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39984

主题

盘锦

跨省骑越浑江口,峰峰相连到镇江

[复制链接] 查看:6442 | 回复:87
发表于 2014-10-31 10:40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东北秃鹫 于 2014-10-31 16:08 编辑

接: 第五天:骑越云峰畔,直捣集安城
https://bbs.8264.com/thread-2256805-1-1.html


            骑行鸭绿江第六天:集安市-镇江  160公里


    天朗气清,难得的好天气,集安市,是吉林通化市下辖县级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边境线长203.5公里,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鸭绿江相望,是我国对朝三大口岸之一。集安市辖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1个乡镇、3个街道、126个行政村,居住着汉族、满族、朝鲜族等9个民族。这里四季分明,风景迤逦,素有“东北小江南”之称,历史悠久的高句丽遗址和众多风景区使集安成为东北著名的旅游胜地。
     其实集安可看的地方比较多,而遗憾的是假期有限,到这里只好匆匆而过,一路上五骑飞扬,飞速鸭绿江顺行。  今天骑行的特点是大岭子奇多,出了集安就开始翻山岭,不断地起伏,整天翻了不下12座山岭,在浑江前过隧道居然碰上对面逆行的一对p8车友,从下面往上骑,可是费力不少啊,俺当年有体会,年轻力壮啊,钦佩不已。 过了熟悉的浑江桥,进入辽宁界,继续骑往绿江,这是我们往年和今年春天曾多次来漂流的地方,熟悉得很,下午3:00到达绿江村,考虑天色尚早,部分同学想家了,归心似箭,于是队伍继续翻越2个大岭子,正好天色擦黑,到达镇江。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10-31 10:40 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东北秃鹫 于 2014-10-31 10:45 编辑



一个好天气,远山层层叠叠的,意境悠远!!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10-31 10:40 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东北秃鹫 于 2014-10-31 10:46 编辑


集安城外,码头很多,看起来游船生意火爆!


发表于 2014-10-31 10:40 4 只看该作者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10-31 10:40 5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14-10-31 10:40 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东北秃鹫 于 2014-10-31 10:47 编辑


骑行组5人合影,分别是 四海、如烟、珍惜爱、哼哼k、秃鹫!


发表于 2014-10-31 10:40 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东北秃鹫 于 2014-10-31 10:51 编辑


沿着江畔观光路骑行出城!!




然后就是 走丹集线。


发表于 2014-10-31 10:40 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东北秃鹫 于 2014-10-31 10:52 编辑



即使是秋天,鸭绿江在这一段水量也是不小的,适合漂流!!
发表于 2014-10-31 10:40 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东北秃鹫 于 2014-10-31 10:52 编辑



不远处是一座山庄!!格外引人注目!
发表于 2014-10-31 10:41 1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东北秃鹫 于 2014-10-31 10:55 编辑



之时,此地属齐州。舜分齐为营,此地转营州属。
周武王灭商,公元前300年前后,此地转属燕之辽东郡。
统一后,属秦辽东郡。
初,在今集安设不尔县,治所不耐城(今集安市)。汉武帝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西汉增设乐浪、真番、临屯、玄菟四郡,不耐城属玄菟郡高句丽县管理。汉武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朱蒙自夫余来浑江流域高句丽县境内建立卒本夫余地方政权(即后来的高句丽)。汉平帝元始三年(公元3年)自纥升骨城(今辽宁省桓仁县城附近)迁都国内城(不耐城音转,今集安市)。集安成为高句丽的政治、经




济、文化中心长达425年。
  
王莽新朝期间,因高句丽不服调遣,贬高句丽县为下句丽县。

东汉后期改设丸都县。高句丽在今集安为王都期间,除维修国内城外,在今集安及附近修建尉那岩城(丸都山城)为王都,尚有在国内城附近筑平壤城、东黄城为王都的记载。
晋武帝泰始十年(公元274年),西晋置平州,辖辽东、玄菟、带方诸郡,重新划今集安隶属玄菟郡高句丽县。
东晋之后,高句丽臣属南北朝的中原各王朝。公元427年,自国内城迁都平壤。今集安为高句丽别都,仍名国内。
乾封元年(公元666年),唐收复集安,在今集安辖域岭前、岭后分设国内、苍岩二州,结束了集安作为高句丽别都239年的历史。公元668年,高句丽亡。唐于平壤设安东都护府,在今集安改设哥勿州,境内地区设丸都县。武周圣历元年(公元698年),大祚荣于今黑龙江宁安县东京城建立"震国"。先天二年(公元713年),唐封其为渤海郡王,"震国"更名渤海,哥勿州暨丸都县渐入其境。渤海于今集安设正州,亦称沸流郡。正州迁治后建为渌州,渌州迁至今临江一带,今集安又改为桓都县;渤海强盛时期,设5京15府62州。于今集安设西京鸭绿府,不久迁至今临江一带。西京鸭渌府领神、桓、丰、正四州。今集安改设桓州,领桓州(先称丸都县、桓都县)、神水、淇乡3县。公元918年,民众以西京鸭渌府为中心反抗渤海,建立"定安国",今集安仍为桓州。公元926年,契丹灭渤海、立东丹国,后改称辽国。公元984年,"定安国"被辽所灭,仍复集安为桓州。改鸭渌府为渌州,桓州(今集安)为辽属县。
  
