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267

主题

广东

4月出发新藏线

[复制链接] 查看:5094 | 回复:2
发表于 2014-3-6 12:23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4月18日出发,走新藏线入藏,马年转神山,历时24天。现有SUV两部,人员6人。(2012年一起自驾走过G317),再约1-2部车一起出行。有意者请联络本人:微信sztiger2009;QQ871061729,请注明新藏线。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3-6 18:30 2 只看该作者
梧桐虎 发表于 2014-3-6 12:23 4月18日出发,走新藏线入藏,马年转神山,历时24天。现有SUV两部,人员6人。(2012年一起自驾走过G317),再 ... ...

欢迎楼主把317的帖子分享一下。
发表于 2014-3-7 10:25 3 只看该作者
西藏自驾2012川藏小北线游记
时间:2012年5月11日 - 6月3日
行程:11400公里
线路:进藏为川藏小北线(深圳-怀化-吉首-重庆-成都-马尔康-昌都);
      藏区为昌都-林芝-拉萨-日喀则-珠峰大本营-日喀则-纳木错;
      出藏为青藏线(那曲-格尔木-西宁-兰州-西安-岳阳-深圳)。
P1020058
车辆:大众途锐(小白)  三菱欧蓝德(小黑)  斯巴鲁森林人(小灰)
人员:梧桐虎 西藏自驾重度中毒者,2009-2011年三次进藏,两次自驾,
              本次活动发起人,小灰主驾;
小  新 山东大汉,豪气大气粗中有细,西藏自驾疑似重度中毒者,摄影高烧中,小白主驾;
开  哥 来自内蒙古草原的自驾新秀,处事冷静稳重,车队首席机械师,摄影低烧中,小黑首席副驾;
三  毛 开哥发小,资深户外徒步驴友,希望本次自驾成为徒步/自驾双栖驴友的起点,开朗睿智,小黑主驾;
大  圆 MM 赤水河滋润的标杆人物,年轻活泼的代言人,车队首席娱乐主持,小新LD,小白副驾;
菜  鸟 MM 旅行发烧友,对行走充满激情,专业理财师,车队CFO, 小黑副驾;
西  遇 MM资深驴友,自然风景的重度迷恋者,小灰首席副驾;
薄  冰 MM户外活动发烧友,某知名FB群群主,车队新生代代言人,小灰副驾;
扈三哥  骨灰级徒步爱好者,自驾活动积极分子,草根诗人,小灰首席副驾,行前活动一场未拉,因故未能成行但每天在地图上追随队伍;
一、行前准备
2012年元旦后通过深圳磨坊发帖约伴出行.出发前为加强相互了解,三、四月间组织有意向的车友赴福建永定、湖南莽山进行自驾拉练活动,先后有9台车(次)、21人(次)参加拉练活动。拉练活动的效果非常好,人车得到磨合,队伍得到锻炼。基本队伍确定后,明确出发时间,着手各项准备工作(保养车辆、办理边防证、购买户外活动保险等),5月7日,召开行前碰头会最后检查各项准备工作情况、签署免责协议。
福建云霄合影
DSC_1062
湖南莽山合影
DSC_7384

二、深圳-成都
●5月11日 多云转阴  深圳-(G4 京珠高速)- 乳源353公里 行驶时间4小时
   下午3点,同乐关小黑和小灰集合,梧桐虎、开哥、三毛、菜鸟和薄冰五人出发,此前小白载着小新和大圆已在9日提前出发,计划13日成都会合。遗憾的是风青扬夫妇和扈三哥因故不能成行。令人感动的是扈三哥人在深圳心随车动,每日看地图追随车队,还不时短信问候、吟诗鼓劲。
出发前的里程表读数:42642
P1010573
走广深转京珠,路遇数次堵车,在广深厚街路段遭遇暴雨,车辆缓慢前行,真是贵人出门多风雨呀。晚上7点在乳源下高速,天已渐黑,依靠导航找到提前预定的方圆民族温矿泉度假酒店。

●5月12日  阴间晴  乳源-(G4 京珠高速  大桥  S249/G107 宜章南 连章高速 G4 衡阳 S80衡邵高速 G60 沪昆高速 怀化 G65 包茂高速 S223 辰溪 )-凤凰 1212公里  行驶时间16小时
关键词:绕行 爆胎
因暴雨塌方造成G209道路堵塞,到怀化后经辰溪、泸溪和吉首绕道300多公里到凤凰。非常辛苦的一天,比原计划多走了4个小时。
7点早餐,天气阴沉,加满油箱后8点上京珠。乳源的中石化油站自助用卡加油给人印象深刻。住在县城上下高速确实很快捷。
出发前拍下的尾箱照片
P1010574
P1010575
乳源的中石化加油
P1010576
行驶1小时后因前方事故,在大桥口下高速转走S249和G107,这段路正好避开云岩爬坡路段,再加上国道上车不多,时间上没怎么耽误。过省界时毛毛小雨为我们送行。10时许在宜章南上连章高速,5分钟后转京珠高速。
宜章南上连章高速
P1010579

车过耒阳。太阳公公出来代表湖南人民欢迎我们的到来。12:10在京珠高速雁城服务区午餐,兰州牛肉面每人一碗。
雁城服务区午餐照
P1010581
P1010585
12:50重上京珠,5分钟后转入S80衡邵高速,限速120的S80从衡阳到怀化路段可以用六个字形容:路宽车少裸奔。阳光、乌云、雷暴一路相伴。

4:40到达怀化。开哥联系当地同学得知因暴雨塌方造成麻阳到凤凰之间的G209道路堵塞,须经辰溪、泸溪和吉首绕道300多公里到凤凰。5:20当地朋友带我们上S223往辰溪,黑夜中走国道感觉旅途遥远,过辰溪后于8:12在泸溪上G56,9点到达吉首,9:40在离凤凰20公里处,头车小灰遇坑爆左侧两胎,英勇献身,众人齐心协力换胎,所带两只备胎用上,前后半小时。另有4台中招车辆还在等待救援,羡慕我们“有备而来”。回头想想还是速度太快,来不及刹车所致,胜利在望掉以轻心。
黑夜换胎照片
P1010592
P1010605
午夜中的凤凰
P1010606
P1010609
P1010614
第二天拍下的黑坑照片
照片022
●5月13日  阴天 阵雨  凤凰 - (吉首 / 吉茶高速/G65包茂高速 重庆/ 成渝环线高速 遂渝高速  G42 沪蓉高速)成都 810公里  行驶时间12.5小时
   关键词:限速
清晨中游览沱江两岸,没有震耳的酒吧音乐,但早起的游客随处可见,还是没有感受到沈从文笔下小城的宁静。早餐在江边的吊脚楼中吃湖南米粉。
DSC_1455

英雄与水车(救落水英雄王湘冀雕像 黄永玉作品)
DSC_1437
沱江边买花冠的苗族阿婆
DSC_1447

9点20出发往吉首,11点穿过吉首城区后上吉茶高速,新开通的高速,车不多,20分钟后来到著名的矮寨大桥。天气阴沉,难以拍下大桥的气势。
DSC_7579
DSC_7581
照片008
照片016
12点进入重庆界。高速两边的民居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青瓦白墙,风格统一,真希望不是政府穿衣戴帽工程。重庆界内的高速限速100,隧道80,路边横幅上提示:根据取、交卡时间进行区间测速。把人害惨了,本地车勇往直前,在人家的地头上我们不敢造次。秀山、黔江西等多处路面还阻断,下去绕行再上,莫名其妙。或许不让大货车再上?午餐干粮解决。
DSC_7583

6点进入重庆城区,走错路耽误半小时。9点18分方抵达成都城区,原计划住都江堰改为入住位于华阳的戛纳湾酒店,大新夫妇昨天已到,帮我们订好房间,俩口子白天还热心地去斯巴鲁和三菱4S店帮我们买备胎。10点多方在酒店附近的老码头火锅店解决晚餐。
老码头火锅店(第二天补拍)
照片0  

三、 成都 - 拉萨
●        5月14日  阴间多云  成都(G4201绕城北 成灌、都汶高速  汶川  理县  G 213  G 317  )- 马尔康(阿坝州) 342公里 行驶时间8.5小时
9点出发。离开前为小白和小灰留下倩影。
P1010616
P1010618

西遇在都汶高速入口加入我们的队伍,至此我们车辆和人员全部到齐。
刚上路便差点遭遇惊险,离开酒店小灰油表尚有一格,不久黄灯亮起,按照GPS指示约40公里后有加油站,谁知40公里外是下高速转入G213处,问收费员何处有加油站,得知返回高速到都江堰或沿G213前行60公里,根据经验小灰还能跑100公里左右,对讲询问小黑和小白油箱情况,得知尚能坚持后就咬牙匀速前进。10:50转入G213国道,一路看到不少地震遗址。
P1010622
照片026
照片028
照片031
11:50盼星星盼月亮地看到鲜红的中石油加油站。心中欢呼雀跃。
P1010626

12:10到达汶川县城午餐。丰盛的午餐按人头收钱,25元/人。
P1010627
从成都到汶川,G317与G213重合,自汶川起G317转向西。317国道起点为四川成都,终点为西藏那曲,全长2034公里。
震后的汶川县城看不出一点地震的痕迹,道路和建筑都是全新的,13:25在中国羌城前留影后继续前进。
P1010629

