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6943

主题

重庆综合

走进尘封的绝密地带——探秘816地下核工程

[复制链接] 查看:15247 | 回复:140
发表于 2014-10-24 00:02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只看本帖大图
本帖最后由 断肠草 于 2014-10-24 00:07 编辑

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一些神秘的单位,它们隐藏在荒原里,隐藏在深山里,隐藏在大漠里,隐藏在一切杳无人迹的地方,在地图上没有它们的存在,在公众中没有它们的存在,在普罗大众的脑海中没有它们的存在,即便有少许人知情人对外也都讳莫如深。但是它们往往却是一个国家最为核心、最为重要、也是最为神秘的部门,比如美国的51区、前苏联的拜科努尔航天基地、朝鲜的宁边核反应堆等。自然,作为世界大国一员的中国,这样的神秘地方也到处都有,但是我们从来感觉不到它们的存在,除非,除非这个地方被放弃使用,除非这个地方解密,否则没人会知道这样的地方。位于重庆乌江边武陵山麓的816地下核工厂就曾经是这样的一个地方。


说起816工程,就不能不提起中国六七十年代的三线建设,这个名词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已经显得太过陌生,但是对于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们来说,这是一个多么熟悉的名词,千千万万我们的父辈为了三线建设离开他们熟悉的,生于斯长于斯的沿海城市,迁到并扎根于中国中西部地区的山沟里,大山里,人生最美好的青春时光在深山峡谷、荒原大漠中度过……那是一个让人热血沸腾,但也让人唏嘘感慨的年代!


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初,中苏交恶,中苏边境局势紧张,东南沿海城市又处于美国打击之下,加上由于革命输出,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也处于动荡之中,可以说中国周边强敌环伺。而当时中国70%的工业力量都集中在东北、华北、华东、华南等靠近沿海地区,一旦爆发大型战争中国的工业力量将毁于一旦,从此失去继续抗争的机会和力量。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老毛于1964年下令将中国的大型工业向中国中部和西部地区迁建,上述沿海地区为一线,华中及华北部分地区如鄂豫皖湘冀赣为二线,以川渝黔为核心的西南地区及陕甘宁晋等西北部分地区被称为三线,三线地区因为地理地势复杂,有利于国防,所以大量的军工、重工、能源、交通、高科等工业及技术部门迁移至此。


从1964年一直到1980年,国家总共在三线建设上投入了2000多亿元,400多万知识分子、军人、干部、工人以及上千万的民工,建起了1100多个大中型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重庆(常规兵器制造基地)、贵阳(光电制造基地)、安顺(飞机制造基地)、绵阳(核工业和电子工业基地),这四个城市是当时三线建设的四个核心城市,西安成都等大城市也迁入了不少企业和科研单位,除此之外,包括攀枝花德阳广元十堰汉中安康六盘水宝鸡、天水等在内的数十个城市也迁入或建立起了规模巨大的各种工业企业,传统上工业实力薄弱的中国西部因为三线建设,初步建立起了相应的工业产业。


然而,文革结束进入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的外部环境逐步好转,国际紧张局势趋缓,国防压力减轻,这些通过三线建设起来的企业却逐渐陷入困境,浪费大、布局不合理、效率低、资源闲置率高、违反经济规律等缺点慢慢显现出来。许多的大型项目被迫停工、大型企业面临转轨、大批工人面临生活的困境,诸多的问题甚至延续到现在。


816工程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当年全世界最大的人工开挖山洞、生产核燃料的绝密企业,在投入7个多亿的建设费用(约合现在的800多亿元)、土建刚刚完成、施工完成大半,还没有开始生产就被叫停,从此陷入了长达30多年空置的尴尬境地。近年来,随着工程的解密,它的作用逐步转向为旅游等用途,供人们参观,回首那段热血而动荡的年代。


在参观它的时候,作为一个对1949年以后特别有兴趣的历史爱好者的我,心里不时涌起种种复杂的感受,激动、郁愤、好奇、感慨…….交织在一起,让我难以言表!


