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1196

主题

大同

走进大同湿地----神溪(作业贴)

[复制链接] 查看:30217 | 回复:420
发表于 2013-11-14 23:21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只看本帖大图
本帖最后由 森野苍鹰 于 2013-11-16 21:57 编辑

早听说神溪村有水库,而且湿地还常有天鹅等珍稀鸟类栖居,是一个自然风光优美且很有诗意的村庄。前段想去神溪村看看,一直没有时间,穿过绿化带映衬下宽敞笔直的迎宾西大街,顺着上大同公路一直往前,几分钟时间就到了神溪村口,一个个水库接二连三、大小不一,波光粼粼,遍布的池塘、蒲苇、游鱼,以及岸边浓浓的垂柳。在水库中,游人驾着小船荡漾水中,悠闲自在;偶尔有鱼儿跃起,溅起团团的水花;在沼泽地,芦苇随风轻摆,看到很多人手执鱼竿静立河边,在悠悠垂钓;不时远处草丛中传来青蛙的鸣叫声,悠远而绵长;有水鸟悠闲自在的在水中嬉戏、在芦苇间飞翔,小孩子们挽起裤腿在水中捞鱼摸虾,好一派水乡风光。
沿着进村的柏油马路行进,微凉的水气就扑面而来。路两旁栽种的垂柳,随轻风摇摆,美不胜收。我们边走边停,孩子不时拾起路边的石子,扔进湖里,荡起层层水波。慢慢逐渐走近村庄,路边哗哗流淌的溪水清澈动听,这大概就是养育神溪村人民生生不息的“神溪水”吧。我们来到出水口,那是一个水泥构筑的水窖子,用铁管引流出来,泉水清澈甘甜。人们在出水口附近的湖边嬉戏,享受着这座黄土高原上的“西湖”。孩子们子兴奋不已,和湖边的小朋友们摸鱼、疯跑,路的另一边是建筑工人们正在维修古建筑,我被古建修建工地深深吸引着,步行深入村中走走看看,顺着一些老者和该村的村民指导,走马观花的看了看神溪村宏大的古民居群和律吕神祠。
根据房屋的风格和相关资料显示,神溪村古民居是典型的明清建筑。考证为清代曾任浙江布政使的神溪村人陈庭栋晚年所建。十多个院落,依地势呈轴线整齐布局。南北多进院落,东西跨院齐全,房屋、墙体建造巍峨,飞檐、斗拱翘势高悬。脊兽、影壁、山墙上的砖雕精细讲究。无论是浮雕,还是镂空雕工艺细腻,人物图案栩栩如生。这足以显示宅主人当时显赫的社会地位和富有的家庭财富。也为我们当代人展示出古代精美的民间建造技术,和古人真实的生活状态。
村东南的“律吕神祠”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元、明两朝曾经修葺。据说古代神溪村后有一个方圆五里的小山,因山形如凤凰,名为凤凰山,海拔1160米,距浑源县城4公里。山下有碧泉数处,为浑河的源头之一,当地人习惯地又将凤凰山称之为神溪山。凤凰山南,有一块占地一亩大小的孤石,高约三丈多。孤石四周,神泉涌溢,池水荡漾,林木掩映,花果飘香。就在这块孤石顶上,建有一座祠庙,孤立高耸、兀然挺拔,庄严肃穆、别具一格,且周围环境优美。孤石之阳有一泉,磊石聚水成湖,名“神德湖”。环祠流水潺潺,登律吕神祠高处,鸟鸣俞显祠静山幽。清风徐来,白云悠悠,只觉尘世已远。想来,当年的诗人,每一个来踏青怀古的落寞文人,在陶醉于山水的宁静空灵、历史的沧桑厚重之际,其惆怅落寞,自也流动于胸怀。
祠庙西南设拱门,上刻“律吕神祠”。据史料《浑源州志》中记载,律吕神祠建于北魏,元世祖至元六年,重修;明宪宗成化年间又修。据传唐大和元年(公元八二七年)六月初一,有个名叫张圭的人晚宿祠里,梦有神人在空中言曰:“律吕,律吕,上天敕汝,是月二十五日,行硬雨”,语毕腾空而去。张圭将这一消息迅速遍告了四邻,乡民听后,都匆忙将麦子收割回家,到期那一天果然天下暴雨。唐文宗李昂闻迅后,遣使专门来祭,并将祠庙改为“律吕神祠”。由此推想,大概“律吕”二字的含意,就是让人们遵循天命。到元代至元六年(公元一三OO年),又进行过重修。现存的遗迹上的建筑,就是元代重建的。去年以来,浑源县委、政府对律吕神祠进行落架大修,目前已经初具规模。神祠正殿座北向南,面宽三间,进深二间,高大雄伟,古朴庄严。从大殿顶架柁梁的用运、斗拱的制形、殿角斜梁的设置等建筑特色来看,充分表现出了元代的建筑技术和风格。殿前东西两旁建有钟鼓楼,南面是砖砌五龙壁。正殿东西两侧各建有配殿四间,东北角还有住房三间。尽管祠庙仅有一亩大小,但经古人的巧妙布局,仍给人一种开阔之感。
神殿内塑有水母娘娘夫妇像。殿内壁四周是近七十平方米的四海龙王行云布雨彩绘壁画,笔工精细,逼真动人,共画有各种大小人像一百三十九个。东西两壁的壁画分上下两层;上层是在云头上坐跨飞龙的龙王,手执令旗和雨簿的雷公、风伯、雨师,还有在行云布雨中奔忙的蟹兵虾将和螺女鱼男,真是匠心独创。下层画得是黎民四季耕作图,看那雨中的老百姓是多么高兴,有的冒雨播种,有的挥汗夏锄,有的握镰收割,有的扬鞭运粮,充分表现出了劳动人民对丰收向往的喜乐心情。北壁左侧,还画有一幅“水母用茶”图,笔工精细、色彩艳丽,五个侍女,有的端茶,有的捧桃,衣带洒脱,神态缱绻,令人默然久望。
