有余;进而推动了蒙古──这个刚从茹毛饮血的野蛮洪荒中,杀出来的剽悍民族,逐步进行着文化意义上的认同和嫁接:
    “………(忽必烈)帝久欲开太学,会(许)衡,请罢(官)益力,乃从其请。
    八年,以(许衡)为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亲为择蒙古弟子俾教之。(许)衡闻命,喜日:‘此吾事也。国人大朴未散,视听专一,若置之善类中,涵养数年,将必为国用’,乃请征其弟子耶律有尚,姚燧、白栋(等等)……..十二人为伴读。诏驿召之来京师,分处各斋,以为斋长………”。(7)
    也就是说,太极书院从1241年前后开创,到姚、许、窦、等人的一一进京;再则,许衡在京师开太学,将太极书院中的高才生的耶律有尚、姚燧等人抽走以后,书院事实上,已成为了元朝京师太学的前身。
    然而,就是这时间并不算长的太极书院,在长空中留下了璀灿的一瞬,其间的惊世绝艳,足以夺人魂魄,其虽建于朱熹之白鹿洞书院,陆九渊之鹅湖书院之后,在实际规模和社会影响上,却隐然有凌架于二者之上之势。
    更重要的是其理学精义,正式由在野的书斋,走上了朝堂,用于治国安邦;从太极书院走出的苏门诸儒和他们的学生们,成为元朝开国之初,汉臣中举足轻重的力量:其中许衡、刘赓(8)、耶律有尚(9),郝经(10),都做到了国子祭酒;姚枢、窦默(12)、王磐(13)、王恽(14)、姚燧(15)都是元朝初期的翰林院长官,还有中书左丞张思明(16)、监察御史白栋(11)等等………
    从那个时候起啊,苏门山这个海拨只有100多米的小山包,却显得高不可攀;百泉湖吧,也不过只有几米深的水,更让人感到深不可测──当然,我这里指的是文化意义上的高和深。
    再加上国人惯常的无论穷达,也不忘本源的惯性思维,这些苏门群儒们,故国重游者多之,更有的就索性移家苏门,从此成了河南辉县人,姚枢、姚燧、张思明、白栋……。更有苏门诸儒的子孙们,若干年后,来到曾与他们先祖血脉相连的,已是名闻天下的苏门山水间,感慨万千,或迁家或者就建筑别馆于斯地;于是,就有了那些在苏门百泉间,至今仍留存的不下十余处的亭台楼榭……
    更不要说,那些从此以后,慕名而来的四方达人高士,还有平常人等。在路过河南辉县时,就先来苏门百泉,都游啊逛啊个没完没了。
    归根结蒂,还是来感受这山水间莫可名状的精神罢了。

    注释:
   (1)《元史》列传第四十五《姚枢传》。
   (2)《传灯录》。
   (3)《元史》列传第七十六儒学一《赵复传》。
   (4)《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第十七。
   (5)《元史》列传第七十六儒学一《赵复传》。
   (6)《论语》。
   (7)《元史》列传第四十五《许衡传》。
   (8)《元史》列传第六十一《刘赓传》。
   (9)《元史》列传第六十一《耶律有尚传》。
   (10)《元史》列传第四十四《郝经传》。
   (11)新《元史》列传第七十一《白栋传》。
   (12)《元史》列传第四十五《窦默传》。
   (13)《元史》列传第四十七《王磬传》。
   (14)《元史》列传第五十四《王 恽传》。
    (15) 《元史》列传第六十一《姚燧传》。
    (16) 《元史》列传第六十四《张思明传》。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