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1202

主题

大同

大家来评一评-----古都大同美不美???

[复制链接] 查看:15640 | 回复:624
发表于 2014-11-6 20:40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只看本帖大图
本帖最后由 森野苍鹰 于 2014-11-6 20:49 编辑

大家来评一评-----古都大同美不美???
大同位于我国北方山西陕西黄土高原的北部边缘,它坐落在桑干河上游的盆地之中。三面环山,东北有采凉山,西北有雷公山、武周山,西南有七峰山。大同城约海拔一千米。大同的御河流入桑干河中。交通上,大同可以北通内蒙、东抵晋北、南达晋中,自古就有“东连上谷,南达并恒,西界黄河,北控沙漠”的说法,其战略地位相当险要。自古就是中原王朝的塞北门户,也是少数民族南下的通途。因而大同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成为了中原王朝与北方民族争夺的焦点。据史料记载,这里曾发生了多次历史著名的战争,如:战国赵“大破林胡”,秦蒙恬北击匈奴,汉高祖“白登之围”,北魏与后燕的“平城之战”,北宋击辽兵的“金沙滩之役”等。特别是在今天的大同附近,古代的杨家将镇守边关,抗辽兵一事。被一代又一代的的传颂着。那杨家将、那畲太君、那穆桂英、那杨六郎、那杨宗保,每个人物,几乎在中国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杨家满门忠烈,那七郎八虎闯幽州、那穆桂英挂帅、那杨门女将、那十二寡妇征西、那畲太君百岁挂帅、一代接一代地为大宋王朝捐躯报国。不过金沙滩一战。杨家牺牲惨烈。老令公杨业和杨七郎战死。这给杨家以沉重的打击。杨五郎出家五台山也是说的这段历史。之所以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原因是这里险要。到了明代修长城时,大同又是九边重镇之一。
  大同不但是战略要地,也是历史名都之一。大同建城历史悠久。战国时期赵国的李牧大破林胡之后,在大同置雁门郡,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秦统一中国后,在大同置平城县,归雁门郡管辖。三世纪,拓跋鲜卑族从大兴安岭以及呼伦贝尔地区南下内蒙古南部和山西北部定居,经过多年奋斗,首领拓跋力微领导建立鲜卑部落式国家,迁居于盛乐(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北)。公元三百零七年,拓跋猗卢取得了部族领导权,被西晋封为代郡公。公元313年,代郡公猗卢以盛乐为北部都城;以平城为南部别都。这是大同建都之始。公元315年,诏封猗卢为代王,置百官,建代国。大同仍为南都。公元338年,拓跋翳槐死,郁律子拓跋什冀键在繁峙北(山西浑源西南)立为代王,这个代国只存39年。在代国期间大同仍是南部重镇。公元386年,拓跋鲜卑重新崛起,拓跋珪先称代王,旋改魏王,建立北魏王朝。拓跋珪是一个有作为的北魏开国皇帝(后被溢为魏道武帝),几年时间,攻灭后燕,基本统一了中国北方。公元398年,拓跋珪正式即位皇帝,迁都平城,使大同正式成为都城。北魏的平城,又称为代京,代郡,置司州。大同成为北魏的首都达97年,经历四代北魏皇帝,一直到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止。
  北魏迁都洛阳后,将司州改为恒州,平城仍作留都保存。到北齐时废平城县,改为恒安镇,属太平县。地位大幅度下降。北周时,改恒安镇为云中县。隋代,仍称恒安镇置云内县。唐代为云州治云中县。五代的后梁、后唐均设云州。后唐时期并置大同节度使,大同的名字从此开始。大同以附近有大同川得名。后唐清泰三年(公元936年),天平节度使石敬瑭出卖“燕云十六州”与契丹(辽国),以换取他灭唐称帝的支持。那燕云十六州分别是:“幽州(今北京)、涿州(今河北涿州)、瀛州(今河北河间)、莫州(今河北任丘北)、檀州(今北京密云)、蓟州(今天津蓟县)、顺州(北京顺义)、蔚州(河北蔚县)、新州(今河北涿鹿)、妫gui州(今河北怀来)、儒州(今北京延庆)、武州(今河北宣化)、朔州(今山西朔州)、云州(今山西大同)、应州(今山西应县)、寰州(今山西朔州东)”至此,雁门关以北地区属辽。辽初,仍设大同节度使,后升为西京,设大同府。辽金两代,大同一直被称为西京。前后约二百余年。大同,十六国时为南都,北魏后期为留都、辽金两代为西京,前后约300年。
  到了元代,大同为西京路,后改大同路,明代和请代为大同府。县、路、府同城而治。明代时期,明太祖封其十三子朱桂于大同,称“代王”。打通又成为明代塞上重镇。明代派总兵驻守。到了民国时期,废府设县。一九四九年设市。
  这个两千多年的古城,如今是山西省辖市,也是晋北政治文化的中心。市辖面积两千多平方公里,人口350万。大同不但是古都,而且也是驰名中外的煤都。据考察,大同市辖煤田总面积达1800平方公里。储量700多亿吨。年产量可达6千万吨。通过公路铁路年外运能力达5千万吨。著名的大同口泉、云冈煤炭工业区是大同产煤的出名地区。
  大同古都、煤都、文化之都。目前在大同市里有著名的四大古建筑,华严寺、善化寺、九龙壁、鼓楼。
27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37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11-6 20:40 2 只看该作者
大家来评一评-----古都大同美不美???

