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33574

主题

石家庄

首随强队探访阳泉宝刹古村

[复制链接] 查看:10222 | 回复:78
发表于 2014-4-1 14:56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只看本帖大图

玩户外半年有余,常听说氧吧群赫赫有名,是石家庄强队,经常组织活动很好,心有向往,偶跃跃欲试,却又怯于体力不支,一直未参与。2014年3月22日,此次活动为户外休闲级别,强度不大,终于打算做一名外挂跟随大家去山西阳泉开河寺,小河村,狮脑山一游。

坐上绿皮车,逛~~~当~~~逛~~~当~~~逛~~~当~~~感觉很新奇,晃晃悠悠就出发了。

首随强队探访阳泉宝刹古村


首随强队探访阳泉宝刹古村

首随强队探访阳泉宝刹古村
9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12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4-1 14:58 2 只看该作者
甜甜1314 发表于 2014-4-1 14:56 玩户外半年有余,常听说氧吧群赫赫有名,是石家庄强队,经常组织活动很好,心有向往,偶跃跃欲试,却又怯于 ... ...

车票才6.5,返程车票7.5元。太便宜了吧。

乱流站下车:听其名,感觉必有来历。搜来如下,原来如此。

横贯阳泉市区的桃河,相传在很古的时候叫"扑猪河",河水涨落变化莫测。河水干枯时,河床如大片漠川;发水时,河里巨石翻滚,如万马奔腾,异常迅猛。烈日晴天,河头突然冲下,别说过往行人防不胜防,就是山中气大如牛】奔跑如兔的野猪也会被扑倒,立即卷入河中,所以当地百姓称之为"扑猪河"。为了制服河水,百姓们决定凿石搬山,修筑拦河大坝。人们忙了一整个冬春,终于建成了河坝,可第二年河水一来,河坝就被冲垮了。人们又重新搬石拦河。就这样,年复一年,子子孙孙不断拦河,终于筑起一条齐峰大坝,堵住了洪水。消息传到天上,感动了禹王爷。有一天,禹王爷来此观光,正越南上倾盆大雨,发了特大洪水。这时,几百个壮士不顾危险,抱着石块跑向河坝,加固坝基,然而天雨如注,有增无减,河水涨得很快,齐峰大坝眼看摇摇欲坠。禹王爷赶紧伸出五个手指,向河里一点,河中立即出现了五个石峰,形成五道貌岸然河弯,减轻了河水冲击力,保住了大坝首随强队探访阳泉宝刹古村

首随强队探访阳泉宝刹古村



2人点评 收起
  • 蓝梦01 支持好友的精彩活动! 2014-5-22 19:44
  • 甜甜1314 第二天,风平雨止,河里出现了"五堵"奇观。后来,人们把在这里建起的村落叫做五堵镇,因为河面上架起了摆渡,所以五堵镇又称为"五渡口",这可能就是五渡村名的来历。此后,河的两岸欣欣向荣,处处兴建村落。五 ... 2014-4-1 14:59
发表于 2014-4-1 14:59 3 只看该作者
甜甜1314 发表于 2014-4-1 14:58 车票才6.5,返程车票7.5元。太便宜了吧。乱流站下车:听其名,感觉必有来历。搜来如下,原来如此。横贯阳 ... ...

第二天,风平雨止,河里出现了"五堵"奇观。后来,人们把在这里建起的村落叫做五堵镇,因为河面上架起了摆渡,所以五堵镇又称为"渡口",这可能就是五渡村名的来历。此后,河的两岸欣欣向荣,处处兴建村落。五堵的下游,因没有固定的河槽,河水乱流,形成的村落就叫"乱流村";而在河岸上建的村庄叫"河坡"村;因五堵淤下大片沙砾的地方叫"江口",淤下一洼洼水的地方叫"平潭";河水变清、鱼虾成群的地方叫"赛鱼镇"。而每逢桃花盛开的季节,扑猪河的河面上总是浮着一朵朵桃花,所以人们便把扑猪河改成了桃江,再后来就称为桃河了。
发表于 2014-4-1 15:03 4 只看该作者

下车后,浩浩荡荡的队伍。据说,此群有50人,今天参加活动的竟有36人之多,群友外挂各占一半,号召力真是大啊!

