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1202

主题

大同

小游玉龙洞

[复制链接] 查看:1848 | 回复:35
发表于 2014-11-24 15:55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只看本帖大图
小游玉龙洞

      玉龙洞建在大同以西三、四十公里的七峰山腰。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11-24 15:55 2 只看该作者
小游玉龙洞

      古时候有个货郎,姓张。他肩挑货担,卖的是针头线脑之类;走城串乡,赚的是起早贪黑之钱。货郎张上无老、中无妻、下无小,正所谓“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者也。人都说他命苦;他却认为是自己不知哪辈子缺了德,这是老天爷给他的惩罚。因此,他做买卖向来童叟无欺,只赚蝇头小利,只求不饿肚皮。他还广结善缘:逢路坏补路,遇桥塌修桥,若见穷困潦倒之辈,每每解囊相助。货郎张不图名不图利,只图赎回祖上的罪愆。 一天傍晚,货郎张从七峰山下路过,忽然遇到一条白色的小蛇。已经是大雪封门的季节了,按说蛇应该蛰伏在洞里冬眠,却不知这条小蛇为什么被冻僵在路当央。天已近黄昏,小北风飕飕刮着;货郎张拉下毡帽,遮住大半个脸。若非小蛇是白色的,又直僵僵横在路当央,估计他不会看见它——这真是缘份。现在他看见它了,便“咯噔”一下站住。出门人讲究遇兔有喜,遇蛇有财。货郎张整天走南闯北,对这些说道是很信服的。再则,他本来就是个行善积德之人,怎么能见死不救?于是,他轻轻托起冻僵的小蛇,把它藏在怀里。住店后,货郎张将小蛇从怀里取出来。那条小蛇居然有了活气,又是摇头又是摆尾。货郎张好高兴,喂了蛇点儿剩饭。吃罢饭,货郎张对小蛇说,你另投它处去吧。小蛇颔首,蠕蠕出门。第二天早晨起来,货郎张挑担出门,竟发现小蛇蜷伏在门口,并未远去,骇然道:你莫非是恋我?蛇点头。他潸然泪下,重新将蛇放在货担内。自此,人蛇同行同住同吃同喝,相依为命,感情日笃……  一晃二年过去,小蛇成大蛇,货郎张觉得挑它不动了,再次路经七峰山时对蛇说:你长大了,自投生路去吧,莫伤人!蛇叩首别去,一路三回头——依恋之情令货郎张恸哭失声…… 眨眼间十年过去。远在三百里外张家口市经商的货郎张,已经是一位拥有三家大字号的老板了,却依旧孑然一身。忽一日,他闻听七峰山下出了条巨蟒,搅得那一带路断人行,心下十分不安。莫不是它?货郎张想。遂安置好铺面营生,打点好行装,再次来到大同,奔向七峰山。货郎张依旧是当年做货郎时的那身打扮:身穿一身半新的裤褂,头戴一顶旧毡帽。货郎张仍然挑着货郎担,只是以美酒佳肴取代了针头线脑。他晓行夜宿,不日来到七峰山下。虽已是深秋,却因正值中午,货郎张又已四旬出头,再加上走得急,他居然大汗淋漓了。于是,他坐在路旁一块大石头上,拉下毡帽当扇子,在面前扇风。  忽然,一位妇人连喊带叫着狂奔而来。货郎张抬头望去,见那位妇人是一身缟素、一脸惊慌,已跌跌撞撞奔至近前。“大哥救我!”妇人说,“倘若获救,奴家愿意以身相许。”货郎张站起身,问妇人这是怎么回事儿?妇人结结巴巴地回答道,有一条大蟒穷追不舍,已经把她的一头驴给吃掉了。货郎张遂将妇人藏在自己身后,手持扁担,怒视前方。须臾,一条巨大的白蟒来到面前。这蟒,身若桶、头若斗、芯若鞭、目若炬。货郎张吓得够呛,浑身颤抖不已。然而,那巨蟒看见货郎张后却一下子停下来,垂首收芯,蜷伏于地,一副极其恭顺的样子。货郎张明白了,眼前这条巨蟒,肯定是当年的小蛇无疑。于是,他仗着胆子厉声喝道:“不听话的畜生,看你还敢伤人!”蟒于是旋身(后来,这个地方建起一座村庄,村名就叫“回去”)奔向七峰山。货郎张挑着货郎担,在巨蟒的后面紧追不舍。