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3534

主题

大理

大理云龙诺邓古村印象

[复制链接] 查看:2563 | 回复:5
发表于 2014-11-12 19:18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只看本帖大图
本帖最后由 雪岭岩羊 于 2015-3-9 05:50 编辑

2014年4月13日专程陪学长兰海昌夫妇从兰坪一早出发,午后来到最近被“舌尖上的中国”热炒过的云龙县诺邓古村。诺邓长期以煮盐为生,曾一度是滇西地区的经济重镇。诺邓见于史籍 至少有1100多年历史。对于一个偏僻的小村庄来说,堪称地理史上的奇迹。三四百户人家主要分布在村中的山洼和西北阳坡上。至今家家户户都还养马,从马匹身上,依稀可见从前马帮的影子。如今村子的“古宗坪”和“回民坪”就是昔日藏胞和回民的马帮、牛帮常驻之地。民居依山而建,上一家的门口往往是和下一家的房顶同高,以明、清时期的居多。从山脚向上望去,房屋层叠,错落有致。由下向上依次建有:龙王庙、古江西会馆、万寿宫,古榕树、黄姓家族的“题名坊”和玉皇阁前的“棂星门”,是滇西现存最大的古木牌坊。记得我和大理学院鲍老师第一次来诺邓是半年多前的事了。那次是早晨,来到村口抬头一望,整座村子坐落在高高的西北山坡上,从长焦镜里可以看到顺石阶上下的人影。我们在黄进士古宅遇到一位提泔水喂猪的汉子,得知他也是黄进士后人,一时感概良多。所谓富贵不过三代,进士后人不知从第几代起又变成了农民?这回是下午到村,再次进入黄进士家,院里空荡荡的,几只鸡噗呲噗呲扇着翅膀跑开了。再往上走,就是玉皇阁建筑群,周围全是古黄连木,树高多达三四十米,最老的树龄已有800多年。 在诺邓转悠一个多小时,一家小院院门洞开却无人照看。庭院里挂满了诺邓土盐(无碘)腌制好的火腿。在一条狭窄的小巷,拍到一位背背子的妇女,跟进她家的小院,原来是猪圈。看到她背的是酒糟。主人女儿告诉我:她家腌制火腿的猪都是喂青料、酒糟,还喂猪皮。我跟她走进巷子对面的灶房,一口一米多直径的大锅里煮着猪食,锅里是有不少猪皮,好像是火腿陈皮。问火腿价,回答60元一市斤。感觉有些贵。
    老兰和嫂子们找到一盐井人家,木制的楼梯直通黑咕隆咚的卤水井。土盐无碘,形状中空,有点像半卷卷筒卫生纸大小,10元一筒,约4公两分量。任老亲家母姐姐买了不少,说是回去腌肉。我国实行食盐专卖制度,必须加碘,盐价统一。不知道法律在古盐都是否可以变通?也不知这些私盐是如何生产出来的?      我拍到了去年没到过的“五滴水小院”和马驮水管的视频场景。
诺邓是云南十大旅游古村之一,现在不少村民将老屋装修为私人客栈,不是黄金周,每客40元即可入住,住在村里可以拍到村民们的日常生活场景,骡马是他们生产生活出行的主要工具,来往于村里陡坡台阶上。古盐村常年吸引着来自各地的游客。当我们将要离村时,又见有自驾游的车子开来。
大理云龙诺邓古村印象
大理云龙诺邓古村印象
大理云龙诺邓古村印象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4-11-12 19:27 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雪岭岩羊 于 2015-3-9 05:50 编辑

好活动,支持一下。

发表于 2014-11-12 21:10 3 只看该作者
支持好活动。
发表于 2014-11-26 18:51 4 只看该作者
胡云龙 发表于 2014-11-12 19:18 2014年4月13日专程陪学长兰海昌夫妇从兰坪一早出发,午后来到最近被“舌尖上的中国”热炒过的云龙县诺邓古村 ... ...

