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9434

主题

台钓

台钓子线长短与吃口的关系

[复制链接] 查看:3184 | 回复:9
发表于 2014-5-7 15:17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台钓子线长短和吃口的关系

    悬垂钓法是把铅坠从塘底移到了水中,这就大大地增加了铅坠的可移动性,是钓鱼活动中的一次革命。即使这样,钩动标也不一定动,从标到坠再到钩它不是一次运动而是两次运动,鱼吃钩必须带动铅动才能看到标动。这就涉及到我们常忽视的子线问题,别看不起这短短的一段子线,其玄机大的很呢,搞不清子线是怎样传导与讯的,我们在钓鱼中的许多问题也搞不清。经常在论坛上打嘴仗,最后还没有赢家,自己被搞糊涂了别人更糊涂。


要了解子线请大家先看看我做的实验:当我们把一线组(大线0。4,子线0。2,子线长14cm,OC0。5号钩,鬼手1号孔雀翎软尾标,老鬼大师3加鬼5调出的拉饵)在一鱼池内做实验,鱼池水深近一米,清澈见底,调标为四目,采用拉饵实验。

    1,当标露出5目时,见双子线弯曲,用一铁丝拨动钩饵,钩饵在池底活动的幅度很大,但标尾却只有轻微的晃动,根本没有下顿及下挫的一丝反应。
    2,当上钩离底时,用一铁丝拨动钩饵,钩饵在池底活动的幅度也很大,可标尾还只有轻微的晃动,有时有点上浮,但不明显。
    3,当双钩离底时,用一铁丝拨动钩饵,和(2)所出现的情况一样。

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A:即不管你怎样动钩饵,标都没有下顿及下挫的反应,即使你用铁丝快速拨动钩饵也没有反应。B:即使坠在空中,但要起动它也不是那么容易。


    钩饵乱摆标都不动,那鱼吃钩标为什么就有下顿或下挫呢?再看我接下来的实验。

    实验的方法还和上面的一样只是铁丝换成了空心塑料管,当我们把管口对准钩饵时,轻轻一吸,钩饵入管1cm甚至0。5cm标都有一个下顿动作,只不过当双子线弯曲时下顿动作小一点;当我们吸的更轻一点,钩饵入管不到0。5cm,我们也能看到标尾周围的水随标也能轻轻地向下一凹(可能是水与标尾之间的张力作用的结果,在眼前看的特别清楚,这也可能是高手意念观标的基础)。那我们用一铁丝拨动钩饵时,钩饵乱摆标都没有下顿,我们用空心塑料管吸钩饵时标为什么就有下顿呢?

    我们都知道标提坠,坠压标,这中间的大线绝对不会松弛,坠动标即动是成立的。而坠和钩之间这个关系就不成立,要起动坠使坠位移我们必须对坠施加一定的力,在实验中我用铁丝对钩饵一个作用力,这个力随着饵的摆动被分成两个力,一个切线力,一个向心力,向心力对坠有作用,切线力却没有作用,而向心力很小不足以引起铅坠的位移。当我们把子线的下端搞一个临时支撑点再作用钩饵一个力,这个力就不会被分散,它会直接拉动铅坠,这样铅坠就会移动,我们就能看到标动了。在实验中我用空心塑料管吸钩饵时空心塑料管的下缘即为临时支撑点,当鱼吃饵时那鱼的口周即是临时支撑点。到此为止我在实验中出现的结果就能解释通了,那我们在实钓中出现的现象也就好解释了。

    1,子线越长,力传导损失的越多,标的反应越小,当然顿。
    2,子线越粗硬,就会越直,力传导损失的越少,标的反应越大,这就是我们钓生口用稍及硬的子线的原因。
    3,子线粗细长短的选择和选钩一样,根据鱼的大小粗选,再根据鱼的吃口细选。
    4,子线粗细长短和鱼饵及鱼口不能相矛盾。
    5,长子线可以在钓慢鱼时或钓大鲫时使用,目的是要铅坠到底后的钩饵那一摆引鱼就饵。钓底层接口时我们也常用长子线。
    6,我们还可以明白一个问题,那就是口动标我们是能看的到的,只要鱼没吐掉,我们也能把它钓上来,
    7,标的下顿全部是钩饵入口,鱼的搅动,标的反应是标的上下起伏或左右晃动。空竿是鱼吐钩了。
    8,子线弯曲时,鱼用同样的力吸饵会更深些,吐的更慢些,当然空竿会少些。