在一座新建的羌族文化村停车拍照。薄冰还给大家买了当地的野生樱桃,樱桃红白相间,个头比深圳市场上的口樱桃小一半,味道还不错,就是核大肉少。
DSC_7587
出县城约半个小时遇路边交警流动测速,限速60,头车小黑时速80中招,经西遇交涉,仅罚小黑。尾车小白的电子狗有叫唤,但开机太晚。如此平坦的全新沥青路面,谁都会不知不觉中加速。
3点半经过著名的米亚罗红叶风景区,路在峡谷中穿行,两侧的山坡上树木茂盛,郁郁葱葱,从河边一直延伸到山顶,可以想象秋天漫山遍野红叶的景象。
P1010636
4:10通过鹧鸪山隧道,5点半进入马尔康,城东中石油有97号汽油。入住城西的嘉绒大酒店。安顿好后赶紧找轮胎店换胎。
P1010643
原计划“早上8点出发,成都到汶川只有132公里,途中可以参观理县桃坪乡桃坪羌寨,此羌寨位于G 317边,在汶川西约20公里。汶川距马尔康约210公里,开车约4个半小时,力争天黑前到达。”但大家对羌寨兴趣不大,就直奔马尔康了。马尔康城区沿河分布,州县两级政府机构林立,梭磨河自东向西穿城而过,可能离成都不到400公里的缘故,感觉很繁华,大街小巷很是热闹。
马尔康,因驻地有“马尔康”寺庙而得名,藏语意为“火苗旺盛的地方”,引申为“兴旺发达之地”。是以原嘉绒18土司中卓克基、松岗、党坝、梭磨四个土司属地为雏形建立起来的,亦称“四土地区”。县城马尔康镇系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州府驻地,是全州政治、文化、金融、信息中心。马尔康县境内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卓克基土司官寨、直波碉群。又因地处藏民族嘉绒地区的腹心,经过长期的民族融合,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嘉绒藏族风土人情。
马尔康是作家阿来的家乡,其作品《尘埃落定》获2000年茅盾文学奖。
●5月15日  阴雨 马尔康(阿坝州)- 炉霍 - 甘孜县(甘孜州) 365公里 行驶时间11.5小时
早起,雨中穿城到城东中石油加97号汽油。
8:50细雨蒙蒙中离开嘉绒大酒店,沿317国道出城向西,两车道沥青路面很好走。9:20经过松岗镇,名字让来自深圳的我们感觉很亲切,停车拍照纪念。附近山岗上的碉楼与高压电线塔相映成辉,画面充满古老和现代和谐相处。离开松岗约30公里后进入沙石道路。
P1010653
DSC_1465
11:23我们经过阿坝州壤塘县蒲西乡斯跃武村附近一个藏族村庄,路边的厕所非常干净且有水箱自动冲水,令人叫绝,这是我在藏区看到的最干净的厕所。
看到3位藏族妇女路边休息,煮酥油茶边喝边聊天,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让西遇和菜鸟非常感兴趣,凑过去想套近乎。
DSC_1498

13:30进入难行的泥土路。
P1010665
P1010668
P1010671
14:00到达翁达镇,不知不觉中已进入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内。原计划7点出发,争取1点前赶到翁达解决午餐。但镇上没有几间房子也没看到有餐厅,只好前行直奔甘孜。原计划如果天气好,可以考虑去参观位于色达县城南面的五明佛学院,在翁达镇下317走县道北上往色达方向行走约70公里,参观后原路返回G317。
翁达镇到甘孜167公里,途中经过炉霍县城,计划行驶3个半小时。然而翻越进入藏区的第一座雪山和非常糟糕的沙石路面让我们走了6过多小时。
15:00翻越海拔4175米的罗科马山口。山顶的G317里程碑为579公里,也就是这里距成都的距离。下山过程中西遇头疼,滞后的高反严重时,不得不停车让她呕吐。下山后感觉腰酸人坐不住,只好让薄冰驾驶,一直到甘孜。从驾驶位下来,坐在后座,颠簸中有点晕车的感觉。
罗科马山口景色
P1010680
DSC_7594

下午4:40到达炉霍县城,午后的阳光照耀着依山而建的藏居,色彩非常艳丽。路上行人不多,感觉不到今年春节期间治安紧张的气氛。远处有武警战士在训练。
DSC_1520
DSC_7610

炉霍街头的喇嘛
DSC_1521
出炉霍不久遭遇G317改造工程,十足的搓板路。大新受不了慢速的折磨,加速向前,边走边等。我也感觉腰部吃力无法挺住,第一次提出让薄冰来开。号称有12年驾龄但没有乡村和高速驾驶经历的薄冰,在川藏线上表现不俗,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勇往直前,逢山过山,逢水过水,在我的调教下渐入佳境,近5个小时下来山路驾驶技术突飞猛进,排名直逼老大。
驾驶中的薄冰
DSC_7617

小黑主驾三毛被搓板路折磨得够呛,尤其是天黑前后路面看不清,不知不觉中扭起秧歌。
7:40颠簸中翻越第二座4000米的垭口,这里距甘孜18公里,搓板路一直到进县城前几公里的斯俄乡方结束。天黑前进入甘孜县城,找到当地最好的康巴酒店方知,有电力系统在甘孜开会,所有国营酒店爆满,所幸康巴酒店餐厅还有饭吃,我们在此解决晚饭,饭后找到甘孜扎西温泉大酒店住下。在酒店大堂遇到一位来自深圳的中年男性朋友,他独自一人开路虎从西藏的江达过来,早上7点出发,晚上十点方到甘孜,道路施工加上雨天泥泞,很难开快。大新也向一位当地藏族司机了解到当天从江达到甘孜开了十个小时。为此,明天开到昌都的计划需要调整,把机动时间用一天,我们商定目标定在江达,确实赶不到就住德格。有来自大连的车友,开现代SUV,单车4人走317往拉萨与我们的线路一样,因为进过藏所以敢千里单骑,A/T胎、车台一应俱全,也算准备有余。
甘孜为寺庙名称,意为“洁白美丽的地方”,拥有1300年建制史,因五世达赖弟子霍•曲吉昂翁彭措在此创立第一座格鲁巴寺庙而得名。
第二天早晨拍到的甘孜县城郊区风景
DSC_1531
DSC_1533

●        5月16日  阴雨  甘孜县-(G 317 )- 德格  225公里 行驶时间7小时
7点起床,早餐在酒店附近的小吃点解决,稀饭、小笼包、鸡蛋就自带的咸菜,非常可口。8点到城东的中石油加油,8:20出发,小黑作头车。
薄冰在早上的甘孜县城留影
照片065
9:40翻越一座山口,赶上一场小雪。广东长大的薄冰欢喜若狂,恨不得在雪地打滚了。
DSC_7621
11:10到达著名的西部小镇玛尼干戈,进镇前的公安检查站登记过路车辆证件,给我们登记的警察是浙江人,浙江警察学校毕业后分配来此,聊到当年乘3天的车从家乡过来,真是佩服年轻人,不远万里来参加藏区建设。从甘孜到马尼干戈{意为“雕刻玛尼石的地方”}为柏油路面,前35公里为起伏路面,之后开始大段爬坡下坡路,行进90公里后到马尼干戈;马尼干戈确实是一个颇有西部风情的小镇,泥泞的路面布满马蹄印,路边的木屋和带着牛仔毡帽的藏民充满了西部风情,进到镇子,到一丁字路口左转往西出镇上G317. 离开玛尼干戈不远,新路海的湖泊与山林在道路左侧向我们招手,新路海距离马尼干戈只有7—8公里,在马尼干戈西南、317路边,意为“倾心湖”,传说曾令格萨尔王的妃子倾心,故而得名,是四川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冰川湖,近年来已成为探险旅游的热点线路,有缘会见到住在新路海冰川下的赤脚大喇嘛。湖里生长着无数的高山无鳞鱼,建议在湖边用面包或其他干粮喂鱼,可以观赏大群大群的游鱼。可惜时间关系未能走近观赏。
12:00开始翻越雀儿山,12:50到达垭口海拔4765米,气温摄氏零下1度,不错。上山的道路全是泥土路面,尤其是接近垭口的路面被大货车压成深槽,必须小心择路向前。
奔向雀儿山
P1010682
雀儿山上的路
P1010684
回望上山的路
P1010685
山道错车
P1010688

下午3点半,小雨中进入四川藏区的最后一个县城-德格。德格是传说中格萨尔王的故乡,德格的藏语据说是天下藏语中最规范、最正统的藏族语言。估计有两个原因,其一是有闻名于世的德格印经院;其二是因为藏族长篇民间文学巨著——《格萨尔王传》。
在城东的中石油加油,薄冰手机滑落丢失。入住雀儿山宾馆,据说是当地最好的酒店,有不同标准的客房选择,硬件设备不逊马尔康的嘉绒大酒店。看时间尚早,找洗车场给满身黄泥的黑白灰三位大侠冲凉。
洗车前的小灰
P1010690
晚餐在酒店餐厅解决,因为今天路程不长,开的很轻松,西遇的高反已缓解,大家心情非常好,高兴中干掉闷到驴(63度白酒)一瓶、干红两支,饭后乘着酒兴在餐厅玩杀人游戏一个多小时,在调侃、逗乐的气氛中结束了进藏前夜的集体活动,大家带着愉快的心情回房休息,为明天的进藏养精蓄锐。


