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01717

主题

其它

元旦哈尔滨出差,实地散步装备体验

[复制链接] 查看:13137 | 回复:33
发表于 2014-1-10 12:49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只看本帖大图
本帖最后由 伊苏 于 2014-1-10 23:05 编辑

楼主广东人,2014年之前从未见雪
趁着工作出差的机会,去黑龙江哈尔滨打了3天酱油,手上拎了包羽绒大衣,身上标准户外三层着装
结果手上的羽绒衣,怎么拎去的,就怎么拎回来,压根用不上

通过此次出差,深切体会到了冲锋衣的含金量,以及软壳和硬壳(冲锋衣)的设计思想

元旦期间哈尔滨天气 -17 ~ -27 度



ment-bell 不知什么料子,类似抓绒的帽子,200+元,很给力
TB上手工皮帽子,什么师傅的,忘记了,100+元,没上面的给力

上身
VAUDE 3合1冲锋衣(内胆卸了)
mhw 抓绒(非毛猴)
hotchillys 保温套装-上衣(十周年款)
快干内衣(东莞50KM)





下身
vaude 冲锋裤
hotchillys 保温套装-裤子(十周年款)

img2
图片上的是刚到机场时拍的,考虑到马上回深圳,冲锋裤换成了软壳裤

袜子
就一双厚登山袜, coolmax45%之类的


Vasque 高帮

期间3次散步,所标时间为纯徒步或户外发呆时间,已经排除了交通工具
1来工作需要
2来探索装备
3来感受北国风光

第1次,-17度左右,17:30 - 18:00
从机场大巴下车到酒店,30分钟

第2次,-20度左右,6:00 - 9:00
出去考察场顺便想捎点手信,传说中的商委红肠,
大清早的7:30,好不容易找到店,尼玛的排满了人,队伍少说也有200米,还有警察坐镇,
想掏手机拍下,结果手机从口袋掏出不到1分钟,没电关机!估计是低温导致电池罢工,
然后慢慢散步回酒店,途经路边市场,各种米汉堡,烤肘子,2块3个的超级大馒头,和田枣等

第3次,-27度左右,04:00 - 05:10
在民航大厦发呆等第一班机场大巴,上半身很暖和,
下半身当时考虑到马上回深圳了,所以是保暖内衣+软壳裤,
软壳裤的透气性在此期间表露无遗,相对冲锋裤,体感立马下降2个层级,明显感到有点不适的那种冷

以下结论,是在悠闲散步的状态下得出的
在这种天气的哈尔滨大街上,冲锋衣裤充分发挥了防风的作用,
其防风透气性在散步状态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
这天气下,一丁点小风都会让你感到寒冷,冲锋衣裤很完美的隔绝了外面的寒冷空气,但又不会让你感到闷
这点在换上软壳裤上深切体会啊
其次是保暖内衣,实在太重要了,一定要重金投资,在体感上,保暖内衣6.5:中间抓绒3.5
悠途的保暖内衣相比hotchillys的,就是一快干的样子
Vasque鞋子,在广东,在贵州,穿这种GTX高帮,怎么穿怎么汗脚,来到这地方倒好了,不冷不热

另外,哈尔滨冷是冷,但冷得很干爽,不像广东,那种湿冷,本人感觉在哈尔滨冷得比较舒服

保温优先级
冲锋衣>保暖上衣>抓绒中间层
冲锋裤>保暖裤

另外,很多人投资装备上所忽略的
手套,围脖和帽子

这次身上和头上的保暖工作很成功,脚下没啥感觉,就是手冷,
带了防水防风的手套,里面也有抓绒,但还是冷啊,也许是手套不够好吧,100以下的
早上的鼻子也冻得够呛的,有点麻木了

反省
千把块钱的衣服鞋子都出去了,实在不应该寒碜了这手套和围脖
在贵州佛顶山也是,手就是冷啊

这是回来的时候,上机前的状态,当时那个坑爹啊,马上回深圳了,就一冲锋衣外套+快干
那位穿大衣的是工作人员


后记
与软壳的对比
鉴于目前软壳的突飞猛进,也许一些使用WindStopper, Dry.Q面料的软壳也能达硬壳级别的防风效果
但软壳设计一般偏修身,在这环境下,软壳+抓绒+保暖内衣恐怕太挤,
硬壳+软壳+保暖内衣在静态保暖上应该不够,动态上多半会过热

不过话说回来,WS、Dry.Q等面料的软壳,防风上去了,透气也下来了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8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1-10 12:52 2 只看该作者
通过此次出差,深切体会到了冲锋衣的含金量,以及软壳和硬壳(冲锋衣)的设计思想

在这种天气的哈尔滨大街上,冲锋衣裤充分发挥了防风的作用
发表于 2014-1-10 12:53 3 只看该作者
这天气下,一丁点小风都会让你感到寒冷,冲锋衣裤很完美的隔绝了外面的寒冷空气,但又不会让你感到闷
发表于 2014-1-10 12:55 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伊苏 于 2014-1-10 13:10 编辑

上身
vaude
mhw 抓绒
hotchillys
快干 (东莞50)


元旦哈尔滨出差,实地散步装备体验


元旦哈尔滨出差,实地散步装备体验



由于马上回深圳,所以冲锋裤换成了软壳裤,立马被风吹透(微风或无风)

DSC_0324.jpg

发表于 2014-1-10 13:12 5 只看该作者
北方的冷冷得让人温暖
发表于 2014-1-10 13:21 6 只看该作者
江南这片的人,到东北,哪个虽然温度低很多,但是体感反而要好些就是和所谓的干冷湿冷相关,虽然实际上结果很可怕,但是一般情况下,体感还是可以。我在哈尔滨HOTEL,外面-30度,里面正30度,逼得我开冷空调。
发表于 2014-1-10 13:44 7 只看该作者
使用得当,事半功倍!
发表于 2014-1-10 13:51 8 只看该作者
在这低温里手套和帽子很要紧. 手套比鞋更难买,又要保温更要合松紧大小不好找.
发表于 2014-1-10 13:59 9 只看该作者
伊苏 发表于 2014-1-10 12:49 楼主广东人,2014年之前从未见雪趁着工作出差的机会,去黑龙江哈尔滨打了3天酱油,手上拎了包羽绒大衣,身 ... ...

不知道你保暖内衣6.5:中间抓绒3.5,还有冲锋衣>保暖上衣>抓绒中间层这两个结论是如何得出来的。
不管是户外还是日常,这都颠倒了穿衣常识,所以,愿闻其详。(主要是指中间层问题)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1-10 14:05 10 只看该作者
这个因人而异吧,我在沈阳,-10几到-20几的天气,一身保暖内衣(南极人之类),厚毛衣,厚毛裤(羊毛的,妈妈给织的),上身加一件抓绒,一件200g,600f的羽绒,下身冲锋裤,围巾帽子手套都带上,基本出门20分钟之内就感觉冻透了。
2人点评 收起
  • starriver2002 南方人比东北人禁冻,没法比,他们冬天在东北洗冷水澡,咱这除了一身膘的老头老太敢冬泳,没法比 来自Android客户端 2014-1-10 23:26
  • 大叶迷彩 知道了吧,南方人比北方人抗冻的多。 2014-1-10 14:30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