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36620

主题

执笔写金秋 两天四地游

[复制链接] 查看:2296 | 回复:27
发表于 2014-10-23 16:16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只看本帖大图


            屈指算来,大半年没有写游记了。每一次徒步,总有太多的风景;每一次深山,总有太多的回忆。但就在过往的岁月里,总也找不到挥毫的激情。曾经拥有的浓情细语,随月光弥散;曾经拥有的五彩锦缎随江郎而逝,说不清,道不明,那是一种无奈的徘徊,那是一种等待的情愫。等待也是一种修行,苦也等,梦也等,等文思泉涌,等诗情碧霄。依稀乎,醉梦醒来,经年已是秋叶红。终于在这飞花曼舞、离鹤冲天的时节,我和我的文字再次重逢在旅行的路上。

                                    

                                    一   畅游白石山


        一夜行程,2014105日,当清晨第一缕阳光照在旅行大巴明净的车窗上时,我们已经来到保定市涞源县白石山脚下,一行38人由超越户外群和飞跃户外群的群员联合组成,大家在景区附近的农家院吃完早餐,便匆匆向白石山景区奔去。刚到景区停车场就被眼前如海的车流惊呆了,简单目测下,车辆大概有大几百台,停车场不小依山而建,成梯田型分布,小型车在内,大型车在外,里三层,外三层,一直延伸到国道两侧,交警忙碌的身影在阳光下折射出坚毅的无奈。看来节日出行就是一种磨砺,望着如织的人潮,我不禁有一种预感 ,今天必定会有难忘的记忆。

     
     趁着领队去张罗买票的间隙,我踱步到门口宣传栏,资料显示,白石山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城南15公里,雄居八百里太行山最北端,景区面积54平方公里,最高峰云都峰海拔2096米。白石山,“山多白石,连峰纵拔,秀列若屏,时有晴云游曳其上。”地貌奇特,植被茂密,动植物种类繁多。有峰林、怪石、绝壁、云海、佛光、森林、灌丛、溪流、瀑布、长城及珍稀动植物景观。“白石晴云”为涞源古十二美景之首。白石山是北京房山世界地质公园的一部分,是第二批国家地质公园,拥有全国独一无二的大理岩峰林地貌。同时,这里还有最近在新闻报道上异常火爆的“悬空玻璃栈道”。美景比比皆是,惊险无处不在,或许这就是我对白石山最好的概括。

     
     步入景区东大门,首先迎接我们的依然是旅游大巴,只不过这个大巴是景区专门提供的,车票单程每位20元,游客坐车要沿盘山公路上行16公里才能到达山顶停车场。山路蜿蜒,道窄且狭长,水泥巨龙起伏在连绵的山体中,若隐若现。回望山路两侧,到处是深壑和峭壁,一环又一弯仿佛没有尽头。车行久了,心里莫名的胆寒起来,尤其上、下山大巴会车的时候,更是心惊。两车挨得很近,大概有一手掌的间隙,心里默默的祈祷平安。山上的植被很丰茂,郁郁葱葱,五彩斑斓。现在正是秋高气爽的季节,走到哪里都有看不完的风景。好在这些风景分散了我们的注意力。忐忑了大约40分钟后,景区大巴终于开到了山顶停车场,白石山游览正式开始。

     
     没有了大巴的束缚,眼前的一切豁然开朗。凝眸眺望,只见远山近黛,薄雾松烟,连绵不断的群峦徐徐露出云层,山色各异,层层叠叠,如石林般耸立。虽没有桂林山水的飘逸灵秀;也没有张家界砂石峰林的魔幻,但白石山继承了北方山脉的孤傲和大气磅礴,这里到处是悬峰连纵,到处是危崖纵横。尤其不远处孤峰上的一座松亭,一会荡漾在云层里,一会又沐浴在阳光下,青山执笔,入画入烟,如幻如梦,更显别样。此情此景,不由得让我想起元代张养浩的散曲“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 ”中的一段话:“云来山便佳,云去山如画。出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

