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40072

主题

大连

回顾:大连老马户外2014激情穿越雪谷雪乡纪实

[复制链接] 查看:18657 | 回复:253
发表于 2014-1-14 15:25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只看本帖大图
回顾:大连老马户外2014激情穿越雪谷雪乡纪实

作者:小小丽人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户外活动的喜爱,中国唯一的雪乡穿越路线应运而生。而雪乡穿越拉开了我们老马户外网2014年第一次长线活动的帷幕。隆冬已来,我那不安份的心就早已雀跃起来了,曲波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金庸小说《雪山飞狐》、《爸爸去哪儿》收关一集在雪乡拍摄,林志颖、kimi们将本来就很火的雪乡迅速加温,这些都给了我对雪乡无比的向往。大连每年都会下雪,我从不曾觉得雪会有什么不同。可是雪乡之行让我对雪有了一个全新的理解。明白了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要赞美她。因为我去了雪乡,更近距离地品雪,读雪,感受雪,拥抱雪,只有亲身经历才会明白雪的魅力。2014年 1月9日我们一行31人雪乡穿越终于成行。不到7点马总就早早来到火车站候车厅给大家分发火车票,小筑  幽兰  玩主 玫瑰 还有部分同学家属带着饺子给我们送行,心里依然是暖暖的,被马窝的这种家人般的温暖感动着。一夜在上铺哥们震耳欲聋的呼噜声中两眼睁到天亮。6点半到哈尔滨下了火车立刻便被寒冷包围起来,没有想象那么冷,可是呼出的气一下子便结了一层白霜。简单的早餐过后8点我们包的车准时向雪谷出发。一路上司机在冰雪的路面速度不减很是让人佩服,所以比预计的时间要早了很多,下午2点多就到了雪谷预定的客栈。放下行李安置好住处大家就迫不及待的跑了出来,放眼望去那是怎样一个世界,洁白的雪没有一丝的污染,根本看不到一点粉尘的影子,面对如此圣洁的雪,你的心灵都会被净化的,我们就是要的这种感觉,放下所有的浮沉世事,寻回早已泯灭的童真、一份清纯。树的形状千变万化,高的高,低的低,正好布满地面空间,又形成立体层次,我最喜欢的是圣诞树形状的松树,但是那高度绝对是平时见不到的,树枝上压着的积雪纹丝不动,这是一种静止的美,笑闹声在空旷的山谷间回荡。晚上6点多东道主早已准备好丰盛的晚餐,推杯换盏间陌生不再,杯杯酒下肚便有了微微醉意,暖意、醉意、友谊交融的场面让隆冬不再寒冷。东道主细致的讲解着雪谷的美妙及对明日行程的安排,我们听得浮想联翩,对明天的雪谷穿越充满着期待。早早的洗漱完毕准备养精蓄锐明天穿越,我正好睡在热炕头,有一个词叫“热锅上的蚂蚁”。我差不多和“蚂蚁”一样,烫的我翻来覆去,再加上旁边姐妹的小呼噜,吃了两片安定依然没有一点睡意,坐在热炕上等待天亮。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了给我们轻装穿越做到很好的后勤保障,清早不到5点,连早饭都没来得及吃的小褂沧海领着潮姐 仙子2个女同学把30多人的行李搬到车上送到雪乡,又把行李用爬犁一趟趟拖到住处,等我们到了雪乡又一拨拨去接大家,也是非常之辛苦,而我们可爱的褂哥因此腿伤加重,不知道能不能算上工伤我们一行27人开始从雪谷穿越到雪乡。中国雪谷--中国雪乡穿越路线集合了林海雪原之大成,被喜爱户外运动驴友们称为勇敢者的天堂,当年东北抗日联军杨靖宇在林海雪原创造了革命的奇迹,孤胆英雄杨子荣更是书写了革命传奇。他们的英名和精神在白山黑水间长存,我们要穿越的就是那片林海雪原,一出门睫毛上头发上立刻挂满了白霜,大家一个个像圣诞老人一样,脚上带着冰爪踩得积雪咯吱咯吱响,入了雪谷一块刻着勇者穿越的大石头就矗立在我们眼前。我们从脚下海拔400米处开始穿越。穿越路线已经有人踩出路,我们沿路而行,没被踩过的地方我试着拿登山杖探了一下居然一下没顶。