那位得救的妇人怕货郎张有闪失,也就随后追了下去。路经一条大河时,蟒渴了,俯首狂饮,这条河于是干了(后来,这条河便被命名为“干河”。再后来,因为河水复出而且甘冽异常,便又谐之为“甘河”了)。到达七峰山山腰时,巨蟒钻入一个山洞(后人便尊称该洞为“玉龙洞”)中。货郎张怕这条巨蟒再出来继续伤人,打发妇人下山后,孤身一人坐在洞口久等。每日有酒有肉,倒也逍遥。白蟒饥饿难忍的时候,也会探出头来作乞求状。货郎张于心不忍,便扔一只熟鸡或者熟鸭给它。蟒吃完这只鸡或鸭,复又退回洞中。人与蟒,一个在洞外,一个在洞内,就这么相持着……
遇险获救的妇人是因为丈夫新丧,上坟遇险的。得救返家后,公公婆婆不但不对她予以宽慰,反而责怪她把驴弄丢了,因此屡有恶言秽语:“看看这个妨家败主的货!把一个儿的男人年轻轻的妨死不说,又把驴给丢了。照这样下去,我们家用不了多久不就叫她败光啦!”听得这些恶言恶语,妇人伤心不已,却也只能以泪洗面,夜不能寐。却又想到恩人货郎张:情急之下,自己曾答应过给人家做老婆的,也不知他现在怎么样了?那可是个好人哪!要是自己真能有这么个丈夫……想着想着,妇人居然在心里描绘起与货郎张结合后的幸福蓝图来。她突然害羞了,狠狠拧着自己的脸蛋儿责怪自己不贞:男人刚死不久就想改嫁,没羞,没羞! 情况突变:公婆决定将丧夫的儿媳妇卖掉!于是,儿媳妇狠狠心逃出家门。 往哪儿去呢?回娘家?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娘家肯收留她么?即使娘家肯收留她,婆家能放过她么?……万般无奈中,她又想到了货郎张——要是他还在洞口守着……何不去看看他?于是,妇人毅然向七峰山玉龙洞飞奔而去…… 然而晚了——货郎张已经坐在玉龙洞口死去了。只是因为当时天气已经很冷,他的尸体依然完好如初罢了。妇人见状,抱着货郎张的尸体,失声痛哭起来。公婆却已率领一哨人马循迹追来,见此情状,公公大怒,命人将不肖的儿媳妇乱棍打死,扔入洞中喂蟒! 众人正欲动手,突然刮起一阵狂风,直刮得飞砂走石树倒草折、天昏地暗日月无光。狂风中,一条巨大的白蟒由洞中飞出,张牙舞爪、二目如电,怒不可遏地向那伙人扑去。 风停尘止后,妇人睁眼观看周围,公婆和众随从已踪迹不见…… 后人为了纪念善良的货郎张,也为了宣扬这段令人神往的的人蛇之交,或许更为了让自己彪炳史册,劈山建庙于此,庙名“玉龙洞”。该庙宇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洞口竖着五块巨大的石碑,碑上记载着这段美丽的传说。当然,这五块巨碑的真正作用,恐怕是为了防止白蟒再次出洞伤人。怕不保险,碑前还塑了尊泥像——货郎张。他虎视耽耽地坐在货郎担上。 玉龙洞庙的第一任住持,便是那位妇人。据说她活了整整一百岁,无疾而终。妇人临终前,收养了一个孩子。妇人给这个收养的孩子取俗名“张继”,取法号“镇龙道士”。妇人圆寂之后,张继遵照他母亲(或者说他师父)的遗嘱,将妇人的遗体葬于货郎张的墓穴中。庙中所有道人、妇人的娘家人、七峰山附近的百姓,约百余人参加了这一隆重的合葬仪式。
发表于 2014-11-24 15:55 3 只看该作者
小游玉龙洞

发表于 2014-11-24 15:55 4 只看该作者
小游玉龙洞

发表于 2014-11-24 15:55 5 只看该作者
小游玉龙洞

发表于 2014-11-24 15:55 6 只看该作者
小游玉龙洞

发表于 2014-11-24 15:55 7 只看该作者
小游玉龙洞

发表于 2014-11-24 15:55 8 只看该作者
小游玉龙洞

发表于 2014-11-24 15:55 9 只看该作者
小游玉龙洞

发表于 2014-11-24 15:55 10 只看该作者
小游玉龙洞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