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新乡

游水浒传第40回白龙庙英雄小聚义原型地--鹤壁白龙庙 观远古石缸冰臼(鳖鳖井)

[复制链接] 查看:15342 | 回复:126
发表于 2013-11-7 01:12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只看本帖大图
本帖最后由 北★方 于 2013-11-7 01:13 编辑

[attach]25759344[/attach]

河南鹤壁市也有一白龙庙,距鹤壁市中心21公里,公园内有白龙庙、白龙瀑布、雷鸣滩、络丝潭,白龙洞等景点,山青林翠,淇水悠悠,处处古迹,步步胜景,集秀美的自然景观和古朴的人文遗址于一身,是市民经济实惠的游乐之处。
景区面积0.6平方公里,为山水型自然风景旅游区。2004年成立白龙庙景区管理处,正式对其进行开发和建设。传说古为白龙沐浴之地,素有“九龙朝凤”的美称。景区山青林翠,景致非凡,处处古迹,步步胜景,主要景观有白龙庙瀑布、雷鸣滩、虎出三峡、鬼驮狮子、白龙洞和古代建筑白龙庙、古戏楼等。《水浒传》中详细描述了古代白龙庙的盛景。璀璨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秀丽的自然景观相得益彰,赋予了白龙庙景区山山水水传奇般的色彩与灵性。

雷鸣滩位于鹤壁市西部20公里的淇滨区上峪乡白龙庙村,该滩磐石密布,且大小不一。每逢雨季来临,汹涌咆哮的淇河水流经此地时声响如雷,且缓急无常,滩中奇石千姿百态,妙趣横生,传说为白龙所居之地。

地理探秘之十 古老淇河盘卧神秘冰臼
  时间:2007-11-5 16:03:57        来源:东方今报               
  淇河白龙庙村段的河道中有一个石缸形状的洞穴,经常有老鳖身陷其中。
【缘起】
   一位旅游爱好者在淇河白龙庙村段游玩时,偶然发现河道中央一块巨石上有一些类似石缸状的洞穴,经询问得知,当地百姓称之为 “鳖鳖井”,其口小肚大,老鳖(鼋鱼)进去之后不容易出来,村民可用大桶捞老鳖,故名之。它们究竟为何物?是什么神秘的力量让它们形成如此怪模样?

淇河河道盘卧数个神秘石缸

    神秘石缸位于鹤壁市淇滨区上峪乡白龙庙村村北的河道里。
    从白龙庙村村北下去,就是淇河河道。一条水泥大坝,横亘在河道中央,这座修建于1967年的大坝,将淇河水分为两截。
    大坝下,盘卧着一块巨石,这些石缸就分布在巨石的顶部、侧壁或与河底交汇处。
    说不清什么时候,这些石缸就已经存在。今年70岁的村民马富亭回忆说,他爷爷在世的时候,曾经说他小时候听老人们说过,他们马家搬到这里时,这些石缸都已经有了,而且从没有变过样子。
    白龙庙村300多口人都姓马,是一个家族。马富亭估计,他们马家住在这里已经有二三百年了。
    二三百年来,巨石一直横卧在水中,高出水面一两丈高,洪水冲不走它,河风蚀不掉它。唯一的一次例外,发生在1960年修大坝时,村民在河岸用炸药炸石头,也许震动了河底的淤泥与细沙,巨石沉于河底,不见了踪影。
    “天天看着的东西突然不见了,那时候很失落。”马富亭回忆说。
    其实失落的并不是看不见了巨石,而是巨石带给人们的希望和欢乐。巨石上有一个比较大的石缸,坑深而且常年积水,相传是小白龙洗澡的地方,每当干旱季节,村民都会聚集在这个石缸旁祈雨,十分灵验。村民因此在岸上建造了白龙庙(这座有着一二百年历史的庙宇至今还在),村子也起名为白龙庙村。
    因为巨石的存在,淇河对白龙庙村格外慷慨,其盛产的独一无二的淇河红鲤鱼和黄鲤鱼,在这里格外多。它们喜欢待在河底或巨石与河底交接处的石缸里。
    这些石缸口小肚大,有一两米深,里面生物繁多。除了红鲤鱼和黄鲤鱼外,石缸里最多的是老鳖(鼋鱼),特别是石壁与河底交汇处的石缸里,水不满的时候,老鳖爬进去就出不来,越聚越多。
    “隔几天就可以捉一次,最多的时候一个坑可以捉一大桶,最大的有脸盆大小。”马富亭回忆说。这当然是几十年前的事情,而今河道越来越干枯,物产自然越来越少。
    因为石缸可以帮助村民捕捉老鳖,村民给其起了个很形象的名字,叫“鳖鳖井”,意思是出产老鳖的地方。
    然而神奇的是,几年后的一场大水,竟将巨石冲了出来,而且风采面貌依旧。