一路上笔直的大树相当的挺拔,高耸入天,都是很少有人光顾的原始森林,枝头上面挂着厚重的积雪,比雾凇厚得多,整个群山都是这样的风光,闭上眼睛发挥你的想象力,仿佛童话世界,如此精致的美景不知如何形容才贴切,就是个陶醉,就是在这极致的美景和赞叹、笑闹声中我们一步一步的向山的顶峰攀爬,老马在雪谷入口收了一个是安徽一个北京自己来穿越两个美女,那两个小美女体力很好,这一路大概美女的动力老马走的飕飕的,可怜我们已经是累的是气喘吁吁,夏韵累得几乎就是坐在地上任凭大海用登山杖拖着上行,月圆姐也是被原野清风生拉硬拽,我们几个人虽然紧跟在老马后面,可能因为两晚没睡好觉的缘故我也明显感觉体力不支,经过3个多小时的攀爬,我们终于来到了海拔1200米高的山顶,成功的到达了峰顶,体验到征服的快乐,这才发现什么是林海雪原,山顶竟然有这么大一片雪的平原,把北国风光那“山舞银蛇、惟余莽莽”体现的淋漓尽致,我们的鲜艳服装,也映衬了那句“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我们就像来到了仙境!我们看到了雾凇!我们看到了雪淞!太美了!简直不敢想象,怎么会有这样的一个仙境!我们像梦游一般,林间的岩石、断树和枝杈,在厚厚的积雪覆盖下呈现出千姿百态,形态各异的景象,有的似猕猴仙桃,也有的像敦煌飞天,还有似狗熊憨坐,好似奔马、卧兔、神龟、巨蘑……林林总总任你遐思奇想,真是到了童话般的世界!感谢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这样美轮美奂的奇幻美景中,我们忘却了疲劳,在厚厚的白雪里尽情的嬉闹,我们躺在雪地里不停的臭美拍照,随后就是一阵开心的笑声。在这仙境中穿越,真的是不虚此行。
    下午2点多我们到了传说中的雪乡,我眼前出现一片白茫茫,雪天、雪地、雪山、雪树、除了晶莹的白雪什么也没有,平坦的雪面覆盖了地上的一切,雪乡的雪更美,它美得奇特,美得让人不敢相信,真像童话故事和画片中所描述的那样:厚厚的白雪覆盖的小村子起伏连绵,就像刚长出来的一株株矮矮胖胖的“雪蘑菇”,所有的木屋和门槛上都积着半米多高的白雪,老房子外面的小院,都是用木栅栏围起来的, 当栅栏的木枝披上银色外衣之后,则酷似一根根即将融化的奶油冰棍,和中间的“蘑菇”相应成趣。漫步在雪乡街道中,家家户户像过年一样都挂着红灯笼,灯笼上赫然写着“好日子”三个金晃晃的大字,玉米棒子在木榼愣的房檐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木栅栏、柴火垛、酱缸、木梯子等院子里的家什都盖了一层白色的棉被。房顶、大地、山上隆起的雪堆和线条柔润如棉絮,在阳光映照下变幻万千,韵味无穷,不由得让你看的热血沸腾,把拍照的欲望提到了极点,我一边照一边出现幻觉,仿佛我根本就不在冰天雪地的雪乡,而像是真的走进了格林童话的世界,我一下子明白了这个地方为什么叫“雪乡”我们频繁地按动着相机的快门留下这美好的景色。家家户户商铺门口都是冻梨,冻柿子,糖葫芦串插在稻草扎成的柱子上, 街道上马拉爬犁、狗拉雪橇、雪地摩托,挑逗着游客们温热的情趣; 我们好像回到了童年,在雪地里翻啊滚啊喊着跳着笑着,拖着雪爬犁满街道的跑,后来还是不过瘾,我们跑到一个小山坡屁股下垫一张纸壳子就开始往下滑,任雪放肆的钻进我的脖子,后背,裤子里,回来后才知道我们的同学被黑龙江电视台采访做宣传片了,可惜啊我们在另外一个山坡得瑟落下了精彩的段落。晚饭很热闹,依然有酒驱寒助兴。或许是酒醉抑或是醉雪,饭后,风卷着雪花还在刮,我们几个美女们挽着老马,迎着风雪又走了一遍雪乡的大道,走在被红灯笼映照的红润的胡同里,操着南腔北调的人们欢声笑语的从我眼前走过,一颗颗荧光棒在我眼前流动,映亮了雪色大地,把雪乡的夜染成五光十色姹紫嫣红。雪乡的夜就像喝醉了酒的女人一般绯红了脸颊,美丽动人中带着妖饶媚气。我真的醉了,醉在最美雪乡。
    恋恋不舍中我们离开了雪乡,傍晚我们又回到了哈尔滨,马总领着我们在中央大街观冰灯,品马迭尔西餐,感受松花江冰雪世界,聆听索菲亚教堂的钟声,随着21点钟声的敲起,由哈尔滨开往大连的T262次列车载着我们马帮的同学胜利返航。回大连的车上我们的马总上车就躺下了,大家都以为他是累了,谁知道第二天一大早看着他非常憔悴,原来胃口疼了一夜,我想大概是大家上了火车马总那颗悬着的心开始放松才表现出来,我深深感到作为领队的辛苦,别看马总五大三粗可是事无巨细,我为能选择这样的户外领队而感到欣慰。山高我为峰,路远脚丈量,生命不息,户外不止。我坚信今后老马户外在马总的带领下,我们马帮的脚步会踏遍祖国的山山水水......
27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36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1-14 15:25 2 只看该作者
回顾:大连老马户外2014激情穿越雪谷雪乡纪实