●        5月17日  阴  德格  /12:00)- 昌都 543公里  行驶时间11.5小时

8点30分从雀儿山宾馆出发,参观德格印经院和更庆寺。早上有很多藏民绕印经院转经。小白右后胎受内伤鼓包,大新赶紧找地处理去了,我们在印经院等他。估计是前两天在沙石路面跑快所致。
绕印经院转经的藏民
P1010692
DSC_1541
德格印经院创建于 1729 年,全名“西藏文化宝藏德格印经院大法库吉祥多门”,又称“德格吉祥聚慧院”,总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近3,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000余平方米,坐落在德格县城(更庆镇)文化街,1996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迄今全国最大的藏文印经院,素有“藏民族文化宝库”称。门票50元。
印经院构造独特,红墙高耸,绿树婆娑,幽静壮观。靠大门一侧为一楼一底,正房则为二楼、三楼,参差有致,系典型的藏式建筑风格。院内分藏版库、纸库、晒经楼、洗版平台、裁纸齐书室及佛殿、经堂等。藏版库大小共6间,约占整个建筑面积的一半,印书操作也在其中。藏版库中排列着整齐的版架,书版分门别类地插满了版架,每版有一手柄,这是“德格巴尔康”的特色之一。书版规格有许多种,最大的长110多厘米,宽70厘米,厚约5厘米;最小的长约33厘米,宽仅约6厘米。到18世纪80年代末,全院有书版21.75万块,每块刻两面。大、中、小版平均若每面各以600个音节计算,其字数总计约2.6亿字,规模宏大。
P1010690
印经院内院( 窗户里面均为印经工作间)
P1010724
藏版库一角
P1010710
参观藏版库的喇嘛
P1010698
供游客观摩的印经表演,大厅内有4个人,2人一组配合印经,动作流畅娴熟,前后移动很有韵味。
P1010703
印经颜料
P1010704
更庆寺属萨迦派,坐落在德格印经院后面的山上。寺院始建于一四四八年,僧人最多时达一千五百人。我们顺道路上坡经过德格中学往位于后面的更庆寺参观,路的右侧是一排白塔,遇到藏民请求拍照留念,很是大方礼貌。
DSC_1551
更庆寺大门台阶上的薄冰
DSC_1553
9:50离开印经院停车场往西藏的第一个县城—江达。10:30到达金沙江边,对岸就是令人向往的雪域高原。
DSC_1563
10:50过金沙江后在岗托公安警察站登记证件。
DSC_1566
过检查站后平坦的沥青路面
P1010727
进入藏地不久开始爬山,海拔高度迅速升高,道路也变为沙石路面。
P1010728
天气晴朗,阳光明媚。车队首席娱乐主持小圆给大家讲起笑话,对讲机中一片欢歌笑语。11:30行进到海拔4020米位置时,小白受伤的右后胎发出最后的呐喊,仿佛宣告它对西藏热土的征服。进藏的首次爆胎终于发生了。大家调侃祝贺大新成为真正的西藏自驾人。
爆胎裂口
P1010729
停车,换胎。威风凛凛的途锐的备胎是一个非标胎,而且需要充气后才能使用。车载气泵有高原反应无法出气,感谢中国移动的信号让我们与深圳4S店的沟通距离为零,气出来了但压力不够,无奈之下请过路货车帮忙。一辆来自昌都的大货车停下,师傅和徒弟热心地帮我们充好气。
照片088
P1010730
P1010733
一个半小时后的午后1点,终于换上备胎,队伍重新出发,然而祸不单行,行驶17分钟时途锐右前胎爆胎。面对没有备胎的情况,经过商议,小灰到前面的江达县城找拖车或救援车上山救援,小黑在山上陪小白。大约20分钟后,小黑留下三毛带着第一个爆胎也下山到江达同我们会合共同寻找轮胎或救援。幸运的是爆胎所处位置离垭口还有几公里,尚有断断续续的中国移动信号,我们约定每半小时通话一次。
离开小白几分钟后翻越垭口开始下山,对讲机已经听不到大新的回话。好在天气不坏,13:30在一个180度的急弯处有货车抛锚,道路被堵,心里打起鼓来,所幸几分钟后货车开动。
15:00进入江达县城,没想到西藏第一县竟如此破烂,街道沿江延伸,卫生环境很差,估计是我见过的西藏最差环境县城。在主要街道上穿插3、4次后终于找到一家汽修厂,同汽修厂管事的人聊了方知,整个县城没有拖车,他打了好几个电话问清都没255的轮胎。看到开哥带下来的爆胎后,他放弃了最后一招,也就是临时在轮胎里面放进一个内胎把车子先开下来,因为爆胎裂口太大。菜鸟也通过保险公司联系到昌都方面有255轮胎,但最快明天到货。
天无绝人之路,开哥找到一家山东人开的汽修厂,师傅说可以上山把车拖下来,当他指着一辆破旧的猎豹,说是拖车时,我们的心顿时凉了半截。但很快我们又兴奋起来,因为厂里有265的轮胎,而且可以装到途锐的胎铃上。看着救援师傅和同伴带着轮胎离开汽修厂,我们的心总算暂时放下来,此时时针已指16:30,山上的兄弟姐妹已等候3个多小时。
当小白安全到达江达时,已近天黑。
关于在山上等待救援7小时的情况,等待大新的文字,稍后补上。
16:40同开哥、菜鸟商议后,小灰出发往昌都,一是探路,二是以防265的轮胎不能用时,第一时间在昌都找到255的轮胎。出江达县城在公安检查站登记证件时遇大连车友,相约结伴同往昌都。
江达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部、昌都地区东北部。是川藏北进入西藏的第一个县,县人民政府驻江孜镇,西距昌都228公里,距拉萨1170公里,距成都1070公里。江达找轮胎和拖车的经历说明,走317线的车不多,318路边经常可以看到岩石上拖车电话的情景这里没有。事实再一次告诉自驾的人们,行走在陌生的路上,随时要提醒自己不要被经验主义所误导。
离开江达县城江孜镇不久开始翻越一座山,道路基本上是沥青或水泥路面,只是局部路面被大货压坏,小坑不少,要开快就得泽路而行,一路走过,有雨有云有蓝天相伴。19:15进入昌都县界,遇一对青年夫妇带着一对儿女沿317往拉萨方向磕等身长头,大的约5、6岁,小的约2、3岁。心疼孩子的西遇要求停车,把零食送给孩子们。
路上磕头的藏民一家(摄影 薄冰)
照片091
照片092
大连车友一路停车拍照让我们先走,后来在然乌相遇时才知,天黑后过坑爆胎,深夜方到昌都。感叹A/T胎也不敌小水坑。
21:10通过公安检查站后进入昌都城区,228公里开了3个半小时。夜晚的昌都灯火通明,很是繁华,程度远远超过马尔康。市内酒店不少,走过两座大桥,我们从城东来到城西,入住昌都饭店。在餐厅,当服务员拿着IPAD过来点菜时,让我们惊讶不已,餐厅服务周到、服务态度非常好。在包房里三菜一汤130元。
昌都饭店餐厅点菜的IPAD(摄影 薄冰)
照片095
路上收到小白天黑前安全到达江达且265的轮胎可以使用的消息,鉴于人车劳顿,小黑和小白在江达休息一夜后早点出发赶到昌都与我们会合。
昌都位于西藏自治区东部、澜沧江上游,是西藏自治区的东大门,在这里有水草肥美的辽阔牧场,麦浪起伏的千顷良田, 一望无际的翠峰林海,丰富的矿藏、水利和光能资源,种类繁多的野生动植物,也有桔柑满枝的亚热带风光。昂曲和扎曲在这里汇合成澜沧江。昌都寺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历史上影响较大,是一座古老的笨教寺院。G317和 G214在这里交汇,我们将告别G317沿G214向南再转G318往八一。G214往南出城区不远中石油有97号汽油。
昌都饭店
P1010736
●        5月18日 昌都-(G 214  G 318/8:00)- 然乌 晴 354公里  行驶时间10小时
关键词:虫草
10:30在城西的公安检查站迎接小白和小黑后到市内午餐。11:45沿G214向南往然乌。出昌都后的G214沿澜沧江向南,天气好再加上沥青路面,大新一个劲的在对讲中喊叫“提裤!提裤!”
14:00翻越海拔4752米的波拉山垭口。不久到达昌都邦达机场。蓝天白云碧水红土,令人心旷神怡,车队不时停下拍照。
DSC_7632
波拉山口风景
DSC_7634
DSC_1577
DSC_1580
在邦达机场停车休息时,遇到一个来自杭州的牛人,50多岁的人已经11次进藏,这次开台三菱带着6个中老年妇女从杭州过来,317进藏,再从察隅出藏经云南回去。真是佩服地五体投地。
15:10在检查站领藏地首张限速条,90公里路程,限2小时40分钟后到达,平均时速不到40公里。
15:50到达业拉山口,在观景台俯视著名的怒江沟72拐。同前年大不一样了,路面全铺上沥青。看到这样的路况,驾驶兴趣索然,把方向盘交给薄冰了。观景台上卖虫草的藏民自称家中有11个孩子全靠他卖虫草养活,大新、三毛等人大发慈悲解囊资助,带着日后闹心的虫草离开。
怒江沟72拐
DSC_7640
DSC_7654
怒江沟风景
DSC_1584
DSC_7658
怒江峡谷风景
DSC_7659
在峡谷路段,小新捡了两个徒步的背包客,他们也是夜宿然乌。
川藏线上海拔4618米的业拉山公路,坡陡路险,人称“九十九道回头弯”。业拉山-“108拐”的盘山路,为我们展现了这样一种难得一见的场面:弯曲盘旋、不断上升的盘山公路上,通常会看到浩浩荡荡的军车运载着重要物资缓缓前行.业拉山是川藏线上以公路曲折而闻名的山,翻过海拔4618米的业拉山口,盘旋曲折的公路又急又陡,似平没有尽头。蓦然发觉这条路号称“108拐”并不为过。业拉山起伏较大,相对高度很高,自东向西,自帮达算起,业拉山的起伏只有600多米,但自西向东,从八宿算起,起伏竞然达1500米,自然造成下公路的坎坷不平。
18:20到检查站交限速条,领取新限速条, 89公里不得超过1小时50分钟,时速不到45公里。时走时停,且拍且行。
路边的儿童及少年
DSC_1586
DSC_1588
DSC_1607
风景
DSC_1597
DSC_1602
DSC_7664
20:00翻越安久拉山口,30分钟后到达然乌湖边。可惜夜幕下的然乌湖,我们只是看到它宁静的一面。21:40入住小镇东面位于湖边的平安饭店。饭店老板来自四川,餐厅的菜非常可口,尤其是然乌鱼,价格不菲,但味道极佳,我们连来两份。餐厅墙壁甚至天花板上都是各地自驾一族的签字。乘着酒兴,三毛给大家唱了获奖的内蒙古草原的歌,掌声一阵高过一阵。最遗憾的是房间没有热水冲凉,冷水刷牙洗脸后上床休息,这可是400元一晚的房间呀,餐厅的好感被一笔勾销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八宿县城东检查站拿的限速条是到然乌镇西的检查站上交,如果去看下然乌湖的话,在然乌镇东就下318拐往察隅方向的S201,可以不用考虑限速问题。我们不知道这一情况,路上磨磨蹭蹭,到湖边时太阳已经落土,很遗憾没有拍到好PP.。