神秘石缸难道是冰臼奇观?

    2005年10月的一天,鹤壁市一位旅游爱好者来到白龙庙村,淇河在这一带的优美风光令他流连忘返。在尽兴游玩之际,他爬上巨石,忽然之间就看到了这些深藏在河道中不为人知的“鳖鳖井”,在巨石顶部、河底,大大小小,神秘地分布着。
    这种奇怪的东西,引起了他的兴趣。他询问村民是什么东西,村民说是“鳖鳖井”。他对这个名字十分好奇,又问村民是怎么形成的。
    一位村民推测说,可能是河水冲刷的缘故。因为原来淇河的河水很大,河水在流经巨石的时候容易形成旋涡,旋涡中携带的小石头一直在旋转,长期叩击研磨水下岩石就会使其凹入;岩石一旦凹入就能留着小石头,小石头在长期流水作用下研磨石壁就能形成石缸状的“鳖鳖井”。
    这个解释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但巨石顶部的那些口朝上的,水根本淹不到,它们的形成又该怎么解释?
    这位旅游爱好者认为其中一定有蹊跷。他仔细地考察着,突然想起电视上曾经报道过的冰臼,难道这些“鳖鳖井”就是那些神秘的冰臼?
    灵光一闪,让他格外兴奋。回去以后,他立即写了一份材料。几天以后,这份材料被转到淇河生态保护与开发办公室(以下简称开发办),开发办副主任李献忠看过之后大为好奇。他立即找来工作人员李晓青,让她弄清楚冰臼在淇河有没有出现的可能。
    李晓青也是第一次接触冰臼这个概念。她想起以前收集过的资料——淇河这条古老的河有火山喷发和冰川遗迹。
    难道冰臼与火山喷发或冰川有关?想到这一层,她赶紧上网搜索“冰臼”。
    根据网上解释,冰臼是冰川的直接产物,是在200万年至300万年前,冰川融水沿着冰川裂缝向下流动,因冰层内有巨大压力,冰川融水呈“圆柱体水钻”方式,向下覆基岩及冰川漂砾进行强烈冲击、游动和研磨形成的深坑。这些深坑极像南方舂米的石臼,所以称之为冰臼。多个冰臼即形成冰臼群。
    附近有冰川遗迹,那么这一带肯定进行过冰川运动,白龙庙村河道中的“鳖鳖井”就有可能是冰臼了。想到这一层,李晓青格外兴奋。