据传说,水母娘娘的化身是神溪村的一个年轻媳妇,当时神溪村一家婆婆叫媳妇天天从河边挑水,媳妇担水回家后,婆婆只用身前的一桶,身后那一桶要倒掉。一次,媳妇挑水途中遇白发老爷爷,交给她一支马鞭。媳妇按老爷爷的吩咐,将马鞭放在水瓮后,瓮中水少了提提马鞭水又满了。婆婆发现了秘密,将鞭子提出来,谁知瓮里水涌而出,很快白浪淘淘,大水将淹全村,媳妇为救全村人性命,跃身坐入水瓮,从此坐化成神,大水变成了常流不断的涓涓细流,后人称神溪,惠泽一方百姓。人们为了感怀媳妇之恩,将其奉为律吕神,并立庙祭祀;也有传说那个挑水媳妇姓复姓律吕,坐化成神后就被人们称为律吕神了。
另据清乾隆版《浑源州志》记载,明武宗正德年间,礼部司务浙江人孙聪(浑源州人)曾在凤凰山下建“凤山书院”,修建了凤鸣亭、翠微楼、得月轩、秋香圃、藏书窑、鼓琴洞、弈棋台、钓鱼矶、碧水窦、彩云岩、金鱼池、瑞莲池等十二处景观,被人们称为最优美的地方。神溪山灵水也秀,神溪明月更迷人,“神溪月夜”也成为浑源历史上有名的神川八景之一。《浑源州志》载有一幅《神溪月夜》图,画面意境空灵清雅,颇有韵味。
我们可以想象当年俊美的凤凰山下,满腹诗文的文人墨客读卷之余,步出凤山书院,来到突兀孤立的“律吕神祠”旁的神德湖边,一边欣赏体悟“神溪月夜”美景,一边吟诗作赋,该是一幅多么空灵静穆、赏心悦目的情景啊。明代弘治年间任浑源知州的董锡曾在神溪题诗抒怀:“律吕祠边十亩溪,碧潭万丈漾玻璃。清光下烛波痕静,寒气高腾月影迷。半壑晚云人语歇,五更霜早野鸟啼。凭栏不尽今霄兴,笔走龙蛇任我题。”可惜因为历史久远,这些景观渐渐废弃。清代乾隆年间任浑源知州的桂敬顺探访神溪时,手扶断壁发出如下感叹:“ 凤来山中鸣,凤去山以寂。不见亭中人,斜阳挂萝壁。”可喜的是,2009年随着市委、市政府实施 “一主两翼”文化旅游的格局,随着大恒山景区建设的构想和中华五岳联合申遗步伐的推进,浑源县委、县政府全面启动神溪湿地整体开发项目,将借鉴晋商文化大院的开发模式,加快完成神溪古民居保护、律吕神祠大修、律吕神泉改造等重点工程,目前 “律吕神祠”恢复建设工程已接近完工,神溪古民居修建正在紧张进行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浑源县大力度的推进旅游名县建设,神溪村将与北岳恒山真正形成名山、秀水交相辉映的格局,神溪村也将会成为一处集旅游、休闲、观光与一体的旅游胜地。
夕阳西下,我们兴致未尽,恋恋不舍。遗憾于没有尽情的享受这清澈的泉水,没有泛舟湖上的嬉戏,没有更多的了解古民居和神祠的传说……

走进大同湿地----神溪(作业贴)
59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64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11-14 23:21 2 只看该作者


走进大同湿地----神溪(作业贴)
6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11-14 23:21 3 只看该作者


走进大同湿地----神溪(作业贴)
7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11-14 23:21 4 只看该作者


走进大同湿地----神溪(作业贴)
7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11-14 23:21 5 只看该作者


走进大同湿地----神溪(作业贴)
6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11-14 23:21 6 只看该作者


走进大同湿地----神溪(作业贴)
7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11-14 23:21 7 只看该作者


走进大同湿地----神溪(作业贴)
4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11-14 23:21 8 只看该作者


走进大同湿地----神溪(作业贴)
3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11-14 23:21 9 只看该作者


走进大同湿地----神溪(作业贴)
6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11-14 23:21 10 只看该作者


走进大同湿地----神溪(作业贴)
4人点评 收起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