● 5月19日然乌-(G318/2:50)- 波密 127公里  行驶时间 3小时
关键词:扎墨公路
黎明即起,几个早起的鸟儿开车去下然乌湖拍照。日出前后的湖畔宁静,雪山像沉睡的仙女,我们被宁静所震撼,轻手轻脚地下到湖边,周围只有快门的声音。在这里我们遇到来自宁波的一对中年夫妇,夫妻俩开着一台皇冠2.5从317进来,自驾线路与我们完全一样。
美丽的然乌湖
DSC_7672
DSC_7680
P1010739
P1010740
P1010741
8点回到饭店早餐。9点半出发。
晨拍回来围坐在平安饭店餐厅炉子边上的DX们(摄影  三毛)
DSC_0326
饭店房间面对的上然乌湖,湖水干枯,有驴友在湖滩上行走。雨季后景色应该不错,由饭店停车场伸入湖中的亭子应该是个发呆的好地方。
DSC_1624
10:00在3888里程碑附近开车下到路边的湖滩上,合影。湖光山色让人陶醉,但一群索要东西的藏族小孩让人扫兴,当你拿出文具或食品的时候,一哄而上,大孩子伸手就抢。三毛大吼几声才有所收敛。西遇喜欢其中两个文静的小女孩,偷偷地把她们叫过来,给了不少文具。
DSC_7689
DSC_7691
三毛眼中的然乌湖
DSC_0333
千里迢迢带去的折叠椅就用了这一次
DSC_7727
快乐的小两口
DSC_7718

11:20在G318的3899里程碑合影
_DSC5134 (204)
12:50到达波密县城扎木镇,在醉仙楼午饭,门面换新了,老板娘还是两年前的老板娘,一位重庆辣妹子。主菜是新开发出来的石锅鱼。
P1010746
饭后入住位于城西中石油东侧的明珠宾馆。车停后院。酒店似深圳的招待所,房间临街有点吵,附近有一家天马大酒店即将投入使用,估计环境比明珠好。
P1010784
稍许休息,14:50上扎墨公路往墨脱方向行走游览。从墨脱到波密只有144KM,一路美景无限,高原湖泊、雪山冰川、盘山公路。计划天黑前赶回扎木镇。
出县城后前几公里是柏油路面,往后就是施工路段了,到嘎隆拉隧道前,路基已完工,路面工程进行中,部分路面已铺上沥青。
P1010748
天气晴朗,尽管路面凹凸不平,但仍可缓慢前行,随着海拔的升高,不时看到融化的雪水流入道路甚至可以看到延伸到路边的冰舌。
P1010782
P1010753
P1010752
路边的经幡
DSC_7747
4点许来到嘎隆拉隧道口,可以看到翻山的老路被冰雪覆盖.
P1010758
P1010760
隧道已经贯通但尚未完工,车辆可以通行。进入隧道后可以看到很多施工人员和机械,单边两车道通行,地面全是泥浆,计了一下里程隧道长约4公里。
P1010764

出了隧道就是非常惊险的下坡路,路面成了冰山融雪的通道,大部分路段是雪水冲刷着卵石向下流去,大约300米后方进入平缓的泥泞路面。
P1010766
P1010769
P1010770
墨脱37K处道路(摄影 三毛)

小灰走在前面首先通过卵石路面,小白和小黑知难而停,呼叫我们回去,小灰不敢独自撒野调头归队。
冰川前留影
P1010776
回去的路上,前面一台当地的轻货(空车)在流水的卵石路面向上冲了好几次方通过,小新、开哥在一旁指挥引导忙得不亦乐乎。
调头回来冲险坡的小灰(摄影 菜鸟)
墨脱历险中的小灰
4:40车队穿过隧道往回走。早早回到扎木镇。晚饭后逛街购物、验虫草。
以下为路书中对扎墨公路24K后风景的描述,很遗憾没有身临其境,下次一定直达墨脱:
出隧道处大约在24K处,前面就是嘎隆香格里拉风景区,地处原扎墨机耕道24K至60K之间,山口海拨4322米,山口东西各有一条长约三公里的冰斗冰川。山脚有一个小寺庙。嘎隆拉山口以南为墨脱县,三个毗邻的小湖就是嘎隆天池,湖水总面积约6平方千米。随着嘎龙拉隧道的贯通,前往嘎龙香格里拉风景区需走原来的老路,嘎龙拉隧道至嘎龙香格里拉风景区有9.6km。嘎龙香格里拉风景区南北长10余公里,东西宽6公里,属墨脱县达木珞巴民族乡辖区,距乡政府60余公里。距波密县城30余公里,距墨脱县城90余公里。景区内共有6大自然景区,即草原、雪山、冰川、神湖、瀑布、林海。特别是冬季林海、雪原、雪山、冰川、冰瀑、冰柱,令人留连忘返。
在嘎龙拉山脚下,嘎龙拉千年冰川一泻千里,冰清玉洁,游人并可亲手触摸豪迈冰川的晶莹肌肤。从波密翻越嘎龙拉山进墨脱,印度洋的暖湿气流滚滚而上,热气直扑脸颊。在此远眺嘎龙拉瀑布、冰川,观赏由三个冰湖组成的嘎龙天池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眼前。
嘎瓦龙风景区以海拔4322米的多热拉为界,南部是墨脱县,北部就是波密县。从多热拉往北看,三个小湖犹如明珠,中间的小湖还有两个小岛,这就是著名的嘎瓦龙天池。走近天池,亲口尝一尝圣洁的水,亲眼看一看自己在水中的倒影,以及蓝天上的月牙倒影,才会有联想、有比喻。遥望山下,雪峰、天池是云雾的源泉,白云向下翻滚,疑惑自己上了九霄。
52K处有边检站查验边防证。
80K处有标志性瀑布,前行道路险阻。
● 5月20日  晴 波密 - (G318/5:10) - 林芝 230公里 行驶时间  7.5小时
8:20离开酒店往通麦天险。小新搭乘两个来自成都的大四女生,她们一路搭顺风车过来,原本计划到新都桥就回去,但被川藏线的风景所吸引,就瞒着家里继续前进了,今天的目的地也是八一。
到通麦镇之前一段施工路段
P1010792
10:10到达通麦镇,停车休息,作通过天险的准备。
P1010793
P1010794
这是我第二次走通麦天险,上次因为不是在雨季通过,没有体会到天险的险要,今天的情况估计也差不多。很多事故和意外都发生在雨天。
今天的大桥警戒似乎没有两年前严格,过通麦大桥时大圆和菜鸟下车步行通过,边走边拍竟无人干涉,别有一番滋味。薄冰也忍不住下车步行。想当年我们在车上拍了几张大桥的照片还被守桥战士要求删除,过桥后不得已在车里拍下大桥远景。
大桥全景
P1010795
大圆和菜鸟在桥上
P1010799
P1010800
小灰过通麦大桥(摄影 薄冰)
照片-289
通过通麦大桥后,告诫小白和小黑拉开距离,既不惊又不险地顺利地通过十四公里的通麦天险,11:00到达排龙村。
网络上有帖子这样描述通麦天险,我看来是描述多年前的情景:
通麦天险有人叫他为通麦坟场,通麦大桥,这里是川藏线上最危险的道路,通麦大桥则是这段险路的开始。通麦大桥是一座普通但是又不普通的大桥,说它普通,因为它就是一座建在峡谷中的简单的铁索吊桥,不普通是因为,这座看似普通的大桥两侧,却有整队的武警守卫。在这里,汽车限制放行,时速5公里,每次上桥汽车的数量严格控制,而且游客在这里不允许拍照。在通过通麦大桥后正式进入了通麦天险,这时你会感觉到听和看果然是两样的。当你真正驱车行驶在通麦那不足3m宽稀松的土路上颠簸,右边是飞石,左边是汹涌的帕龙藏布江,心都悬在了喉咙上了,上一道斜坡不知道下坡的时候转左还是转右的位置上,方向盘随着路面的弯折而摆动,惟一追求的就是快速离开这个如同地狱般的十公里。当你看到山口处经幡的时候,那么恭喜你,你终于逃出生天了,苦难的历程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

12:00到达鲁朗镇,车停何大妈石锅鸡门前。还是两年前的餐厅,何大妈的女儿风采依旧,大圆的四川话派上用场了,还是老乡价。
P1010801
P1010802

饭后又碰到当年推销虫草的藏族妇女。
P1010806
小姑娘2010年留影
DSC_014_01
P1010809
老太太2010年留影
DSC_013_01
鲁朗位于距林芝地区八一镇80公里左右的川藏路上,雪山、林海、田园勾画了一幅恬静、优美的“山居图”。景区看点 鲁朗林海由灌木丛和茂密的云杉、松树组成,是鲁朗最美的景致。林海绿得丰富,正所谓“幼林葱翠母林幽”,尤其是高耸入云的南迦八瓦峰的皑皑白雪与林海相互映照,越发显得西藏高原的雄奇壮丽。风味美食 到鲁朗不吃石锅鸡是一件遗憾的事,石锅是用一整块石头掏空而成,鸡则是当地藏民养的土鸡,用雪山上流下的溪水配以人参、藏贝母、百合、枸杞等药材慢慢地炖,绝对是人间美味。鲁朗林海位于距林芝地区八一镇80公里左右的川藏公路上。这是一片典型高原山地草甸狭长地带,两侧青山由低往高分别由灌木丛和茂密的云杉、松树组成鲁朗林海。中间是整齐划一的草甸。草甸中,溪流蜿蜒,成千上万种野花竞相开放。木篱笆、木板屋和农牧民的村落星罗棋布,山间的云雾时聚时散,雪山、林海、田园勾画了一幅恬静、优美的“山居图”
林芝县鲁朗镇扎西岗村,距林芝地区所在地八一镇约70公里,是林芝地区第一批参与旅游服务并从中受益的村庄。这里民风古朴、风景如画,有“东方瑞士风光”、“奥地利田园风光”的美誉。扎西岗村原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只有几户人家在此居住,没有正式的名字。由于该村建在一个小山坡上,当时人们都称它为“坡上的村庄”。现在,人们普遍称它为扎西岗(藏语为“吉祥坡”的意思)。相传,这一名字还是文成公主给起的呢。

汤足菜饱之后直奔八一镇,南迦巴瓦峰位于我们的左前方,但被厚厚的云层遮盖。南迦巴瓦峰是中国西藏林芝地区最高的山,海拔7782米,高度排在世界最高峰行列的第15位,但它前面的14座高山全是海拔8000米以上山峰,因此南迦巴瓦是7000米级山峰中的最高峰。它还有另一个名字“木卓巴尔山”,其巨大的三角形峰体终年积雪,云雾缭绕,从不轻易露出真面目,所以它也被称为“羞女峰”。南迦巴瓦在藏浯中有多种解释,一为“雷电如火燃烧”,一为“直刺天空的长矛’,还有一为“天山掉下来的石头”。后一个名字来源于《格萨尔王传》中的“门岭一战”,在这段中将南迦巴瓦峰描绘成状若“长矛直刺苍穹”。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南迦巴瓦峰地区是一个地跨热带和寒带,不可多得的“自然博物馆”。