     
     继续行走,风景依次展开,首先,跃入眼帘的是一尊巨大的类似于“铁拐李”的太行老祖神像,神像高大约5到6米的样子,容貌威猛,虬发浓须,高颧骨,狮鼻梁,浓黑的眉毛,深邃的眼神,左腰间悬挂一个葫芦,左手持铜钱向前,作抛散状,基座右下方卧着一只栩栩如生的金色蟾蜍。塑像的意境应该是太行老祖戏金蟾。整组塑像气势雄浑,寓意深刻,旁边有一个木质的栏牌,上书《吟太行老祖》。沿山路再行,眼前一个山洞,洞口上方写着“小洞天”三个红色的大字,字体苍劲,落笔有神,洞口也就两个人并肩的宽度,向里面望去,漆黑一片仿佛看不到尽头,岩壁出有水痕,洞里面十分阴凉,凉风袭来令人不禁直打寒颤。


     
    穿过山洞,栈道路出现了,栈道曲折幽深,护栏虽是水泥修砌,但形似原木,与山体上的植物融合,别有一番风情,脚下的石阶多为条纹状大理石铺就,防滑又不硌脚,且石阶的长度和宽度都比较适宜,踱步在上面很是舒服。栈道依山而建,不少地方是悬出半空、镶嵌在峭壁上的,偷眼向下望去,是深不可测的深壑。抬眼上瞧,峰林绝壁,怪石狰狞,岩石多为白色,白石山的特有的地形地貌,尽收眼底。连亘的山峰形态各异,千变万化,有的山峰形状酷似海豚出水,摆鳍欲跃;有的山峰形状则像姜太公钓鱼,钓竿,斗笠,蓑衣勾勒的特别逼真,仙翁垂钓的形象栩栩如生,令人惊叹不止。有的山峰形似“猪八戒背媳妇”,憨态可掬的轮廓,让人联想浮翩;其他比较典型的山峰还有:双雄石、侧身崖、仙人晒靴、风云际会等等,真可谓数不胜数。

     
     走过一大片白桦林,欣赏着飞叶曼舞的美景。终于在下午14时左右,我们来到了此次白云山最刺激的景点:“白石山玻璃栈道”的售票口,排队的人简直太多了,人挤着人,人挨着人,大有不见惊险不罢休的架势。游览玻璃栈道的门票为5元,拥挤着买上了票,随人流缓缓挪步前移,从起点到玻璃栈道处,还需要走不到2公里左右的石板悬空栈道,悬空栈道顾名思义,就是在山腰或者更高的地方,将石条或圆木镶嵌入山体中,由伸出部分支撑的悬空道路。虽说厚厚的石板隐藏了脚下万丈深渊,但扶着栏杆向下看依旧心惊胆战,一首诗或许可以代表我此时的心情:“百里悬云栈,凡工独自开,天街连紫阙,惹得众仙来”。



    白石山玻璃栈道,海拔1900米,全长95米、宽2米,与张家界天门山(长60米、海拔1430米)、丹东凤凰山(长31米、海拔700多米)的悬空玻璃栈道相比,位列国内玻璃栈道之首,目前是国内最长最宽的玻璃栈道。2014年5月10日开建。玻璃栈道为混凝土框架结构,3.2厘米厚的双层夹胶玻璃与不锈钢龙骨架巧妙结合,安全系数较高。随人流挪动了1个多小时后,我们一家三口终于走上了慕名已久的玻璃栈道,有道是看景不如听景,玻璃栈道其实一点也不惊魂,透过脚下的玻璃向下张望,底部的深壑清晰可见,但高度不怎么惊心,目测下距离估计也就是几百米,最近的山崖处也就100多米,宣传的1900米是海平面到栈道的高度。由于人太多,眼前到处是游人的双足,严重遮挡了视线,来之前设想的惊魂场景荡然无存,连我十岁的姑娘都连连遗憾说:“太不刺激了,真失望!”看来,以后有机会再来一定不能选择节假日,或许等人少的时候,再赶上阴雨天气,我想白石山玻璃栈道惊魂的情景会出现在眼前,到那时再去真正体验恐高的刺激。

