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3046

主题

其它

8264公益助学项目的思考与借鉴

[复制链接] 查看:5243 | 回复:25
发表于 2009-6-6 19:34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鉴于前端时间流浪的飞和我讨论8264公益版块的发展,我以我所了解的“公益”发表一些看法,无论深与浅,还是对与错,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大家参考。

  对于公益活动,无可厚非,我们都应该绝对的支持,人人献出一点爱,这也是一种社会趋势。无论是官方性质的公益组织,还是非官方性质的公益组织都曾被曝光“腐败”的问题。如何能做到,而且始终坚持真正的公平公正没有私心杂念的公益,是目前所有公益组织的难题。

  由于公益组织在国内注册的手续繁琐,目前国内很大比例的公益组织没有在国家相关部门备案,都是“非法”的组织,包括8264公益基金,原则上也是“非法集资”。只不过规模相对比较小的公益组织,没有被政府相关部门重视而被取缔,还在继续做着公益事业,也正因为这些规模相对比较小的公益组织的努力,一些贫困地区人们的教育和生活才得以受益。

  中国有500个贫困县,紧靠公益组织捐赠完全解决不了问题,还需要被捐助者的自身努力。我们除了金钱和物质上的援助外,精神援助不可缺少。一些农业的技能,致富的技巧,环保设施等可以传授给当地的人们,无论这个技能是否能给他们带来利润,都应该让受助者知道不能紧靠救助生活的道理。

  一些资深的爱心人士开始倡导,“精神捐赠”取代“物质捐赠”,我开始不够理解,后来慢慢的明白了。就比如我们在街头巷尾看到的乞丐,乞丐也有很多种,有身体健全的乞丐,有身体不健全的乞丐,有各种各样的假乞丐。如果一味的施舍,只会助长被捐助者的懒惰之心。劳动最光荣的口号,任何时候都适用,无论是身体健全的人,还是身体不健全的人。

  公益组织如何生存?一些国内比较知名的助学类公益组织,不开设资金募集项目,专门做图书下乡活动,比如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图书室项目;多背一公斤的“多背一公斤,乡村图书室”、“让爱继续,公益贺卡”项目。如果做援建学校、资金募捐的项目,承担的风险较大,没有专业的人士监督和执行,中间环节容易忽略。

  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从2003年启动了图书资助项目,为贫困地区的小学和初中筹集图书,建立小型图书室,共建立图书室300多个。各地的义工可以推荐需要建立小型图书室的学校,学校也可以向图书资助项目组申请,审批后图书资助项目组开始募集图书。每年都会有监察员去当地学校完成援建学校图书室的监察报告,分别对学校老师和学生做调查,了解图书室使用情况。

  多背一公斤推出了“让爱继续”公益贺卡,以邮政贺卡为载体,每张贺卡定价人民币10元(含邮资)。每购买一张贺卡,由多背一公斤代购卡者向灾区学校、贫困地区学校捐赠一本图书。登录多背一公斤网站,输入贺卡上的爱心密码,就可在学校列表中指定图书捐赠学校。

  以8264公益基金目前的实际募捐情况,我们无法做大的公益项目,我们可以借鉴以上成功的案例,找出最适合8264的公益项目。如果是助学,图书援助项目我认为是一个好的项目,参考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和多背一公斤的模式运作,将旅行和助学相结合。

  在贫困地区的小学和初中建立小型图书室,以中国户外资料网捐赠图书室命名,驴友可以推荐需要建立小型图书室的学校,学校也可以向8264图书资助项目组申请,8264图书资助项目组审批后开始募集图书。驴友在当地旅行时可以自发的形式组织去学校看望学生和赠书,8264图书资助项目组每年都会选拔驴友组成的监察队去当地学校完成援建学校图书室的监察报告,分别对学校老师和学生做调查,了解图书室使用情况,把相关情况反馈到论坛。

  相关助学公益组织
  多背一公斤 https://www.1kg.org
  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OCEF) https://china.ocef.org
8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6-6 19:42 2 只看该作者
支持飘飘的意见
发表于 2009-6-6 20:16 3 只看该作者
在我国目前公益事业的法规确实还不完善.既不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又使个人和民间的慈善得到更大的作用目前是2难.
发表于 2009-6-6 20:16 4 只看该作者
高兴,看到这里关心慈善的驴越来越多了.
发表于 2009-6-6 20:56 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阿修若 于 2009-6-6 20:58 编辑

由于需要资助的人的环境复杂,家庭成员素质不一,已经发生过捐赠款被挪用或者根本没有使用到被捐赠人身上的事情。LZ为8264公益事业的长久完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思路,赞一个~~~~~~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6-6 22:58 6 只看该作者
援建学校有很多跟不上的地方,飘提出的方案很好,曾经操作过,让学校建立图书借阅制度。检查非常方便。最好在每本书上都盖上8264的打印。
发表于 2009-6-6 23:03 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老船 于 2009-6-6 23:07 编辑

事物总是有两个侧面,一公斤模式固然监管力度强大,能最大化杜绝腐败现象滋生,却需要同样强大的执行体系与人力资源去支撑。

我们目前与某家公益组织合作的形式在监管上不得不借助合作伙伴力量,却具备了节约执行资本,减少执行困难的优势。

目前8264公益版的特点是主要活跃人员均有自己本职工作,很难深入,持久,长期的投入到公益工作中,而自行策划,执行系列图书室等项目与整个团队时间,精力上的投入是分不开的。这就是一直制约着我们公益版有更大发展的主要瓶颈。

举例:

选哪所学校,找谁联络,建什么样的图书室,买什么书,什么价格的,怎么监督,运输与物流,何时更新,书籍结构反馈,现场布置,报道。。。很多东西都需要人手,时间,精力,金钱的投入。

或者说,我们不是不知道该做什么,我们的资源局限了我们不得不只能做什么。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6-6 23:03 8 只看该作者
公益的路很长,很广泛,征集合适的项目,进行筛选,有针对性的执行,比较合适
发表于 2009-6-7 00:09 9 只看该作者
支持哈 不过不能因为这些事情就停止公益了。。。。。走些弯路正常的
发表于 2009-6-7 09:32 10 只看该作者
最近正在想办法帮助,广西罗秀的小学募集图书。通过几次走访广西桂平的小学,我也觉得对于小学最合适的公益方式就是增加孩子们的课外读物和基本体育设施。其他方式的资助都有可能发生一些资助人不愿意看到的情况。对于书籍的要求可以考虑一下,童话、寓言、成语故事、儿童文学作品选集、科普读物、各类写作辅导等等。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