越接近八一我越是保持高度警戒,不断提醒小白和小黑保持车距。15:10顺利到达八一,两年前追尾的阴影一笔勾销。
入住康卓玛客栈,院子里多了一条可爱的藏獒。酒吧墙上的旗子上已经签满各地越野一族的名字,找到当年的签字,加上平方和日期。其他人也在旗上见缝插针签字。
签完字留影的薄冰
照片-141
晚上到市内在上海大酒店吃饭,大家合计饭后唱K,为了尽兴,小新、薄冰和菜鸟把车开回客栈然后再打的过来。饭后转场小天鹅夜总会,从上海大酒店出来时,开哥接开嫂查岗电话,开哥很认真地汇报:“和团队在一起。”逗得大家一阵狂笑。唱K很是热闹,各路精英尽显本色,一展歌喉和海量,尽兴而归,回味无穷。

● 5月21日  晴  林芝 -(G318  9:00)- 拉萨   403公里  行驶时间  9小时
关键词:5次限速
9:00告别康卓玛客栈,在附近的中石油加油后进军拉萨。9:20在检查站领取限速条。看时间尚早途中在一松树林旁停车休息。找到两颗距离合适的松树挂起吊床,躺上去优哉游哉。
P1010814
10:50到达巴河镇换领新限速条,150公里行驶时间不得低于3小时。
路书提到途中可考虑去巴松措,晚点到拉萨,但大家对早点到拉萨的心情比较迫切,也就放弃了。
巴松措又名错高湖,距318国道44公里,在巴河镇下318向北。巴松措位于距林芝地区工布江达县50多公里的巴河上游的高峡深谷里,是红教(藏传佛教宁玛派)的一处著名神湖和圣地。是西藏东部最大的堰塞湖之一,“错高”在藏语中意为绿色的水,湖面海拔3469米。湖形状如镶嵌在高峡深谷中的一轮新月,长约12公里,湖宽几百至数千米不等。 最深处66多米。总面积为37.5平方公里。湖水清澈见底,四周雪山倒映其中,黄鸭、沙鸥、白鹤。等飞禽浮游湖面。巴松措在1994年被评为国家风景名胜区,同时被世界旅游组织列入世界旅游景区(点)景区。
扎西岛,距岸边大约一百米处的小岛,传说该岛是“空心岛”,即岛与湖底是不相连而漂浮在湖水上的。虽然只是个传说,却让人觉得蔚为神奇,你到岛上也不妨试试在岛的某些地方跺跺脚,看是否有空心的感觉。小岛上有唐代的建筑“错宗工巴寺”,是西藏有名的红教宁玛派寺庙,建于唐代末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错宗寺为土木结构,上下两层,殿内主供莲花生、千手观音和金童玉女。寺南有一株桃和松的连理树,春天时,桃花与青松相映,煞是好看。
11:50到达江布工达,在318边的山东饺子神分店解决午餐。饭后于2:13到达松多,换取今天第三张限速条,50公里行驶时间不少于1小时。
江布工达到松多之间的道路
P1010826
14:40到达海拔5120米的米拉山口。
DSC_7762
DSC_7767
15:17到达日多,第四次领取限速条,64公里行驶时间不少于80分钟。16:22经过墨竹工卡。
16:52第五次领取限速条,55公里行驶时间不少于80分钟。看来越接近拉萨,限速越慢。看到时间充裕,我们两次停下,打扑克、拍照。
DSC_7799
照片-147
DSC_7781
DSC_7796
美景中的大圆(摄影助理  薄冰)
DSC_7792

18点进入拉萨城,入住雪莲宾馆,晚上拉萨的朋友作东,正好委托办理布达拉宫门票。饭后游布达拉宫广场。
夜色中的布达拉
DSC_7804
“藏族”姑娘薄冰和大圆
P1010849
●        5月22日  晴  拉萨
关键词:孤儿院 哲蚌寺
清晨,独自去药王山上的观景台拍布达拉宫,可以有点逆光,效果不太好。
DSC_7806
DSC_7808
因布达拉宫的门票安排在明天上午,故今天去探视曲珍孤儿院、游览哲蚌寺。
10:20离开饭店,10:40按照磨坊的帖子提供线路找到曲珍孤儿院。院子里有几个学龄前孩子和两、三个女青年,说明来意,有老师给出去的尼玛院长打电话,待我们参观完房间,尼玛院长就回来,我们在会客室里聊开。30多岁的尼玛院长语调缓慢,话语间给人诚恳和充满爱心的感觉,我们的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
尼玛院长(摄影 薄冰)
照片-359
目前孤儿院有72个孩子,除一个是汉族外,其他都是藏族,到了上学年龄的孩子都在附近的学校上学。经过热心人士的关心和推动,满18岁孩子的身份证问题在解决中,还有被公立福利院整合的事也在进行中。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孩子们的医疗费。前段时间有个孩子从二楼摔下来,送到医院抢救过来,但无钱继续治疗只好回来休息恢复,靠自己顽强的生命力在卧床两三个月后自愈。鉴于前段时间出现的捐款管理问题,孤儿院基本上不接受捐款,现金问题主要靠出售孩子们的绘画以及洗车解决,但数额有限不足以应付医疗费支出。孤儿院的藏族老师都是不领取工资的志愿者,其中包括尼玛夫人曲珍。
西遇和大圆同孤儿院最小的孩子合影
DSC_7810
我们在孤儿院的会客厅(摄影 薄冰)
照片-157


大圆把随身带来的饼干和巧克力发给孩子们吃,可爱的孩子们自觉排好队领取,而且不再排第二次,此情此景让我们很是感触。
DSC_7812
DSC_7815
聊到最后,请尼玛统计一下目前需要物资的清单,我们去购买。煮饭用的电饭锅、酥油、单人被套和床单、六一节的糖果点心等。尼玛告诉我们去批发市场买便宜很多,就让他带路。
购物的冲赛康市场
P1010855
在市场一楼买酥油
P1010858
在二楼买被套,这位来自江浙的女老板,给我们的价格非常优惠,一降再降。尼玛太太曲珍建议我们买最便宜的产品,
P1010859
在市场附近的电器市场购买电饭锅,第一家产品是水货,三无产品。
P1010866
小新找到第二家,有正品货。听说我们为孤儿院购买,伟龙商行的年轻老板被小新的肺腑之言所感动,价格一降到底,还奉送铜勺一个。这位来自甘肃的老板值得称赞。
P1010867
被小新夸得乐开怀的伟龙靓仔少老板
DSC_7821
买齐东西同尼玛夫妇合影留念,挥手告别。
P1010869
P1010870
曲珍孤儿院基本情况:院长:尼玛(藏语太阳的意思,他就是孤儿院七十多个孩子的太阳)
    (联系电话:边巴13989096814/0891-6854188 ) 位于拉萨市雪新村的曲珍孤儿院,成立于2001年11月19日,是一个叫尼玛的藏族人自己开办的孤儿院。起名曲珍孤儿院是为了纪念他去世的母亲,曲珍老妈妈是一位充满爱心的虔诚的藏传佛教徒,在她教导下尼玛开办的这家孤儿院。孩子从3岁-19岁。尼玛的妻子也叫曲珍。
自己去的路线如下(转载。我们照此寻找,很准确): 22路,23路,14路到拉鲁大桥附近的车站 应该是功德林寺或者功德林寺办事处站下车,然后过桥往北走,在丁字路口左转,然后就在路边的小商店或者小吃店打听 曲珍孤儿院,所有人都知道的,要一边走一边打听,大概要右转,右转,左转,左转,右转要走到小区深处才能找到。
2006年10月来自深圳蛇口的莫先生夫妇出资140万为孤儿院购买了两幢小楼,自此,尼玛和孩子们搬进了宽敞的院落,温饱也有了着落。2007年6月,莫先生夫妇还给曲珍修建了厨房、储藏室、淋浴室、图书馆等.拉萨某水泥厂厂长听说了尼玛的事迹后,帮忙出资在拉萨河旁(318国道进入拉萨前约1公里处路北,对面为同昌加油站)修建了"曲珍孤儿院洗车场",孤儿院从此也有了一份比较稳定的收入来源。
下午游览哲蚌寺,头顶烈日行走在寺内经殿间的坡路上,下午没有法事,大部分殿堂关闭,游客和香客很少。倒是拍照的好机会。
入口处背建筑材料的藏族青年
DSC_7825
DSC_7829
殿堂外景
DSC_7838
DSC_7843
屋顶风景
DSC_7845
DSC_7851
远眺拉萨城区
DSC_7849
偶见一个喇嘛匆匆走过,镜头里留下背影
DSC_7872
台阶前留影,反拍摄影团百态。
DSC_7863
P1010877
寂静巷道里的猫咪
DSC_7869
背影(摄影 三毛)

哲蚌寺,坐落在拉萨市西郊约十公里的根培乌孜山南坡的坳里,是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的弟子降央曲吉-扎西班丹于公元1416年创建。寺院占地面积约25万平方米,规模宏大。 寺内原有七大札仓(经学院),后合并为洛色林、果莽、德扬、阿巴四大札仓,现在寺内的主要建筑有措钦大殿、洛色林札仓、葛丹颇章、甲央拉康等,大都是明清两代陆续修建的。寺院的主要建筑大经堂雄伟壮观,有183根立柱,柱上的雕刻十分精美,还有精美的织绣经幢、挂幢、唐卡(卷轴画)以及佛像、壁画等加以修饰,同时可以容纳八千人诵经解放前该寺僧众超过一万人,拥有141个庄园与540多个牧场,是藏传佛教最大的寺庙。整个寺院规模宏大,鳞次栉比的白色建筑群依山铺满山坡,远望好似巨大的米堆,故名哲蚌。“哲蚌”是藏语,直译为“雪白的大米高高堆聚”,简译为“米聚”,象征繁荣,藏文全称意为“吉祥积米十方尊胜洲”,它是格鲁派中地位最高的寺院。1962年,哲蚌寺列为西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哲蚌寺出来先到布达拉宫前合影再去逛八廓街,购物。
_DSC5178 (236)
布达拉宫前磕等身长头虔诚的教徒
DSC_7879
通过布达拉宫前的骑友
DSC_7888
大昭寺广场上拍到的晚霞
DSC_7897