部分三线建设成果

走进尘封的绝密地带——探秘816地下核工程






12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18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10-24 00:02 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断肠草 于 2014-10-24 00:26 编辑

说起参观816核工厂,以前带队去石夹沟的时候经过了这个地方好几次,虽然我早有意一探究竟,但是都没有机会进去,一直觉得很遗憾。要让我单独起个心去看看,好像又觉得懒得跑。直到前天中学同学勇哥一个电话打给我,约我一起去看看816,勇哥是历史学博士,现在手上的课题就是关于三线建设,所以去那里是理所应当,我也就立马便应承下来。


核工厂门口,貌不起眼,就跟一个隐藏在大山中的防空洞一样,然而这座山及附近的几座山内部都已经全部被挖空,这是一个极其庞大的工程。

走进尘封的绝密地带——探秘816地下核工程

2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10-24 00:03 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断肠草 于 2014-10-24 00:38 编辑

816工程设计初衷是为了生产原子弹所需的核燃料,工程始建于1967年,到1984年停建,共动用6万余人的劳动力,历时17年,建筑费用耗费7.4亿元(想想下那时人们的月工资才30多元!换算成现在的币值差不多800多亿元!),
洞内高度达到76米(约20层楼房高度),洞体总长24公里,号称世界第一大人工开凿的山洞。然而这个工程还未完全完工即被叫停,从此荒废湮没30余年,让人唏嘘不已
~~  


走进尘封的绝密地带——探秘816地下核工程

3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10-24 00:03 4 只看该作者
走进尘封的绝密地带——探秘816地下核工程

3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10-24 00:03 5 只看该作者
走进尘封的绝密地带——探秘816地下核工程

2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10-24 00:03 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断肠草 于 2014-10-24 00:46 编辑

该工程被叫停的原因是因为80年代后中央判定爆发核大战的可能性减小,在核武器的研发生产方面继续追加投资得不偿失,加上那个时期军队建设的现代化需要,一些过时的工程项目就需要下马,军队人员也要进行大量精简,之后举世瞩目的百万大裁军也是出于这样的原因。当这个工程停止后,原有的建设项目,工程及技术人员就显得极为浪费,为了能够充分利用资源,需要进行军转民改制,重庆建峰化工也就因此而建立,而已经建设起来的人工山洞也就隶属于建峰化工,在很长时间里作为建峰化工的工厂资产而存在。


建峰化工的一个厂门


走进尘封的绝密地带——探秘816地下核工程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10-24 00:03 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断肠草 于 2014-10-24 00:59 编辑

816工程门口位于涪陵白涛镇到武陵山的公路旁,如果不是事先知道这个工程的存在,奔跑在这条路上的司机和乘客完全会把这个貌不惊人的洞口忽视掉


走进尘封的绝密地带——探秘816地下核工程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10-24 00:03 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断肠草 于 2014-10-24 02:13 编辑

洞口对面的售票大厅,外观极具那个时代苏式的建筑特色,方方正正,红砖毕露,墙体上的宣传标语,仿佛将人带至那个红色满溢的年代。“备战备荒为人民”这样的字句如今听起来更像一个笑话,把人民改成政权更贴切。当年我们的老大也够厉害,仅仅因为意识形态差异就可以把为中国提供了巨大援助并肩抗战,没有占过中国一寸土地的铁杆盟友美国生生逼成势不两立的敌人。中美意识形态不一成为敌人也还能理解,这还不算,在短短几年中能把以承认外蒙、唐努乌梁海等大片国土独立或被吞并的巨大代价而换来的相同意识形态的“盟友”苏联也逼成敌人,让一个孱弱的中国独自抗衡两大超级大国,为国家带来巨大安全风险并为此在几十年时间里付出了天文数字般的人力物力财力,果然是“伟人”,果真是大手笔,果真思维异于常人!


走进尘封的绝密地带——探秘816地下核工程

3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10-24 00:03 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断肠草 于 2014-10-24 01:15 编辑

我的同学勇哥,历史博士,正在做三线建设的研究课题。出于爱好,我对这段历史也很有兴趣,一拍即合,所以有了此次的出行。


走进尘封的绝密地带——探秘816地下核工程

2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10-24 00:03 1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断肠草 于 2014-10-24 01:21 编辑

售票厅的外观


走进尘封的绝密地带——探秘816地下核工程

1人点评 收起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