关于脑(子)线的长度

    目前有文献记载的脑线长度,49.5厘米以下各种长度的都有,真是五花八门,各有千秋。从养鱼缸实验中可以清晰地看到,2厘米脑线的朝天钩,在鱼吞饵时,由于主线碰在鱼鼻子上,或铅坠的阻力,费了很大劲吞到饵的鱼,又警觉地弃饵而逃。这种朝天钩反应极为灵敏,只要鱼儿触动饵钩,甚至鱼尚未触到饵,仅鱼鼻子撞击,主线就会抖动,往往使人误以为有鱼儿上钩,此时提竿十有八九是空钩,偶尔因钩挂鱼体也有上鱼的。这种高灵敏度的漂砣搭配,没有实用价值。

    因为没有脑线的朝天钩,最大的缺点是鲫鱼吞钩困难。为克服此弊,将脑线加长到了3厘米,也常见到钩坠于一体的朝天钩,鱼吞饵后要游走,也因钩坠的阻力,吐饵而去。将脑线加长到5厘米并用空心坠能沿主线自由移动,吞钩弃饵的现象就不见了,送漂反应灵敏。由此可见,活坠比钩坠一体的朝天钩好得多,脑线最短不要少于5厘米。

  经过多次玻璃缸垂钓实验和多年来的水库、河流、湖泊、池塘中的垂钓实践证明,确定脑线的长度,必须因地制宜,适合垂钓水域、地形的实际情况。在流速较快的江河中垂钓,鱼有抢饵的特点,脑线宜长不宜短。在静水或深水中施钓,鱼有安全感,有品尝饵的特点,脑线宜短不宜长。在清澈见底的浅滩垂钓,鱼也常抢食,脑线要适当长点。而在混浊的水域垂钓,鱼亦有品食习性,脑线宜短。初春和深秋宜短,而夏、秋二季垂钓,脑线则宜长。在有杂草或其他障碍物的水域垂钓,脑线宜短,而在无任何障碍物的水域垂钓,脑线宜长。究竟脑线多长为度,多短为宜?这既有客观标准,也要看每个人的习惯。如江南人,特别喜爱无脑线或脑线极短的朝天钩。从实践中发现,短于5厘米的脑线,上鱼的可能性仅有30%。而长于5厘米、短于10厘米的脑线,上鱼率在40~45%之间。49.5厘米的长脑线,其上鱼率约为85%。相对而言,在无任何障碍物的水域进行垂钓,还是长脑线、双钩为好,只要沉漂或领漂现象出现,提竿十拿九稳能上鱼,同时还能解除短脑线、反应特别灵敏所造成的精神紧张。

关于子线长度的一点认识

    关于子线的长度,是没有统一标准的,一方面是各人的习惯,另一方面是考虑其它综合因素,才能决定子线的长度,而往往我们在垂钓之前,是无法准确的判断出所有因素,因此洒需要我们多问,勤观察,多了解各方面信稍,才能正确的选择漂,线,饵,竿,等.


    长子线的优点,饵的摆幅较大,鱼的吃口好,距铅坠较远,隐蔽性好,同时不易断,缺点是信号传导损耗大,且传导较慢.

    短子线的优点,传导迅速,到位快且准确,信号最大,缺点隐蔽性不好,信号有时过多,判断不易准确.
    1.春钓鲫鱼,子线长度,20cm--25cm,因这时鲫鱼越冬后,刚开始索饵,胆小但贪食,聚鱼较慢,却对活食较为敏感,在这个长度子线摆幅较大,上下钩饵与子线间在落底前有个自然夹鱼,便于鱼口的吸入,故中鱼率较高,适用钓法为搓饵钓底,及搓饵钓接口等.
    2.夏初钓鲫,子线长度15cm--20cmm,因这时鲫鱼吃口极好,只要把漂调准确,中鱼率很高,且有一定速度.适用搓饵钓底或拉饵钓底.
    3,拉饵钓鲫,子线长度10--12cm,这时主要考虑鱼的密度高,追求速度,适用钓法拉饵钓浮<中上层为主>.
    4.悬坠跑铅钓鲫,子线长度5--8cm,为了增强信号传导及灵敏度,这时一定要采用短子线.
    5.钓鲤,子线长度20--30cm,因鲤鱼体较大,警惕性高,采用长子线可有效降低鱼体碰线等假信号,同时中鱼后,还可提高子线强度.
    6.滑口钓鲫,子线长度18--20cm,这时即可避开一些假信号,同时灵敏度又不至于太低.
    7.钓草,子线长度25--30cm,与钓鲤相同.
    8.钓鲢,子线长度25--50cm,道理很简单,大家可以谈一谈.