●        5月23日  晴  拉萨
关键词:车辆保养  辩经
上午兵分两路,初次进藏的参观布达拉宫,小灰、小白去4S店作保养。小黑昨天已去4S店。
9点半到达位于城西的4S店,比起两年前大大改观,焕然一新,还作起双龙的经销商。车间里不再是空空如也,有一台北京车牌的森林人也在作保养,这部车在八一的康卓玛客栈遇到过。4S店的师傅还是当年的师傅,来自四川。聊起来还记得两年前小车哥的奔驰就在这里“包扎”处理发动机盖。
下午2点半赶往色拉寺看辩经。
寺内行走的喇嘛
DSC_7901

3点正式开始,辩经院门打开后等候多时的游客们鱼涌而入先进去站好有利位置。
辩经院内景及辩经前的喇嘛
DSC_7925
辩经是在两个喇嘛之间进行,一个坐在地上,另一个站着,拍打手掌,嘴里念念有词,好像是提出问题。辩经开始后,院子里响起阵阵击掌声。
辩经的喇嘛
DSC_7917
4点半往大昭寺。
院子水缸中的酥油花
DSC_7940
寂静的走廊
DSC_7944
寺中的楼梯
DSC_7957
寺庙的守护神
DSC_7960
晚餐在大昭寺附近的自贡盐帮菜馆解决,想换口味但没有选择,逃不脱川菜的包围,安下心来品尝不一样的川菜才是上策。


四、拉萨 – 纳木错

5月24日   晴 拉萨- (G318、S307  羊湖  S307 浪卡子  江孜 S204 白朗 )-日喀则  350公里   路途时间8.5小时
6点半起床,检查车辆后到附近的中石油江苏路加油站加油,有97号汽油。
8:30 小黑和小灰出发往日喀则。小白去山南深度,4天后我们那曲会合。
9:35进入曲水县境领限速条(48公里限时50分钟,时速58公里)。9:55到达达嘎乡过曲水大桥转入S307,往羊卓雍错。羊卓雍错观景点距拉萨约110公里,大约行驶2个半小时。10:50到达山顶,车停路边未上观景台,本想逃票但在湖边往浪卡子的路上被栏杆拦下补了票,打了折没有全补。
DSC_7966
DSC_7969
11:20下到湖边拍照,可惜太阳顶头,照片缺乏层次感。
DSC_7995
DSC_1650
羊湖边上的羊
DSC_7981

羊卓雍湖(以下简称为“羊湖”)藏语意为“碧玉湖”、“天鹅池”,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位于雅鲁藏布江南岸、山南浪卡子县境内。湖面海拔4441米,东西长130公里,南北宽70公里,湖岸线总长250公里,总面积638平方公里,大约是杭州西湖的70倍。湖水均深20——40米,最深处有60米,是喜玛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羊湖汊口较多,像珊瑚枝一般,因此它在藏语中又被称为“上面的珊瑚湖”。 羊卓雍湖之所以被称为“圣湖”、据说主要原因是它能帮助人们寻找达赖喇嘛的转世灵童。达赖圆寂后,由西藏上层僧俗组成负责寻找灵童的班子,先要请大活佛打挂、巫师降神,指出灵童所在的大方位;然后到羊卓雍错颂经祈祷,向湖中投哈达,宝瓶,药料等;最后,主持仪式的人会从湖中看出显影,指示灵童所在的更加具体的方位。如果上述3种仪式所示方位一致,便可派出人马,循所示方位寻找灵童。
13:00倒到达浪卡子县城,就在路边的邛崃餐厅吃午饭,点了羊湖鱼150元/斤,味道一般,其他菜也吃不出川菜的味道。餐厅没有厕所,无论男女需到马路对面的湖边解决问题,当地环保问题叫人堪忧。
P1010879
在餐厅刚点完菜,又有自驾车停在外面,走进两女一男,聊聊方知,40岁左右的男子来自上海,是空军地勤的现役军人,单车独人的从上海开过来,目标珠峰大本营,两个MM是他路上捡的,一位来自成都,一位来自宁波,宁波MM28岁,独自出来已50天了,之前去尼泊尔待了20天,一路搭顺风车过来的,下一个目标是走新藏线,令人佩服。
充满自信的宁波MM(摄影 薄冰)
照片175

3:20到达江孜,我们在宗山城堡下的广场停车拍照。遇一台深圳车牌的森林人,驾车的是一对30多岁的年轻夫妇,他们从318进藏,问起路况情况,摇头感叹简直不是人走的路。
路边的儿童
DSC_1655
5点10分到达日喀则参观扎什伦布寺。买票进入寺庙,听售票的喇嘛讲6月份门票将从55涨到80元。我们随别的旅游团参观了四大主殿,一路蹭“导”。8点入住阳孜酒店。晚上去步行街著名的牛头藏餐厅品尝藏餐。上到位于二楼的餐厅,有两个藏文化装饰风格的大厅,还有几个包间,大厅里几组沙发和茶几,好像咖啡馆一样,没有一般餐厅里德餐桌和椅子。客人基本上都是藏民,看来应该非常地道,赶紧点菜品尝。点的菜以素为主,味道尚佳,酥油茶很纯。
藏餐厅内饰一
P1010883
P1010884
服务员写下的点菜单(摄影 薄冰)
照片179
酥油茶
P1010887
晚上九点多到城南318国道旁的中石油加油,有97号。
小新来电告之去珠峰的路况非常差,建议我们把行李尽量寄存在日喀则的酒店,减轻车辆负荷。Good idea。

5月25日  晴  日喀则—(G318  240 拉孜  定日   64 岗嘎镇  县道102)—绒布寺 – 珠峰帐篷营地 406公里   路途时间10.5小时
   7:40出发,早餐在酒店解决。沿318出城,一路向西,路况不错,道路两边耕地不少。有很多藏民在用牛耕地,牛头上还插上漂亮的红色头饰。
   DSC_8091
    8:40到达萨迦县吉定镇,有公安检查站登记证件。
10点许在拉孜县查务乡检查站查验证件,遇从珠峰大本营下来的广东车友,提醒我们珠峰门票在定日买,另外在珠峰路上遇推销经幡的藏民千万别停车。
    过拉孜县城后约35分钟翻越嘉措拉山口,此处为G318最高点,海拔5248米。
    11:20到达定日白玛乡,在中石油附近的珠峰景区售票点买票后就近解决午餐。
    就餐的成都饭店
   P1010896
    12:30离开白玛继续西行,几分钟后到鲁鲁边防站查验边防证,双向的车辆和人员都在这里排队查验后方能通过。20分钟后查验完毕,顺利通过。
    13:10离开318国道向南拐入著名的珠峰路,珠峰路全程102公里长,均为沙石路面,过验票口所在的村庄后开始翻越高山,翻山的道路上有著名的回形针路。一些近乎180度的弯道路面被压出很多深槽,择道不慎就会划破轮胎侧壁导致爆胎,必须慢速小心通过。
     上山的盘山路
   P1010898
    下山的回形针路
   P1010905
     翻过山顶,远处的珠峰迎面扑来,叫人有点措手不及,躲开垭口买经幡的藏民,往下开了几分钟后停车拍照,放眼看去,在阳光照耀下,海拔8844.43米的珠峰率领群山向我们招手,面对眼前的世界之巅,我的心中充满了敬畏。不是藏民的摩托声把我们惊醒,真是难以从陶醉中自拔。
   DSC_8019
   P1010918
下山后沿河谷行驶,路边不时出现藏族村庄,不少孩子在路边玩耍,西遇的文具袋终于在这段路上掏空还搭上不少糖果。有一伙男孩子还拦住我们的车索要东西,给一点还不行,好在机智的薄冰往车后扔了一把糖果把他们吸引过去,我们方脱身。鉴于女孩子都比较礼貌,我们剩下的东西只给女孩子了。
     河谷路上遇到的孩子
   P1010908
   P1010913
    16点到达珠峰边防派出所查验证件。40分钟后到达绒布寺,没有路障我们继续前行。据网上资料介绍以前车只能到这里。
    从绒布寺看珠峰
   DSC_8021
    绒布寺建于1899年,由红教喇嘛阿旺丹增罗布创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庙。
       绒布寺位于珠峰北麓的绒布冰川末端,海拔5154米,距珠峰峰顶约20公里。寺院分新旧两处,旧寺位于新寺以南3公里处,靠近珠穆朗玛峰,尚存莲花生大师当年的修行洞,以及印有莲花生大师手足印的石头和石塔等。
        新寺建成于1902年,绒布寺一度规模较大,曾有十几座属寺,有的还在尼泊尔境内,后因历史原因被毁。现今主寺下面有8个附属小寺,包括一个尼姑庵。
        由于绒布寺距珠峰顶约20公里,所以这里已成为从北坡攀登珠峰的大本营。从这儿向南眺望,是观赏、拍摄珠峰的绝佳地点。
    17:15到达大本营帐蓬旅馆营地,这里海拔4800米,所有车辆只能到这里,再往里走必须乘坐景区中巴。我们就在营地入口附近的珠峰1:8哈呼招待所住下,老板巴桑在路边打水时与我们相遇,介绍我们去他家。鉴于西遇和小兵对巴桑身边的藏族小靓仔赞叹不已,我们就没去看别的帐篷了,直接入住珠峰1:8哈呼招待所。帐篷里面三面是宽约80公分的长沙发各一个,另一面是一张床,中间是取暖的炉子。营地游客不多,估计没有住满。
    珠峰1:8哈呼招待所
   P1010929
帐篷内留影
P1010924
    巴桑
   P1010931
    从帐篷营地看珠峰
   DSC_8024
    珠峰三剑客
   P1010928
三毛与巴桑儿子
P1010921
18:00乘景区中巴去大本营拍摄点。下车后往里走,经过一个武警岗哨,所有人员进入时必须把身份证件交值班武警战士,回帐篷营地时再取回。登上一个十多米高的平台,此处海拔5000米左右,珠峰仿佛近在咫尺,不远处可以看到中国登山队营地的帐篷。风非常大,拍合照时三脚架下挂上重物。
DSC_8045
DSC_8043
DSC_8041
   20:00回到帐篷营地,公共厕所在帐篷后面,集装箱作成的环保厕所,里面难以下脚,没有窗户,方便时憋气功夫差的话必须带上口罩。日落前拍了几张夕阳下的珠峰。
夕阳下的珠峰
DSC_8062
DSC_1672
晚餐非常丰富,都是我们带来的食品:沙井蚝、牛肉干、花生米、鲍鱼酥。巴桑老婆给我们炒了青菜,主食是面条。大家情绪很好,开红酒一瓶。饭后打牌“干瞪眼”。中途开哥不适退出先休息了。巴桑的大舅子加入,很是热闹。
P1010932
10点半结束游戏集体休息,两人睡一个沙发,脚对脚。睡袋第一次用上,外面盖上巴桑家的被子。此时气温降到零下一度,取暖就靠帐篷中间烧牛粪的炉子了。听巴桑讲,帐篷是乡里统一搭的,年租金2.1万,每年只营业6个月,每个帐篷只能住6人,12点营地管理人员到每一个帐篷来检查是否超员。