   作者:夏韵     
   对于雪,我是热爱的,那种感觉,就象是翻看一个旧友的老照片,那种介于熟悉和陌生之间的感觉,不管经年流转,回忆起来还是最初的那个模样。2014年1月9日,老马户外一行31人,在总领队马踏飞燕的带领下,一起朝着心中的殿堂——美丽的雪乡快乐出发!
     经过一夜的车程,我们于凌晨6点左右到达哈尔滨车站,又辗转大巴,历经5个小时,到达一个四面环山的一个小村庄,这里是人们称之为雪谷的地方。雪谷给人的感觉很静,一些不规则的小木屋零零散散的座落在那里,是一个还没有被开发的小村庄。雪被我们踩在脚下,发出咯咯吱吱的声音,在这样静谧的雪谷,犹如天籁之音。放下行李后我们就迫不及待的装上装备,来一个穿越雪乡之前一次小热身。
     可能是前一晚的兴奋情绪一直感染着我们,第二天一大早,天刚朦朦亮,伴随着一路上袅袅娜娜的炊烟,我们穿越的队伍就正式出发了。穿越的路线是从雪谷到雪乡,预计4个小时,由马队担任领队,原野大哥担任收队。这是一条绝美的穿越路线,两边的雪景美不胜收,漂亮的树挂,形状各异,浑然天成。穿越的队伍色彩斑斓,全副武装,如一条流动的风景线,飘逸在我们穿越雪乡的路上。此次穿越,原野大哥很辛苦,无暇照顾生病的爱人,而去照顾几名新来的驴友,这种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精神无不为之动容、感动。队伍当中,大海,缇娜,清风,主动承担前后协调的工作,主动帮助弱势群体,在这里向你们说一声感谢!正是因为这种凝聚力的所在,使得我们的穿越提前完成了。当我们和本地人谈起此事的时候,他们都觉得不可思议,这也许就是老马户外的魅力所在吧!
     我们觉得中午雪乡的午餐也很丰富,不象之前听说的那样单调,有山野菜,小鸡炖蘑菇等纯绿色的食品。稍事休息后,到了下午自由活动时间了。这时午后的阳光懒洋洋的撒射在雪地里,反射出透明的白,却不觉得刺眼,我小时候虽然在北方长大,然而象雪乡这样的雪还是第一次看到。他们千姿百态,形态各异,让人叹为观止的是房檐上那不经意挂上去的红灯笼和黄黄的玉米棒,虽是这银白色主基调的另类,却给冬日的雪乡平添了些许暖意和色彩。我们一行人,走走拍拍,一会儿来到了雪乡游乐场,这里早已聚集了来自四面八方游玩的人们。被这样的情绪感染着,我们很快就融入到了他们的中间去。我们拿着雪爬犁来到一个小山坡上,伴随着尖叫着和欢呼声,快速从高空俯冲下来,任凭北风在耳边呼啸而过,刺激极了!还有不知谁提议的,别具一格的“雪滚”,就是我们一字排开,各种姿势,从同一的方向的高处雪地上往下翻滚,这种独出心裁的游乐节目,使得我们成为雪乡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我们仿佛又回到了童年,那是一种久违了的开心和释放,闲主大哥给我们录像,沧海和清风为我们拍照,我们象孩子一样疯狂的打闹,嬉戏,时光仿佛在这里停滞,快乐在延伸,置身于这冰清玉洁的世界,恍惚中犹如进入一个童话的世界。那种快乐,不染世俗的,纯净的,爽朗的笑声,吸引了前来拍摄的黑龙江卫视的记者们,他们对我们老马户外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采访。我们把马帮的快乐带到了雪乡,带到了黑龙江电视台,原来快乐是可以感染的,原来幸福是这样的简单。那一个下午,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也许都是我们一生当中最快乐的一个下午,也许每个人在多年以后回忆起来,依然会记得那里蔚蓝的天空,圣洁的雪,爽朗的笑声和曾经滚动过的身影……
    白天雪乡的雪,无不蕴藏着雪的神韵,单是那份独特的美便不动声色地掳走了人们的视线。到了晚上,雪乡更是迷人,红红的灯笼掩映在洁白的房顶上,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似一个初恋的情人,欲语还休,这是怎样的一个人间仙镜啊!“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雪乡真的是一场惊艳了时光的旅行!
    鲁迅先生曾经这样评论北方的雪:"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这种精神不正是预示着我们老马户外的精神吗?独立、融合、包容、海纳百川。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聚合起来,又是一个和谐的集体。这是一个让我们的心灵可以跳舞的地方。这是一场意犹未尽的旅行!
     我不是一个专业的写手,我无法写出我所看到了雪乡之美,时光很短暂的,两天快乐的雪乡之旅已经拉上帷幕,然而快乐是无限的。我们期待着,向着下一个快乐集结号快乐出发!