好活动,支持一下。
发表于 2014-11-26 18:51 5 只看该作者
好活动,支持一下。
发表于 2014-12-6 05:28 6 只看该作者
我的第一次驴友之行
—徒步德钦雨崩
   驴友们是勇敢顽强、吃苦耐劳、令人钦佩的。当然也时常爆出诸多危险甚至丢掉老命的传闻。
参加李玉仙老师组织的德钦雨崩驴友之行,是我活过66岁的第一回。朋友,切莫以为本人活得不耐烦了,偌大年纪还去冒险。我当兵七年一直坚持跑步爬山,除了例行训练,在昌平指挥所期间更是每天到后山绕一大圈,1984年参加云南财贸学院运动会获中年组1500米第二名,体能耐力还好。第二,近年常常到省内外各地摄影采风,乐于发现新奇,从去年起在捕风捉影qq群认识了喜欢一有空就想方设法徒步或驾车自由行的昆明职业女士李玉仙,(云南徒步圈内名人:自称山人。契合“仁者乐山”之说)后来我们成为微信朋友,多有交流,希望有朝一日参加她组织的活动。几乎成为神交,却一直未能如愿。机缘巧合,11.21日我在大理吃饭,忽然从李老师发出的微信帖得知她们已经驱车在前往雨崩途中的南华,我电话征得李老师同意,决定坐火车先到丽江(老伴目前在处)取路费和冬衣后转大客到飞来寺与队伍会合。放下碗筷赶到关平路花600多元买了骆驼牌登山鞋、口罩、防寒手套
等。次日5:15我乘坐大理到丽江火车7:03到丽江,天还未亮,武司机送来路费送我直接赶到新客站。8:40发车,下午赶到飞来寺,李老师一行正从车上卸行李,看到我迎面走来,李老师招呼我,走到跟前,第一次看清李玉仙的真人模样,第一印象是高大!1.7的个,与她同行的伙伴有的主动与我打招呼,素未平生,就成熟人。接着在观景房和顶楼拍日照金山的默契和互助使人倍感亲切。我与其中三位马上加为微信朋友,交流拍摄成果。酒饱饭足之后,李老师提议到附近茶吧看纪录片《卡瓦格博》(1991年中日联合登山队攀登梅里雪山集体遇难的纪实)而今,看啥片子,手机点击就可如愿,可是,窗外就是高耸的梅里雪山,屋内面对大屏幕展现的真实,这别有一番感受的经历值得永生记忆。言谈中得知李老师已经是第四次来雨崩徒步了。巴望着第二天早上再拍日照金山,6点手机闹醒,天还黑咕隆咚,挨到7点多,才发觉乌云密布,好端端天说变就变。8点李师傅开着车?驶向温泉。经过滇藏公路岔口左拐沿着澜沧江岸一直下坡,来到景区买门票处,上次值班的傈僳姑娘休假了,我问值班员,前久买了套票,可只游览了明永冰川一处,还需要再买票吗?随即出示了她们同事傈僳的照片,值班员要看原门票,没带,只好重新购票。继续前行过了贺龙桥,左转进入修路路段,颠簸及等会车折腾中到了永宗村后的西当温泉,这里设有验票站、停车场。全体人员整理行装,把不需要随身的东西及从昆明带来的蔬菜、水果用编织袋打了10个大包。爬山来到马队出发点,轮值的女队长坚持把我们的行李搬上来。我们中的男士徒步朝前出发,为保持体力我和四位女士骑马到山顶南宗垭口再徒步。一时马匹不够,马队电话调集,我们在露天烤火聊天等了一个小时,先来的几位客人从马队长手中现写的号码抓阄,确定对应马匹骑行。马夫要我过磅,160斤。调集的骡子来了,女队长要求李老师过磅,185斤,超出马队180的规定,一人需要付两匹马的费用,我和几位同伴好说歹说不管用,李老师脱下身上多余的饰品等还是超了2斤,后悔没有带便鞋。