5月26日  晴  珠峰帐篷营地 - 绒布寺 -(G318   9:26)-日喀则 406公里   路途时间8小时
6点多被冻醒,晚上多次起来捡滑落地上的被子,一夜未安眠。7点起来拍珠峰。晴天,运气很好。
DSC_1677
DSC_1679
DSC_1680
DSC_1691
DSC_1698
早餐酥油茶、煮鸡蛋、饼干。8:40告别巴桑离开帐篷营地。早餐后原路返回日喀则。晚上早点休息。
在绒布寺回望珠峰
P1010934
DSC_8072
最后回望珠峰
DSC_8075
再拍珠峰路
DSC_8078
DSC_8079
DSC_8084
昨天从日喀则出来到珠峰帐篷营地开了400公里,油表只剩下一格了,小灰跑到定日没问题,但三毛担心小黑跑不到定日,加快速度先走。或许速度太快,轮胎受损,刚走完珠峰路,在318国道上开了几分钟后,右前胎爆胎,有幸成为我们车队进藏爆胎第二车。欲速则不达又添新注释。再一次实操高原换胎。
珠峰下山后爆胎 (摄影  菜鸟)
珠峰下山后爆胎
12:20到边检站,半小时后通过。13:00到达定日白玛,吃饭加油。40分钟后出发往日喀则。14:40拉孜县查务乡检查站查验证件.16:00萨迦县吉定镇检查站查验证件。16:50到达日喀则阳孜饭店。
晚上全体去牛头藏餐厅吃臧餐。味道好极了。
P1010941

5月27日  晴  日喀则-(G318  80 仁布县年木乡 S304  170当雄县羊八井镇 - G109/114 – 当雄 县道53)-纳木错378公里  路途时间10小时
8:15在酒店早餐后出发。沿318国道出城,在路边的中石油加油站加油。今天先走318国道,在仁布县转S304北上直插羊八井。
8:40领限速条,96公里限时1个半小时。走G318沿雅鲁藏布江河谷向东行进,可以感受河谷晨光景致,路的右侧要经过一个天葬台。
9:35在仁布县年木乡左转过桥后进入S304。
S304全程沙石路面。
P1010944
P1010945
中间穿过一些藏族村庄,行驶170公里穿越念青唐古拉山脉,翻越翻过五千三百米的雪格拉山口,之后在当雄县羊八井镇转入G109。一路下来与车友的描述吻合:这段S304的路况比珠峰的最后一百公里好不到哪里去,速度起不来(实际上从拉萨到羊八井限速也跑不起来),要多跑里程、损失速度,时间上超出更多。不过,这是一条好路,沿途壮美的高原风光、不同角度的念青唐古拉山,无疑会给西藏之行增添浓重一笔。
念青唐古拉山西接冈底斯山脉,东南延伸与横断山脉伯舒拉岭相接,绵延七百公里,将西藏天然划分成藏北、藏南、藏东南三大区域。主峰念青唐古拉峰海拔七千一百米,终年白雪皑皑,云雾缭绕。“念青”藏语意为“次于”,即此山脉次于唐古拉山脉。
11:00 沿着河谷直奔念青唐古拉,远处的雪山与路边的小溪、草甸相映成辉,美景让我们停车拍照。
P1010947
DSC_8103
DSC_1707
一位骑摩托路过的藏民看上菜鸟了。
DSC_8105

11:50来到主峰念青唐古拉峰南侧一片广阔的草地。
DSC_8113
DSC_8117
12:30翻越五千三百米的雪格拉山口。
P1010949
下山的路弯急路面碎石多,车速不宜太快,否则刹车时会漂移。小黑就漂到边沟里有惊无险。下山后就是非常开阔的平原,不久进入解放军靶场,我们与坦克拖车擦肩而过。
P1010950
13:25到达羊八井温泉,路面为柏油,与数十辆的解放军装甲车队相遇。
P1010955
P1010956
13:30在路边清真面馆解决午餐。
P1010961
午饭后往当雄方向前进。14:14进入109国道。
15:18在当雄城北的中石油加油。不经意中发现小白停在路边。原来小新和大圆准备到纳木错去给我们一个惊喜,谁知没想到我们会过来加油,提前暴露。这样一来我们提前会合,共同挺进纳木错。进入当雄县城时要特别留意往纳木错的路口。
16:18翻越那根拉山。那根拉山口,位于当雄和纳木错之间,在念青唐古拉山脉,海拔5190米。站在这座属于号称生命禁区的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口,因季节不同会除感觉风大如狂,经幡欲裂之外,倒也并不象传说中的那么令人窒息恐惧。但是那根拉山口的气温特别低,前往纳木措旅游的朋友们应该自备羽绒服。在山口远眺纳木措,美丽的圣湖,犹如一面宝镜嵌在天际。想当年(2009年)我第一次翻越山口,严重高反,都没心情下车拍照。
DSC_8119
DSC_8120
18:12到达扎西岛,入住神湖纳木错客栈。
P1010968
晚饭前到湖边转悠,湖面起风,看到不平静的纳木错。没有平静时的蓝色,但不一样的纳木错。
DSC_1714
湖边孤独的摄影者
DSC_8125
晚饭后再到湖边,见识夕阳下的纳木错。
DSC_8149
DSC_8153
DSC_8155
入夜的扎西岛营地大风,漫天沙尘,打着手电筒上收费环保厕所,比起珠峰帐篷营地还是强。
纳木错是中国第二大的咸水湖。位于西藏中部,湖面海拔4718米。湖的形状近似长方形,东西长70多千米,南北宽30多千米,面积1920多平方千米。湖水最大深度33米,蓄水量768亿立方米,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纳木错”为藏语,而这个湖的蒙古语名称为“腾格里海”,两种名称都是“天湖”之意。相传“纳木措是帝释天的女儿,念青唐古拉的妻子”。它们的造像分别为:念青唐古拉——头戴盔甲、右手举着马鞭、左手拿着念珠,骑白马;纳木措——腾云驾雾地骑着飞龙、右手持龙头禅杖、左手拿佛镜。念青唐古拉山在北方诸神灵中最具权威,它拥有广大无边的北方疆域和丰富的财宝
  纳木措的形状像静卧的金刚度母,湖的南面有乌龟梁、孔雀梁等18道梁,湖的北面有黄鸭岛、鹏鸟岛等18个岛,湖的四面建有4座寺庙,即东有扎西多波切寺,南有古尔琼白玛寺,西有多加寺,北有恰妥寺,象征着佛教上所说的愠、怒、权、势。这些寺庙的墙壁上有许多自然形成的佛像,据传纳木措是帝释之女,念青唐拉之母,被善男信女视为必去的神圣之地,从古到今香客不断。
纳木措生态旅游景区内主要景点有:迎宾石(夫妻石)、合掌石、善恶洞等。
(1)迎宾石:也称为是纳木措湖的门神。相传纳木措是一位女神,她掌管着藏北草原的财富,所以当商贩外出做生意时,必先来到此地祈求门神,在得到门神的同意下方可朝拜纳木措,以保生意兴隆。
(2)合掌石:也称为父母石及相传它是父亲念青唐古拉山峰和母亲纳木措女神的化身,象征他们忠贞不渝的爱情。此掌为藏传宁玛教派创始人莲花生大师修行时合掌祈福万物的显像。
(3)善恶洞:藏传佛教认为人无论做善事或恶事,上天是一定能知道的,就像钻善恶洞一样,无论胖、矮、高、瘦只要你行的正走的直便能从此洞中过,反之就应当反省一下自己的过错。善恶洞只是佛祖给世人敲的警钟而已。
每个到过纳木措的人,整个灵魂都仿佛被纯净的湖水所洗涤。站在纳木措湖边,这世界上最高最美的神湖让人震撼,仿佛置身于一个蓝色的世界。淡蓝、浅蓝、灰蓝、宝蓝、深蓝以及深邃如墨一样的蓝黑,这由浅而深的蓝色,蓝得清澈,蓝得丰润,蓝得迷人,似乎包容了世界上一切的蓝色。



