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1202

主题

大同

忻州代县白人岩

[复制链接] 查看:22289 | 回复:577
发表于 2014-10-29 17:41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只看本帖大图
本帖最后由 大同笨笨猫 于 2014-10-29 17:47 编辑

忻州代县白人岩

    纵观慧远一生,其弘法活动的辉煌期主要是在南下庐山之后。晋哀帝兴宁三年(公元365年),他随道安南游樊沔。孝武帝太元三年(公元378年),襄阳被苻秦军队攻陷,道安为秦军所获。慧远带着徒众南行,本拟前往广东罗浮山,但到浔阳(今江西九江市)后,因喜爱匡庐峰林清静,就定居下来。公元365年,是慧远南北弘法的一个分界线。也就是说从公元354年出家至365年南下,慧远至少有10年的时间在北方协助道安弘法。其时,道安僧团的活动范围主要是在山西的晋北、晋东南以及河北一带。据记载,慧远24岁时便登坛讲说,颇负盛名。可以设想,在山西、河北的广大区域里,当有多处慧远的演教之地。目前,据笔者实地考察以及所收集的数据来看,山西代县白人岩就应是这样一处演教道场。

  在以往的研究中,因慧远传记里前期资料语焉不详,学界更多地关注慧远后期的弘法活动与成就,其实慧远在北方的弘法仍有踪迹可寻。白人岩的再次复建,当是慧远早期弘法活动遗迹的重要发现与资料补充。

  白人岩,亦称白仁岩,位于山西代县,与五台山、雁门关相邻。近日,笔者对此地进行考察,发现寺院遗址上尚存有明清古碑12通,碑文详细记载了白人岩寺创立与沿革的历史。如明正统年间由郡人前大理寺少卿中宪大夫弋谦所撰《白仁岩寺记》碑中说:“代郡西行三十余里则扺茹山,自茹山径入,又西行五里许而扺崞,亦代之属邑,其上有岩,名曰白仁岩,有寺名曰白仁岩禅寺。实晋浮图氏远公之所肇造也,有故碑可考。”冯钦所撰《重修白仁岩寺记》碑中也说:“干竺氏因缘之说岂偶然哉,余幼读先曾王殳集有《读书白仁寺》诗云,开户白云,行歌秋色,想见风物之美。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矣。先王殳亦有《游白仁岩记》,述其山势之雄奇,泉石之秀丽,与夫名葩异卉,珍禽驯兽之往来,又不啻身历其境也,而神异之迹尤多,祷雨辄应,乡人赖之有寺,创于晋远公,葺于明慧微二庵,明都御史弋公谦实志之,且云有故碑可考,而荒湮野蔓中,踪迹灭没矣。”

  查阅地方志史料,于此亦多有记载。据乾隆五十年《直隶代州志》卷之一《舆地》载:“白仁岩在州西北三十里,晋释慧远建祠,巨石上有石浮图,峰头有说法台、棋枰石,而定心石则舌吐危崖之上。立者熊经崖下,石井五,浊污者二,其三清冽可鉴。山径盘曲,古柏万株。从山半遥望巅顶,梵宇凌空,红楼朱户缥缈松阴间石壁间。居然仙境。寺后峭壁屏列,摩崖石刻白人崖三大字,字可盈丈,明侍郎万恭书。”

  清光绪八年《山西通志》亦记载说,代州“白仁岩寺,在州西北三十里。白仁岩巨石上,晋慧远辟石为室,建楼观、台榭、殿廊、门庑、僧轩,厨库俱备。故碑尚存。”

  白人岩寺的“岩寺晚钟”后来成为代县八景之一,本地文人多有题咏。清代冯锡旖有《题白仁岩八景》,如《说法台》诗云:“远公台畔日华明,四望千村陇陌平。闲倚松根扪石笋,古今独尔解无生。”《古南庵》诗云:“晋代开山自远公,胜游至自驻仙翁。”