   
       下山无话,由于怕景区大巴走盘山路不安全。我们一家三口,选择了乘坐索道。索道的速度极快,10分钟不到就到达景区门口,比景区大巴节省了30分钟。回望白石山,心中无限感慨。今天的旅程又是一刻逍遥。在这里沉醉秋色,惬意深山,在路上享受美好,感悟人生。最美的风景总是在路上,最深的感悟总是在心中,因为我知道生活中多少欲望可以放下,工作中多少忙碌可以重新安排,人生一世一定要拥有的不是荣耀,而是健康和亲人。走出户外,走进深山,淡淡的享受这份恬静,无关心态,无关风月,只因秋风拨弄了心弦,只因适应了这份悠然。




                                                   二  秋染飞狐峪


     金秋十月总有写不完的神韵,总有说不完飞扬。秋意浓,秋色浓,从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感怀秋思,多少佳文妙笔相约秋日。2014年10月6日,当我还迷醉于昨夜的美酒时,飞狐峪的清晨已悄然来临。窗外卷起阵阵霜风,心中泛起阵阵凉意。秋深了,山里的气温较低,以至于到了吃早饭的时间,还想赖在被窝里。


     睡意朦胧中,我又回想了昨夜的情景。从白石山出来,在超越户外群领队“老墨”的安排下,一行人来到了此次旅行的住宿点--“张家口市蔚县飞狐峪宾馆”。领队忙前忙后为大家安排住宿和晚餐,同时告诉明日的行程和集合时间。大家就餐快结束的时候,领队老墨才忙完一切。吃着剩菜剩饭,老墨向我发出来邀请,于是我们两个旧相识开了一瓶白酒,举杯畅饮起来。“老墨”网名“墨客缘”,其实不老,年纪未到不惑之年,1米75左右的个子,圆脸,光头,一双眯缝眼却透着精神,说话幽默,笑容里略带一丝调皮,待人实在,爱好广泛,喜欢书法、骑行、徒步。作为超越户外的领队深得大家的喜爱,因此不管老人孩子都亲切的喊他“老墨”。闲谈中,得知老墨的家乡就在这里--张家口蔚县,因此,他有心将此次的行程从新构思下,希望能带大家多转几个地方,即6号上午游览飞狐峪,下午去蔚州古城和暖泉古镇,晚上赶回邯郸

     
     早餐过后,大巴车向景区进发。据旅游资料记载,飞狐峪,俗称北口峪。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正南13公里宋家庄镇。距张家口180公里。飞狐峪是山岳型风景旅游景区,是历史上著名的”太行八陉”之一(”陉”为太行山中东西向横谷,著名的有军都陉、薄阳陉、飞狐陉、井陉、滏口陉、白陉、太行陉、帜关陉等,古称太行八陉,为穿越太行山脉的8条通道)。飞狐峪位于太行山脉与燕山山脉的交界处,又处于太行山山脉最高峰小五台山脚下,是穿越太行山、燕山、恒山三山交汇处的一条古通道。飞狐峪这一带山势高达2,000米,平均海拔高度在1500到2500米之间。飞狐峪地形南北走向,绵延20余公里,最宽处70米到100米,最窄处仅4米。在没有汽车、火车等机动运输工具的时代,飞狐峪一直是通往山西高原及蒙古大草原的重要孔道。飞狐峪当地百姓说:”四十里飞狐七十二道弯,弯弯有洞天,处处含胜景”。

      
     进入飞狐峪,大家都从车上走下来,步行观赏无边的秋景。深谷晨冷,两边的花草及树叶上挂满了秋霜,霜白如雪,洁不染尘,在阳光的印衬下闪闪放光。秋霜新痕,落花柔情,岁月在古道上缠绵,感悟一年比一年深刻。幽谷是静谧的,偶尔传来几声虫鸣,敲开了天空中那一片孤云。路上有羊群经过,成群的洁白融入到飘飞的白云里,让人分不清哪片是白云、那片是羊群。沉入,深深的沉入,沉入到这空灵的深邃里,霜风里总有一些文字,能让我百读不厌。享受已环绕在此刻的天际里,潇潇洒洒:霜打层林叶染黄,翩翩落木映朝阳,红枫又助无边火,惹得秋风画意扬。”