开泰六年(公元1017年),建东京道于辽阳。桓州(今集安)属东京道辽阳府。

公元1125年,太祖灭辽,设19路分镇各地,东京路设于辽阳,桓州转归东京路婆速府管辖。
公元1233年,蒙古军灭金,桓州归蒙古所辖。中统二年(公元1261年),蒙古设"总管高丽、女真、汉军万户府",桓州仍属元前之蒙古。至元二十四年(公元1287年),元在东北置辽阳行中书省,辖辽阳等7路,桓州属辽阳路东宁府。
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明设立辽东都指挥使司,桓州归东宁府。明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增设奴尔干都司,下设卫、所,桓州隶属南迁后的建州卫,为鸭渌江部,并渐为女真人的主要居住地区。明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建州卫都督佥事努尔哈赤称汗,建立后金政权(清朝前身),定都赫图阿拉(新宾老城),今集安为其近辖之地,属建州女真满州部。
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清定都北京后,陆续在东北设宁古塔、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今集安在地域上归吉林将军管辖,军事、行政由盛京将军指挥。顺治十四年(公元1657年),清置奉天府,今集安先后属奉天府尹、奉天巡抚管理。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清为保护"龙兴之地",对东北东部进行首次封禁。康熙二十年(1681年)始,正式在辽东修筑柳条边墙,将今新宾汪清门、通化县英额布以东的辽阔地域列入禁区,今集安在其封禁之内。此后历近200年于咸丰十年(1860年)解禁。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分岫岩东边地增设通化、宽甸、怀仁(今桓仁)3县。属奉天省兴京厅(清宣统元年改为兴京府),今集安地域岭前属桓仁县,岭后属通化县,清于今集安通沟添置巡检衙门。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由通化、怀仁析出各5保共59牌,建辑安县(辑安,取"和安"之意。语出《史记.马相如传》"陛下继位,臣服天下,辑安中国")。县城设鸭绿江北岸通沟口,治所通沟,属奉天省兴京府管辖,同时将巡检衙门迁往县属外岔沟门。1904年,划通化县滋生保岭东四牌为辑安太和保(1944年划归临江县)。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知县衙门由通沟口迁入国内城旧址。
  1911年,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翌年建立中华民国,实行省、道制,县衙门改称县公署,辑安定为三等县。民国二年(1913年),辑安隶属奉天省东边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奉天省改为辽宁省,辑安隶属辽宁省东边道。民国十八年(1929年),成立东北政务委员会,废除道制,辑安直属辽宁省。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6月8日,日军侵占辑安。10月,辑安隶属奉天省,成立辑安县公署,定为丙类县。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12月,伪政权将东北肢解为14省,辑安县属伪安东省。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7月1日,又增设通化等5省,辑安县改隶伪通化省。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日本投降。8月下旬,中国**武装接收伪通化省公署。9月26日,成立通化民主政府。10月,建立安东省通化地区专员督查公署。11月20日,辑安成立民主政府,辑安隶属安东省通化地区专员督查公署。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月,成立民主政权吉辽省通化分省,辑安隶属通化分省。2月10日,通化分省升格为省,属之。并于3月设通化地区专署。5月,辑安县随通化市、通化县合署后的通化市专员督查公署转隶安东省。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2月14日,辑安县民主政府改为辑安县政府。5月,通化市县合署设治的通化市转属辽宁省,辑安脱离通化公署,直接隶属安东省。12月,通化市、县分署设治,划回安东省。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9月4日,辑安隶属安东省通化地区行政督查专员公署。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辽宁省部分市县与安东省合并,改为辽东省。5月18日,辑安县随同通化地区专员公署改隶辽东省。

1952年6月,撤销通化行政督查公署,辑安县直属辽东省。
1954年8月,辑安县划归吉林省。8月20日,成立通化地区专员公署,辑安县隶属吉林省通化地区专员公署。
1965年1月20日,国务院批准,3月8日省政府通知辑安县更名为集安县。
1985年2月4日,通化地区行署撤销,实行市管县,集安县归属通化市管辖。
1988年3月16日经国务院批准,4月4日吉林省政府通知撤销集安县建制,设立集安市(县级),直接领导乡镇,所辖地域不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