(一) 古都大同是1982年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着数百年的建都史,在中国古都发展进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11-6 20:40 3 只看该作者
大家来评一评-----古都大同美不美???

古都大同是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之北魏王朝的首都,此后的辽、金时期又成为重要的陪都。其中北魏在此建都九十六年,之前作为大代之南都六十三年,作为都盛乐时的北魏南都十二年,作为迁都洛阳后之北京四十九年,作为辽、金西京一百九十年,共四百一十年。
10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11-6 20:40 4 只看该作者
大家来评一评-----古都大同美不美???

古都大同在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贡献,它是民族融合的大平台。在北魏时期,大同作为首都,成为以鲜卑族为主体的北方各少数民族与广大汉族民众相互融合的中心。在此后的辽金时期,陪都西京大同,又成为广大汉族民众与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相互融合的重要场所,从而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占有突出的地位。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8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11-6 20:40 5 只看该作者
大家来评一评-----古都大同美不美???

古都大同又是中国都城建设的重要里程碑之一,北魏平城建设中许多重要规制和设计理念,影响到北魏洛阳、隋唐长安的都城建设,甚至波及域外的日本、新罗。目前,大同的城市框架基本保留了古都的概貌,为中国学术界对古都研究提供了珍贵的样本。
7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11-6 20:40 6 只看该作者
大家来评一评-----古都大同美不美???

古都大同又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如北魏云冈石窟,北魏平城遗址,北魏金陵、方山文明太后陵遗址,灵泉宫、灵泉池,北岳恒山悬空寺,辽金古建筑善化寺大雄宝殿、天王殿、普贤阁和华严寺簿伽教藏殿、大雄宝殿,辽金明清彩塑、壁画,明清大同府城城垣、里坊以及代王府九龙壁、广智门和宫殿遗址等,它们或为世界文化遗产,或为国家、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内涵之丰富,形式之多样,工艺之雅致,在众多的中国古都中是不多见的。
9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11-6 20:40 7 只看该作者
大家来评一评-----古都大同美不美???

古都大同还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进程中,儒、释、道三教的相互融合占有突出的位置。以北魏平城为中心的佛教发展,促进了儒、释、道三教的激烈碰撞和融合,为中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它遗留下来的古代佛教艺术珍品,无论是北魏云冈石窟的五万多尊石雕,还是辽金华严寺、善化寺的彩绘泥塑,都是大同古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独特的结晶。
6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11-6 20:40 8 只看该作者
大家来评一评-----古都大同美不美???

(二)大同近两年来展开的古都历史文化保护和发展的综合性、系统性工程。
6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11-6 20:40 9 只看该作者
大家来评一评-----古都大同美不美???

1.大同市有鲜明的古都文化理念。古都文化遗产延续城市的记忆,是这座城市的文化基因,是城市特色的重要体现。文化决定城市发展的本质特征,是城市内在的美。一个城市历史积淀越深厚,文化遗产保护得越好,城市的个性就越强,品位就越高,特色就越鲜明。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大同市广大干部与群众才有了“古都文化遗产必须保护、传承,要整体保护、重点修复、科学规划、分步实施,要在规划、建设中注入古都文化基因,要在利用中更好地保护、传承”的理念。
9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11-6 20:40 10 只看该作者
大家来评一评-----古都大同美不美???

2.大同在古都文化保护中有明晰的工作思路。大同“一轴双城,分开发展;古今兼顾,新旧两利;传承文脉,创造特色;不求最大,但求最佳”都城文化保护的基本思路,正是20世纪50年代郑振铎、梁思成先生提出的避开文化遗产建设新城区以保护文化遗产的城市设计、规划理念的具体体现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10人点评 收起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