一位娇小的女同伴提出自己才100来斤,可以与李老师的坐骑途中轮换,被女队长一口与规定不符否定了。无奈,李老师作出弃马徒步的决定。我告诉马队长,李老师是我们10人徒步的队长,我们请你们驮的东西三匹马,五人骑马,2000多费用,李老师才超5斤,等于5瓶矿泉水。上下点算了。马队长一脸严肃坚持立场。最后决定我一人骑马,四位女士徒步。我骑着一位小伙子的骡子上路不久就赶上了徒步的几位女士。李老师交代我,告诉前面的男队友,并关照好托运的行李。来到第一个休息点,追上了徒步的男队友。其中一位递过一块巧克力,招呼茶室老板娘再来一碗牦牛奶,热乎乎的,香甜可口,是我平生喝过最好的奶味。牵马的伙子催促大叔我上路了,这条路叫做“究吉拉古”(十八道弯顶)一直爬坡,骡子走几步歇一阵,伙子让大叔我把5—6斤的背包给他背,以减轻骡子负担。还不时提醒我朝前坐(其实是保持身体前倾)骡子喘着粗气,每走十来米又停步休息,直到伙子高声催促或用树枝抽打它才又迈步。离开休息站,伙子接管了一匹驮行李的马,他又要我再次把双肩包拿给他,挂在了别家驮行李的马上。我们行走的马道,开始有能过一辆中小型汽车宽的土路。土路才由原来的马道改扩不久,有的路段靠山箐一侧用树木做了挡护,满山都是冷杉高大挺拔,透过空隙看得到对面高山阳光照耀下云气变幻的景致,美极了!我单手举起相机偶尔偷照一张,伙子告诫我骑马不要拍照,会惊着马的。其实是为人畜安全,这骡子已经累得没脾气了。走了大约8公里,路面窄得只有一米左右,路边有用碎石堆砌的尼玛堆,天空中有不知名的鸟发出大声的呼叫,时常有小松鼠跳跃着爬到树上或窜下边坡。路边笔直的冷杉最粗的要两三人才能合抱,足有几十米高。越往高处,山坡上自然倒伏的树干杂乱无章的躺着,有一棵大树根部以上空心了一个大洞,足以让一个十多岁的孩子躲雨。几棵矮小的雪松向四方伸展的树枝足有树干长。就像高大雪松造型的盆景。转眼之间,附近的山头被云雾笼罩了,纷纷扬扬的雪粒飘散下来,落在我的头上、身上,落在骡子的脖颈上,我用外衣遮挡着相机,随骡子前行。马道的坡度最高接近50度,一般也在40度左右。路上除了骡马和拄杖的驴友,不时有摩托车上下,这些摩托喇叭播放着藏族高亢的歌曲,音量很大,走近骡马,车停下来让路。走了大约一个多小时,终于到南宗垭口,离下马处50来公尺有一个高坎,牵骡子的伙子就让我提前下马了。他把双肩包还给我,索要马费。我说,我们那么多行李在你们马上,我下坡跟你,卸了行李给钱行吗?他立马变了和气的脸色,说:“你跟不上我的,先拿钱!”我回头会把客栈名字告诉你的。”无奈只好付了款。冒着飘落的雪粒,我疾步下山,路不算难走,坡有点大,我几乎是小跑的速度,(下坡助力)可是总比不上在低海拔的地方轻松,有时候,稍微平点的地方,腿上像绑了沙包一样沉重。一路没多少景致好拍,都被树木遮挡了。临近出山验票处才看到梅里雪山一角,云遮雾罩,像一幅水墨。验票处登记身份证,代收每客5元的客栈管理费,由客人交收据给客栈从房费中扣除。此时,雪越来越大,我进屋内暂避。不到20分钟,雪又停了,我问工作人员,刚才驮行李的马过去多久了,答:半小时。说话间两位牵马人骑着马上来了,我用相机对准他俩拍视频,他们告诉我,行李卸在雪域藏巴乐客栈。随即挥手而去。下山不久走进了原生态的雨崩村!