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八纬 于 2014-12-26 11:20 编辑 12月21日,周日,天气晴,早晨的多云慢慢散去,傍午时分已经是一片湛蓝的天。慢旅行一行24人,八点半从广州出发,去玩流溪河森林公园附近赏梅花。在车上讲完简单的行程,分享一点对于梅花的认识,都是临时想起的内容,挂一漏万,整理成文字,可以作为看风景之外一点参考。下面开始: 冬天来了,看完金黄的银杏、红色的红叶,现在看白色的梅花。广东把梅花叫香雪,是很好的比喻,最喜欢引用的古诗便是“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很好的讲了二者的特点。看梅花和看其他风景一样,当然是摆各种姿势拍照、臭美。有人说“所谓旅行,就是找个地方自拍、互拍嘛”,这是旅行的一个目的,没有高低好坏之分,当然也可以了解一些梅花其他方面,这样看梅花时也可以看到一些其他东西。 今天在座的,有南方的、也有来自北方的,同样听到梅花,作为安徽人的我脑海中浮现的是“腊梅”。腊梅,一般在腊月开花,又叫干枝梅,在枝条上还没有叶子的时候直接开会。而梅花一般在春节过后的二三月开放,没有南方这么早。 作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和“松竹梅”岁寒三友之一的梅,有无数的诗文歌咏,最为知名的两句应该是来自于陆游的《仆算子.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大概是觉得陆游的有点悲观,毛泽东“反其意而用之”同样在《仆算子》说“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家乡的冬天,大雪纷飞的时候,黄色的腊梅盛开,冰雪压在枝头,香远益清,有的还会被冰包裹,更显的美丽。于是,在一个北方人眼里,关于梅花的歌咏,说的都该是腊梅。不过经过很多,大部分说的应该还是梅花。 不过梅花和腊梅其实不是一家,除了都有一个“梅”字。梅花是双子植物纲蔷薇科,腊梅是蜡梅科,植物的分类是按门纲目科属种来的,科都不同,基本上没啥亲戚关系。 |
梅花原产于中国,广泛分布在西南、四川、湖北、广西等省,早春开花。我国各地均有栽培,但以长江流域以南各省最多,江苏北部和河南南部也有少数品种。从一点看梅花和腊梅的分布也是不同的。广东的梅花观赏地主要分布在制作凉果的区域,桂峰山脚、流溪河森林公园、新兴水源山、惠州梁园、萝岗香雪公园等,也有一些地方原来种植,后来因为青梅的收益下降,砍了种别的;也有看到观赏梅子形成经济效益,又开始种。我所见过的最大规模的梅花位于贵州荔波茂兰喀斯特森林。茂兰喀斯特森林是中国十大最美森林之一,是喀斯特各类地貌和森林的完美结合。当地人有种梅的传统,野生梅和种植梅加起来,有近3万亩的野生梅花,开车可以在梅海里走很久。我们在梅花林里露营的时候,天有点冷,月光清寒,半夜被香醒了。 读书少,不知道诗经楚辞上怎么讲梅花的(也有的),记忆中提到了很多植物,不过记得一个南朝的梅花妆的故事。梅花妆是汉朝到宋朝女性的一种妆,在额头画梅花的样子,唐朝的宫廷电视剧中经常看到。据说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女儿寿阳公主,在某一年的正月初七仰卧于含章殿下,殿前的梅树被微风一吹,落下来一朵梅花,不偏不倚正好粘在公主的额上,而且怎么都揭不下来。于是,皇后就把公主留在自己身边,观察了好长时间。三天之后,梅花被清洗了下来,但公主额上却留下了五个花瓣的印记。宫中女子见公主额上的梅花印非常美丽,都想效仿,于是就剪梅花贴于额头,一种新的美容术从此诞生,当时被称“梅花妆”。梅花妆风靡了几个时代。这个故事可以看到几个问题,一是含章殿中种梅,说明当时梅花大规模的种植;二是仰卧在梅花下,应该是赏梅已经成了一件很风雅的事;第三是大家都很欣赏梅花的美丽与品格,否则不能再宫廷大规模模仿。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英文名称是“china”,这也是瓷器的意思。中国最著名的瓷器当然是青花瓷,而青花瓷最珍贵的元青花,元青花据说全世界只有800件左右,每一件都是价值连城,高的卖到几亿,湖北省博物馆、南京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都是元青花梅瓶。梅瓶据说源自唐朝,原来是装酒的,注意是瓶上画的是梅,元青花留存世界上不多,其中梅花有多件,这说明当时梅瓶是大量制作的,也就是说他成了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历史上的书画以梅花为主体的数不胜数,是书生们表达精神世界最主要的方式,也是普通家庭最重要的装饰画。 |
最动人的爱梅故事应该是林逋,住在杭州西湖的小孤山,梅妻鹤子,在某个傍晚写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诗句,成了中国古诗文最动人的描述。现在说爱情的年龄不是问题、性别不是问题,林逋连生命形态不同都不是问题。中国的隐士传统,多数与山水林泉、四君子、三寒友有关。中国人讲人物相对、物我两忘,梅的耐寒与清香,使得很多人心中有理想追求的人们自然的亲近。 少年时,男生好武侠,女生爱琼瑶,琼瑶阿姨的《梅花烙》切切 悲悲也是不少人的记忆。再此之后更多的看到的是真实的梅花了。 写诗的举例中,常有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而我更喜欢的是“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一个游子,离家日远,不知何日能够回到家乡,折路边的一只梅花寄给家乡的爱人。想来那个驿使也是个有情趣的人,没有因为常年的奔波送信厌烦文人的无聊,那一刻他也应该是想到了家。 想一想,曹操应该是个爱梅的人,当年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后来在打仗途中,士兵渴了,他就说前方有一片梅林,于是大家口里冒酸水。这是个挺好的主意,与曹操的为人一样,很注重实际,别人看花,他更多是注重青梅果。 |