还有很多情况下的子线不同长度的用法,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如深水底层钓快鲫,

浅谈脑线的长度

    脑线的长度问题很有些说道。其实质是一个钩、漂、坠三者在之间的和理组合问题,组合是否合理直接影想到钓获量。

    脑线的长度与坠的大小、施钓水域和所钓鱼种有直接的关系。一般来讲,脑线越短,浮漂的反应就越灵敏,但脑线过短,鱼在吃饵时嘴很容易碰到坠子,鱼儿往往因为异物的出现使吞食费劲而离去;如若脑线过长,浮漂的灵敏性就会受到影想,从而导致提竿时机的贻误。那么,到底脑线多长才合适呢?回答这个问题只能是四个字-----区别对待。

    在静水水域施钓,由于没有水流冲击,鱼吃饵的动作叫轻、较平稳,又因为静水垂钓一般采用细漂和轻坠,所以,为了提高浮漂反应的灵敏度,脑线则宜短(应坠子很小,脑线虽短一般也不会引起鱼的警觉);在小水面垂钓鲫鱼等小型鱼,坠子宜小,脑线宜短;在清澈见底的浅水域垂钓,脑线宜长点;在浑浊的水域垂钓,脑线宜短点;在江河中垂钓,流速越高,脑线越应加长些。

    从季节上讲,在初春和深秋垂钓,脑线宜短;在夏秋之季垂钓,脑线宜长;在平坦无障碍的水域垂钓,脑线宜长;在有杂草或障碍物垂钓,脑线宜短;用素饵钓,脑线宜短(只有这样浮漂反应才能灵敏),而用荤饵钓,脑线则长一点有利。此外,鱼的密度高或个体大时,鱼吃饵时往往会抢食,故脑线应长些。反之则应短点。

    至于脑线长度具体到多长、多短才为适宜,各地水域环境千差万别,钓法各有千秋,加之各有各的习惯,因此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也没有必要强求一律。

    不过,通常采用的长度范围,还是客观存在的,这就是8---25cm。脑线最短不要短于8厘米最长不要超过25厘米。脑线的粗细应随主线而定,一般比主线细(0.2---0.5号)左右为宜。这样,一但大鱼上钩,鱼的拉力超过主线所能承受的极限时,能起到丢卒保车的作用。脑线的软硬各有优缺点,硬脑线挺拔,有一定支撑力,饵钩落入水底后,不容易埋入淤泥和落入石缝、水草之中。缺点是碰上利齿的大鱼,有被咬断的危险;软脑线不容易被鱼咬断,且有鱼上当的功能,但不适于水底不平和有暗草、杂物的水域。还有一个缺点是传导性能不如硬脑线,浮漂反应略显得迟钝。

子线的长度
    关于子线长短的优缺点及冬钓子线长度的思考关于子线长度的争论由来已久,包括大师们在内都不一样。但钓鱼无常理,子线长或短都有其的道理,以下试简述之。

首先谈一下子线长短的主要优缺点:
    短子线:
    优点:1、灵敏 2、饵到位快
    缺点:1、提竿不中鱼(容易过灵) 2、诱鱼效果差   3、距铅皮座近,子线弯曲度一般较小,鱼不敢吃

    长子线:n
    优点:1、稳健 2、子线摆动大、诱鱼好  3、距铅皮座远,子线弯曲度一般较大,鱼敢吃
    缺点:1、矛鱼多(信号传导损失大,容易过钝)


    冬钓的最大特点是鱼轻口,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滑口鱼一般包括轻口,但轻口鱼不一定包括滑口。如果冬天在水库、野塘、粗放混养塘钓,原本生口的鱼也会轻口,而冬钓大棚的鱼,由于反复钓放,就是滑口鱼,加上冬天会更加轻口。
如果是冬钓是在水库、野塘、粗放混养塘,也就是对象鱼是生口鱼但天冷而轻口,建议采用短子线,主要三点理由:
    1、生口鱼,不太在乎饵距铅皮座的距离
    2、冬天诱鱼效果很难体现,以人找鱼为主(小杂鱼不论)
    3、灵敏,这是最重要的
    如果是冬钓是在大棚,也就是对象鱼是滑口鱼但天冷愈加轻口,建议采用长子线,理由不再论述。