  在白人岩还有传为慧远所居之庵,在山腹之间,当地百姓称为“慧远洞”。

  以上碑文以及史料透露着慧远与此地的因缘。白人岩所居方位,距道安恒山立寺之处不远,距慧远的出生地楼烦寺也仅10公里,在现存楼烦寺的碑文上也有慧远“首创白仁岩寺”的记载。在这一区域内考察时,我们听到太多有关慧远大师的种种传说,无不感受到慧远对此地的影响。

慧远(公元334416年),东晋名僧,俗姓贾,雁门楼烦人,即今山西省原平市大芳乡茹岳村人,至今村中仍有楼烦寺。依照慧远传记数据记载,慧远一生活动可以分为3个时期,从公元334年至354年,为第一阶段。在这一时期,慧远主要是四处求学。他早年博综六经,阅读儒道典籍,尤其对《庄子》、《老子》,颇有心得。这为其日后广行教化奠定了理论基础。因时局动荡,慧远萌发隐居之志。公元354年至382年是慧远追随道安,辅助弘法的阶段。在这一时期,慧远偕弟慧持于太行恒山(河北曲阳西北)听道安讲《般若经》,颇有领悟,感叹“儒道九流皆糠秕”,遂与弟俱投道安座下,剃度出家。从此开始了他弘法利生的生涯。从公元383年至416年是慧远离别道安后独立在庐山东林寺建立弘法道场的阶段。在这一时期,他遁迹庐山,孜孜于道,务在弘法,聚徒讲学,率众行道,创立莲社,观想念佛,组织译经,撰论著述,并与天下名僧及当政者深相结交,为僧团创造了宽松的弘法环境,为天下创建了“道德所居”的模范道场。由此,慧远僧团所居庐山遂成为南方佛教中心,与鸠摩罗什僧团所居长安,南北呼应,中分天下,使中国佛教呈现出新的格局。慧远也成了名重一时、泽被万代的佛门领袖。

仁岩位于古雁门关西面,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代县境内著名的佛教文化旅游胜地。白仁岩又称白人岩,相传因有白谷仙人坐化成峰而得名。乾隆《代州志》记载,"白仁岩,晋释慧远于此建寺"。因之,又称白仁岩禅寺。白仁岩禅寺始建于东晋,宋、元、明、清均有修缮,为古雁门八景之一。

  说法台

  位于白仁岩禅寺南端,台石平整肃然,相传是慧远对众僧讲经说法处。据说,慧远当年说法时,面西而坐,在琴瑟之中弘传佛法。佛音袅袅,如清泉泽地。禅意入耳,似大旱甘霖。于是山峦静穆而立,松涛默哑无声,百鸟驻听,万兽礼佛,四方人众莫不来拜。

  修真洞

  位于白仁岩禅寺东面,是慧远修身悟真之处。面壁十年图破壁。慧远大师常在这里面壁禅想,感悟经法之理,轮回之律,因果之因。潜心向佛,终成一代宗师。

古南庵

  位于修真洞南,依岩成庐,古朴纯真,与修真洞相邻。相传,明代兵部尚书张凤翼和孙传庭早期都曾在此读书,学成后两人相继走出山门,笑傲天下,终成一代贤达。张在关外统兵抗清,孙在关内整治山河,大明煌煌江山几乎就担在这两个从白仁岩走出来的代州人肩上。

  叠翠楼

  位于禅院南面。叠翠楼依崖而建,楼三层,屏风临壑,檐翘凌云,时闻风铃作响。相传,慧远在这里修行数年,又云游四方。走后当天晚上,熟睡的僧人被沙沙的树叶声惊醒,以为山中起风,便俯窗而视,却见月华如水,并无半点刮风迹象。僧人们早晨起来,却见禅院东南端突然冒出一座楼阁,立即明白是慧远大师临别所赠,遂以昨晚的树叶重叠之声将此楼命名为"叠翠楼"