中原地质似乎无法形成冰臼

    李晓青将自己的判断告诉了李献忠,李献忠也很兴奋,他们决定实地考察一番。
    2005年11月12日,二人和另外一名同事,驱车来到白龙庙村。走下河堤,他们没想到河水依旧那么大,已漫过大坝。
    大坝下水流很深,无法趟过去,只能远远地观望,但他们还是看到了四五个圆口石缸状的“石臼”,从形状上看,跟网上看到的冰臼的图片差不多。他们远距离拍了一些照片,结束行程。
    这些石臼到底是不是冰臼?回来路上,李晓青一直琢磨。她忽然想起网上关于冰臼的介绍,说现在发现的基本都在南方,而且都是在花岗石上形成的。在中原地区,还从来没有听说哪里发现过冰臼,而且这里的石头属于灰岩,灰岩形成于奥陶纪,早于花岗岩的形成时期,和页岩一样,其发育并不充分,质地相对较软,国内并没有在灰岩上发现冰臼的记录。
    一周后,他们再次来到白龙庙村。有备而来的他们终于来到现场。他们发现,上一次远远看到四五个,只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在巨石顶上、侧壁、与河底交汇处以及河底,有数十个之多。其形态各异,有勺子状的,有石缸状的,有椭圆形的,有花瓣状的,还有两个连在一起的、臼中套臼的,最大的一个直径七八米。
    通过仔细比较,它们的特征还是比较典型的,基本判断是冰臼群无疑。拍了些照片,他们结束考察。

第四纪冰川鬼斧神工造就中原冰臼

    通过第二次考察,虽然基本确定为冰臼,但没有权威专家的认定他们还有些不放心。
    李晓青开始上网查找。她了解到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韩同林教授被誉为“世界冰臼之父”,他曾17次去青藏高原,还到海南岛、黄山等许多地方,发现了很多冰臼群,破解了学术界一直争论的冰臼成因。
    查到韩教授的联系方式,李晓青忐忑地打电话过去。韩教授详细地询问了冰臼的发现经过、淇河的位置和地质状况等问题。李晓青都详细地做了回答。
    韩教授说,冰臼是冰川运动的结果,地球上曾经出现过三次冰期:第一次是8亿年前的震旦大冰期,第二次是两三亿年前的上古生代大冰期,第三次就是第四纪大冰期。只有第四纪大冰期才是形成冰臼的鼎盛期,目前所见冰臼基本在这个时期形成。但这些已发现的冰臼都散落在花岗岩上,目前并没有发现在灰岩上形成的记录。
    他让李晓青把所拍摄的所有照片寄过去,进行仔细研究后再作结论。收到照片后,又经过几次详细的询问,韩教授终于做出结论:通过对照片的仔细辨别,并对我国目前已发现的大量冰臼群的特征进行对比,结合淇河的地质资料的分析,可以断定这些圆形、近圆形的石臼就是距今二三百万年前由第四纪冰川形成的冰臼。
    今年10月18日,李晓青陪同记者再次来到白龙庙。
    记者发现,这块巨石呈椭圆形,有1000多平方米大小,最高处达10米,其南北两侧似被流水割裂开形成直抵河底的深沟,中间又有两条东西向的浅沟位于其上,沟沿如切割机切出的半圆形或圆形冰臼从沟壁直抵河底,高的有七八米。巨石上也罗列着大小不一的冰臼,小的如脸盆,大的如红薯窖,或盛满绿水,或长满野枣树、芦苇,确有鬼斧神工之妙。
    记者粗略数了一下,巨石上的冰臼有60多个,其中巨型的有一大半。另外河底透过清水还可以发现不少。

鹤壁市史学研究者王俊智:罗贯中是鹤壁人
(2004-02-06)
    新华网河南频道2月6日电  日前,鹤壁淇滨晚新栏目“文化鹤壁”首篇报道《罗氏隐居许家沟 淇水河畔著“三国”》一文刊载后,引起许多读者、尤其是“三国”爱好者和一些史学研究者的热情关注。长年致力于罗贯中研究的史学研究者、淇滨区文体局副局长兼淇滨区文化馆馆长王俊智同志,就罗贯中的生平身世与籍贯问题,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他经过多年研究、考证,大胆地提出,罗贯中的籍贯并非目前史学界所说的山西清徐人,而是鹤壁市淇滨区庞村镇许家沟人。

  由于史料中有关《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的身世生平记载甚少,对于罗贯的属籍问题,史学界始终争论不休,一度有钱塘、杭州、东原(太原)、中原和山东东平人氏之说。90年代初,山西学者孟繁仁在山西清徐发现了一本《罗氏家谱》,由此,罗贯中东原人一说占了上峰。那么,王俊智提出的罗贯中为中原人、也就是鹤壁许家沟人的依据是什么呢?

