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9108

主题

淮北

西行漫记之一:在路上

[复制链接] 查看:4157 | 回复:33
发表于 2014-10-9 20:20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只看本帖大图
本帖最后由 一苇渡江ywdj 于 2014-10-9 20:28 编辑

今年国庆节长假前一天的上午十点二十分,八十名户外运动爱好者分乘两辆旅游大巴车前往祖国的大西北,饱览边塞绝美风光。车行两个小时后,在连霍高速河南商丘服务区换乘卧铺车。狭窄的空间,远没有一九九七年去普陀山时的卧铺车舒服。领队大明虽然排了号,可是驴友们上车后都是选择自己喜欢的位置放下行囊。见此情形,我索性走到车辆的最后,选择右侧的上铺安顿好自己的小窝。这里安静且视野开阔,路上的风景一览无余。读一本书,看一眼田野风光,好不惬意。
卧铺大巴车在中原大地上穿行,仲秋时节的原野,色彩由翠绿转向苍黄。玉米呈现半成熟状态,叶子已现出斑驳的浅黄色,穗子则是红褐色。庄稼收割过后,大片的黄土地裸露了出来。车过郑州,在QQ论坛《四十情怀》网友老鱼建立的一个微信群里,向郑州的朋友邪兄问好,与前往安阳的春意盎然在江山路擦车而过,隔空在网上拥抱了一下。在与网友嘻笑间,不知不觉中天色已暗。看落日村西,赏黄昏美景。在洛阳下高速公路,领队寻一饭店聚餐,九菜一汤倒也丰盛。
抵达三门峡市,给西安的高中同学王某发了一条短信: 我和樊、吴一会集体过境西安,前往此行的第一站青海湖。许久未有回复,正在想是否打个电话时,手机铃声响起,一看号码正是王某。遂把手机递给樊,虽然好久不见,彼此之间并无隔阂。他这些年斩获很多广播剧的大奖,其中包括五个一工程奖,现正在忙于申报正高职称。而这是我所不能企及的,作为一名地市级媒体的新闻工作者,副高职称已经到头。
陕西这边山路多,客车与大货车凌晨十二点至五点禁止通行。我们被迫在陕西省渭南市华县南沙停车休息。很多驴友下了车,我则选择继续睡觉。借同事的充电宝,只充了手机百分之七十五就哑火了。凌晨一点多下车,看见餐厅里有一个插座,径直走了进去。领队大明和几个管理在喝闲酒,与之寒暄了一会儿。
凌晨两点,天降大雨,驴友们纷纷上车避雨。凌晨五点,车辆趁着夜色继续赶路,争取在夜幕降临之前,赶到青海湖畔安营扎寨。
郑州、洛阳、西安、咸阳......,一个个历史文化名城从车窗外掠过。临近宝鸡时, 连霍高速遭遇大堵车,车辆时走时停,远远望去,宛如一条缓缓流动的河。车上的人有些焦急起来,我则淡然处之。既来之则安之,再焦虑也不能插上翅膀飞走,那就权当看风景好啦。好在时间不久,道路就被疏通了。
过宝鸡市,看见一巨大的石鼓面朝苍穹,旁边有一古塔作伴。在群里咨询了一下驴友,原来是著名的中华石鼓园。它坐落在被康有为誉为“中华第一古物”石鼓出土地的宝鸡市石鼓山上。东临茵香河,南靠秦岭主峰鸡峰山,西望市区,北瞰渭河。
隧道穿山越岭,一个接着一个,车行之路忽明忽暗,恍若人生的转场。满目黄土高坡,塬上人家。一条大河黄水涛涛,浊浪翻滚;泥沙俱下,冲破千难万险,执着地奔向远方。山脚下,一片庄稼色彩斑斓。明艳的黄色,在葱绿色背景的衬托下,显得格外醒目。起初我以为是稻谷,细看当成了豆子,定睛一看,居然是花生秧子。
车停渑池,感觉这个名字好熟悉。一定是有什么历史事件,曾经在这里发生过。百度了一下,原来竟然是著名的渑池之会。《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里有记载,合文人之力,完璧归赵。—— 好惭愧啊,学的古文都还给老师了。
在天水市武山县鸳鸯服务区等候二号车,他们迟到了十几分钟。这个服务区的名字好玩,应该是有故事的地方吧。西行之路上,有故事的地方好多,什么渑池之会啊,暗度陈仓啊,华山论剑啊......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看着车窗外的贫瘠之地,灰头土脸的山梁,不禁想起那首苍凉凄婉的民歌《走西口》。其实,当年的人们并不是一味的往西走,而是走向西北方向的蒙古草原。走西口,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三次人口迁徙”事件之一。在明朝中期至民国初年这四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山西人、陕西人、河北人背井离乡,打通了中原腹地与蒙古草原的经济和文化通道,带动了北部地区的繁荣和发展。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次移民潮分别是“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这三次移民不分先后,从清朝乾隆年间,几乎是同时展开。闯关东是以山东和直隶人为主,目的地是东三省一带;走西口是以中原人为主,目的地是蒙古草原、新疆及河西走廊一带;下南洋是以广东福建人为主,目的地是东南亚一带。