雨崩位于梅里雪山的念慈母峰、五子峰脚下,常年受融雪飘洒的水滴滋润,如雨水崩落一般而得名。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使这里的植被茂密又奇特,不少老树干上寄生着许多其他植物、一些叫不出名字来的新奇植物婀娜多姿。雨崩自古与世隔绝,现只通骡马和摩托。从前,遇到大雪封山,可以看到“麂鹿与牛羊同厩,野鸡与家禽共欢”的场面。我从一位时风三轮车司机处得知,上雨崩现有小型拖拉机十来台,时风三轮车一辆,都是用骡马驮零部件翻越高山就地组装的。(后来证实是沿马道开进来的,路窄的地方临时用木板铺垫)至今雨崩见不到机动车牌号。我找到堆放行李的雪域藏巴乐客栈,客厅里铁炉子熊熊柴火跳着欢快的舞。老板娘领我看过客房,标间260—350元;普间床位30元。等队里后勤主管李卫东来到,老板娘答复:如果住两天以上可以按团队(七间)每间200元,否则260不能少。无奈,李卫东照街面广告联系后决定到五百米外的龙门客栈。雪域客栈和西当马队在如此淡季,宁可有钱不赚也要坚持自己的目标价位的做法与内地精明商家见好就收,善于妥协的态度形成鲜明对照。后来我们花200元请摩托搬行李,(龙门客栈与我队各担一半)当驾驶员搬了一半又提出加钱的要求,(似乎临时加价是此地的习惯)卫东回答:讲好是多少就多少!摩托驾驶临走又再问一遍:不加噶?我以为他因为没加钱会有啥动作,结果还是搬完了事。24日到冰湖。五名男的朝前徒步,我与四位女士打算骑马。因没有事先预约,足足等了一个半小时,五匹骡马才汇集上路。出村往西北,有一处利用流水转动经轮的木亭,距村两百来米有一座高大的藏式佛塔,接着是几百年的沙棘林,过去骑马放牧人现在兴骑摩托赶马。林子里有自由自在的牦牛、骡马,土猪……沙棘林里,翠绿挺拔的冷杉护卫着满园古朴、苍劲说不上名称的虬枝古木,樱花的红和银杏叶的黄在林间竞相眩目。马队穿林沿着盘山石阶蜿蜒向上,阳光透过树梢照射到长满青苔的乱石和自然倒毙的树木上,残雪隐约可见。马队半途休息一次,陡峭的一段下马徒步,走到垭口又再次下马徒步,李老师一路指导我在雪地陡坡如何落脚、如何使用登山杖。来到大本营,一片开阔,周边到处是积雪,几间木楞房外拴着牲口,三位牵马人围着火炉聊天,我拍完屋内拍屋外,都是难得的好场景,左右两翼的山就像李可染笔下的彩墨。接着上山全是徒步,由于贪恋拍照,渐渐地落在了最后。远处下来一对外国男女,我拍他们下山的情景,他俩没察觉,画面自然生动。走近了,我用几句蹩脚英语询问对方的来路,女的是荷兰人,男的辨不出。老外大块头,步履矫健,女士高兴地掏出手机与我合影留念、挥别。陆续有人下山,隐约听得见李老师在前面呼唤我,我的回应不知道李老师听到没有。一时又饿又渴,我择地坐下就茶水吃饼。重新上路后遇到一位广东口音的中年男子(佛山李耀秀)他夸赞我这般年纪还有如此体力和意志。我对他的超越,鼓舞他尾随我登上冰湖。从大本营起大约用了一个小时。站在高处,脚下凹地里的冰湖犹如一块深色的碧玉,背着高高的雪山。俯瞰湖面不大,绕湖的队友看去却比芝麻点大不了多少。我拍下了李老师、云霞、小王以冰湖为背景的纪念照。请李老师用我的相机也帮我留念。雪山和冰湖的光色反差极大,照片的曝光顾此失彼,我电话请教鲍波老师,固定机位用包围法曝光后期加工。询问山人,她说没有时间下去绕湖了,于是立马下山。