五、纳木错 – 西安

5月28日  晴  纳木错-(G109/220- 那曲-G109/136)- 安多 -(G109/90)-唐古拉山口-(G109/450)-昆仑山口-(G109/160)-格尔木 1082公里  路途时间17小时
6:30早起拍摄,天气晴朗,爬上扎西岛最高处拍摄纳木错日出。
DSC_1717
DSC_1718
早晨的纳木错
DSC_1722
DSC_1725
远眺念青唐古拉山
DSC_1721
8:10离开扎西岛,迎着阳光奔向青藏公路。
湖边的羊群
P1010972
DSC_8183
9:10当雄吃早餐。上G109(青藏公路)直到天黑前,一直是西遇和薄冰换着开车,我独坐后排拍摄。
青藏公路上空千姿百态的云朵
DSC_8186
DSC_8189
DSC_8197
DSC_8201
DSC_8205
DSC_8207
11:50到达那曲,在中石油加到97号汽油。
羌塘草原景观带。进入了西藏的那曲地区,伴随你的将是“天堂的地毯”藏北羌塘草原。从荒凉转而到多彩,无论从视觉到精神上都会得到一种刺激和冲动。
 “那曲”藏语意为“黑河”,“羌塘”藏语意为北方的草原。整个羌塘草原在唐古拉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和冈底斯山脉怀抱之中。你会被那广阔无垠的高山草甸和多变的地形地貌所感染。蓝天、绿野,雪山、湖泊,游动的牛羊,好似散落在高原的珍珠。山高了云就低,绿草覆盖的高原牧场与蔚蓝的天空在远处相接。偶尔,天空飞过成队的斑头雁,草地上悠闲赶路的落伍的藏羚羊母子,散落在铁路两旁草地上的牦牛,犹如颗颗黑色或白色的珍珠,构成了一幅博大、自然、原始、和谐的高原雪域图。进入羌塘草原,两旁雪山连绵,蓝天草原相映,牛羊象珍珠般洒落绿野。此处空气含氧量只有水平线的六成。
午餐干粮解决。
13:45到达安多县城(登山表显示海拔4535米),中石油竟无93号汽油,没有加油,继续前行。安多,藏语意为“末尾或下部的岔口”。它地处西藏北部的唐古拉山脚下。年均气温-3℃,7月平均气温不到8℃ ,是一个纯牧业县,以饲养藏系绵羊和牦牛为主。
15:10通过唐古拉山口。
DSC_1728
撑到4:25不得不在雁石油站加油,这也是此次西藏自驾全程唯一一次在私人油站加油(93号)。谁知再坚持15分钟前面就是中石油雁石坪加油站。
5:50到达沱沱河,中石油有97号汽油,管他三七二十一,能加多少是多少,使劲摇晃小灰也才加70元。
6:30遭遇施工堵车,下车发现来自宁波的皇冠车也在车队中,小新和三毛过去打招呼。他们也是从纳木错过来的。从然乌开始他们在西藏的线路同我们完全一样,由于不赶时间,不开快车,至今没有爆胎。
P1010975
   19:54通过五道梁。五道梁海拔4800米、空气含氧量仅正常值一半。车外气温摄氏五度。
晚上8点的青藏公路
P1010977
青藏铁路下的小灰影子
照片670
   21:17通过昆仑山口。昆仑山口,海拔4767米,放眼望去,莽莽昆仑东西绵延,冰雪千里,仿佛玉龙横卧。在这里常能遇到闻名遐迩的昆仑六月飞雪。昆仑山口往南,就进入昆仑山和唐古拉山间的可可西里无人区,一片茫茫的高寒荒漠草原。这片世界第三大的无人区,荒凉、原始,生存环境严酷,却涌动着顽强的生命力,是高原精灵藏羚羊、藏野驴、野牦牛等230多种野生稀有动物的家园。
下山路上右侧是白雪皑皑的昆仑山,暮色中雪山泛出淡淡的红色,随着夜幕的降临仿佛就在眼前,伸手可及。两年前经过这里已完全天黑,啥都看不见也就啥感觉都没有。下次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在青藏线上住一晚,白天通过昆仑山脉,真正领略一下巍巍昆仑的神韵。天黑后我们就在路边的清真餐厅晚餐。
   凌晨1点到达格尔木预定的酒店休息。
背景资料:
欣赏青藏高原的广阔、浑厚的美景,运气好的话可以看到藏羚羊、藏野驴等野生动物。
唐古拉山是在5000米的高原上耸起来的山脉,海拔6839米。它的山顶是约5000米的准平原,面上的山脊已在雪线以上(雪线为5300米)。唐古拉山山体宽150公里以上,主峰格拉丹冬是长江正源沱沱河的发源地。唐古拉山是长江和怒江的分水岭,在国内的知名度非常高。它与喀拉昆仑山脉相连,在蒙语中意为“雄鹰飞不过去的高山”。唐古拉山西段为藏北内陆水系与外流水系的分水岭,东段则是印度洋和太平洋水系的分水岭。怒江、澜沧江和长江都发源于唐古拉山南北两麓。
从唐古拉山口开始,入藏的青藏铁路不再与公路平行,而是取道无人区,直插西藏自治区的安多县。大唐古拉山口海拔5231米,是青、藏两省区天然分界线,也是青藏线109国道的最高点。唐古拉山顶终年积雪不化,数十条远古冰川纵横奔泻,可谓“近看是山,远望成川”。这里还可以看到神秘莫测的一日四景。西藏境内还有海拔5010米的小唐古拉山口。
青藏高原(Qinghai-Tibet Plateau,或Tibetan Plateau),中国最大的高原,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大部在中国西南部,包括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的全部、四川省西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以及甘肃、云南的一部分。整个青藏高原还包括不丹、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的部分,总面积250万平方公里。境内面积240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5000米,有“世界屋脊”和“第三极”之称。是亚洲许多大河的发源地。
昆仑山景观带。昆仑山早在先秦时期就被中原人视为天下最高、最雄伟的万山之祖,过了南山口的下一站就是纳赤台,这儿有处被称为“昆仑泉”的冷泉,海拔3600多米,但四季不冻,喷涌不断,荡起一泓莲花状清泉汇入昆仑河,故又称为“不冻泉”。海拔6178米的玉珠峰是东昆仑主峰,周围有15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山,山上终年冰川积雪,远眺犹如玉龙腾飞。

5月29日  晴  格尔木-(G109/480)-乌兰盐湖-(G109 大水桥  G6   G214)- 倒淌河 - 西宁-(G6京藏高速/222)-兰州 990公里   路途时间11.5小时
格尔木是蒙古语,意为河流密集的地方,地处青藏高原腹地,辖区由柴达木盆地中南部和唐古拉山地区两块互不相连的区域组成,总面积12.45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辖区面积最大的城市。是青藏高原继西宁、拉萨之后的第三大城市。
清早起来送西遇去长途汽车站赶7点半往敦煌的大巴。
因扈三哥有事没能参加自驾,原计划去乌兰看他同学的一天行程取消,今天我们直奔兰州。
9:40在酒店附近的柴达木路中石油加油(97号)后出发,沿G109向东。
13:30都兰中石油加油(93号 )
15:00到达乌兰县盐湖,径直开到盐湖边的盐化工厂买门票进去游览。没有讲解,看到湖边有游览的小火车,但是停开,我们就没有往深处走。大约半个小时后离开。
伸向盐湖深处的铁轨
DSC_8214
湖边的盐雕作品
DSC_8213
盐湖边毫无特色的留影
DSC_8223
茶卡盐湖,也叫茶卡,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附近。在茶卡盆地的南面有鄂拉山,北面有青海南山,与青海湖相隔;盆地东西长80km,宽30km,面积2400km2。茶卡盐湖位于茶卡盆地的西部,长15.8km,宽9.2km,面积154km2,湖面海拔3059m;盐湖的边缘呈放射状展布的茶卡河、莫河、小察汗乌苏河等河水直接入湖,并且在湖区东部泉水发育,以地下水的形式补给茶卡盐湖湖盆。
茶卡盐湖石盐开采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206—公元25年的西汉时期,当地羌族人就已经知道采盐食用。光绪三十四年(1908),设立了丹噶尔厅盐局,标志着茶卡盐纳入了有序经营管理轨道。现在茶卡盐厂已经实现了船采、船运、洗涤、加工机械化,生产的原盐、再生盐、洗涤盐、粉洗盐、加碘盐、营养加锌盐等产品畅销全国,茶卡盐湖,已有3000多年的开采史。游客在此既可观赏盐湖风光,又可参观机械化采盐作业,这是一个盐的世界,车上、地上、甚至空气里都有盐味,远处有挖盐船在挖盐;近看这些盐,是像水晶状的晶体;尝一尝,味道与食盐略有不同。
  茶卡是蒙语,意为“盐海”。藏语意为“盐海之滨”。盐湖总面积105平方公里,是柴达木盆地有名的天然结晶盐湖。盐粒晶大质纯,盐味醇香。早在乾隆二十八年(1763)就已开采,迄今已有230多年的历史,湖面上现代化大型采盐船游弋作业。湖畔,小火车来往奔驰,盐砣似雪山般矗立,展示着柴木盐湖的迷人风光和博大富有。
16:04我们离开G109,在大水桥站上G6高速,收费站先收费65元,这是新建的高速,后段没有修好,需转G214到倒淌河转往西宁的一级公路,走这条路看不到青海湖了。
17:15上G214,这是我们第二次走了,从昌都到然乌我们已经走过。
18:00在倒淌河中石油加油后上往西宁的一级公路。19:10过西宁,20:15出青海。
  21:00到达兰州入住预定的温泉酒店。在附近的餐厅吃大餐庆祝顺利出藏,也为明天提前乘机返深的大圆和菜鸟饯行,开茅台一瓶、干红两支,尽情释放喜悦。
手抓羊肉
P1010985
5月29日  晴  兰州 -(G30连霍高速110定西  G310  G30/220 天水  G30/171  宝鸡  G30/173)- 西安 650公里(9:30)
早起集体打的前往著名的吾穆勒牛肉面。
P1010987
两荤两素小菜两碗面的套餐
P1010989
P1010991
11:00离开酒店穿过城区上G30,往西安。14:30到天水境内,沿途有很多农民摆卖樱桃。
行驶在黄土高坡的高速路上
P1010994
P1010995
16:40进入陕西境内。17:12通过宝鸡。18:00杨凌下高速晚餐。
至此一路高速,该吃吃、该玩玩、该走走,车队全体顺利回到深圳。


六  结束语
2012西藏自驾非常顺利,还是应了那句老话:天时地利人和。感受归纳如下:
1参加人员一定需要事前磨合。出发前有了磨合就会减少途中的摩擦,我们通过多次的拉练、聚会,出发前在自驾的时间安排、目的地、生活标准等方面取得基本的共识;
2.行程中一定要留有机动时间。我们在甘孜遇到阴雨天气加上路况不好,及时调整行程,增加德格住一晚,缓解了大家的疲劳。在拉萨也增加了一天的停留时间,队伍得到休息。
3.备胎问题。在藏区带两个备胎可以提高机动性,减少路上等待的时间。
4.沙石路面万万不可撒野,车再好,轮胎的承受能力还是有限的。
5.队伍大人员多,还是提前订好酒店,到达目的地后可以早点休息。
6.同2010年相比,路上油站供应的油品种类增加,多处有97号汽油供应。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