首随强队探访阳泉宝刹古村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4-1 15:05 5 只看该作者

徒步到第一站开河寺:

据寺中老和尚说:此寺建于北魏时期。

开河寺位于平定县乱流村西的魁头山腹,这里山峰突兀,松柏参天。此寺创建于北魏永平三年(510)。

首随强队探访阳泉宝刹古村

首随强队探访阳泉宝刹古村

首随强队探访阳泉宝刹古村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4-1 15:06 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甜甜1314 于 2014-4-1 15:10 编辑

寺内有上、中、下三龛,大小佛像百余尊,佛像大者高4.4米,小者仅高0.12米,其造像风格和神态与大同云冈石窟佛像如出一辙,故有“三晋小云冈”之称。药岭寺 在药岭山,原名清凉寺,始建于明宣德九年(1434),位于平定县南20公里处。这里风光优美,景色如画。春天绿茵漫山,夏天清爽凉人,秋天霜叶如花,殷红可爱。因夏天凉爽,成为避暑的好去处。

首随强队探访阳泉宝刹古村



首随强队探访阳泉宝刹古村



首随强队探访阳泉宝刹古村

3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4-1 15:08 7 只看该作者

甜甜1314 发表于 2014-4-1 15:06 寺内有上、中、下三龛,大小佛像百余尊,佛像大者高4.4米,小者仅高0.12米,其 ...


石窟石刻,残缺不全的石雕,几乎所有的佛头遗失,很多在文革时期被毁。
首随强队探访阳泉宝刹古村
首随强队探访阳泉宝刹古村

首随强队探访阳泉宝刹古村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4-1 15:09 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甜甜1314 于 2014-4-1 21:01 编辑

徒步开河寺前往小河村,一路公路,时而各种车辆疾驰而过,尘土飞扬。大家不得不跟紧步伐,步伐较快,慢慢的自动分成了数个小分队。
首随强队探访阳泉宝刹古村

首随强队探访阳泉宝刹古村 首随强队探访阳泉宝刹古村






发表于 2014-4-1 15:12 9 只看该作者

寺庙倚河而建,可惜河水全是被污染的浑黑色,这几人不知道在打捞什么。有人说是,可能小龙虾,有人说可能是钓鱼的红虫。和老乡交流,方言沟通不畅,最终无果。

首随强队探访阳泉宝刹古村


首随强队探访阳泉宝刹古村

3人点评 收起
  • 石门唯一 这是捞什么呢 2014-4-2 08:13
  • 哎-呀 山西话没听 懂?? 2014-4-1 21:22
  • 甜甜1314 第二站:小河村小河村是一个有着1600余年历史的村庄, 小河村隶属于阳泉市郊区义井镇,是著名红色作家石评梅女士的祖籍地,山清水秀,民风朴实,文物古迹、文化遗产丰富。 2003年首批被山西省命名为历史文化名村 ... 2014-4-1 15:13
发表于 2014-4-1 15:13 10 只看该作者
甜甜1314 发表于 2014-4-1 15:12 寺庙倚河而建,可惜河水全是被污染的浑黑色,这几人不知道在打捞什么。有人说是,可能小龙虾,有人说可能是 ... ...

第二站:小河村

小河村是一个有着1600余年历史的村庄,



小河村隶属于阳泉市郊区义井镇,是著名红色作家石评梅女士的祖籍地,山清水秀,民风朴实,文物古迹、文化遗产丰富。 2003年首批被山西省命名为历史文化名村。2007年6月9日被国家建设部、文物局授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首随强队探访阳泉宝刹古村


首随强队探访阳泉宝刹古村
首随强队探访阳泉宝刹古村

2人点评 收起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