    那究竟多少长短为长子线或短子线呢,这里试总结一下:
    短子线:n
    正常钓鲫鱼:20cm(小鲫鱼10-15cm)
    正常钓混养:25cm-30cm
    冬钓鲫鱼:10-15cm

    长子线:n
    正常钓鲫鱼:25cm-30cm
    正常钓混养:35cm-40cm
    冬钓鲫鱼:25cm-30cm
    另外格外强调一点,长子线的调标应偏灵,因为长子线本身就是偏钝的(子线弯曲度大、信号传导损失多);短子线调标应偏钝,因为短子线本身就是偏灵的,讲到具体调目钓目上,长子线可钓高钓低,例如调6钓3等(11目硬尾标);短子线可钓低钓低,例如调3钓3、调3钓4等(11目硬尾标)。

2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 海冬青
  • cc688
5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5-7 15:18 2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14-5-7 19:35 3 只看该作者
钓鱼翁的青龙剑 发表于 2014-5-7 15:17 台钓子线长短和吃口的关系    悬垂钓法是把铅坠从塘底移到了水中,这就大大地增加了铅坠的可移动性,是钓鱼 ... ...

值得学习
发表于 2014-5-7 20:10 4 只看该作者
钓鱼翁的青龙剑 发表于 2014-5-7 15:17 台钓子线长短和吃口的关系    悬垂钓法是把铅坠从塘底移到了水中,这就大大地增加了铅坠的可移动性,是钓鱼 ... ...

鼓励分享
发表于 2014-5-7 21:25 5 只看该作者
学习学习
发表于 2014-5-7 23:30 6 只看该作者
钓鱼翁的青龙剑 发表于 2014-5-7 15:17 台钓子线长短和吃口的关系    悬垂钓法是把铅坠从塘底移到了水中,这就大大地增加了铅坠的可移动性,是钓鱼 ... ...

支持欣赏
发表于 2014-5-8 16:55 7 只看该作者
谢谢大家的分享,我会继续努力整理在传给大家分享
发表于 2014-5-8 16:56 8 只看该作者
手竿正确的遛鱼方法.
有经验的钓手.会在中鱼一瞬间判断出鱼体大小.如手感很强,是大鱼,此时绝不能抡起手臂使劲扬竿,即使大鱼来不及挣扎,也可能将鱼嘴拉豁,甚至钓起一圈鱼唇,严重时可能断线折竿.正确的方法是用大臂带动小臂,用手腕爆发力将鱼钩剌入鱼唇,遛鱼时降低身体重心,下压竿柄,将鱼竿稍稍绷成弧型.绷紧后并不能一味死绷.而应趁鱼未挣扎时迅速向后方发力.而当鱼用力挣扎时,适当松竿,做到"收而不紧,松而轻绷".然后慢慢将鱼从水底遛于水的中上面,但切忌急于将鱼拉出水面,防止鱼见光后,见到完全陌生景象,极度恐慌,猛发力甩头,待鱼挣扎三四个回合,渐渐乏力后,便可适当提鱼头出水,令其"呛水".这是制服大鱼的有效办法,一般大鱼,鱼头出水二三次,挣扎力量便大大减弱了.最后一步,留心抄鱼阶段,防止大鱼杀个"回马枪".抄鱼时,先将网头没于水中,逐渐放松钓竿,将注意力集中于抄网中,拖动网头.将网头与网柄呈直线,竖起提到岸上,切忌从鱼尾处抄鱼,切忌鱼进入抄网后,双手端握手柄抬鱼入护,为避免断线跑鱼,手竿搏大鱼时,可以在竿柄处加上安全防护措施,如"失手绳",享受别样的遛鱼情趣.
     最后提醒钓友:做个文明时尚的钓鱼人,钓到小鱼,母鱼一定要放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子孙后代有鱼可钓,才能确保在灿烂的垂钓时光中,年复一年,周而复始中享受垂纶之乐.
发表于 2014-5-8 19:06 9 只看该作者
钓鱼翁的青龙剑 发表于 2014-5-7 15:17 台钓子线长短和吃口的关系    悬垂钓法是把铅坠从塘底移到了水中,这就大大地增加了铅坠的可移动性,是钓鱼 ... ...

这个真得好好学习学习
发表于 2014-5-8 21:44 10 只看该作者
钓鱼翁的青龙剑 发表于 2014-5-7 15:17 台钓子线长短和吃口的关系    悬垂钓法是把铅坠从塘底移到了水中,这就大大地增加了铅坠的可移动性,是钓鱼 ... ...

分析很到位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