  王俊智说,史学界对历史人物生平身世的认定,资料一般有三种来源。一是正史,二是遗迹遗址,三是稗史。罗贯中的正史资料很少,只留有著作,尤其在所著《忠义水浒全传》一书中,作者借小说人物暗喻其生平身世的记述,为罗贯中是鹤壁许家沟人氏的说法提供了大量有力的佐证。该说法的前提是,艺术来源于生活,尤其文学作品,任何文学作品都必然体现和包涵作者对自身生活的真实感受与体验。基于此,王俊智通过对《水浒传》多年的研究,对鹤壁历史遗迹遗址、地域文化、民风民俗的实地考证后发现,《水浒传》中大量反映作者身世及生活环境与生活习俗的描写,都证明了罗贯中并不只是隐居许家沟,而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

  王俊智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论证他的观点。一是罗贯中作品中的语言风格与鹤壁方言极为相似。由于罗贯中的小说属于白话小说,因此作者在行文时不可能不流露出方言特征。王俊智将《水浒传》的语言特点和鹤壁方言进行了仔细比对,发现书中含有大量典型的鹤壁方言、俚语等特征,如“不拣”、“差发(拨)”、“物件”、“哩”等。此外,王俊智还把金山寺一块元朝初年的蒙汉圣旨碑的汉文,与《水浒传》的语言作了比照,发现两者的语言特点有着惊人的一致性。二是对小说中所描绘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作了研究,发现书中多处场景与许家沟的地形地貌非常相似。比如位于许家沟村西北十余里的白龙庙,就出现在《水浒传》第四十回“梁山泊好汉劫法场,白龙庙英雄小聚义”中,书中所描绘的周围景观与实地颇为相似。三是通过对罗贯中在小说中的化身形象“许贯忠”的研究。许贯忠在小说中直言不讳地称自己是“大名府浚县地方人”,而“许家沟”正是因许姓者居多而得名。凡此种种,都指向了一个结论,即罗贯中是鹤壁许家沟人氏。

  王俊智说,假如他的这一论断得到认可,可能有三个方面的意义。一是对罗贯中的研究是一种突破;二是进一步完善、丰富了孟繁仁的罗贯中隐居许家沟说;三是无论从文化或者发展的角度,对鹤壁意义重大。

作 者:黄乾-


文字转自百度百科
10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12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11-7 01:12 2 只看该作者
游水浒传第40回白龙庙英雄小聚义原型地--鹤壁白龙庙 观远古石缸冰臼(鳖鳖井)

2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11-7 01:12 3 只看该作者
游水浒传第40回白龙庙英雄小聚义原型地--鹤壁白龙庙 观远古石缸冰臼(鳖鳖井)

3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11-7 01:12 4 只看该作者
游水浒传第40回白龙庙英雄小聚义原型地--鹤壁白龙庙 观远古石缸冰臼(鳖鳖井)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11-7 01:12 5 只看该作者
游水浒传第40回白龙庙英雄小聚义原型地--鹤壁白龙庙 观远古石缸冰臼(鳖鳖井)

2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11-7 01:12 6 只看该作者
游水浒传第40回白龙庙英雄小聚义原型地--鹤壁白龙庙 观远古石缸冰臼(鳖鳖井)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11-7 01:12 7 只看该作者
游水浒传第40回白龙庙英雄小聚义原型地--鹤壁白龙庙 观远古石缸冰臼(鳖鳖井)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11-7 01:12 8 只看该作者
游水浒传第40回白龙庙英雄小聚义原型地--鹤壁白龙庙 观远古石缸冰臼(鳖鳖井)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11-7 01:12 9 只看该作者
游水浒传第40回白龙庙英雄小聚义原型地--鹤壁白龙庙 观远古石缸冰臼(鳖鳖井)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11-7 01:12 10 只看该作者
游水浒传第40回白龙庙英雄小聚义原型地--鹤壁白龙庙 观远古石缸冰臼(鳖鳖井)

3人点评 收起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