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37840

主题

苏州

古代典型的府宅———网师园

[复制链接] 查看:28625 | 回复:313
发表于 2013-12-21 12:27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网师园是苏州园林中极具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的中型古典山水宅园代表作品。网师园始建于公元1174年(宋淳熙初年),始称“渔隐”,几经沧桑变更,至公元1765年(清乾隆三十年)前后,定名为“网师园”,并形成现状布局。几易其主,园主多为文人雅士,且各有诗文碑刻遗于园内,历经修葺整理,最终形成了这一古典园林中的精品杰作。网师园为典型的宅园合一的私家园林。住宅部分共三进,自大门至轿厅、万卷堂、撷秀楼,沿中轴线依次展开,主厅“万卷堂”屋宇高敞,装饰雅致。网师园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
全园布局紧凑,建筑精巧,空间尺度比例协调,以精致的造园布局,深蕴的文化内涵,典雅的园林气息,当之无愧地成为江南中小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1963年网师园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12月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77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98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12-21 12:27 2 只看该作者


网师园始建于南宋淳熙年间(公元1174~1189年),旧为宋代藏书家、官至侍郎的扬州文人史正志的“万卷堂”故址,花园名为“渔隐”,后废。至清乾隆年间(约公元1770年),退休的光禄寺少卿宋宗元购之并重建,定园名为“网师园”。网师乃渔夫、渔翁之意,又与“渔隐”同意,含有隐居江湖的意思,网师园便意谓“渔父钓叟之园”,此名既借旧时“渔隐”之意,且与巷名“王四(一说王思,即今阔街头巷)”谐音。园内的山水布置和景点题名蕴含着浓郁的隐逸气息。乾隆末年园归瞿远村,按原规模修复并增建亭宇,俗称“瞿园”。今“网师园”规模、景物建筑是瞿园遗物,保持着旧时世家一组完整的住宅群及中型古典山水园。
13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12-21 12:27 3 只看该作者


万卷堂:大厅是园林建筑的主体,过去为园主办事与接待宾客之处,装修陈设华丽。
13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12-21 12:27 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阿荣aong 于 2013-12-21 12:30 编辑



万卷堂,藏书万卷之堂。
9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12-21 12:27 5 只看该作者


梯云室:梯云之意,取自唐张读《宣室志》中载周生八月中秋以绳为梯,云中取月的故事。
6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12-21 12:27 6 只看该作者


7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12-21 12:27 7 只看该作者


看松读花轩:此主室为冬景所在。轩南庭中有相传为万卷堂时遗留下的一株古柏,为园中最古,最高的大树,树梢已枯,中侧垂挂干上,依然苍翠。严冬万木凋零,惟松柏长青,此时观赏,更见精神。用“读画”一语,意即深入体味其神韵。
7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12-21 12:27 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阿荣aong 于 2013-12-21 12:33 编辑



殿春簃是苏州著名古典园林网师园内的一处景点, 1979年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以殿春簃为原形建造了中国式庭院“明轩”,次年作为中国古典园林走向世界的首例蓝本,在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落户,从而使中国园林闻名于世。“殿春簃”。时人多误读为“簃春殿”,因为不知道“殿”在此作“ 暮”,“最后”解(如“殿军”),而“簃”才是建筑物的名称,指楼边的小屋,类似于今天说的“小书房”。
7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12-21 12:27 9 只看该作者


5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3-12-21 12:27 10 只看该作者


五峰书屋:幽静雅致,曾为园主藏书读书处,南宋时为史正志“万卷堂”故址。取李白“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秀出金芙蓉”诗意,而命名。

7人点评 收起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