  古栈道

  叠翠楼与修真洞之间是峭壁,不得通行,于是在这峭壁两端架一木板,连通两地。栈道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在佛寺中,众僧不得有半点懈怠,不得心生杂念。悬崖耸峙,风声啸急,云雾缭绕,板颤惊心,教行恶者醒悟,行善者笃修今生。

  弈棋亭

  如今仅存一块天然石刻棋盘。当初,弈棋亭有一座八角亭楼,是慧远与众仙品棋悟道之所。亭外青岩翠色为屏,亭内晨露甘泉为饮,人生世事,如棋似梦。悟得了棋,也就悟得了道。想到一千七百多年前悟棋的慧远大师,耳边仿佛能听到棋子落石的铿锵之声。

  试心石

  绝壁凸石,二尺见方,是慧远在白仁岩弘法时,为辨鱼目混珠者而设。凡前来朝山之人,必先试心于石上,度其虔诚者才准入寺。

  神雕岩

  绝壁上两个天然石洞,原为两对护法大雕所栖,每年都要孵化出岩山雕,在白仁岩上空或盘旋、或鸣叫,给白仁岩禅寺增添了许多神秘庄严的色彩。如今,仙师已去,大雕也不见踪影,只留下两个空巢穴对世人说着往昔的繁华。

七星泉

  在峭壁凹处,有七眼石井,形如北斗七星,看上去七泉平列,如出一源,但泉水大不相同,其中五泉清洌可见,煮水烹茶,清香可口;另两泉咸苦涩口,不堪饮用。七眼井名曰灵泉,旁建有祠,曰灵泉龙祠,亦称玉龙宫,每逢岁旱祈祷下雨,非常神异。如今,仍存两泓清冽泉水,一甜一苦。这似乎又是人生的一个境界。先苦后甜,还是先甜后苦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我们领悟到人生说到底其实就是苦甜二字组成。

  仰天大佛

  爬上禅寺后面的山峰,眼前是苍茫群山,使人心境有种忽然开朗之感。山坡上林草丰茂,群峰竟秀。古南庵上面的石峰似一面西而立的上朝大臣,衣冠楚楚,维妙维肖;古南庵前面便是喷云洞了,遇到有雨天气,喷云洞里,白雾滚滚。据当地老百姓说,过去没有天气预报,群众们看到喷云洞里喷吐白云就知道白仁岩要下雨了,灵验异常,十分神奇。禅寺后面山势蜿蜒雄宏。登上观佛台,山对面便是那神秘的仰天大佛了。看这座仰天大佛,头西身东,神态十分安祥。天是被,地是床,山似佛,佛是山,佛与自然,自然与佛达到浑然一体的地步。这似乎正是慧远大师一生追求的最高佛家境界。白仁岩:"景物形胜,天造地
"。登上白仁岩,或观佛,或悟道,或探幽,或览胜,总能给人一种别样的感怀。清朝诗人周家俨曾写诗赞美白仁岩:

  幽岩碧汉间,古寺白云里。登临万念空,魄如冰壶洗。空翠欲湿衣,寒涛时在耳。种松自何人,无乃赤松子。慧远之庐山,梦魂应恋此。卧佛了无言,至今呼不起。

  此外,还有佛掌峰、菩萨顶、虎头山、香炉峰、尚书路、天马印、山神庙、龙王庙等景点。

66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84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10-29 17:43 2 只看该作者
忻州代县白人岩

2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22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10-29 17:43 3 只看该作者
忻州代县白人岩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2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10-29 17:43 4 只看该作者
忻州代县白人岩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20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10-29 17:43 5 只看该作者
忻州代县白人岩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20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10-29 17:43 6 只看该作者
忻州代县白人岩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17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10-29 17:44 7 只看该作者
忻州代县白人岩

17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10-29 17:44 8 只看该作者
忻州代县白人岩

12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10-29 17:44 9 只看该作者
忻州代县白人岩

14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10-29 17:44 10 只看该作者
忻州代县白人岩

17人点评 收起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