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柳河汀 于 2014-3-24 14:23 编辑 骑行甘泉古镇 甘泉镇位于天水市麦积区南约十五公里,镇上有一处小小的寺庙——太平寺,当地人也称“双玉兰堂”。每逢阳春三月,春暖花开之时,寺内两株高大挺拔的玉兰树枯枝上就会绽放雪白和紫红纯洁的玉兰花,高洁雅丽,芳香馥郁。有着1300余年高龄的玉兰与寺内由我国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题写的“双玉兰堂”匾额交相辉映。 太平寺,始建于何年已无从考证。古寺因寺内有一眼清甜醇香的甘露泉水——甘泉由此而闻名,故也称“甘泉寺”。据《秦州直隶州新志》载:“马跑泉东南二十里为甘泉寺镇,有甘泉寺,泉在寺中厦下,一名春晓泉。”又记:“佛殿中有泉涌出,”“东流入永川,甘水极盛,旱不竭,冬不冻,土人引以灌田,作寺覆其上,号甘泉寺。”太平寺内的甘泉又名春晓泉,诗圣杜甫流寓天水时,游寺,赋《太平寺泉眼》诗篇,赞曰:“山头到山下,凿井不尽土。取供十方僧,香美胜牛乳。”此泉旱不缩,冬不盈,以清冽甘美闻名古今,堪为“天水无涯”之喻兆。太平寺内原有正殿三间,东西禅房各五间,四大天王殿三间,甘泉之上建有八角亭,另还有戏楼、钟楼及唐代所铸铁钟一口。可惜在历史的沧桑变换中,寺院大部分已毁,现仅存坐西朝东的侧院。所幸的是,虽经千年的风霜雪雨,太平寺院内八角形条石砌筑的甘泉至今仍较为完好地保存了下来,只是水位已下沉。正是因这股清泉的滋养,它的周围长着让人称奇的古树。此泉东侧有两株苍劲挺拔的古柏,其中一棵柏树间寄生一槐树,而槐树之上又寄生一椿树,被当地人称为“柏槐孕椿”。泉之右侧有两株形姿卓异、树龄超过千年的玉兰树。玉兰属木兰科,落叶乔木,别名应春花、望春花、玉堂春,具有先花后叶的特性,喜肥沃、湿润而排水良好的土壤。原产我国中部各省,古时多在亭、台、楼、阁前栽植。白玉兰为亚热带树种,喜光而稍耐阴,高度一般不超过15米。所以,太平寺内如此高大的玉兰树25米,不要说是在西北黄土高原就是在全国范围内都极为罕见。 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浴佛节前后,是小小太平寺的盛日。更是两株玉兰树绽放美丽的季节,伴着春风,沉睡一个冬天的玉兰树终于睁开了惺忪的双眼,白玉似的花儿,洁如仙露,清如水月,秀丽端庄,暗香浮动,花盛开达半月之久,真是“满园缤纷飞玉麟”。远近游人纷纷而至,盛况空前。那块由原甘肃省省长邓宝珊将军请国画大师齐白石书写的“双玉兰堂”匾额,静静地观赏着这道美景。齐白石先生怎么会为这小小的太平寺题写匾额呢?这其中还颇费了一番周折呢! 1954年左右,天水知名学者冯国瑞先生陪同一些专家赴天水麦积山考察,中途住宿在甘泉,顺便去太平寺院内看这两株高大、挺拔、繁茂的双玉兰树。经同行的古树专家考识,此玉兰已有1300余年树龄。冯先生便萌生了在此修建杜甫纪念堂的想法。回兰州后,冯国瑞先生找到时任甘肃省省长的邓宝珊将军建议:太平寺是唐代诗圣杜甫流寓的地方,而玉兰树不仅西北罕见,就是在全国,像这样有1300多年树龄的玉兰也不多见,请省长为玉兰生处题“双玉兰堂”。对于冯国瑞的建议,邓宝珊表示赞同。后来由于诸多变故,邓将军转请齐白石老人题写的“双玉兰堂”几经辗转,直到1959年才送达天水,“双玉兰堂”由此得名。《杜甫行吟图》由于齐白石老人的仙逝而落空,冯先生便让儿子安石画了一张《杜甫行吟图》。邓宝珊撰写楹联云:万丈光芒传老杜,双柯磊落得芳兰。此联后与“双玉兰堂”匾额同挂于太平寺玉兰树后的殿门上方。 “双玉兰堂”是白石老人晚年力作,笔画纵横,简洁老辣,内实外展,挥写自如,颇有画意。其行笔滞涩,拖笔较长,但滞涩而有韵,拖长而增奇,显得烂漫天真,体物入微,天然成韵,意致可掬,气象旷达,和寺内美丽的玉兰花相得益彰,为甘泉寺增色无数。 又是一年春来到,太平寺内草青青而吐绿,花馥馥而飘香,冰清玉洁象征着勇敢坚毅的玉兰花傲然绽放,琼花凌空,晶莹皎洁,香弥寺外。 |
甘泉古镇的街道 |
甘泉古镇的街道 |
路边小憩的车友们 |
甘泉寺院内的白玉兰满树繁花 |
甘泉寺院内“双玉兰堂”的匾额,是由天水籍爱国将领邓宝珊在京求得齐白石老人的墨宝,可见邓先生不但爱国家,而且是多么的热爱家乡啊,值得敬仰! |
甘泉寺院内的白玉兰满树繁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