2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1-14 15:25 3 只看该作者
回顾:大连老马户外2014激情穿越雪谷雪乡纪实

作者:仙子
     紧赶慢赶抓住了马帮的尾巴......
     雪乡这个词,对我而言太敏感了,仅仅是发现了小小丽人空间里的一次互动,稍微带了一句“雪乡”,我就拼命死死拽着丽人,通过她知道了俱乐部,登山,户外........终于当天报上了名,最后一名。
    全称实际是 老马户外俱乐部,大家戏称马帮。
    雪乡之旅在盼望中来到。9号晚7点半在火车站集合,陆陆续续到来的驴友说说笑笑,我显得有些生疏,还有些许的格格不入,也许是自己独立工作脱离集体时间太长的缘故吧,也许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团队,这是我心中第一个小小的遗憾,我想慢慢会好的,毕竟这里的人都那么好。
   在哈尔滨换乘中巴去雪乡的途中,坐在隔壁座位上的原野大哥,(我暂且也叫原野为大哥吧,我看他爱人,好像比我小,但是原野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也没看出原野比我小 ),原野大哥主动作践自己和自己爱人的方式逗大家开心,打开了尴尬的气氛,欢声笑语中来到第一站,中国雪谷,明天一早大部队将在这里启程,穿越雪山,直奔目的地——中国雪乡。
   我始终有个疑问在心中,途中原野大哥说,版主什么什么的,因为我没听清,原野大哥以为我不懂,他心想这人难道不食人间烟火吗?给我解释版主是咋回事,还举例说明,他说,版主就是喂猪的。我越发糊涂了,版主怎么会是喂猪的呢?我想知道:猪是谁呢?谁们是猪呢?孰能告诉我呢?
   说说雪乡,黑龙江下辖,牡丹江附近,属长白山脉,最高处海拔1200米。由于西西伯利亚冬季的极夜现象,冷空气产量大,气势汹,与日本海洋暖湿气流在此共同作用,每年10月份到次年5月份这里冬季几乎天天下雪,雪厚可达2米。夏季,西西伯利亚极昼现象,冷空气没那么频繁造访,所以夏季这里与其他地方雨量相当,这是我和当地人交流得到的第一手资料,绝不是网络来的哈。
   著名的国际滑雪胜地亚布力滑雪场据此84公里,国家八一滑雪场也坐落在此,闯关东摄影基地也在雪乡腹地。
   雪谷也是一片银白,大家都没轻疯闹,拍照无数,可惜截至目前,我还没有搞到照片