满是积雪的山路经过众人踩踏,非常滑,我一手拄杖,一手拉扯路旁的树枝,还算顺当。看到有的游客干脆坐地滑坡,同情又理解。同行的佛山朋友中一位是由大姚到深圳就职的李林先生,他硬要帮我背包。来到垭口顶,李老师和云霞、徐幸在等牵马的伙子下山找骡子,不知谁说了一句,等天黑就难走了。我视力差,怕到时候成为大家的包袱,征得李老师同意,趁天明先徒步下山了。在渐渐暗下来的雪山下坡,四周死寂,融雪后道路湿滑,我越走越远,没有李老师她们的消息,手机没电了,我在一块稍平的地上用登山杖刻写:胡下了三字。越走越后悔:三位女的在后,我却先下山,让李老师为我多担心啊!顺手捡到一块木方,充当了第二拐杖。又走了一段,还是不见后面的动静,一分神,滑倒了,屁股坐地,腰部被梗痛了,起身活动无碍。再走,山下已经模模糊糊中看得出接近山脚的沙棘林了。此时,马铃在身后高处响起,李老师她们终于下来了。我骑上骡子,队友云霞从一侧在前徒步准备上马,我的骡子饶过正道跟着她下行,坡很陡,忽然一阵剧烈的抖动,差点把我掀下马来,我两腿紧夹,双手握紧马鞍上的铁圈,度过一险。马队在黑暗中临近村头,偶尔有几户人家亮着灯。李老师她们下马了,牵马伙子答应再送我一段。接近龙门客栈,摄鬼(黎昆仑)打着手电来接,心里热烘烘的。这一天我虽说是骑骡子,上山后从大本营到冰湖是徒步,此前坡陡也是徒步,全程超过半数靠的是双腿,第一次接受了考验。25日李老师决定休整一天,到冰湖入口那片沙棘林拍照,游乐。我们从9点半来到林子里拍摄那些以雪山为背景的美不胜收的风光,在佛塔边双手合十,念念有词顺时针三圈,各人许下来年的愿。回村已经是午后3点多了。沿途有很多建筑造型大气,色彩鲜艳的客栈,大多以红、白、黄、黑色为主,有的地方还用一根根粗大、弯曲的带皮树段砌筑成路基、挡墙。一位藏族汉子在路边劈柴,粗大的圆木段被他用利斧占子劈成烧柴,看着很可惜。村里没有鸡鸣犬吠,只有骡马牦牛的铃铛和遍地的马屎牛粪。小卖部基本为住民和游客必须消费应运而生。来自沈阳或其他外地人在这里租房开了客栈,我们的驴友走进一家客栈,购买明信片委托店主邮给自己的亲朋。这家外省老板以3—4万一年的租金一租10—15年,以现在的转手价格计算,大约一年不少于15万。村里到处看得见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情景,没有煽情广告和规模银饰、药材专卖店。据说 到12月就要封路了,客人除非全靠徒步,骡马也要歇到来年三月。我们一行是有幸的,赶上了好机会,24日在攀登冰湖的大山上遇到了今年的头场大雪……村里随处遇到的藏胞,不是冲你微笑点头就是招呼:扎西得勒!我们同行的一位女士还认了赶马的做干儿子,一路上左一声儿子,又一声儿子,亲切而又自然。出冰湖回来的山路上,我亲耳听到干妈许诺,每年4月15号前都会快递生日礼物来。这里昼夜温差很大,电热毯只管得了被子里的迟尺空间,屋内空气是寒冷的,大清早双手冻得发麻,太阳升起才逐渐暖和起来。午后就可脱毛衣裤了。强烈的日光晒得难受。按照计划,我们25日下午转移到了下雨崩村。(未完待续)
大理云龙诺邓古村印象
大理云龙诺邓古村印象
大理云龙诺邓古村印象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