     
    谷中漫步,最忙不过来的是眼睛,秋色斑斓,美不胜收。野草或黄、或白、或绿,自由地在风中起舞,每一次摇曳都代表一段精彩,一种灵韵。秋花绽放,蓝的,紫的,粉的,炫目的缤纷布满了山坡、远径,生命的顽强从野花的执着中展现,即使只有昙花一现的片刻风姿,这些小生命也会锲而不舍的从泥土或岩缝中钻出。

     
    桦树林,红叶林在眼前直晃,晃得人陶醉。秋叶翻飞,秋梦无限,林中每一寸泥土都饱含着温馨,每一个脚印都洋溢着快乐,微风吹来,沙沙的声响奏起了秋的乐章。阳光如水般漫过,此时的远山层林犹如披上了五彩霞衣,由淡到深,层层叠叠,红的火枫,黄的落叶,黑的岩石,绿的枝干,每一层色彩都是一个思念,每一件霞衣都是一个故事。而我的故事便借着秋风,散落在走过的每一段路上。在路上犹在画中,一路秋声,为君吟唱,一路繁花,为“驴”绽放,谁说身边无美景,步入深山便是最好的胜境。

     
        接近空中草原的时候,队伍开始向回走。回望飞狐峪,才领略到这里的地形就像一个倒放的葫芦,进口窄,中间宽,越向里越宽敞。这里不愧为咽喉要道,“一炷香”悬峰似守门的狼牙棒,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高耸入云的奇石,守卫着峪口,见证着历史。岁月流年,纵有西风凛冽,也岿然不动,多少雄浑,多少壮美,在相机里永远留存。四十里飞狐四十里峰,大峡谷里奇峰徒起,怪石峥嵘,光怪陆离的山势惊人眼目。记住这些奇峰异石吧:
“一线天”、“双箭孔”、“三仙思月”、“四将守门”、“五狗望月”、“六郎桩”、“七女峰”、“八仙洞”等,每一处奇观都将是我再次前来的动力,每一重山色都是我流连的理由。此时此刻,即使神笔在手也无法写尽飞狐峪的美景。现在我能做的就是闭目沉醉,在淡静悠扬的气息里,享受着心灵与自然间尽情交融的愉悦。




                                 三   蔚州古城



   “ 蔚州必看名城古,断壁残垣,灵塔云栏,衙署粮仓锈铁环。繁华落尽游人至,感悟桑田,早卸愁烦,笑对红尘莫怨天。”一首【采桑子·蔚州古城】算是自己对此次游览最好的独白。

      
     2014年10月6日13时左右,我们一行人进入蔚州古城。查阅资料得知,蔚州古城位于壶流河南岸平台地上。据《蔚州志》记载,蔚州古城周七里十三步,城墙高三丈五尺,城门楼三座,角楼四座,三级敌楼二十四座,垛口一千一百余。蔚州古城,东门为安定门楼为景阳楼,南门为景仙门,楼为万山楼,西门为清远门,楼为广运楼。三门外均建有高大雄壮的瓮城。隔护城河吊桥与内城相连,城外为三丈余深,七丈余宽的护城河,蔚州城为不规则形,南面宽阔,北面狭小,东、西两面多弯不平直。城内只建东、西、南三门,没有北门,而在北城垣上修筑玉皇阁。城内以东西南北四大街为主干线,形成以文昌阁(鼓楼)与南门(万山楼)对称,南北大街为中轴的建筑格局。 

     

目前蔚州古城的南、东城墙已全部拆毁。剩余保存较好的是北城墙和西城墙的北段,约长1600米。东、西城门已毁,仅存南门。万山楼和城内文昌阁为97年恢复重建。护城河东、西、南三面基本存在。三门外的石桥,仍然存在。由于历史原因,蔚州古城遭受了一定破坏,但古城风貌基本没有改变,加之古城内衙署、寺庙、楼阁、民居众多,仍有明、清古城遗风。