   说说火炕,第一晚住宿在中国雪谷农家宾馆,火炕上大家嗑着瓜子,谈论着人生........第一晚  火炕确实很裸,腚要在被窝里挪来挪去,也挪不了太大地方,因为6个人一铺炕,我都不敢上卫生间,担心回来没位了 。第二晚,5个人一铺炕,我睡中间,褥子不是炕被,是 两床褥子拼成的炕被,我恰巧睡在两床褥子缝上,我向左挪腚,左边喊挤,我向右挪腚,右边喊挤,我来回挪腚不是因为裸,这家火炕冷热适中,因为阁停慌,没办法我只能睡缝上,她们消停了都睡着了。早晨醒来,发现自己完全睡在炕上了,身下一点褥子没有了,褥子让她们拧巴走了, 乐的呀!我担心回家睡不了床了,特别我家还是稍软的床。
    听竹子说,第一晚她睡在炕头,她担心炕太热,裸人,就问烧炕的女人:能不能裸?能裸吗?女人差异的看着她没回答,心想:想裸睡就裸呗,我这里不管!大连女人真开放,这么多人一铺炕还想裸睡!
   你说说, 方言多坑人!
   我刚和朋友电话说这事,朋友羡慕的呀!说:“多好哇“!是呀,真是很好。体验其中,乐趣无穷。
   说说穿越雪山,报了名,我便购买装备,登山杖,钉爪........虽说装备不太齐全,但是定死要穿越雪山的。谁承想我家那个近亲,死皮赖脸跟来了,为了照顾她,我放弃了雪山穿越。听穿回来的驴友说,这次应该算是难度系数较大的,对我这种初穿的来说,没去穿也算幸运,别一开始就给自己累稀了,雪乡更好玩还在后头呢!看看驴友穿越,多带劲!
     因为大部队在穿越,四人没有参加雪山穿越其中有我一个,我们最先达到雪乡,先睹为快!不,先托运行李,两个大个子与店主拉爬犁,张姐拍照,我断后
     先睹为快看到的童话世界,我的语言无法表达,看照片吧
这张照片我稍微修理一下,是屋檐,垂呀垂呀,就要掉下来,就没掉,嘿嘿那美呀!无法言表。
     说谁热帖吧,大家带来丰富的热帖,出门之前都在忙乎,贴肚子,贴腰,脚心,脚背,脚邦......热帖还可以贴这里哦你知道吗?
     说说狍子,傻狍子是我们经常说某人傻乎乎的意思,带有些许的褒义。傻狍子,这个词既熟悉又遥远,遥远的我已记不清狍子原来是动物,这次雪乡让我看到可爱憨态所谓的狍子君 。传说,猎人山间打猎,当追不上狍子时,就大喊:傻狍子!狍子回头说:谁喊我那?嘭,猎人一枪。故而得名傻狍子。 狍子性情温顺,胆子小,不咬人,很可爱的动物。

说说“刺溜滑”吧!浓墨重彩--刺溜滑最让人陶醉不能自持了。
10几年前,我和单位一帮同事去过亚布力滑雪场,亚布力其它景色脑海里现在几乎全部模糊,唯有刺溜滑鲜活的封存在记忆深处。我记得当初从山上滑下来也有工具,类似今天雪乡里轮胎式的滑具,一次一元钱,也有男士为我们交钱让我们可劲玩,可是我们最后还是选择拿着大纸壳子上山,3--5个人一起坐在纸壳子上,滑下来时已经人仰马翻,笑的是否小便失禁现在已无从考证,周而复始,玩到精疲力尽........今早之所以3点起床写这些,就是当年的刺溜滑这一幕在脑海里跳跃 闪烁 ,让我无法继续酣睡,不得不起床写一写她,以安抚她那刺眼的光芒........
今天带着无限期待来到雪乡,很重要的成分无外乎让我久久不能忘怀的刺溜滑。但是马帮这帮娘们体能超出我想象,上午他们穿越雪山,接近中午才陆续抵达,几乎所有人都累的东倒西歪的,好几个人都是我来帮着把鞋子脱下来的,但是午饭后小视休息,这帮人就出去玩了。我上午没去穿越提前到达雪乡拍了很多照片,乘此机会在店家电脑里上传,整理一下,结果我整理完,再出去追大家,就没追上,遗憾的错过了和大家一起疯玩刺溜滑的机会,这种遗憾几乎是无法弥补。回来大家疯讲刺溜滑,听说5--7个娘们排着排从山上滑下来,也是周而复始,大家欢笑声据说还引来了黑龙江电视台现场拍摄,能想象出那种欢乐,搞笑的场面;和我当初有所不同的,这群娘们没用纸壳子,是用自己的腚滑下来的,搞笑场景,我没看到都会乐出声来。
这会你知道她们把热帖贴在腚上的原因了吧?
我自己拿着纸壳子揣揣的玩了一整子,后来看到了丽人一家,给她们家人抓拍了几张不够专业的照片没在我的手机里