路过瓜州,车辆停了下来,大家纷纷跑到路边摊买哈密瓜。想起王安石的一首诗《泊船瓜洲 》: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眼前的这个瓜州,肯定不是镇江附近的那个瓜洲,它的州少了三点水。瓜州县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的西端,自古以来就是东进西出的交通枢纽,古丝绸之路的商贾重镇。
一处很奇特的地貌出现在视野里,一堆堆土包好像被风吹的变了型,千奇百怪地站立在苍凉的西北大地上。领队说:这就是传说中的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雅丹”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是“具有陡壁的小山包”。由于风的磨蚀作用,小山包的下部往往遭受较强的剥蚀作用,并逐渐形成向里凹的形态。如果小山包上部的岩层比较松散,在重力作用下就容易形成雅丹地貌,有些雅丹地貌的外观如同古城堡,俗称魔鬼城。
车行戈壁滩上,太阳落下地平线,云朵镶嵌上一道道金边。大漠荒颜,落日余晖。美哉壮哉!
清晨,在黑马河看日出东方。霞光万丈,染红了天边的云朵。Z字形状的云彩氤氲一片,瞬间点亮了天空。一轮橙红色太阳倒映在水中,波光粼粼,拉成了长条状,宛如一座水塔,金光闪闪。天光水色,相映成趣。
在去张掖看丹霞地貌的途中,巍巍祁连山一路相伴,绵延不断。阳光照耀下的雪山,发出一片圣洁的光芒。山脚下,白雾茫茫。雄浑壮观的大山,东西长八百公里,南北宽两百至四百公里。海拔四千至六千米,平均在四千以上。
车行不久,远处的戈壁滩上,有一些奇特的建筑物。高耸的铁架曾经在电视里看过,那是卫星发射塔。领队说,那里就是著名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返程时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附近捡玛瑙玉石,看着一地碎石头,不知道该捡哪一块好。就挑一些小巧玲珑的,色彩斑斓的去捡。看看领队捡的都是大块的石头,遂有样学样。领队说:要挑那些润的密度高硬度高的石头捡。看到一块很圆润的石头露出来一层表皮,就把它扣了出来,拿给领队看。年轻的领队马上大声喊:“这块好!这块好!形状也好!可以卖几百块钱。”常言道:“黄金有价玉无价。”自己喜欢就好。
进入陕西地界,晨雾弥漫秦岭,给巍巍大山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在雾中,满目葱茏的绿色,笼罩着一种诗意的美。
沿途风光无限,我们从辽阔绵邈的平原走来,一路穿越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坡,广袤无垠的戈壁瀚海。看过高山大河,赏过大漠奇观。雄浑苍凉的西部,是英雄驰骋的疆场,是美人纵横的舞台。八百里秦川,多少帝王跃马扬鞭;五千年华夏,数名红颜改变江山。
返程途中,卧铺大巴车飞快的奔驰在连霍高速公路上,左右摇晃,好像一艘船,飘摇在汪洋大海上。车上的人都在收拾东西,一个个归心似箭。
八天吉普赛人似的流浪生活,时常蓬头垢面,落拓不羁。习惯了漂泊的日子,喜欢在路上的感觉,真心不想回到繁忙琐屑的生活正轨。四海为家家万里,行者无疆走天涯。我的家在鞋子里,走到哪里,哪里就是我的家。
西行漫记之一:在路上

西行漫记之一:在路上

西行漫记之一:在路上


2014-10-9
3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2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10-9 20:20 2 只看该作者
支持好活动。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10-9 20:21 3 只看该作者
西行漫记之一:在路上


西行漫记之一:在路上


西行漫记之一:在路上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10-9 20:22 4 只看该作者
西行漫记之一:在路上


西行漫记之一:在路上


西行漫记之一:在路上


发表于 2014-10-9 20:23 5 只看该作者
西行漫记之一:在路上


西行漫记之一:在路上


西行漫记之一:在路上


发表于 2014-10-9 20:24 6 只看该作者
西行漫记之一:在路上


西行漫记之一:在路上


西行漫记之一:在路上


发表于 2014-10-9 20:25 7 只看该作者
西行漫记之一:在路上


西行漫记之一:在路上



西行漫记之一:在路上




发表于 2014-10-9 20:26 8 只看该作者
西行漫记之一:在路上


西行漫记之一:在路上


西行漫记之一:在路上


发表于 2014-10-9 20:27 9 只看该作者
西行漫记之一:在路上


西行漫记之一:在路上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10-9 20:46 10 只看该作者
一苇渡江ywdj 发表于 2014-10-9 20:27

期待后续
美图美文
1人点评 收起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