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56096

主题

山东

雨中游梅岭,风光别样情

[复制链接] 查看:41649 | 回复:162
发表于 2014-5-6 21:56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22日一早,从广州东站启程,华灯初上进入南昌。出站口鹤立人群的大侄子已在等候,淅淅沥沥的雨中侄子驾车穿过热闹的市区回到住处。
    原打算在侄子家里只住一晚,然后开始南国骑游。但连绵的春雨只得临时暂缓行程,侄子建议可以去梅岭就近游玩。23日吃过早餐收拾好出门,骑行往南昌西北方向的梅岭而去。
3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5-6 21:58 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任我天下行 于 2014-5-6 21:59 编辑

   侄子家到梅岭大约20公里,蒙蒙细雨中来到湾里区梅岭脚下,第一个景点已在眼前——紫清山。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5-6 22:00 3 只看该作者

      紫清山颇有渊源,东晋文学家郭璞与许逊同游西山时,在他游仙诗中有“左把浮丘袖,右拍洪崖肩......”的连句,其中“浮丘袖”指的就是紫清山上的仰面释迦牟尼睡佛。道“云岌七签”称梅岭为“第十二洞天”“二十福地”足见当时梅岭道教之盛行,而原景区内的紫清宫为梅岭“七大公观”之一,排名第二仅次于西山玉隆万寿宫,自西汉末年以来,有郭璞、许逊、欧阳修、曾巩、黄庭坚、岳飞、刘延等名人先后来此游览赋诗,又有唐朝高士张氲元末明初陈友谅,清朝阁老徐惠元等来此修身隐居,留下了许多传说。
      门票25元,景区内古木葱茏,雨中更显幽深,因时间关系到山门为止,拍照闪人。
发表于 2014-5-6 22:01 4 只看该作者
   走走停停,拍照留影,群山雨雾迷蒙,景色着实迷人。走上一段盘山路,远望山中古寺高塔耸立。
2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5-6 22:04 5 只看该作者
   走近路边一扇铁门,牌书“洪崖丹井”,也是一处著名景区,进去拍几张照片。
发表于 2014-5-6 22:06 6 只看该作者
  这里是中国音律创始之地。据传,在黄帝时代,有一位音乐大臣,史书上称为“伶伦”。精通乐理,定了十二音律,被誉为华夏音乐鼻祖;后来到豫章,隐居西山,采药炼丹,人称“洪崖先生”。洪崖先生在山中采药捣药,再汲好水炼仙丹。为获得好水,洪崖先生在山涧龙潭处凿开了井洞五口。这就是“洪崖洞”及“洪崖丹井”的来历现今在那山涧石壁上还有摩岩石刻多处,最引人注目的是清代康熙丙辰年(1676)笑堂白书“洪崖”二大字,虽经历了三百多年,但字迹仍然清晰可辩。据〈西山志〉记载,在洪崖洞“洞侧,瀑布泉状如玉帘,欧阳修品为第八”。
  洪崖先生捣药炼丹,不怕辛劳,不分日夜,不计年月,直炼得西山顶上香雾弥漫,山岩一片丹红。西山的水,西山的土,被丹药的浓郁香味渗透的特别的馨香甘甜,一座方园两三百里的西山,竟成了一座仙山。洪崖先生升仙了,而他炼丹汲水的“洪崖”胜迹一直被传诵着。隋文帝年间,朝廷因“洪崖”的盛名,所以改名叫洪崖丹井。




2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5-6 22:09 7 只看该作者
    新修的山路被雨水冲的干干净净,起伏盘旋,非常难得的骑行路线。群山被雨雾披上了轻纱,飘渺如同仙境。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5-6 22:10 8 只看该作者
    正是香樟飘香的时节,肺腑中充溢着那种馨香,婉转的鸟的鸣唱赏心悦耳,葱茏的树木和翠竹掩映着白墙青瓦民居,宛如世外桃源。
发表于 2014-5-6 22:10 9 只看该作者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5-6 22:11 10 只看该作者
3人点评 收起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