晚饭后,热炕上大家团团围坐,看节目;马帮人多才多艺,人才济济。
      
次日清晨坐大巴往哈尔滨,在哈尔滨乘火车返连。
由于第一次成为马帮人,很难和大家一样放恣的说笑,打闹,经常是仔细观察不言语,看看是否用肉眼直接观察出好银坏银,以提防坏人把我领走。 结果闹出笑话了,错把闲主大哥当坏银了 。
在景区换乘大厅,我一脸茫然四处张望。
闲主大哥看出来了就喊我:咱们人在这里。
我说,我和你不是一伙的。
大哥说,咱俩是一伙的。
我说,不是一伙的。
大哥说,是一伙的。
我冷静一下一看,看到了像草原小姐妹的两个帮友,(拖皮箱子的那两位)这才相信,是一伙的。
这里正式的向闲主大哥道歉!
这几年断断续续也走过很多地方,甚至也漂流过,所有地方包括国外,就像亚布力的其它景色一样,脑海里几乎模糊,能留下深刻印象且和朋友屡屡谈起深感自豪的,应该算是这种体验与参与式的旅行,我想只有在马帮能够实现。
很庆幸我能够来到老妈户外俱乐部,感谢丽人引荐,感谢马总收留。
从今往后,我即将跟随马帮闯天涯,走四方;抓拍美好霎间,体验别样旅行。
期待美好的下一次........
   
   
2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3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1-14 15:25 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大连老马 于 2014-1-14 22:38 编辑

回顾:大连老马户外2014激情穿越雪谷雪乡纪实

作者:青青草
     退休给自己的第一个礼物是    中国"第一雪乡"游:     以前看到马帮的远足游只有羡慕的份,14年元旦正式退休,1月9日火车启程到哈尔滨下午2点多到达牡丹江的东升雪谷一个小下午在齐膝深的白雪中尽情的玩耍,摆各种泡思照像,拖雪耙黎,晚上6个人冰棍似的睡在火炕上。10号早上7点开始了此次旅行的高潮——穿越雪谷。老天还是比较照顾的零下26度的天没有风给人的感觉不是更很冷,但是每个人 眉毛外露的头发 都冻结了冰霜 像圣诞老人。走了不到1个小时身体却大汉淋漓,在小憩间敞开羽绒服衣襟,发现自己的羽绒服内都是冻结的好像挂着白里子,好在准备的充分,换下一个马甲,看见老马的棉衣整个都是湿的,按说这样的情况应该及时到达驿站换下湿衣服,并且以他自己的速度2个小时就完成,但是他还是在控制速度,也在适当是时间让大家歇息、喝水,当时不以为然觉得可能没有什么因为这样的穿越老马都走了数次了(后来知道老马冻病了,但是还是带领大家到哈尔滨中央大街观光)在穿越中有许多感人的画面:射手们(特别是女射手缇娜)背着几斤重的相机用冻僵的双手为我们留下永久的记忆。闲主又是照又是摄的,电池冻住了,揣在怀里暖和一会再投入工作。夏韵同学体力透支,大海把她的背包背在自己身上,一路照应着。历时3个半小时的极限穿越,终于登顶。下午来到了双峰雪乡  领略到雪中蘑菇房,大红灯笼   滑雪场滚雪人,玩雪耙黎等儿时玩不够的怀念。12号下午来到哈尔滨市 简单观看了中央大街,松花江,吃马迭尔冰激凌,13号回家。旅行苦并快乐着。  在此郑重感谢那些射手们   给我们记录了永久怀念。感谢马帮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4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1-14 15:25 5 只看该作者
回顾:大连老马户外2014激情穿越雪谷雪乡纪实

发表于 2014-1-14 15:25 6 只看该作者
回顾:大连老马户外2014激情穿越雪谷雪乡纪实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1-14 15:25 7 只看该作者
回顾:大连老马户外2014激情穿越雪谷雪乡纪实

2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1-14 15:25 8 只看该作者
回顾:大连老马户外2014激情穿越雪谷雪乡纪实

发表于 2014-1-14 15:25 9 只看该作者
回顾:大连老马户外2014激情穿越雪谷雪乡纪实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1-14 15:25 10 只看该作者
回顾:大连老马户外2014激情穿越雪谷雪乡纪实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