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34593

主题

新乡

青海湖一路向东之古豳国

[复制链接] 查看:5794 | 回复:47
发表于 2013-12-2 14:40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小胖-99 于 2013-12-2 14:47 编辑


        10月5日13点19分,路过陕西省彬县。这个建筑吸引了我,尽管车速很快,还是拍下了这个镜头。
       彬县旧名邠县,位于陕甘两省交界处,咸阳市西北部,地处渭北旱塬。南距咸阳120公里、西安150公里,北距甘肃平凉160公里,是连接秦陇的咽喉要道。全县版图形似正写的“人”字,泾河自西而东斜贯其中,将全县分为南北两塬一道川。全县辖13镇3社区247个行政村,总人口34万,其中农业人口28.8万,总面积120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0万亩。彬县历史悠久,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关中产粮基地之一。所产彬州梨、大晋枣驰名全省,原产煤供应陕甘20多个县市。
2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 瘦马
  • 北★方
3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12-2 14:40 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胖-99 于 2013-12-2 14:45 编辑


窑洞,陕西特色明显了起来。
发表于 2013-12-2 14:40 3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13-12-2 14:40 4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13-12-2 14:40 5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13-12-2 14:40 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胖-99 于 2013-12-2 14:49 编辑


       看着这些窑洞,我就想起了小吃。。。。。。。。。彬县地方风味特色面食——御面,又称玉面、淤面,是一种有别于凉皮的面粉特制食品。以其制作方法称为“淤面”,以其色亮如玉称为“玉面”,以其为宫中贡品而称为“御面”。相传为当年周太王古公亶父居豳时夫人姜女所发明。姜女是《诗·大雅·绵》中盛赞的贤美聪慧夫人,以善于烹调著称。后来古公亶父由豳迁岐,途经乾县梁山,姜女也将御面制作技艺带到了乾县、岐山一带,只不过因水土关系,那里的小麦面粉做成了流传至今的“面皮”。过了100多年,古公亶父的重孙周武王灭商建周,亲自来祖地豳国朝拜,专要曾祖母创始、曾祖父命名的玉面吃。由此淤面又称为“御面”。
建都咸阳、长安的秦汉唐各代,彬地御面一直为宫中食品。清慈禧太后晚年喜欢翻阅历朝案卷,对周人先祖居豳的历史及《诗·豳风》颇有研究,因而在颐和园修了“豳风桥”,她竟然从古籍中查到了3000多年前周太王元妃姜女制作淤面的记述,深为感动。后来八国联军入侵,慈禧逃到西安时,特地点了邠州淤面虽经3000多年的演变,淤面仍是上述姜女首创的四道工序,就是洗淤面、炼淤面、蒸淤面、切淤面。后来又加了压淤面,即将蒸熟的淤面压制成饸饹。制作方法是:取上乘精粉适量,拌匀揉成面团,将面团放于凉水盆中反复揉洗,直到洗净面筋为止。再将洗出的面水过箩沉淀,在凉快干净处沉淀一夜。第二天滤掉在上面的清水,把粉浆用小火在锅内提炼成团,人工搓成小块、笼蒸一小时后出锅,用饸饹床压制成粉条状。或用文火在锅里边搅边炼,炼成半熟为宜,再揉成细长条,置于笼内蒸熟。然后缓缓晾冷,用锋刃片切成极薄的片,佐以蒜泥、姜末、陈醋、精盐、香油,即可食用。御面筋光柔软,光滑爽口。2003年4月,彬县肖新战制作的御面在“中国烹饪王国游·西安咸阳美食旅游周”活动中,获“西安咸阳旅游名品”称号。

发表于 2013-12-2 14:40 7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13-12-2 14:40 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胖-99 于 2013-12-2 14:46 编辑


3500年前,周族部落首领公刘在这里建立了一个叫做“豳”的小国。这可以看作是彬州名称的起源。著

名的《诗经》“十五国风”中的《豳风》所描绘的就是现在彬县一带的风土人情。

秦朝时在这里设置漆县,东汉时设置新平郡,北魏时改为白土县。
西魏时在这里设置豳州,唐开元年间改称邠州(古邠州的管辖范围大约在今彬县永寿旬邑长武四县区域)。民国初年撤销邠州的建制,在原州治所在地设立邠县。因“邠”字属生僻字,在中国文字学上“邠”与“彬”又是相通的,1964年文字改革时,经国务院批准改称“彬县”。
发表于 2013-12-2 14:40 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胖-99 于 2013-12-2 15:34 编辑


《诗经》之《豳(音bīn)风》之《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春日迟迟,采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
七月鸣,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五月鸣。八月其获,十月陨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
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献豜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七月亨葵及。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
昼尔于茅,宵尔索綯,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
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发表于 2013-12-2 14:40 1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胖-99 于 2013-12-2 14:54 编辑


       白水,这个地名有意思。百度查找,确实很有渊源:
      白水县历史悠久,古称彭衙、粟邑。在建制2300多年的历史渊源中,曾孕育出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仓颉造字杜康酿酒雷公造瓷蔡伦造纸,不仅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增添了光彩的一页,也为现代的人们追古思幽之情留下了不可多得的盛景。春秋时期的秦晋彭衙之战、明末王二起义、李自成的七克白水之战,解放战争中的壶梯山战役为典型的国共拉锯战,彭德怀率军武庄集训等演出一场场兵家逐鹿的历史话剧。
       白水县渭南市唯一的山区县,全县拥有33万亩荒山荒沟,是全国五大苹果产区中唯一符合苹果生产最适宜区七项指标的县份。
     这个“花所”居然没有搜出来。。。。。。。。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