     
     说真的,游蔚州古城,有点走马观花的嫌疑。印象深的景点没有几个,或许是蔚县县城经济不发达,好些的景点都有名无实,保护特别完善成规模的屈指可数。这其中,南安寺古塔算一个。这座古塔位于蔚县城南西侧,是一座始建于北魏佛都盛行时期、重修于辽代的8面13级实心密檐砖塔,因坐落在南安寺,故名南安寺塔。古塔隐没在一片古朴的民居中,一墻一瓦,一院一门都蕴含着故事,破败凄凉是我最直接的感受。仰望古塔,高可接云,目测大概有30米左右。古塔由四部分组成,即塔基、塔座、塔身、塔刹(佛塔顶部的装饰)。塔基由条石堆砌,塔座是砖混木结构,八角,每面都有叫不出名字的走兽,走兽雕刻的非常细腻。塔身十三层,层层都有铁铎(类似,塔刹成莲花宝珠状。整个南安寺古塔,虽破旧但依然挺拔,直冲霄汉。

     
     看完古塔,游览的速度就快了,依次景阳楼,万山楼,古县衙,古粮仓,财神庙,玉皇阁等等。这些古迹虽大多保持较好,但难掩苍凉没落,历史的孤寂感直入心底。蔚州在古代原本是一座城,一座繁华的古城,而今历史的车轮碾碎了它原有的辉煌,古道阳关风沙掩埋,丹青书卷灰飞烟灭,多少苍凉成笔,多少柔情入画,那些残留的记忆唯有旅行人才有心触碰,那些连天的烽火和黄沙,唯有书画家们才可以勾勒。不知该说什么,不知该写什么,总之,此时此刻,悲壮!是心底油然升起的情怀。



      四  暖泉古镇

   
    听“老墨(超越户外群的群主)”说,暖泉是个古镇,听楼船(飞跃户外群的群主)说,在这里可以感受历史。听“古镇”说,这里有一段安静的时光,封藏在岁月的尘埃里。听“自己”说,古镇就像一首歌,需要细细的听,静静的悟,呆呆的想,默默的唱。古镇柔情,淡淡的品味那些泛光的青石板,追逐散落在上面的云水过往;轻轻走上台阶,去追逐城楼上的流光记忆。也许,在许多年以前,也曾有个自己在飘摇的云梦里行走。多么希望此次旅行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幽梦,只有美好,没有沧桑。

   
      2014年10月6日下午15时,在老墨和楼船两位群主强烈的推荐下,大家来到了位于张家口蔚县西部,从该村向西两公里即是河北与山西的省界线。明清时期是山西商人到张家口及以北地区经商的必经之地。暖泉古镇始建于元朝,明清时发展为“三堡、六巷、十八庄”,从此暖泉古镇成为蔚县西部的交通枢纽和商贸中心。

     
     进入古镇,首先就看到了一颗高大、苍郁的古柳树。看介绍得知,此柳树为中华第一狮子柳,树龄超过一千年。树干很粗,枝叶茂盛,3个大人都没有环抱住,巨大的树干书写着年轮,千年的风吹雨打都没有摧垮古生命的顽强。面对古树,我感慨万分,在树的面前,人类的生命是多么的渺小。百岁人生,百年过客,时间如白马过隙般奔跑,生老病死,朝代更迭又有谁能够躲避。而树,却可以千年葳蕤,郁葱虬枝。感悟如诗,树若人生,眼前的一切似曾相逢,也许,确是相逢。

     
     古镇的原貌破坏了许多,沿街也有了现代的建筑掺杂在古朴的街巷里。街巷商业气息很浓,人来人往,剪纸,铁艺,古玩,书画等店铺林立,走近古镇,悠扬的音乐和叫卖声响起,看看熙熙攘攘的人群,仿佛穿越了千年,又回到那个繁华空巷的岁月。所有的场景都似重现,所有的记忆都恢复成现实,所有的故事仿佛都在眼前,所有的烟云都罩住了深眸。

   

      西古堡在古蔚州800庄堡中最具代表性,来暖泉古镇最主要看的就是西古堡。资料记载西古堡为典型的北方村寨围堡,总面积67300平方米,堡墙黄土板筑,环绕四周,南北两座堡门遥相对峙,颇为壮观。城堡平面呈方形,街道为“国”字形,俗称一街六巷。一条青石铺就的南北街道形成古堡的中轴线,主街东西各有主巷三条。众多的古民居套院、四合院分布其间。这里是镇中百姓居住区,同时也是北官堡战备和生活物资供给地。

  

       聆听历史,感受沧桑,漫步悠悠古堡,心情感慨万干,轻回眸,古香古色的城楼,锈迹斑斑的大钟,曲折幽深的街巷,寂寞零廖的人家。尤其走在悠远深长的青石板小巷路,穿过堡门楼的门洞,抚摸残缺的城砖,看荒草摇曳的舞姿被风吹乱的荡漾,心会沉静起来,淡然开来。此时此刻恍惚入梦,穿越了万里时空,跟随古人的脚步一起寻觅,一起生活!暮然回首中,突然感受到旅行的美好,在路上寻求的就是一种轻松,在户外寻找的就是一种超然,生活的单纯写在青石板的宁静里,岁月静好,这里独好。

   
    一路走来,可以看到古镇内村、堡、街、巷格局,瓮城、堡门楼、堡墙、堡壕、戏楼、牌楼、宅院保存完整,亭、台、楼、阁等古老建筑比比皆是,华严寺、地藏寺等寺庙遍及全镇。资料统计现存古民居宅院尚有180余所,民居大多为砖木结构,青条基石,白灰砌青砖墙,房顶起脊,安制吻兽、覆青板瓦。其中连环套院多所,最大的为九连环,多个院落相互贯通,房屋之间有回廊相连。宅院雄阔高大,砖、木、石雕琳琅满目,尤其是雕刻精美的古院门楼鳞次栉比。在经历了上百年风雨之后,虽显斑驳,但处处透着历史的淳厚。

     
    站在古堡的最高处,看佛堂,看庙宇,听屋檐上的铁铃铛沉响,听城墙上的荒草哀鸣。夕阳西落,柔柔的霞光照亮我的容颜,短短2个多小时,虽没有走完古堡所有的街巷,虽没有聆听古堡所有的沧桑,但已经知足了。旅程短暂一如生命短暂,只要来过,只要感受过,只要我们“驴”心路放,只要我们坚持行走,所有的流年,所有的人间起落,都会随浮云飘散。照例用一首词“西江月·暖泉古镇”结束本次的旅行:“古镇暖泉初会,亭台楼阁其中,历经百岁未成空,彩绘雕花浮动。孑立堡门望远,山光水色仙翁,炊烟袅袅醉秋风,莫叹沧桑如梦。”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5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10-23 16:18 2 只看该作者
执笔写金秋 两天四地游


执笔写金秋 两天四地游


执笔写金秋 两天四地游


发表于 2014-10-23 16:18 3 只看该作者
执笔写金秋 两天四地游


执笔写金秋 两天四地游


执笔写金秋 两天四地游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10-23 16:19 4 只看该作者
执笔写金秋 两天四地游


执笔写金秋 两天四地游


执笔写金秋 两天四地游


发表于 2014-10-23 16:19 5 只看该作者
执笔写金秋 两天四地游


执笔写金秋 两天四地游


执笔写金秋 两天四地游


发表于 2014-10-23 16:20 6 只看该作者
执笔写金秋 两天四地游


执笔写金秋 两天四地游


执笔写金秋 两天四地游


发表于 2014-10-23 16:21 7 只看该作者
[attach]31578080[/attach]


执笔写金秋 两天四地游


执笔写金秋 两天四地游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10-23 16:22 8 只看该作者
执笔写金秋 两天四地游


执笔写金秋 两天四地游


执笔写金秋 两天四地游


发表于 2014-10-23 16:48 9 只看该作者
支持一下!!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10-23 16:56 10 只看该作者
《午夜精灵》 发表于 2014-10-23 16:16 屈指算来,大半年没有写游记了。每一次徒步,总有太多的风景;每一次深山,总有太多的回忆。 ... ...

支持欣赏
1人点评 收起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